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先验 理 性 论

纯粹数学如何可能和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虽然也属于“形而 上学”的论域,但对康德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并非目的,他的最 终目的是哲学的,亦即要建立起一门科学的形而上学,所以这最后一 个命题才构成形而上学的基本部分,才是他的理性批判的最终旨归。 在篇章的安排上,这部分的内容被放在“理性论”里加以阐述。 康德思想的“建筑术”,使他在把知性界定为“判断”与“规则”的能 力之后,对称地把狭义的理性定义为“推理”与“原则”的能力,也就是 使知性规则统一于原则之下的能力。因此理性从来都不直接针对经 验或任何一个对象,而是针对着知性,寻求通过概念赋予诸多的知性 知识以理性的统一性。

在康德看来,形而上学的对象主要是“纯粹理性概念”,即“理念”。 与“纯粹知性概念”是出于知性本身不同,理念是出自“纯粹理性”的, 这就使它们与纯粹知性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功能与特征。这里应 当注意的是,与范畴被称为“先天的(a priori)范畴”不同,理念被康德 称做“先验的(transzendental)理念”。这里的“先验”一词,除了它一 般具有的“先天的运用”含义外,重要的是取其“从其单纯可能性中去 认识事物”之义。详细说来,在“理念论”中,康德所要阐明的“先验的 理念”的性质与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念是超验的,先验 理念在感官中无法有任何与之重合的对象,也就是说在任何经验里 都无法提供出它的相应对象,因此它们的运用是“超验的”,超出一切 经验的界线,这与纯粹知性概念的使用不同,后者是“内在的”,即只 限于在经验范围内使用。由于理念是超验的,因此我们对它们作出 的任何论断或规定,都只是某种“可能性”,而无法通过任何经验来证 实或否证。这样,我们对它们只能加以思想,而无法进行认识。它们 是无法像对待经验现象那样用范畴加以规定的,否则会产生一些不 可避免的思想幻象,其中最著名的是有关宇宙论方面的“二律背反” 的假象。二是先验的理念虽然无法规定任何客体,但它们对于我们 的知识还是有帮助的,它们可以起一种“范导”的作用,用来指导知性 进行一种整体性的思维,为它指出某种确定的知识统一的方向,以便 使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统一。三是使形而上学由认识领域过渡到道 德实践领域,并确立理念在道德实践中的必不可少的规则条件作用。 如“自由”这样的实践理念,它所包含的内容是需要人们将它转变为 现实的。

康德从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三种推理形式中得出相 应的三个理念:第一,完整的主体理念——心灵①(心理学理念),它包 含的是思维主体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统一。第二,完整的条件系列理 念 世界(宇宙论理念),它包含的是现象的诸条件系列的绝对统 一。第三,一切概念在可能的东西的一个完整的总和的理念中的规 定 上帝(神学的理念),它包含的是思维的所有一般对象的条件 的绝对统一, 由于理念的超验性质,它并不具有任何相应的可经验的对象,如 果我们要对它们加以推理,就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先验幻象”。 因此这样的推理只是属于“玄想的推理”,并不具有任何客观实在性。 这类推理与幻象一方面对于人类的科学认识是有害的,使人误入歧 途,超出经验的范围进行认识;另一方面也妨碍形而上学成为科学, 不能正确地辨明理念的用途。因此康德批判的使命,是要揭露理念 的这种不当使用及其产生的幻象,这样既可明确为科学划定界线,同 时又可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建立扫清思想障碍,指明一条康庄大道, 使之成为可能。

由于三种理念的误推皆会产生幻象,因此康德分别对这些假象 进行了揭露,这些构成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辩证论”的主要内容。

① Die Seele 兼有“心灵”与“灵魂”之义,不过就康德所说的“我思(Ich denke)是 理性心理学的唯一本文”而言,它所关涉到的主要是心灵学说,因此应当译为“心灵”, 虽然康德也论及属于灵魂方面的“不死性”问题。

其中,“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揭示的是有关“心灵”理念的虚假推论 所产生的谬误。对于康德的认识论而言,任何认识都必须满足“概 念”与“直观”这两个条件,而且仅当具有“直观”这一一质料要素时,认识 才谈得上是“现实”的。同理,对于作为思维活动的“我”(“我思”、自我 意识)自身的认识也是如此。我不能仅仅通过我意识到我自己作为 “思维”活动(即作为实体)来认识我自己,还需要有对自我意识的“直 观”并对之加以规定,才谈得上思维中的“我”本身。由于实体的概念 总是与直观相关的,因此要把“自我”当成实体来认识,必定要有关于 自我的直观。而“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正是在于,它是在一种直观 缺失的情况下来断定思维主体为实体的。康德把“理性心理学”的这 谬误推理展现为如下形式:

凡是只能被思考为主体者也只能作为主体而存在,因而也 就是实体。

现在,一个思维着的存在者仅仅作为这样的存在者来看,只 能被思维为主体。

因此,它也仅仅作为这样的存在者,亦即作为实体而存在。① 康德指出,这一推理的错谬之处在于犯了三段论推理的“四名 词”的错误,也就是说,大前提中的“主体”是指可能在直观中给出的、 实在的主体,而小前提中的主体却并不具有与直观的关系,因此也就 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仅仅是指一种思维与意识统一性意义上的逻 辑主体。这样,由于两个前提中的“主体”概念所指的并不是同一个 东西,这一推理的结论是错误的。

这里,我们看到康德对自己的“经验思维的公设”的应用:凡是不 具有直观质料的思维,都是没有现实性的,或换言之,概念没有直观 就是空虚的。这是康德认识论的基本准则,他把这一准则贯彻始终,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348;参见邓晓芒译本,第310页。

表现出一个大哲学家特有的思想风格,有如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 之”。在下面有关理性宇宙论、理性神学的批判中,我们能够继续看 到康德这种认识论准则的运用。

先验宇宙论所产生的二律背反的幻象,同样在于理性超出可能 经验的范围,不过这一次并非去追求把握一个主观条件方面的绝对 统一的主体,而是寻求把握一切现象中的无条件的统一,即世界总 体。在进行这种把握时,理性就从部分的、有条件的、有限的经验现 象推论至无条件的、整体性的、无限的世界总体。但这样一来,由于 我们有关世界总体的理念并没有任何相应的可直观的对象,我们对 它作出的任何论断都是无法经由经验来证实或否证的,从而形成正、 反两方面的论题都显得合理的假象。

康德列举出的二律背反共有四组对立的命题。这是由于在对无 条件的世界总体进行思维时,我们仍然需要运用范畴,这四组命题正 是使用量、质、关系与模态四组范畴的结果。具体说来,康德从范畴 表中剔除掉一些他认为无法构成“条件系列”的范畴,而留下了量(时 间空间)、质(实在)、关系(因果性)、模态(必然性)这四个范畴,并与此 相对应提出了四组“二律背反”,即宇宙论理念的正、反命题。

(1)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一开端,在空间上也有一界限。

反题:世界没有开端,也没有空间界限,不管在时间上还是 空间上,它都是无限的。

(2)正题:世界上每个复合的实体都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 的,而且除了单纯的东西或由之复合而成的东西之外,任何地方 都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着。

反题:世界上没有任何复合的事物由单纯的部分构成,而且 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单纯的东西存在着。

(3)正题:作为自然法则的因果性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现象都 可以由之导出的唯一的因果性。为了解释这些现象,还有必要假定一种由自由而来的因果性。

反题:没有什么自由,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按照自然法则 而发生的。

(4)正题:世界上应有某种要么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要么作 为世界的原因而存在的绝对必然的存在者。

反题:任何地方,不论是在世界之中,还是在世界之外,都不 存在作为世界的原因的绝对必然的存在者。

在这四组论题中,正题代表的是“纯粹理性的独断论”,反题代表的 是“纯粹经验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分别有着不同的利益。对于正题 而言,它表现出某种道德实践的利益和理性的思辨的利益。道德实践 的利益表现在,它肯定了人具有超越于自然必然性之上的自由,并且肯 定了构成“道德和宗教的基石”的、整个世界秩序的统一性与合目的性 的连结的源泉——某个原始的存在者(神)的存在。思辨的利益则表现 在,人们可以有一个总体的视野,思考种种条件的整个链条,考虑有条 件者的由来问题。反题的利益则表现在,它把知性限制在自己特有的 地盘——可能经验的范围之内,不承认有独立于自然规律之外的自由, 也不同意在自然之外寻求所谓的“原始存在者”之类的终极原因,以便 能够可靠地探究经验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无穷尽地扩展知识。

康德对这些对立论题的最终评判,一是基于他的“先验观念论”,即 一切我们可能经验的对象都无非是现象、表象,它们并不具有任何以自 身为根据的存在,也就是并非“物自体”。将对象区分为“现象”与“物自 体”,是康德哲学的一个基石。现象是可直观、可感觉的,物自体是现象 的基础,现象是物自体刺激我们的感官所产生的东西,但物自体作为本 源性的东西却是无法认识的,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它的“显现”(现象)①。

① 德文 Ersheinung 本来即为“显现”之义,李秋零译本(《纯粹理性批判》,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把它译为“显象”,使它回归本义,并将它与 Ph者被译为“现象”。为照顾到以往的习惯用法,本文仍取 Ersheinung 的“现象”的译法。

二是基于他的理念的“范导原则”。在他看来,理念的作用不是“建构 性”(konstitutiv)的,而是“范导性”(regulativ)的。前者指的是运用范 畴对感性对象进行规定,其结果是使所获得的经验具有客观有效性; 后者则指的是作为某种“准则”(maxime)所起的导引、规范的使用,用 以引导理性对经验进行最大可能的延续和扩展,以达至知识的最大 限度的统一的目标。①

基于上述的立场,康德给出的最终评判是,宇宙论的二律背反是 把范畴的使用超出一切经验之外,扩展到物自体之上的结果。因此, 在指出它们这种属于辩证的、幻象的冲突之后,宇宙论的二律背反就 可得到消除。其中,前两个量与质方面的、康德称之为“数学性的先 验理念”的冲突的根源在于把世界当做物自体来作出论断。以第一 个二律背反为例,不论世界是无限的整体还是有限的整体,在康德看 来都只能通过对现象系列的回溯见到,但现象系列的经验性回溯(由 最近的条件向更远的条件的推进)总是处于一个过程之中,因而所能 达到的只能是有条件的东西,而不能是那“全部流逝了的永恒”—— 一个已经完成的无条件的整体,因此这两组论题的矛盾对立属于一 种“辩证的对立”,即“一方对另一方并不只是相矛盾的,而是比矛盾 所需要的说出了更多的东西”②,从而正、反两方的论题都是假的。 第三、四个二律背反则属于另一种情况,其中正、反两种论题都 是正确的,实际上并不发生冲突。这是由于力学性的诸理念允许在 现象序列之外有这些现象的一个条件,即一个本身不是现象的条件, 这就发生了与某种二律背反的结果完全不同的事情。

就“原因性”的二律背反而言,康德的解决方式是指出存在着两 种不同的原因性。一种是属于自然规律的,另一种是出自自由的。 自然的原因是处于现象中的,一个事件的原因之上复有其原因,并由 此构成一条严格的因果决定的链条,形成了相应的自然秩序。这意

① 有关康德的“建构”与“范导”原理的详细辨析,请参见陈嘉明《建构与范 导 康德哲学的方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504=B532;参见邓晓芒译本,第414页。

味着任何自然现象都是无法自行发生而是受其原因决定的。与此不 同,道德本体领域中的自由的原因则是自行开始一个状态的能力,所 以它的原因性并不是像自然的原因性那样是环环相扣的,而是可以 自我决定、根据自己的意愿(作为原因)采取某个行动的。这两种不 同的原因性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领域—自然与 道德。

康德特别强调了自由的原因性的意义。它是我们行为的依据, 表现为一种“应当”,因此属于一种“先验的自由”。自然中是没有什么 “应当”的,没有什么“目的”、“价值”与“意义”的问题。而作为理性的 存在者,人的理性给自己提供着某些理念,并以这些理念为行为的根 据,来规定自己的行动,进而规定道德的秩序。假如取消了先验自 由,也就同时取消了一切实践的自由。康德坚定地认为,人是不能以 感性经验来作为自己行为的根据的,因为现实中充满的是各种欲望 与诱惑,它们只会使人走向堕落。

第四个表现为二律背反的对立的论题,在不同的关系中也可以 同时都是真的。一方面,感官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完全是偶然的,只 具有经验性上的有条件的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世界原因的“必然的 存在者”(上帝)则是一种被设想为完全存在于感官世界序列之外的 东西,它仅仅属于我们精神思索的产物。这样,由于分属经验与精神 这两个不同的世界,第四个表面上是二律背反的论题,实际上并不发 生冲突,是可以共存的。

“先验辩证论”所要对待的第三个理念,是神学的理念,康德又把 它称为“纯粹理性的理想”。它的对象是一个仅仅处于理性中的、也 被称之为“原始存在者”或“最高存在者”的上帝。康德通过对有关上 帝存在的本体论、宇宙论和自然神学证明的诘难,详细地论证了这三 种证明的不可能性。不过,虽然上帝的存在是无法证明的,但出于自 然认识和道德实践的双重需要,康德认为仍然需要设定这样一个存 在者。首先,在对自然的认识上,上帝这一最高存在者的概念,是一 切概念中最适合于一个“无条件的必然存在者”的概念的,这就有助 于把它设定为“一切事物的原始根据”,从而满足人类不仅追求有限同时也追求无限的形而上学思维的要求。同时,这样的理念也有助 于引导人类在对自然的认识上,把自然看做有着最高根据的统一,从 而寻求一切关于自然知识的最高限度的完备统一,使知识达到高度 的系统化。具体说来,上帝的理想这一理念表现为“同质性”、“异质 性”和“连续性”这三条原理。它们的“范导”作用在于引导我们在繁多 的不同“种”的事物中,探求它们在更高的“类”上的相同性质,在相同 类属的事物中探求它们之间的差别,以及在类、种、族之间探求事物 的最广泛的联系。另一方面,在道德实践方面,康德认为设定上帝这 一理想能够为行为提供一种应当仿效的“原型”(prototypon),作为人 们追求的目标,尽管这样的目标是永远也达不到的。例如,“圣贤”就 是一种道德上的理想,它能够为行动的完善性提供根据。反之,如果 道德的法则不预设上帝这样的理想,那么它们的实施就会缺乏一些 必要的约束力,人们在履行道德的义务时也就会缺乏动机。

“我之所以要扬弃知识,是为了给信仰留下地盘。”①康德的这一 主张曾经备受指责,似乎这表现了他向有神论的妥协。但康德的本 意,是要消除“独断论”阻碍道德实践扩展的错误的根源,防止理性把 本来并无可经验对象的“自由”、“上帝”等理念,硬要当成认识的对象 来加以规定,从而通过批判来为这些理念给出正确的定位,使它们回 归自己在道德本体世界的位置,与科学各自拥有明确的地盘,两者能 够和谐相处。这既有利于科学的发展,使它不去闯入非经验的世界 而堕入二律背反的困境,同时也有利于道德与宗教的信仰,使它们明 确理念所拥有的范导功能,从而在即使无法证明上帝存在的情况下, 也能利用上帝这一概念性的“理想”的作用,在增强道德责任、增加道 德敬畏感等方面来促进道德实践的发展。今天,在片面主张科学万 能的“科学主义”思潮受到质疑的时候,康德力图平衡科学与道德的 考虑,以及宣扬自由高于自然、道德高于科学的理念的思想,无疑显 出它的积极意义。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BXXX;参见邓晓芒译本,“第2版序”,第22页。

此外,康德哲学与此相关而被冠以的“不可知论”之名,实际上多 是出自一种误解。虽然康德断言超出现象之外的东西是不可“知” 的,但也宣称它们是可“思”的,只是“知”与“思”分属不同的领域,应用 于不同的对象,并且采取“建构”与“范导”的不同方法而已。这是他分 辨现象与本体、自然与自由、科学与道德的深刻用意。物自体(本体) 概念固然是康德的二元论使然,但它的深刻之处,却在于倡言自由高 于自然,道德高于科学。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等概念,在某种意义 上体现了康德本体世界的回响。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观开始,从那里进到概念,而以理念 结束。”①至此,我们已经跟随康德经历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历 程,在结尾的时候,最重要的自然是要揭明他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的答案。虽然康德由于叙述的需要,将“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纯粹自 然科学如何可能”与“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分别放在感性论、知 性论与理性论三个部分加以论述,但这三种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实 际上也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的。就像经验离不开直观,从而 也离不开直观的形式“时间和空间”一样,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既 包括直观与范畴,也包括理念。

概括说来,作为有关自然认识的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对象是“先 天的知识”即有关“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如何可能的问题。对这一问 题的解答的关键,除了我们所具有的主观认识能力(感性、知性与理 性)之外,还在于一些来自知性与理性的“纯粹概念”即范畴与理念。 这些概念在来源与性质上是非经验的,这就决定了形而上学与经验 科学的不同性质。纯粹的知性概念(范畴)是“建构”性的,是我们用以 综合直观杂多,建构具有统一性、客观实在性的经验判断的逻辑工 具,因此它们在形式上构成经验的必然性的条件。但它们只能被限 制在可能的经验范围内,“超验的”使用只会产生一些先验的幻象。 纯粹理性的概念(理念)则是“范导”性的,它们在认识上的作用,是用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702=B730;参见邓晓芒译本,第544—545页。

来引导知识朝向最大限度的统一,力求形成一个最完备的知识系统。 在康德看来,通过批判辨明了这两类先天概念的来源、作用以及应用 的范围,论证了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和它们的使用原则,也就解决 了有关自然认识方面的、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至于另 一种领域的形而上学即道德实践知识方面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 题,则归由实践理性与道德哲学方面的批判来解决。

康德哲学批判的努力,留下的是一种作为思维方式的先验形而 上学,它在哲学史上开创了思想的一个新维度,其意义在西方哲学史 上是革命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想突出强调的主要有如下 两点:首先,在继笛卡尔之后,它进一步高扬了“我思”在认识中的“基 点”作用,并且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把“理性”这一启蒙的核 心观念提升到新的高度,使之与“自由”等观念一起,构成了时代的精 神,培育起一种“现代性”的观念。其次,它通过对理念的“范导”作用 的论证,向人们昭示了哲学观念对于行为的引导作用。在这方面,康 德是深刻的;从经验的“是”什么之中引不出行为的“应当”做什么来。 人类社会及其行为的价值、目的、意义,是不能从既有的经验中引申 出来的,它们在本质上属于先验性的“应当”。因此哲学对于人与社 会的范导与教化功能是永恒的,哲学永远也不会消亡。

与此相反,康德主张的对经验进行建构的那些范畴与原理学说, 尤其是他尝试建立的不同于传统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则与他所 期许的相反,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逻辑可操作性。可以说,没有人需 要像这种逻辑所规定的那样去直观与知觉。这表明,哲学的功能主 要是属于理念方面的范导性的,而非在于经验认识方面的建构性。 此外,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论证上暴露出的困难(即要把认识 的客观性、必然性的根据建立在主体方面,但却无法给出一致的、有 效的论证,有如我们前面指出的那样),也可说是佐证了这一点。康 德所意识到的先验哲学面临的最大困难即主观的范畴如何能有客观 的效力,在他的先验哲学中留下的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 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的命题。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梯利-《西方哲学史》-第三编 近代哲学-第三篇 经验主义的发展-在线阅读

    第三篇 经验主义的发展 第一章 洛克 第一节 注意的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霍布斯在他的认识的理想方面是一个唯理主 义者。同笛卡尔一样,他认为单纯的经验不能给人以确实性。与此 同时,他同意他的同胞培根的意见,肯定感觉是知识的来源。这是 30g 两种思想路线,似乎不能融合在一个体系中;感觉主义的知识来源 会损害知识的有效性或破坏知识的确实性。霍布斯自己感到了这 种…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1日
    86
  •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2005年版后记-在线阅读

    2005 年版后记 要出一本适合于大学本科生阅读和学习的西方哲学史教材,这是我们多年 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的两位业师陈修斋先生和杨祖陶先生的嘱托。但由于种 种原因,这本书直到现在才由我们两人合作写出来,也算是完成了夙愿。现在由 高等教育出版社接受并惠允出版,我们对付出了大量心血的责任编辑致以衷心 的感谢! 中国的西方哲学史教材,曾在一个长时期内受到苏联和国内…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95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十四章-在线阅读

    第十四章 战争的第八年和第九年。入侵波奥提亚。安菲波里斯的陷落。伯拉西达的辉煌胜利。75 在同一个夏季中,[1]正当米提列涅人按计划准备在安坦德鲁斯[2]修筑要塞的时候,雅典派出征收贡税的舰队指挥官德摩多库斯和阿里斯提德斯(他们的同僚拉马库斯已率10艘舰船进入本都地区),在通过赫勒斯滂时,听说这个地方正准备修筑要塞,他们担心这里会成为第二个阿纳伊亚—这是萨摩…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223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塔兰图拉毒蛛-在线阅读

    塔兰图拉毒蛛 瞧,这是塔兰图拉毒蛛的洞穴!你想看看它的本体吗?这儿挂着它的网:去碰一下,让它颤动吧。 它兴冲冲地出来了:欢迎你,塔兰图拉毒蛛!你的三角…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30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