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反思判断力的提出

在康德哲学这样一种“建筑式”的体系中,任何带本质意义的新 发现都将引起整个体系的剧烈震动,而导致全面的反省、调整和再考 察。当然,在康德看来,这种调整决不是动摇了他的基本思想的大 厦,而是加固了它,使本来不相干的两部分结合成了一个坚实的整 体。《判断力批判》的“序言”和“导论”,就是对他整个哲学体系的这样 一种调整,康德在此提出:“在我们认识能力的秩序中,在知性和理性 之间构成一个中介环节的判断力,是否也有自己的先天原则……”③ 他还认为,《判断力批判》研究这种“先天原则”的性质及其对愉快或 不愉快的情感的关系,在此意义上,它虽然不属于“学理的探究”,但 毕竟出于“先验的意图”。④

《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也讨论过所谓“判断力的学说”,在那 里,他要处理的问题是如何用已有的纯粹知性概念去统摄感性直观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801=B829;参见邓晓芒译本,第609页注释①。

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9页,入民出版社,2003。

③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④ 参见同上书,第4页。

以形成知识。他用“时间图型”把范畴和直观结合起来,所涉及的是 认识论意义上的人类诸认识能力(知性范畴与先验想像力,以及通过 想像力与直观能力)之间的连结,它达到对经验事物的先验把握,是 诸认识能力协同一致产生知识的前提。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则 提出了另一种“判断力的学说”,这种判断力虽然也是“把特殊思考为 包含在普遍之下的能力”①,因而也同样是处理诸认识能力之间的协 调关系,但与认识论中的判断力不同,它不是立足于已有的普遍范畴 之下来规定特殊事物,而是为已有的特殊事物寻找普遍性原理。所 以前一种判断力指向外部世界,是为了获得客观性知识;后一种判断 力则指向内心世界,为的是通过对象表象在主观中引起的诸认识能 力的自由协调活动而产生愉快的感情。前者是把诸认识能力的协调 当做认识的手段,后者则把这种协调本身当做目的。前者受概念和 范畴的必然限制,要求对“客观对象”进行规定,称为“规定性的判断 力”;后者仅以认识能力的自由而合目的性的运用为转移,称为“反思 性的判断力”。所以,反思性的判断力是一种主观形式的原理。但在 此基础上,康德又提出了另外一种客观质料上的反思判断力原理。 人类认识的“综合”本性(知性)要求把一切经验对象都统摄于一个完 整的系统之中,但由于自然界经验事实的偶然性和无限丰富性,它们 无法被概念和范畴完全统摄无遗,只得求助于一种“调节性”的认识 能力 理性。主观形式上的反思性判断力恰好可以被理性作为统 一人类知识的工具,而调节性地运用于客观质料之上。这种运用不 是为了产生愉快的情感,而是要把特殊统一于被当做客观原理的目 的性原理之下,用来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这种目的性原理认为自 然界的--切“偶然的”经验事实都是为了趋向某个目的的,并由此而 被安排在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之中,相互间具有“种”和“类”的 等级关系。不过,这种观点在康德看来并非对自然界客观性质的认 识,而只是出自认识能力统一性要求的一个必然假定,仍然只是一种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13页,人民出版社,2004。

主观上的“反思性的判断力”。

反思性的判断力的提出给了康德在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建 立一个桥梁的可能性。这个判断力自身并不形成一个“特殊的部 分”,而是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在必要时随机附加于双方中的任何 方”①。因为它是诸认识能力的自由而合乎目的的运用,所以它一 方面出自人的认识能力,与人的认识相关;另一方面又指向人的自由 和道德,与人的实践相关。《纯粹理性批判》说明了自然概念和自由 概念可以无矛盾地共存于同一个主体之中,“这两个领地虽然并不在 它们的立法中,却毕竟在感官世界里它们的效果中不停地牵制着,不 能构成为一体”②。但是,“自由概念应当使通过它的规律所提出的目 的在感官世界中成为现实”③,因为,倘若根本不存在这种影响的感性 痕迹,那么受自然法则制约的人永远也无从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及道 德法则,从而对超验本体世界的设想就是毫无根据的。因此应该有 这样一种从自然人向自由人过渡的桥梁,它根据自然人切身感受到 的某种特殊的情感,“促进了内心对道德情感的感受性”④,从而向人 启示出超验道德世界的规律。这个桥梁即“反思性的判断力”。 反思性的判断力在康德所谓“先验”的意义上揭示出其“人类学” 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这就是居于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之间并使两 者得到统一的情感能力。自此以后,知、情、意的三分法便成了康德 关于人的学说的基本模式。

在《判断力批判》中,主观形式上的反思性判断力和客观质料上 的反思性判断力是分别在“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中得到阐述的。康德最初用来达成认识向实践过渡的是“审美判断 力”,他称为“鉴赏力的批判”,而后这个批判把他引向了对于“目的论” 的先天根据的探讨。因此《判断力批判》中除了讨论鉴赏力的部分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② 同上书,第9页。

③ 同上书,第10页。

④ 同上书,第 32页。

外,还有讨论目的论的部分,其中大部分内容被放在了附录的标题之 下,虽然就篇幅和内容来说它决不只是一种附属物。康德这样做的 原因和必要性从局部的观点看是很难说清楚的,只有从作为“先验人 类学”的康德整个哲学体系的结构关系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判断力 批判》这“两大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康德用“反思性的判断力”来建立前两个批判的桥梁,既不是一 蹴而就的,也不是同时从两个方面(认识和实践)来进行的;相反,他 从人的认识能力开始,以它为基地向道德领域进发。这样,在他的 《判断力批判》中就有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审美判断力,它协调 着人的想像力和知性,“即使这些评判自身单独不能对于事物的认识 有丝毫的贡献,它们毕竟只是隶属于认识能力的,并证明这种认识能 力按照某条先天原则而与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有一种直接的关 系”①。第二阶段是目的论判断力,即自然界“诸物的某种不再能由关 于感性的东西的普遍知性概念所理解和解释的合规律性”②,它协调 着人的知性和理性,虽然“能够和必须应用于对世间存在物的认识, 同时开启着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前景:但它并不具有对愉快和不愉快 的情感的直接关系”③。总之,为了连结认识和道德,康德设置了一个 不是用来认识的认识活动(审美)和一个用于认识的非认识活动(目 的论),前者运用了认识能力却只与情感有关,并通过愉快感而使人 意识到自身超验的自由;后者属于理论认识(自然科学)范围却无理 论认识意义,它通过最终目的的追寻而为人们对道德律的服从准备 了基础。这样,人便能在自由和道德律两方面都过渡到实践理性。 正如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自由和道德律作为两个不可分割的 环节而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样,在《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力和目的 论判断力同样也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首先,审美判断力是目的 论判断力的基础。“在一个判断力的批判中,包含审美判断力的部分 是本质地属于它的,因为只有这种判断力才包含有判断力完全先天

①②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3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③ 同上书,第 3—4页。

地用作它对自然进行反思的基础的原则……与此不同,必须有客观 的自然目的,即必须有只是作为自然目的才可能的那些事物,这一点 却并不能指出任何先天理由”①,它只能在审美判断力的超验原理“已 经使知性对于把这目的概念(至少是按照其形式)应用于自然之上有 了准备之后,才包含有这种规则,以便为理性起见来使用目的概 念”②。也就是说,只有当审美判断力把经验对象看做使主观认识能 力在形式上具有合目的性的和谐以后,人们才能把经验对象本身也 当做客观质料上是合乎目的的来看待。但这并非真正对客观对象的 认识,而只是一种拟人活动,是主观合目的性的客观化“类比”(analogie),是把人自身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所发现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形式)调节性地运用、推广到自然事物(质料)上去,因而把自然界看 做某种超人类的艺术品。

其次,反过来说,目的论判断力又在另一方面补充了审美判断 力,使之最后过渡到道德领域成为可能。审美判断力固然使人在情 感活动中发现自身的自由,或在崇高中感到“自我扩张”,但整个活动 终究都只是局限于人的主观心理之内。然而人们在自然科学中却明 明见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人通过自己自由的愉快感所 感受到的人的道德性仍然不能得到客观的确立和支持,其中所隐藏 的道德性基础仍然不能被完全揭示,判断力要从整个现象界(包括心 理经验和物理经验)过渡到超验本体界也就不可能了。所以,正是目 的论判断力把(审美判断力中)实践和理论两种主观能力的心理学上 的统一提高、上升到现象界和本体界的统一,补充了审美判断力。 人们也许会感到奇怪:康德那么强调反思性判断力与人的情感 的关系,为什么在谈到目的论判断力时却反复提出目的论判断与人 的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无关?其实,康德并不认为目的论判断力与 情感绝对无关,而是认为两者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在他看来,目的论 判断的先天原则“并不具有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的直接关系,这种

①②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29页,入民出版社,2004。

关系正是在判断力的原则中那神秘难解之处”①。他通过两种解释揭 示了这个“神秘难解之处”。

第一个解释是在“导论”第VI部分“愉快的情感和自然合目的性概 念的联结”中。康德认为,自然的经验规律按照目的论原理而形成的等 级或种类关系“是一种十分明显的愉快的根据,常常甚至是一种惊奇的 根据,这种惊奇乃至当我们对它的对象已经充分熟悉了时也不会停 止”②,虽然我们今天已不再对此产生愉快感,“但这种愉快肯定在那个 时候曾经有过,而只是由于最通常的经验没有它就将是不可能的,它就 逐渐与单纯的知识混合起来而不再引起特别的注意了”③。目的论对 经验事物的分类,即把数个较低级的经验规律纳入较高级的规律中 (例如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全都纳入万有引力), 在最初也曾引起过快乐的情感,只是后来由于“习惯”而变得淡漠了。 第二个解释是,“一旦凭借有机物向我们提供出来的自然目的而 对自然界所作的目的论评判使我们有理由提出自然的一个巨大目的 系统的理念,则就连自然界的美、即自然界与我们对它的现象进行领 会和评判的诸认识能力的自由游戏的协调一致,也能够以这种方式 被看作自然界在其整体中、在人是其中的一员的这个系统中的客观 合目的性了”④,因而自然目的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被康德看做有 机体和自然整体的自然美之可能性的条件。也正由于这一点,“我们 才能够热爱大自然,而且能因为它的无限广大而以敬重来看待它,并 在这种观赏中自己也感到自己高尚起来”⑤,因而在自然目的论的最 后归宿上,它引起对自然的好意或恩惠的敬重之情(道德感情),而与 审美判断(自然美)相融合。

可见,这两种解释,一种是从目的论判断的最初起点上(作为经 验知识的条件),另一种是从其最后的终点上,与情感联系起来,并因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3—4页,人民出版社,2004。

②③ 同上书,第22页。

④ 同上书,第 230—231页。

⑤ 同上书,第231页。

而与审美判断联系起来(这两种联系通常叫做“科学美”,前者如任一 自然规律初次发现都引起美感,后者如一个系统的自然观可激发对 大自然崇高美的赞叹)。目的论判断与审美判断最后融合,激发了内 心的道德情感,为审美判断向道德过渡提供了自然经验上不可缺少 的补充。不过,这里仍然还只是两种判断力在现象的、经验心理学上 的联系,并未涉及到两者的先天原则。这种先天原则将在后面进一 步说明。总之,由《判断力批判》的总体结构我们可以看出,为了调和在 前两个批判中所暴露出来的自然人和自由人的矛盾,康德在人的审美 活动中为超验自由找到感性(情感)的迹象,又从人的有机身体的合目 的性中推出一个最终的道德目的。由此,卢梭所未能解决的人的二重 性矛盾(这矛盾还可以追溯到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在康德看来就可以 得到调和了(但并不靠“非物质实体”的无根据的假定,而只是主观反思 的原理)。这样,康德人类学就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先验体系了。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先验经验主义

    德勒兹认为,他的哲学是一种先验经验主义,但是,“这种先验经 ① 德勒兹、伽塔里:《反俄狄浦斯》,第201页,明尼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 社,1983。 ② 同上书,第7页。 验主义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挑战”①。他试图思考作为生成而 不是存在的生命。因此先验经验主义使用经验主义这个概念思考一 种在自身之外没有根据的经验、生命或生成。经验主义就是信奉内 在…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03
  • 第五节苏格兰常识学派

    黎德的常识哲学得到了一批苏格兰哲学家的响应,其中包括詹姆 斯·贝蒂(James Beattie,1735—1803)、詹姆斯·奥斯瓦尔德(James()swald,?—1793)、杜阁尔德·斯图尔特(Dugald Stewart,1753— 1828)等人。他们都赞成将常识作为哲学的基本原则,并在这个基础 上,从不同的方面发展了常识哲学。 贝蒂是阿伯丁马里沙…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160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七卷 第七章-在线阅读

    第七章克律西波 (约公元前282—前206年) 克律西波(Chrysippus),阿波罗尼奥的儿子,如亚历山大在其《哲学 家的师承》中所说,他来自梭里或塔索斯。他是克里安忒的学生,此前他 常作为长跑运动员进行训练。但他后来去听芝诺讲课,或据狄奥克勒和多 数人所说,去听克里安忒讲课;然后,在克里安忒还活着时他就从学园退 出,还作为哲学家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显赫声名…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173
  • 尼采-《瞧,这个人》-曙光-在线阅读

    曙 光 329 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 以这本书,我打响了反对道德的战役。并不是说它本身就带 有一点儿火药味:——假如人们的鼻子有几分灵敏的话,那就将在 这本书中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可爱得多的气息。既非大炮,亦非小 炮:如果这本书的效果是消极的,那么,它的手段却不然,这种手段 产生的效果就像一种推论,而不像是开炮。①人们告别本书,带着 一种对迄今为止在道德名下受尊…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44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