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与自然

1801年以后,谢林对自然哲学仍然感兴趣,并且时有一些论著发 表。总的来看,后来的论著基本上延续了早期已经确立的自然哲学 观,只是注意当时新出现的科学成果,对原来的思想予以充实和发 展。比如,他在1810年的《斯图加特私人讲座》(Stuttgarter Privatvorlesungen)中就说,以往大多数哲学把自然界排除在外,而他的 体系则充分注意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他的哲学“在这个意义上可 以部分地被称为自然哲学”①。他还认为,土、气、火和水四种元素在 古代就被看做世界的始基,近代科学特别是化学又将它们复活了。 同时,谢林还用自己关于光的矛盾的命题对动力过程进行解释,认为 把光理解为纯粹机械现象的假说是不符合事实的,“光是积极的物质 矛盾,它在此意义上是精神的物质”②。谢林还积极吸收进化论学说, 把有机界分为植物、动物和人三个部分,强调这三个部分的三种不同 姿势(垂直姿势、水平姿势和万能姿势)表明生物的逐渐复杂化的进 程,世界整体的一般趋势就是这种由自然的东西转向精神的东西的 过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谢林后来的自然哲学也有一些不同于早期 的地方,而且还很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他以前一直强调 人是自然的目的,现在又补充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是精神与自然联 系的纽带,但人的行为却常常有辱自己的使命。人的欲望无限膨胀, 人肆无忌惮地作恶,不是使自然服从精神,而是相反地使物质支配 人。人的作恶最终会导致自然界的完整生命的毁灭,从而导致人类 自身因为自然界与精神的不和谐而死亡。③ 谢林的这番话带有很强 的唯心论假想成分,但是,如果今天来看这个观点,我们不得不说,谢

谢林:《斯图加特私人讲座》,第103页,都灵,1973。 ② 同上书,第155页。 ③ 参见同上书,第160页。

林是有远见卓识的。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如果不顾一切 地掠夺和征服自然,必定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这就是霍克海默和阿多 诺所说的“启蒙辩证法”的基本道理。

其次,虽然谢林后来也把自然看做一个整体,但他在论述无机界 发展为有机界的时候,强调这方面有一个裂变(Umwandlung)过程, 否则,“自然原则中的意义变化就是不可理解的”①。他解释说,在所 有有机物的形成中,模糊原则(das blinde Prinzip)与合目的性都是结 合在一起的,以前人们只是注意自然中的合目的性,却忽视了模糊原 则,但是,只要这个客体是自然客体,我们就必须承认这种模糊的、无 意识的发生行动,这就同我们承认自然中的合目的性一样。谢林在 这里是不同于康德的。在谢林看来,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形成中的 合目的性就来自物质内部,它与模糊性是共同发生的,实际上模糊性 在这里已经上升为可以被理解的原则。所以,从无机界到有机界并 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新的开端,这里包含一种突变或飞 跃。“在有机自然界的开始,模糊原则已经是可以把握的,并且存在 于自由之中。”②

最后,谢林在把自由概念引入自然哲学的时候,就必然会带来一 个完全不同于早期的自然哲学观。谢林在《先验唯心论体系》里明确 说,自然界不能产生自由,“在自然界里自由无论如何总是假想的”③。 因此,从表面上看,自然界是合目的的,但实际上,自然的演化是直线 型的,是那种要么进要么退的机械方式。然而,在把自由引入到自然 界后,谢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在他的视野里,自然界特别是有机界 中存在着自由,自然的演化也是自由的、非线性的,自然可以中断自 已的运动,甚至可以从已经到达的地方倒退回去。这种情况在有机 界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也是为什么有机物往往与一般的自然进程相 对立,常常被当做偶然现象的原因。谢林因此对作为客体的自然形

① 卡尔·谢林主编:《谢林全集》第10 卷,第 366页。 ② 同上书第 10 卷,第 375页。 ③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第280页,商务印书馆,1983。

式与有机物作了区分。他认为,我们在客体形式中看见种必然的 作用方式,关于它们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我们把握了客体的此在,因 为我们认识它们的原因及其发生作用的规律。谢林甚至很有远见地 说,我们据此可以制造金刚石一类东西。但是,有机物在这个意义上 并不是必然的,它们是自由和自愿创造的自然的见证。所以,在这个 意义上说,自然也是自由的自然。

谢林晚期的自然哲学思想是有重要意义的。他避免了那种单纯 相信自然现象中的合目的论并因此而走向物活论的倾向,同时也彻 底改变了康德提出的自然完全受因果性所决定的观点。他提出的自 然演变过程中的裂变、模糊原则和自然运动的自由的、非线性的观 点,不仅在纯粹哲学意义上指出了事物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质 的飞跃的辩证法思想,而且还天才地预见了自然科学在一百多年以 后才出现的模糊理论和非线性理论。他反对人类无限度地征服和掠 夺自然的思想,对当今人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更有借鉴意义。由 此看来,现在西方学术界高度重视谢林的自然哲学就决不是偶然 的了。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洛克和他的“人类理解论”简介

    约翰·洛克(1632-1704)是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或“不流血革命”、即封建贵族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妥协的思想代表和产儿。这在他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上都有所反映。 从哲学的继承性上看来,洛克是培根和霍布士路线,即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不是来自什么“天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继承者和进一步发展了感觉主义的一个典型的英国经验主义者。他为自己提出的中心问…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310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七卷 埃阿斯同赫克托尔决斗胜负难分-在线阅读

    赫克托尔和弟弟帕里斯赶到战场 光荣的赫克托尔这样说,匆匆忙忙出城, 他的弟弟阿勒珊德罗斯和他同行, 弟兄二人心里都急于要参加战斗; 有如天神在水手们用光滑的木桨击水, 感到疲劳,他们的手脚已经软弱无力时, 给这些渴望的人们吹来一阵和风, 弟兄俩也这样出现在渴望的特洛亚人面前。 特洛伊一方拿下胜利战绩三个 帕里斯杀死阿瑞托奥斯王之子墨涅斯提奥斯, 那人住在阿尔…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890
  • 第一节 雅典的启蒙哲学家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生于小亚细亚的希腊殖民城邦克拉佐门尼(今土耳其伊兹密尔附近)。它位于士麦那海湾边,是爱菲斯和科罗封城北边不远的一座美丽而繁荣的城邦。 据记载,"他生于第 70 届奥林匹亚赛会(前 500—前 497)期间,卒于第 88届奥林匹亚赛会的第1年(前 428)";他 20 岁时波斯王"薛西斯渡海入侵",正是希波战争激烈进行之时,…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5日
    765
  • 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卷五-在线阅读

    1—249:菲纽斯抢亲的故事 正当达那厄的英雄儿子珀耳修斯把他的事迹说给埃塞俄比亚众领袖听的时候,王宫里忽然听到一片嘈杂之声,这声音不是什么婚礼的歌声,而是挑衅的呐喊声。宴会顿时大乱,你可以把这情景比作大海,原来平静无波,一阵狂风把它搅得波涛汹涌。为首的是菲纽斯,是他鲁莽地挑起这场战斗。他摇着一柄铜头楼木长矛,说道:“看,看,我来了,哪个把我的新娘抢走,我来…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9日
    1.3K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在线阅读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哲学家、预⾔者、科学家和江湖术⼠的混合体,在恩培多克勒的 ⾝上得到了异常完备的表现,虽说这在毕达哥拉斯的⾝上我们已经发 现过了。恩培多克勒的⿍盛期约当公元前440年,因此他是巴门尼德的 同时代⼈⽽年纪较轻,尽管他的学说在许多⽅⾯倒是更近于赫拉克利 特的。他是西西⾥南岸的阿克拉加斯的公民,是⼀个民主派的政治 家,同时他又⾃命为神。在⼤多数的…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38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