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前面说过,审美判断力通过艺术给入提供了“客观合目的性的产 品”的概念,这首先使人有可能用目的论原理来把握那些无法用机械 原理完全把握的自然产物(即有机体),于是艺术品就成了由审美判 断力向目的论判断力过渡的中介。如康德说的:

在对艺术美的评判中同时也必须把事物的完善性考虑在 内,而这是对自然美(作为它本身)的评判所完全不予问津 的。——虽然在这种评判中,尤其是在对有生命的自然对象如 这个人或一匹马的评判中,通常也一起考虑到了客观的合目的 性,以便对它们的美加以判断;但这样一来,就连这判断也不再 是纯粹审美的、即单纯的鉴赏判断了。自然不再是如同它显得 是艺术那样被评判,而是就它现实地是艺术(虽然是超人类的艺 术)而言被评判了;而目的论的判断就充当了审美判断所不得不 加以考虑的自身的基础和条件。①

这就是说,在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同一性的理解之下,通过一种类比于 艺术即设想一种“超人类艺术”的方式,可以从审美判断过渡到自然 的客观目的论,它首先体现为生命、有机体。

康德认为,自然的客观目的性有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种。外在的 目的性把一个自然物看做另一个自然物的目的,这样只是“相对的” 目的性,永远也追溯不到一个最终目的;反之,内在的日的性以自身 为目的,并把所有一切自然物看做自己的手段,这才是“绝对的”自然 目的论判断。所以康德说,合目的性“可能以两种方式发生:要么我 们把这个结果直接看作艺术品,要么只是看作别的可能的自然存在 者的艺术的材料,因而,要么看作目的,要么看作其他原因的合目的 的运用的手段。后面这种合目的性(对人类而言)就叫作有用性,或 者(对任何其他被造物而言)也叫作促成作用,只是相对的合目的性; 而前一种合目的性则是自然存在物的内在的合目的性”②。

但是康德又认为,仅仅是一个艺术品还不能被看做自然的内在 目的。艺术作品只适合于自然目的论的第一个要求:“对一个作为自 然目的之物首先要求的是,各部分(按其存有和形式)只有通过其与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155—156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② 同上书,第215页。

整体的关系才是可能的。”①但是艺术品的目的是由一个外在于自然 物质材料的理智原因即艺术家来规定的,而不是内在于艺术品的自 然物质的。因此康德认为,自然的内在目的论还需要第二个要求,即 它的各部分还得是为了全体而互相产生出来的,而艺术品不具备这 一点。由此康德断言,对于自然目的和有机体,“由于我们自己在最 宽泛的理解中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就连通过与人类艺术的一种 严格适合的类比也不能思考和解释它”②。这里看起来好像又否定了 自然目的论原理来自与艺术品原理的类比的观点了。其实不然。因 为在康德看来,艺术品虽然实际上是由一个外来的理智把合目的性 原理加到自然物中去的,但看起来却必须像自然本身的合目的性的 产品,而不露出一点人工的痕迹来。从后面这种意义来说,在艺术品 中已经启示了一种自然的“内在”合目的性原理,只是在此人们仍理 智地意识到艺术品只是人工产品而已。可是当人们把自然物看做一 种艺术作品时,这并不是在实际上,而只是在反思的意义上,把艺术 品中启示的客观内在合目的性原理从形式推广、应用到自然物的质 料上去。而这就必然得出自然的内在合目的性原理,因为一个自然 物像艺术品那样所具有的整体统一性在质料上只能理解为互相产 生,而不能理解为别的。所以康德认为,自然目的(有机体)“各部分是 由于相互交替地作为自己形式的原因和结果,而结合为一个整体的 统一体的。因为只有以这种方式,整体的理念反过来(交替地)又规 定一切部分的形式和关联才是可能的:不是作为原因——因为那将 会是一个艺术品——,而是作为这个作评判的人对包含在给予质料 中的一切杂多东西的形式和关系的系统统一进行认识的根据”③。所 以在实际上,一个真的艺术品并非自然的内在目的,因为它把上述客 观内在合目的性原理不是用于客观质料,而只用于外在于自然物的 人的主观形式,因而不能把它看做各部分(质料)互相产生的,而只能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22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② 同上书,第 225页。

③ 同上书,第 222—223 页。

看做达到外部(艺术家)主观理念的手段和工具,各部分都分别依靠 艺术家产生出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它只适合于自然目的论的“第 一个要求”,而不适合于“第二个要求”,不能像理性神学(如莱布尼茨) 那样把自然目的和艺术品作简单类比,而必须把艺术品的原理反思 地引申到客观质料上去。康德在此并无自相矛盾。

不过,康德认为,把艺术品中所启发的客观内在合目的性原理从 主观形式上引申到客观质料上,并没有使它由反思的原理变成“规定 性的原理”,在这点上,目的论与鉴赏和艺术一样,仍然是一种“反思 性的判断力”。如果说,在艺术品中是把客观内在合目的性原理作主 观反思的运用的话,那么在自然目的论中,则是这客观内在合目的性 原理由于本身的反思性质而成为一条反思原理的,它决不是自然界 的“构成性”原理,而只是人的理性用来帮助知性对自然界的统一性 认识,即“只是要借此按照与我们在理性的技术运用中的原因性的类 比来描绘一种自然的原因性”①的规则,它并不妨碍知性所规定的自 然界机械因果性的原理,而是与之不相冲突地并存且与之协调,所以 它是“理性能力与知性能力的协调”。

这种运用于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判断力原理,康德早在《纯粹理 性批判》中就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那里,他认为可将理性调节性地 运用于自然科学,对自然物进行种、类、属的划分,使之呈现为一个从 低级到高级的巨大的目的系统;他也提到了自然目的法则不可动摇 的证据,即在解剖学、生理学中关于有机体的目的论的观点。② 但当 时康德还未找到这种目的论的先验基础,未发现反思性的判断力及 其运用于自然科学的一整套原理体系,所以在自然科学的知性原理 (机械论)与制约着自然科学但却属于道德领域的理性原理(目的论) 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鸿沟。

另一方面,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也对这个问题有所说明。 例如在谈到人类职责的根源时,他认为“超脱了整个自然机械作用的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34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② 参见康德《纯梓理性批判》,A687=B717;参见邓晓芒译本,第535—536页。

自由和独立”的超验的“人格”,是与全部感性世界的秩序和目的总体 相联系的,在这里,“在全部造物中,人们所想要的和能够支配的一切 也都只能作为手段来运用;只有人及连同人在内所有的有理性的造 物才是自在的目的本身”①。但在这里康德也没有对这种既定结论予 以具体分析和推导,它只是实践理性从自身超验的立场上对世界的 一种观点,因此在自然界和超验的“人格”之间也还缺乏一个过渡。 康德说过,在理论哲学、目的论、实践哲学三者之中,“目的论被 认为最缺乏先天规定根据”②。然而他仍然努力要找到它的先天根 据。因而,如何能把自然界看成具有自身内在目的的系统,就成了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它关系到《纯粹理性批 判》与《实践理性批判》之间过渡的最后完成。

一自然目的论

康德认为,过去的唯理论的自然目的论都把自然目的看成在自 然事物以至于在整个自然目的系统之外,一直追溯到一个超感性、超 自然的上帝,这并不是真正的自然目的论。真正的自然目的论必须 是内在的,以自然物本身为目的的。

康德在杂多的自然事物中发现,有机体正是他所要寻找的那样 一种“内在的自然目的”。有机体的各个部分不仅互相依赖,不仅只 有在与全体的关系之中才成其为部分,而且互为目的与手段、互相产 生出来,因而是“有组织和自组织的”;它并不以外在的东西为目的, 而只把那些东西当做维持自己生存和延续的手段。这样一来,整个 无机自然界都可以作为产生有机体的手段而被连结在一个以自然物 本身(有机体)为目的的大系统中,而机械作用就被从属于目的系统 的观念之下了。康德的论述使人产生这样一个印象,好像他是纯粹 “偶然地”在经验自然科学中找到了符合自然内在目的论的例证,即 有机体。其实,他以有机体作为其自然目的论的支点,有其更为深刻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119页,人民出版社,2003。

②《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第1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的原因。他并非单纯以一个自然科学家的身份来解释经验中出现的 事实,他同时还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通过有机体原理而从自然科学 向人类学(哲学人类学)过渡。

康德对于“人”的二重性观点使他认为,人的感性存在(躯体)是 人的道德本体在感性世界中的“副本”(Gegenbild),因此,从有机体开 始,就是从经验人类学开始,并由此向先验人类学前进。因为,不仅 人在自然界中是有机体,而且这个有机体的原理正是一条反思性的 原理,它不与自然界的机械性原理相冲突、相干扰,它只是为了适应 知性要对一切对象都用普遍原理进行统摄的要求,而由理性“调节 性”地设想出来,使机械性原理从属于其下。这样,目的性原理就必 然引导人们回到自己的主观中,在从知性到理性的追溯中寻找自然 界的“终极目的”。如康德所说:

一旦想到某种知性必须被看作像在事物身上被现实地发现 的这样一些形式的可能性的原因,那么也就必须在这个知性 中 询问其客观的根据了,这个根据能够规定这一生产性的知性去 得出这种类型的结果,它才是这类事物之所以存有的终极 目的。①

而知性本身的“客观的根据”(实际上仍然是主观的)就是实践理性的 超验的人的本体。这就说明,人的理性存在(道德本体)是人的感性 存在(有机体)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如果没有人的理性,人的机 体与其他一切生物的机体并无根本区别,甚至也不高于无机物,只不 过是一台“机器”,因为有机体原理本身只是人的理性反思的结果。 但一旦有了人的理性,整个自然界便显现为以有机物为目的,最终以 人类的生存为目的(人可以把其他一切有机物用做手段),而这实际 上是以人的理性存在为终极目的的。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90页,入民出版社,2004。

由此可见,有机体的原理是康德把经验自然科学引向超验世界 的桥梁,也是从经验人类学向先验人类学的过渡;而有机体的目的正 是“人是目的”这一道德命题在经验世界中的“副本”。不过,这里还有 一个环节,不经过它,这个过渡便无法完成,这就是自然目的系统。 有机体的自然目的原理说明了每个有机体都以自身为目的而利 用周围环境作为手段。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整个自然仍然是一 大堆有机体杂乱无章、相互冲突地活动的世界,其中偶然性、机械作 用(弱肉强食)原理仍然占统治地位,人们仍然不能用自然目的论原 理把握和统一自然界整体,这与人的知性要把自然界统一于一个原 理之下的要求仍然不相符合。但是,康德也指明,一旦承认了有机体 的内在目的原理,人们也就必然会把整个自然界也看做一个“自组织 的有机体”,即看做一个合乎目的地按等级次序组织起来的巨大系 统。因为如果自然界不是合目的地为有机体提供存在的环境条件; 单是有机体自身是无法生存下来的,从而也就不会有有机体存在了: 但有机体确实已经存在着,这反过来就使我们有理由提出自然的一 个巨大目的系统的理念,所以内在目的性“这种超感性原则的统一性 必须被看作不仅适用于自然物的某些物种,而且以同一种方式适用 于作为系统的自然整体”①。自然目的系统是有机体内在目的之可能 设想的先决条件。

可以看出,康德上述推论是利用了“外在目的性”原理。康德反 对把外在目的性单独地用于自然目的和上帝的推论(如宇宙论证 明),但并不反对在内在目的论的基础上运用外在目的性原理对自然 的“终极目的”进行推导。恰恰相反,在第82节(“在有机物的外在关 系中的目的论体系”)中,他以外在目的性原理为杠杆进行了这种推 导。他从无机界推到有机体,在有机体中,他又从植物推到动物,最 后推到人。“人就是这个地球上的创造的最后目的”②。有了这个最 后目的,整个自然界就可以被看做一个趋向于它的目的系统,这个系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31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② 同上书,第 282 页。

统为人类提供了“有用的东西”、“美和魅力”,因而我们可以把它“看成 自然界为了我们而拥有的一种恩惠”①。当然,这个目的系统的真正 的终极目的还不是自然的人,而是道德的人,对自然目的系统的推导 是过渡到道德目的论的必要的中介。

自然目的论最终把入的视线引向了道德世界,但这与审美判断 力启示出人自身的超验自由并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人的本体在经 验世界中的“副本”已不是享受自由创造的愉快情感的人,而是处于 自然大系统中并成为它的“一部分”和“最高点”的人,所以自然目的 论所暗示出来的就不只是人的自由,而是这种自由的自律,即道德律。 这样,目的论判断力就补充了审美判断力的不足,使经验人类学不但从 内心的心理经验方面,而且从外部的物理经验方面,都过渡到先验入类 学,从而成为判断力连结认识和道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道德目的论

康德认为,自然目的论本身既不是一种严格的自然科学,也不是 一种严格的神学,但它的先天原理使理论自然科学成为神学形而上 学的入门。为了说明这一点,康德首先使自然界的机械作用原理(理 论自然科学的规定性原理)隶属于目的论原理(反思性原理)之下,并 说明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但目的论终归比机械论更高这样一种关系。 其次,他使目的论原理中的“外在目的性”隶属于“内在目的性”之下, 说明只有内在目的性才是自然目的论的真正根据,它“不仅是一个目 的,而且也是一个终极目的”②,这个终极目的只能是入类,“因为他是 地球上惟一能够给自己造成一个目的概念、并能从一大堆合乎目的 地形成起来的东西中通过自己的理性造成一个目的系统的存在 者”③。可是如果仅仅把人看做“自然界的一部分”,即一种动物,这个 “终极的”自然目的仍然是缺少根据的,因为大自然对于作为动物的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 231页,入民出版社,2004。

② 同上书,第 281 页。

③ 同上书,第 282 页。

人类并不特别优待,如果没有理性,人这种动物是要被大自然毫不留 情地消灭掉的。所以康德认为,只能到“自然的超感性原则”即人的 “理性运用的一个主观条件”中①,去寻找终极目的之根据。

康德提出,在人身上这种理性原理有两种,一个是人的“幸福”的 理念,入把它当做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终极目的,但这个目的并不能 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不幸都统一在一个目的系统中,于是“只 剩下形式上的主观条件,即这种适应性的主观条件:一般来说能为自 已建立目的并(在他规定目的时不依赖于自然)适合着他的一般自由 目的的准则而把自然用作手段”②,这就是“文化”,“所以只有文化才 可以是我们有理由考虑到人类而归之于自然的最后目的”③。康德由 此从自然领域转入了人类文化的领域。

但并不是一切文化都可以被看做最后目的。康德认为,在文化 中,劳动不过是“熟巧”,它虽然是“对促进一般目的的适应性的最重 要的主观条件;但却还不足以促进在规定和选择其目的时的意志”④, 它无法把意志从欲望的专制和兽性的冲动中解放出来,反而要以人 类不平等为自身发展的前提。只有艺术和科学,虽然也有导致虚荣 和奢侈的趋向,却对人的更为低级的兽性部分起着抑制作用,使人的 意向得到锻炼,使人变得更为文明,这就为我们感到自身隐藏着一种 更高的目的作了准备。这样,对自然最终目的的追寻就引导我们到 达了“作为本体看的人”,“只有在人之中,但也是在这个仅仅作为道 德主体的人之中,才能找到在目的上无条件的立法,因而只有这种立 法才使人有能力成为终极目的,全部自然都是在目的论上从属于这 个终极目的的”⑤。一切自然物在演变中趋向于人的文化和文明,而 人的文化又在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趋向于道德的或理性的人,这 样就完成了由经验的自然界向超验的道德世界的过渡,完成了由现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84—285页,人民出版社, 2004c

②③④ 同上书,第 287页。

⑤ 同上书,第 291—292页。

象的人向作为本体的人的过渡。

从自然目的论向道德目的论的过渡实际上是从自然界踏入了社 会历史领域,在这里康德以高度浓缩的形式表达了一些很深刻的思 想,如劳动分工导致文化的进步和人的异化,导致阶级分化、阶级矛 盾、市民社会及国家的产生,其中可以看出卢梭的影响。但就把异 化、恶、战争看做人类发展和道德进步的手段而言,康德高于卢梭,并 对黑格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惜的是,康德在人类现实社会历史 领域的这次巡行只是急匆匆地一晃而过。在他看来,这种过渡仍然 不过是一种主观的“信念”,是人为了和自己的内在本性相符合而不 能不假定的一条超验原理,而并非从必然向自由的现实能动的飞跃 即真正的人类社会实践。康德一心一意研究“人类学”的问题,可是 正当问题接近于有关人的学说的真正现实基础时,他又迅速地跳回 到他那空洞抽象的形而上学思辨中去了。

于是康德又引入了一个从“自然神学”向“道德神学”的过渡。对 于传统唯理论的自然神学(即对上帝存有的种种论证),康德像在《纯 粹理性批判》中一样,再次进行了批判的考察。他认为,自然神学以 自然目的论为自己论证的依据,但实际上自然目的论不管推进到多 么远,也永远不能为神学提供经验的证明,因为自然目的论的根基只 能是内在目的论,其“终极目的”除了主观上必要的反思性规定外没 有任何其他规定。但自然神学仍不失为一种必要的“尝试”,它激发 我们去追求一个最高原因和目的,而在这种追求中人们就会发现, “真正说来一个基于完全不同的理性运用(实践的运用)之上的最高 存在者的理念先天地在我们里面奠基着根基,它驱动着我们把一个 自然目的论关于自然中诸目的的原始根据的有缺陷的表象补充为一 个神的概念”①。自然神学除了作为神学(道德神学)的准备或“入门” 之外,没有别的用处。

道德神学的原则存在于人心中,但它既不是人的认识能力,也不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95页,人民出版社,2004。是人的幸福,因为这些都不足以使人看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也不足以

使人看到自然界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只有一种东西能达到这一点, 此即善良意志。康德说:

人惟一能够给予他自己的那种价值,并且是在他所做的事 中,在他不是作为自然的成员、而是以自己的欲求能力的自由怎 样及根据什么原则来行动中的那种价值,也就是善良意志,才是 人的存有惟一能借以具有某种绝对价值、而世界的存有能据 以 拥有某种终极目的的欲求能力……人只有作为道德的存在者才 可能是创造的一个终极目的。①

只是由于善良意志的原理即道德律,我们才必须把一个有理性的世 界原因即上帝看做使整个自然界与入的道德世界统一在一个目的系 统中的最高存在,于是道德目的论就补充了自然目的论的不足并首 次建立了一种神学。

自然目的论(自然神学)从时间(历史)上来说虽然发生在道德目 的论(道德神学)之前,但从逻辑上来说,后者却被视为前者的先天原 理和前提。道德目的论并非由自然目的论的论证而来,相反,正由于 道德目的论的先天原理,才“促使人们注意到自然目的并去研究隐藏 在自然目的形式后面的不可捉摸的伟大艺术,以便给纯粹实践理性 所取得的那些理念在自然目的上提供附带的证实”②。一切自然目的 论、自然神学的观念,都是由于背后有道德目的论在起作用的结果; 不仅如此,当我们回顾作为自然目的论的基础和条件的审美判断力 时,还会发现在道德目的论阶段上,目的论判断力反过来又成了审美 判断力的基础,而对自然目的的研究同时又成为对自然美的感受了。 因为“很有可能,首先激起对自然界的美和目的的注意的也是这种道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 299-300 页,人民出版社, 2004。

② 同上书,第 301页。

德的兴趣……因为甚至研究自然目的也只有在与终极目的的关系中 才能获得这样一种直接的兴趣,它如此大规模地在对自然界的惊叹 中表现出来,而不考虑从中可以获取的任何好处”①。这就证实了我 们前面说的,目的论判断力在其终点上与审美判断力融合,并一道过 渡到超验的道德本体世界。

道德目的论作为自然目的论的先天原理从自身推出了自由的形 式条件—道德律,以及保证这道德律可行的先天条件——上帝,因 此道德目的论通过自然目的和美的启发,使在鉴赏中已意识到自己 的自由的感性的人,进一步意识到这自由的道德必然性,从而成为了 连结自然人和道德人的最后中介。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康德对“人是 什么?”这一问题的第二个(补充的)回答表述为,人(在自然目的中)意 识到自己身上作为终极目的的道德律的存在。

如果我们把“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与“审美判断力批判”作一个比 较,便会发现一个区别。在审美中,人意识到自己由于主体的内在可 能性而与自由相关;在目的论里,通过对终极目的的追寻,人进一步 意识到自己作为世界的终极目的只能是服从道德律的人,因而在本 体上与道德律相关。康德认为,自由和道德律是互为前提的。只有 出于自由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也只有服从道德律的自由才是真 正的自由;道德律是我们之所以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自由的先天条件, 自由是道德律之所以可能存在于人自身之中的先天条件。② 从人的 普遍抽象理性来看,道德律比自由更高、更重要;反之,从个人的具体 行动来看,自由却是一个更现实、更直接的基础。一般说这两者是分 不出一个绝对的高下来的。

然而康德历来也认为,一切形而上学最终都是为了解决人的尘 世生活的问题。作为现象的感性的人固然不能成为论证的可靠根 据,但作为本体的超验的人也是抽象的、无从认识的,而只有介于两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317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② 参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页注释①,人民出版社, 2003。

者之间并联系着它们的那个中介,才真正是康德整个先验入类学研 究的核心,这就是“自由”的理念。审美判断力批判解决了自由与认 识的必然性的统一问题,目的论判断力批判解决了自由与道德的必 然性的统一问题,因而这两种自由与必然的统一都在人的尘世生活 中找到了经验的表现,而入的自由也就成为一种“事实”(Tatsache,拉 丁文为 res facti),只有通过它,现象的人才显出背后超验的人的本 体,同时也为道德神学、上帝提供了唯一可能的“实践上的认其为 真”。“但非常奇怪的是,这样一来在事实中甚至就会有一个理性的 理念……这就是自由的理念”①,它的实在性作为一种特殊的原因性 “是可以通过纯粹理性的实践法则、并按照这一法则在现实的行动 中、因而在经验中加以阐明的。--这是在纯粹理性的一切理念中 惟一的一个,其对象是事实并且必须被算到 scibilia(可认识的东西) 之列的”②。

抽象的道德律给人提出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自由而得以可能 的、这个世界中最高的善”③,正是为了调和“这个世界中”有限的人与 无限的“最高的善”之间的矛盾,才有必要假设上帝和灵魂不朽而建 立起宗教。因此这矛盾双方的中介“自由”便是宗教的基础:宗教信 仰必须是自由的信仰,而不能是外部强加的信仰;信仰本身是人的 “自由”这一事实所建立、证明的;信仰只是一种“悬设”,只有自由才是 一个事实,是这个推论的可信赖的根据,只有“自由的概念(作为一切 无条件的实践法则的基本概念)可以把理性扩展到超出那样一种边 界,在这个边界之内每个自然概念(理论性的概念)必定会仍然是毫 无希望地被限制着的”④,因此只有用自由这个理念来建立和联系其 他两个理念(灵魂不朽和上帝),才能形成真正的宗教。康德批判理 性神学对上帝存有的三种证明(本体论的、宇宙论的和目的论的),正 是因为它们抛弃了人的自由这个事实,因而“永远也不可能超出学院

①②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328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③ 同上书,第307页。

④ 同上书,第 334 页。

范围之外而转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并对单纯的健全知性发生丝毫影 响”①。但“目的论的证明”有一点是“值得尊重的”,就是它诉诸人的 常识,并且所根据的实际上是道德的证据。道德目的论则揭发出了 这…-隐藏的根据,指出即使没有自然目的性,理性还是能从自身的自 由概念和以之为基础的道德观念中找到终极目的的先天条件,这条 件就是个人的价值。“因为理性预设了惟有人才能给予自己的人格 价值,作为人及其存有惟一能够是终极目的的条件。当缺乏这一人 格价值(惟有它才能有一个确定的概念)时,那些自然目的是不能满 足终极目的的追问的”②。在另外的地方,康德也明确指出过,人的个 入价值就在于他的自由。“只有通过他不考虑到享受而在完全的自 由中、甚至不依赖于自然有可能带来让他领受的东西所做的事,他才 能赋予他的存有作为一个人格的生存以某种绝对的价值。”③

由此可见,整个《判断力批判》乃至于作为先验人类学的整个康 德哲学的最后归结点实际上在于,整个世界的最高目的是人或人的 价值,人的价值首先是个人的价值(人格),个人的价值就在于自由。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336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② 同上书,第 337—338 页。

③ 同上书,第43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萧焜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结束语-在线阅读

    结束语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正确地、简明地、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中,是有其独立的创造性的贡献的。但是,当人们指出他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制定时,他郑重申明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四十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0日
    149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二篇-在线阅读

    第 二 篇 第二期: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 XIV 423 在亚历山大里亚哲学之前的这第二个时期里,我们要考察独 断主义和怀疑主义。独断主义分为斯多葛和伊壁鸠鲁两派哲学; 第三派是怀疑主义,和前两派有其一致之处而又与它们不同。我 们省略不谈亚里士多德的门徒及逍遥派哲学的传播,虽然像德奥 弗拉斯特、斯特拉陀这些有名的人物也都不讲了。这派哲学对于 我们不复有什么兴趣…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154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二编 第二卷 第三章 第六节-在线阅读

    第六节 自然神学证明的不可能性 A621 B649 既然不论是一般物的概念还是关于任何一个一般存有的经验都不能达到 我们所要求的东西,那么还剩余下来的一个办法就是尝试一下,看看某种一定 的经验、因而对当前这个世界的诸物的经验,它的性状和秩序,是否适合于充 当一个能够可靠地帮助我们去确信一个最高存在者的存有的证明根据。一个 这样的证明我们将称之为自然神学的证明…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165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章 斯宾诺莎-在线阅读

    第⼗章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Spinoza,1632—77)是伟⼤哲学家当中⼈格最⾼尚、 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 他是⾄⾼⽆上的。因此,他在⽣前和死后⼀个世纪以内,被看成是坏 得可怕的⼈,这是当然的后果。他⽣来是个犹太⼈,但是犹太⼈把他 驱逐出教。基督教徒对他同样恨之⼊⾻;尽管他的全部哲学贯彻 着“神”这个观念,正统信徒…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70
  • 埃斯库罗斯悲剧-《报仇神》-(七)第三场-在线阅读

    (七)第三场 (雅典娜由圣像后出现) 雅典娜 我刚才远远地听到大声的呼吁, 在斯卡曼德罗斯河畔,正在视察 那片土地,阿开奥斯领袖和头领们 从夺得的战利品中把那大片土地 分配给我,供我永远地享用, 作为提修斯的后代的光辉礼物。 从那里我双脚不停地匆匆赶来, 无需翅膀,盾牌不断地喧嚣。 把那些强健的马驹套上大车, 我看见地上这群人非寻常模样, 我心中并不害怕,但…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3日
    24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