第一节基本原理

在这部著作一开始,谢林就说:

我们眼下这部著作的目的正是要把先验唯心论扩展成它实 际上应当是的东西,即扩展成一个关于全部知识的体系,因而不 是仅仅一般地证明这个体系,而是用事实本身证明这个体系,就 是说,真正将其原理推广到关于主要知识对象的一切可能的问 题上,无论这些问题是先前已经提出而没有解决的,还是通过这 一体系本身才能构成和新出现的。①

谢林在这里已经暗示,他与费希特一样,提出的也是关于知识的来 源、形成、对象、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但是,他对这些问题的解 答并不与费希特完全一样。

谢林看来,这里的关键在于,要把哲学的各个部分视为一个连 续的序列,把全部哲学表述为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历史;不仅要精确 地划分这个历史的各个时期,而且还要表现出它们是一个前后相继 的过程,从而赋予整个历史一种内在联系。直观的诸阶段就表现了 自我意识的这种持续不断的历史,它从最初级的自然中的自我直到 最高级的人的意识,从理论哲学直到实践哲学,从自然的合目的论直 到艺术哲学。谢林很清楚地看到,这样一门哲学涵盖了自然和理智 两个领域,仅仅依靠自然哲学或先验哲学都不可能完整地表达它,只 有这两门科学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个课题。谢林之所以提出这种 两门科学相互补充、进而完成哲学体系的思想,其根据就是他始终关 心的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换句话说,知识中的真理根据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第2页,商务印书馆,1983。

是什么?

在“先验哲学的概念”中,谢林对这个问题予以明确的回答。他 认为,“一切知识都以客观东西和主观东西的一致为基础。因为人们 认识的只是真实的东西;而真理普遍认定是在于表象同其对象一 致”①。对知识中的客观东西和主观东西,谢林具体解释说,我们知识 中的所有单纯客观东西的总体,可以被称为自然;所有主观东西的总 体,可以被称为自我或理智。这两个概念本来是互相对立的,自然被 认为是仅仅可以予以表象的东西,是无意识的,而理智则被认为是仅 仅作表象的东西,是有意识的。但是,本身无意识的东西和有意识的 东西在任何知识中都必然有某种彼此会合的活动。“哲学的课题就 在于说明这种会合的活动。”②显而易见,谢林的这个思想既不同于康 德的主客分裂的二元论,也不同于费希特的绝对的主观唯心论原则, 而是企图在主客同一的基础上解决知识中的真理问题。

但是,谢林毕竟是客观唯心论者。一方面他强调,在这种真正的 知识中,主观东西与客观东西是同一的,严格地讲,我们不能说它们 中的谁是第一位的,就是说,我们不能说主观东西或客观东西谁享有 优先性,它们是同时的,是绝对的一回事;另一方面,他又说,在进行 哲学解释时,人们必然会把主观东西(理智)或客观东西(自然)设定 为这种知识同一性中的先决条件。因此,在解释这种理智与自然的 会合或者知识同一性时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或者使客观的东西成 为第一位的,这样问题就在于:与它一致的主观的东西何以会归附于 它”③;“或者使主观的东西成为第一位的东西,这样课题就是:与它一 致的客观的东西何以会归附于它”④。把客观东西设定为第一位而产 生的疑问是自然科学从而最终也是自然哲学的核心问题;客观东西 原本与主观东西相一致,现在让它归附于主观东西而产生的疑问,就 是先验哲学的独立问题。谢林相信,对这两个不同问题的解答就会

①②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第6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③ 同上书,第 6—7 页。 ④ 同上书,第8页。

产生两门彼此独立的哲学学科,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哲学方向。 谢林相信,这两个哲学方向表现了精神的两个系列,--个是自然 产物的系列,另一个就是自我直观的系列。谢林在这里接受和改造 了莱布尼茨的思想。谢林认为,如果说创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最初 与表现在意愿和认识中的能动性是同一的,那么,在自然与理智、实 在世界与观念世界之间就有一种预定和谐,这种能动性就是这两个 系列能够实现和谐的根据。所以说,“如果在观念世界和现实世界这 两个世界之间没有存在着一种预定和谐,客观世界怎么与我们心里 的表象适应,同时我们心里的表象又怎么与客观世界适应,便是不可 理解的”①。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这种能动性受到不同的规定,它 在自然哲学中表现为绝对的创造,而在先验哲学中表现为意识或“直 观的历史”。但是,仅仅考察前者或后者都是不够的,因为真正的知 识是以主观和客观这两个对立面的会合为前提的,并且是一种经过 中介而实现的活动,这个中介也是知识的唯一根据。哲学的任务就 是去发现和阐释这个根据。

谢林来说,自我意识就是这种连结主观和客观的中介,它具有 主观和客观的直接同一性,所以既是先验哲学的原理,也是知识的最 高原理。对此,谢林说得非常明确:“至于说自我意识是个坚固的立 脚点,对我们来说一切都系于这个点,这是无需证明的。”②他同时还 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同时创造自己的对象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总在 进行创造的理智直观,创造者和被创造者在这种直观中是同一个东 西。因此,“理智直观是一切先验思维的官能”③。在这种主客同一的 双重性活动中,意识表现为直观的行动,自我通过这种直观在一切规 定之前就了解自身,并且进行创造活动。在从自我的无限直观能动 性过渡到自我的自身关照中,自我实现自身的主客二分,知识的全部 结构由此而得以产生。直观这个元素对于我们一切知识都是奠基性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 同上书,第21页。 ③ 同上书,第 35页。

的,原始的主客同一由于直观而区分为两种能动性,一种是观念的、 无限的能动性,另一种是有限的、实在的能动性。观念的能动性始终 在上升,出现在意识的一切形态中。

这样看来,谢林所设计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实际上就是意识自身 由同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同一的发展史,是意识的一种不断提高自 我级次的活动,它的全部方法就是把自我从原始直观引导到理智直 观,再由理智直观引导到艺术直观。同时谢林又认为,这种在意识中 被确立为观念东西与现实东西的绝对同一性,在哲学中只能设想为 是连续出现的,所以,意识的分裂往往不是那么明显。对意识的发生 和演变的过程,谢林是在以先验论为原则的理论哲学体系和实践哲 学体系中予以具体和详细的展开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二卷 第十七章-在线阅读

    第十七章 美涅得谟 美涅得谟(Menedemus)属于斐多的学派;他是塞奥普洛匹德(Theo propidae)宗族成员克利斯提尼(Clisthenes)的儿子,出身良好,尽管他 不过只是一名建筑工匠,而且也很穷;也有人说他是一名布景画匠(scene -painter),还有人说他两个行当都会。因此当他提议一条法令时,一个叫 阿勒克西纽(Alexinius…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481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极丑的人-在线阅读

    极丑的人 ——查拉图斯特拉的脚又在山上和森林间奔走不歇,他的眼睛找来找去,可是,没有一处能看到他想看到的人,就是那个受到极大痛苦而发出求救叫声的人。可是在整个路上他心里感到快乐而充满谢意。“今天一开始多不顺当”,他说道,“可是后来却送我好事作为补…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8日
    542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十五章 民事奴隶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在线阅读

    第十五章 民事奴隶法何以与 气候性质有关 第一节 民事奴隶 切地说,所谓奴隶制,就是一个人完全隶属于另一个人,后 确 者成为前者生命和财产的绝对主人。奴隶制从根本上就不 是一种好制度,无论对主人还是对奴隶,都没有好处。奴隶 不可能凭品德做事,主人则会沾染上奴隶的种种恶习,以至于在不知不 觉间养成了违背一切美德的习惯,变得傲慢、急躁、暴戾、易怒、骄奢淫 逸和残…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409
  • 索福克勒斯悲剧-《俄狄浦斯王》-(二)进场歌-在线阅读

    (二)进场歌 (忒拜长老组成的歌队进场) 歌队 (第一曲首节) 喜人的宙斯神谕啊, 你从多金的皮提亚 给光荣的忒拜城带来什么信息? 我痛苦,我害怕,胆战心惊。 得洛斯岛的医神啊,发发慈悲吧! 你要我怎样给你献祭, 用新的祭礼,还是复活 湮没已久的古老仪式? 啊,金色的希望之子啊, 请开圣口对我说明。 -------- (第一曲次节) 我首先呼吁你,…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29日
    1.4K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五章 双料大师-在线阅读

    第五章双料大师 杜威不但是杰出的哲学家,还被认为是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杜威全名约翰·杜威,父亲名阿奇博尔德·杜威,母亲叫卢 西娜·里敕尔,里敕尔比丈夫小差不多20岁。杜威家族有比较 清楚的血统,往上溯可以到达某位詹姆士·杜威,他17世纪上 半叶从英格兰移民美国。据说他们更早的祖先可能是弗兰德斯 人,是编织工,能够用草编织出各种精巧的玩意儿,因而…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31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