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对传统的认识论进行了批判与改造,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先验哲学”,这就是在哲学史上有名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一“革命”的实质,在于转换了认识的参照系,即一种认识的客观、必然与否,不在于认识是否符合对象,而在于我们有关对象的认识是否遵循了我们在纯粹知性概念(范畴)中所具有的内在、先天的思维法则。这就涉及到认识者先天所具有的认识能力及其本有的逻辑工具问题。因此,为论证这种先验哲学与认识论,康德从人的认识能力入手,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

对于这一哲学思考的主题,康德特别声言,他的这一纯粹理性批判,“不是对某些书或体系的批判,而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的,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1。在这段话中,康德挑明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两大任务:一 是通过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来展现理性所具有的一切独立于 经验的“先天知识”,尤其是作为认识的基础的“先验逻辑”;二是借此 来论证建立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因为在康德看来,此前 西方的所有形而上学学说,都称不上是“科学的”,它们并不具备作为 科学的形而上学的条件,故而“形而上学”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并未曾 有过。就康德本人而言,他认为要建立这种科学的形而上学,首先要 建立起“先验哲学”。从两者的关系上说,虽然先验哲学只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存在于形而上学之先,并且是能够使形而上学 成为可能的科学。

康德所构想的形而上学,是一门出自纯粹理性的知识的科学,亦即有关先天的、非经验的知识的科学。在康德哲学语言中,“先天的” (apriori)一词具有这么三层含义:首先,从逻辑顺序而言,它是先于 对对象的认识的,例如,在对对象进行直观之前,认识者先已具有纯 粹直观的形式。其次,从来源上说,它源于纯粹理性本身,因而是独立于经验的。再次,就知识的属性来说,它意味着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

了解康德有关“先天”的这些界定,是把握他的哲学思想的基础。 康德先验哲学的立论的根据,就在于认定人类的一切认识活动,不论 是数学的、物理学的还是哲学的,都是以某种先天的知识为根据、为 先决条件的。对于任何能够扩展知识的“综合”性的而非“分析”性的认识活动,思维除了遵守古已有之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之外,还 需要服从他所建立的“先验逻辑”,即“一门规定这些知识(即‘纯粹知性知识和纯粹理性知识’——引者)的来源、范围和客观有效性的科学”2。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康德在《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ünftigen Metaphysik,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reten k逻辑”这一用语,而是用“形而上学”一词来指称相同的对象与内容, 这表明康德实际上是把先验逻辑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来看待的。这种先验逻辑或形而上学,它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康德用一个命题来加以概括和表达,这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Ⅱ;参见邓晓芒译本,“第1版序”,第3—4页。 ↩︎
  2.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57=B82;参见邓晓芒译本,第55页。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亚里士多德-《论动物生成》-第二卷-在线阅读

    第二卷  【1】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雄性和雌性是生成的本原,并且还说了什么是它们的潜能和本质的逻各斯。至于为什么一种为雄,一种为雌,一方面随着讨论的进展我们必须尽力说明,这是出于必然性之结果,即出于原初动力因和构成它们的质料;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尽力表明,这是为了某种“更好”的东西之缘故,即为了某种目的,而目的因乃是属于天体的本原。某些现存的事物是永…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386
  • 第六节 罗吉尔·培根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1241—1292)出生于英国桑莫斯特 郡的一个地主家庭。1230年在牛津大学文学院学习,听过格罗塞特 的课,1236年在巴黎大学任教。他是第一批讲授被禁的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教师,成为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著名评注者。 他曾读过伪托亚里士多德写给亚历山大大帝的信《秘密之秘密》 (Secretum Secre…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500
  • 尼采-《善恶的彼岸》-第八章 民族与国家-在线阅读

    第八章 民族与国家 240 我破天荒又听了一遍理查德·瓦格纳《名歌手》的序曲。这 是一部恢宏的、华丽的、冗长的当代艺术作品,它自豪地假设 两个世纪以来的音乐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因而人们能够理解 这部作品。令德国人感到光荣的是,这一假设没有落空!我们 发现,这部作品中混杂有各种风格和力量,各种季节和气候! 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会儿是古代气息,一会儿是异国情调,叫…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0日
    856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二十章 黑格尔哲学的余波-在线阅读

    第二十章 黑格尔哲学的余波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 1831年黑格尔逝世后,他的支持者出版了《黑格尔全集》,该书的一个 编辑者说:“哲学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圆圈,剩下的工作只是在最后完成者的 清楚而明确的指导下补充思想材料。”①但事与愿违,黑格尔哲学体系连同 支持它的团体很快就分化瓦解了。 黑格尔派的分化 导致黑格尔学派分化的直接原因是围绕宗教性质问题而展开的争论…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365
  • 第三节 价值与道德

    李凯尔特的思想在当时就引起学术界的不同看法,不仅雅斯贝 斯尖锐地批评他的哲学思想,而且在新康德主义内部就有不少人不 同意他的价值学说。考虑到西南学派的价值学说的特殊影响,我们 在下面主要考察这个学派的其他人物在这个领域展开的讨论。 文德尔班的另一个学生鲍赫不同意李凯尔特的过于强调价值的 文化性和历史性的观点。鲍赫更愿意接受文德尔班注重价值的道德 伦理意义的思…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4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