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是整个《实践理性批判》之中内容最为丰 富的一章。所谓动力就是意志的主观决定根据。从纯粹实践理性法 则这一意志的客观决定根据转到意志的主观决定根据,在思考角度 上就从道德法则的客观必然性挪移至道德动力的主观强制性,从一 般的理性存在者挪移至道德行动者主体;从理论的进程来说,这一章 正是从原理出发而自概念进到感觉的所在,不过,所谓感觉在这里所 指的乃是情感。于是,此章的文字也就要阐述从一般法则到道德情 感的过渡,或者说道德情感与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作为这样一种 转换的表现,普遍而形式化的道德法则化身为理性存在者生命活动 的推动力,因此是为情感的丰富性和境况的多样性所婴薄和浸润的。 因此,这一章也是全书最具文采的文字。

道德法则直接决定意志,这是康德实践哲学体系的支柱。根据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158=B197。

这一点,动力似乎就不成为一个问题,这就是说,道德法则无须任何 其他的动力,因为它本身就是动力,并且行为的客观决定根据必须始 终同时是行为唯一主观充分的决定根据。① 据此,为了人们正确地领 会这里所提出的动力问题,康德强调:

因为一条法则如何能够自为地和直接地成为意志的决定根据(这 也正是全部道德性的本质所在),这是一个人类理性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与自由意志如何可能这个问题乃是同出一辙的。于是,我们必须先 天地指明的,不是道德法则何以在自身给出了一个动力,而是它作为 一个动力,在心灵上产生了(更恰当地说,必须产生)什么作用。②

因此,所谓动力的问题就是从主观心灵的状况来考察道德法则的决 定作用,而在这种状况之下,道德法则就成为动力。

这样一种考察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来自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的性 质,即人属于两重世界,一方面,作为自然的存在者属于感性世界;另 …方面,作为理性的存在者属于理智世界。作为感性世界的存在者, 他受到感性条件的制约,有其禀好和自负,而且作为感性存在者,他 的理性确实也有照顾自己的感性关切的使命③;作为理智世界的存在 者,他应当服从道德法则,这虽然并不意谓人应当否定照顾自己的感 性关切的使命,然而却要求在道德法则与禀好、感性关切发生冲突 时,以理性的道德法则为根据作出决定,而这不仅意谓要摒弃禀好, 而且也意谓要牺牲正当的感性关切。康德所说的道德法则作为动力 在心灵上产生的作用,指的就是在这两种正相抵捂的决定根据之间 因道德法则的决定所造成的情感状态。

意志决定原本就是一种抉择,相应的情感状态就是道德主体的 内心感受状态。因为人属于两重世界,所以人的心中始终存在着引

① 参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78页,商务印书馆,1999。

② 同上书,第78一79页。

③ 参见同上书,第66页。

诱他偏离道德法则的欲望的可能性,就此而论,在道德主体的心灵之 中,依据道德法则的意志决定就要瓦解这种欲望,或者一般地说,一 切禀好,出于道德法则的意志决定对于这种欲望或禀好就是一种否 定的作用。按照康德的区分,欲望就是感觉冲动,一切欲望和禀好都 是感性的东西而建立在情感之上的,因此这种瓦解所实施于情感之 上的否定作用本身也就是情感。康德说:

作为意志决定根据的道德法则,由于抑制了我们的一切来 好,必定导致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名之为痛苦,并且在这里 我们有了第一个,也许唯一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能够从 概念出发先天地规定认识(这里便是纯粹实践理性的认识)与快 乐或不快的关系。①

这一点在康德看来是我们先天地认识到的,而不必借助于经验。 这种由否定作用而产生的情感成为一个契机。作为感性存在者 的人,禀好的对象总是抢先来造就人的自我。由此,产生了一种偏 向,这就是“使依照其意愿的主观决定根据的自我成为一般意志的客 观决定根据”②,此种偏向康德称为自爱。道德法则完全排除自爱对 实践法则的影响,从而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中贬损和平伏出于这种自 爱的自负。道德法则这种否定作用原本就是其肯定作用的另一方 面,道德法则是可以遵循和实行的,从而就自然而然地唤起对它的敬 重,于是“道德法则也在主观上是敬重的根据”③。康德说:

这样,道德法则,一如它通过纯粹实践理性乃是行为的形式决 定根据,一如它乃是善恶名义之下行为对象的虽系质料却纯客观的 决定根据,因而也就是这种行为的主观决定根据,即动力;因为它对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79页,商务印书馆,1999。

② 同上书,第80页。

③ 同上书,第81页。

主体的感性施加了影响,产生了一种促进法则去影响意志的情感。①

在这里,我们可以作出一种概括:在道德法则同时成为意志的主 观决定根据这层意义上,它就是动力;动力是一种道德情感,它促进 法则去影响意志;在否定的方面,这种道德情感就是痛苦,而在肯定 的方面,这种道德情感就是敬重。这种情感完全是由理性导致的,无 关乎感性的原因。敬重只施于人,而决不施于事物,敬重是一种不可 避免和不可遏止的道德情感,只要看到道德法则是可以遵循而实行 的。在这里,康德同时还提出和解释了与动力相关的两个在一般道 德哲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这就是关切和准则。康德强调的重点在 于,这三个概念都只用于有限的存在者。需要补充的是,这三个概念 都关涉意志决定的主观方面,因为在这里人原本具有的双重身份才 有其真切的道德意义。这三个概念“一概以存在者本性的局限性为 先决条件,盖缘存在者意愿的主观性质并非自发地符合实践理性的 客观法则;它们设定存在者有一种以任何方式被推动而至活动的需 要,因为一种内在的障碍遏止这个活动”②。

排除这种障碍而达到活动表明了道德行为的强制性。道德情感 或日动力在这里又承带职责。职责就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依据 道德法则排除了一切出于禀好的决定根据而发生的,它包含或者直 接表明了实践的强制性。③ 康德十分重视职责这个概念,并且对之发 出由衷的赞叹④

这在康德的著作中是十分鲜见的事情。康德如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82页,商务印书馆,1999。

② 同上书,第86页。

③ 参见同上书,第87页。

④“职责呵!好一个崇高伟大的名称。你丝毫不取悦于人,丝毫不奉承人,而要 求人们服从,但也决不以任何令人自然生厌生畏的东西来行威胁,以促动人的意志, 而只是树立起一条法则,这条法则自动进入心灵,甚至还赢得不情愿的尊重(无论人 们如何并不经常遵守它),在这条法则面前,一切禀好尽管暗事抵制,却也无话可说: 你尊贵的渊源是什么呢?人们又在何处找到你那与禀好傲然断绝一切亲缘关系的高 贵谱系的根源呢?而人类唯一能够自己给予自身的那个价值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就 是出身于这个根源的。”(同上书,第94页。)

此重视职责的理由在于职责最为真切地体现了人性之中崇高的东 西,此种崇高是通过自由的实行表现出来的,而自由的实行在这里甚 至更多的是痛苦的情感。这就是实践的强制性,作为理性存在者的 人自己对自己的强制,就是义务。正是这种职责或义务使入超越自 已作为感性世界的那一部分,而与只有知性才能思想的事物秩序联 系起来。人的这样一种性质,就是入格,后者就是超脱了整个自然的 机械作用的自由和独立性。① 正是由于这种职责、这个人格,人才成 为目的。康德说:

人的确是足够罪恶的,但在其个人里面的人道对于他必定 是神圣的。在全部被造物之中,人所愿欲的和他能够支配的一 切东西都只能被用作手段;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 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所以,凭借其自由的自律,他就是道 德法则的主体。②

在这里,我们看到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丰富意义的一些层面:人是目 的,而这同时也意谓人既是德性王国的立法者,也是这个王国的臣 民,而非统治者。

人是目的,这既是康德实践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其终点,一个根 本性的理论结论。在这里,意志的客观决定根据与行为的主观决定 根据是一致的,亦即同一个东西,道德法则的根据与道德法则的主体 和道德法则的目的也是一致的,这就是自由和作为目的的人。

如上所述,人是目的这个命题将康德整个实践哲学构造成一个 前后呼应、内在一致的体系。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既是这个理论的 实在基础,也是它的最高条件。充分理解这一点是理解康德《实践理 性批判》和康德实践哲学的关键。人的道德可能性条件在人身上是 自足的。道德法则虽然是先天的法则,但是它属于存在者的纯粹理

① 参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94页,商务印书馆,1999。

② 同上书,第94—95页。

性的实践能力。于是,进一步说,人的道德可能性条件在人的纯粹实 践理性里面是自足地具备着的,无须外求。这是康德道德哲学区别 于其他一切道德哲学的一个根本之点。对于人的此在,亦即对于人 的现实生命来说,道德法则始终就是一种命令,而在主观上就是发自 自身的职责,这就是自由和独立性。自由是一个理性的事实。除此 之外,不朽的概念和上帝的概念仅仅是一种公设,对于人的道德可能 性并不是必要的——虽然为着至善这样一个客体的可能性,它们必 须被设定,并且它们依然没有任何实在性。因为道德法则在直接决 定意志的同时也就决定了实践理性对象或意志对象,而至善就是这 样一种对象,所以正是因为有出于自由的道德法则,以及入服从道德 法则的职责,至善才有其可能;不朽与上帝只是为着至善而被设定 的,因此唯有道德法则和职责,不朽和上帝才能被设定。康德说:

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确实没有预许我们某种东西或以之威 胁我们,而要求我们无私的敬重,但是在这之外,只有在这种敬 重活跃起来并居于主导地位之后,并且仅仅通过这一点道德法 则才允许我们,而且也仅仅以微弱的视线,对超感性的东西的王 国有一个展望:于是真正德性的、直接奉献于法则的意向就能够 发生了,理性的创造物能够配当分享至善,后者是与他个人的道 德价值而不单单与他的行为相切合的。①

在这里,理解两者之间的正确秩序至关重要,千万不能将它们颠倒 过来。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161页,商务印书馆,1999。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二卷-第三章-在线阅读

    一 西绪福斯的儿子格劳科斯之子柏勒洛丰无意中杀死他的兄弟得利阿得斯,或如别人所说是珀楞,又或说是阿耳喀墨涅斯,走到普洛托斯那里,被祓除了。斯忒涅玻亚爱上了他,带信给他约会,但他拒绝了,她对普洛托斯去说,柏勒洛丰送给她诱惑的约会。普洛托斯相信了,便给他一封书信去送给伊俄巴忒斯,信里写的是叫他杀害柏勒洛丰。伊俄巴忒斯看了信之后,命令他去杀那喀迈拉,以为他当被那野…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227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在线阅读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第一节 13 世纪经院哲学概况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 希腊哲学灭亡之际,一批希腊哲学家流亡到中东。后来,一些因“异 端”罪名受迫害的希腊学者陆续流亡到东方,他们经过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进入波斯,然后来到叙利亚。这些地区相继成为学习和研究希腊文化的中 心。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一些科学著作被译成叙利亚文。七八世纪伊斯兰 教兴起,征服…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88
  • 第四节 美国和后现代世界

    博德里拉认为,美国就是后现代之地。说美国是后现代之地包 括许多因素;广表的土地、繁杂的文化多样性、光荣的历史和意识形 态观念,如美国梦、世界警察等。美国“既非梦想,亦非现实。它是超 现实”②。 现代是优越的空间,是19世纪和 20世纪初的城市:一个理性、工 业、自由和进步之地。现代城市通常是在大帝国的中心,创造了城市 和乡村、市区和郊区以及简单的当代和过去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15
  • 第三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由三个笔记本组成,1932年才正式出版,并从此引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20世纪30年代时,西方想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两个马克思”论,即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认为马克思早期是人道主义的,他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和发展”作为最终目的。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不再强调两者之间…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08
  • 第二节 休谟的人性哲学

    休谟将自己的哲学称做“人性科学”。他所说的“人性科学”是相 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是指对“人性”本身的研究,因此他也称之为 “精神科学”。这里所谓的“入性”具有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了与人的认 识、情感、趣味、道德和社会行为等有关的一切方面。“人性科学”的提 法表明休谟作为一位启蒙思想家对人性的崇尚和关注,同时也表明 在休谟的时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离已更趋明显。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19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