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特的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在德国,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以自然 哲学的特殊形态出现,似乎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实际上,整个18 世纪,由莱布尼茨经沃尔夫到康德,德国的自然科学研究基本上就是 以这种形态出现的。国际上许多重要科学史著作都反复强调,自然 哲学是德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一种特殊形态。自然哲学就是以概 念、推论、假说来研究当时的自然科学问题,自然哲学家们都精通自 然科学,当时的哲学家也大多是卓越的自然科学家,最光辉的例子当 然是莱布尼茨和康德了。莱布尼茨独立于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康德 的星云假说等理论也在科学史上获得高度评价。
有些人认为康德哲学与现代科学提供的征候是相合的。也 许这种相合至少部分是由于康德本人是一位合格的物理学家。 他在拉普拉斯之先创立了星云假说来说明太阳系的起源。他最 先指出潮汐的摩擦有促使地球的旋转渐渐迟缓的作用,而且这 种摩擦又靠了它的反作用,迫使月球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他指 出地球自转时地面各带线速度的差异,可以解释“贸易风”及空 气的其他类似的不断流动现象。他如地震的原因,人种的差异, 月球中的火山,以及自然地理学,他都有著作论述。由此可见康
① 梅尔茨:《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1卷,周昌忠译,第183页,商务印书馆, 1999。
德对于当时科学有渊博的知识。他在两个可能(或不可能)的情 形不能凭逻辑加以判断时,抱保留的态度,也有科学家存疑的精 神。他在处理关于实在的问题时也表现了这种态度。①
自然科学家们或者跻身于哲学系教师的队列,或者是大学门外的 私人研究者。当时存在的自然科学门类有数学以及跻身在物理学名下 的力学、天文学、自然史(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矿物学)等。 牛顿以来,在英语用法中,“natural philosophy”就意味着诸精确 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数学基础。沃尔夫和康德都把自然哲学理解为与 经验的自然科学有别的、关于自然的“形而上学”,它与自然科学的先 验原则以及从中产生的自然规律有关。谢林和黑格尔则进一步把自 然哲学发展为思辨的,其任务或者是从精神中引导出自然的可能性 (黑格尔),或者是在一个体系中展现自然的整体结构和共同联系,体 系在经验之先(谢林)。德国学界普遍认为,通过观察得到的数据和 经实验验证的成果对科学学科来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对这 些经验事实予以说明,使它们具有一般、普遍的理论基础。康德就认 为被这样命名的自然科学应该以自然的形而上学为前提。这种基础 或者是数学的,或者是哲学的,其他科学都不具备这种普遍必然性。 自然哲学在18世纪末因谢林的自然哲学新作问世而达到高潮。它所 产生的轰动效应,使得自然哲学一时间似乎成为一门极有希望的新 学科,人们期待它能克服力学机械论的片面性,并解决当时哲学的危 机。自然期待精神的塑造。后来著名的自然哲学代表人物还有奥肯 (Auken,1779—1851),他是德国科学协会的创始人,还主编了期刊 《爱西丝》(Isis)。
一机械论与活力论的碰撞
德国自然哲学与英、法力学机械论的冲突实际上代表了两种自
①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珩译,张今校,第277 页,商务印书馆,1987。
然观的对立。德国学界对当时流行于英、法的力学思想和自然史观 很不满意。
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们用机器作为他们的基本形象,把 字宙设想为一座庞大的机器,把宇宙中万物设想为许多较小的 机器。在法国人看来,人们的心灵能力在原则上可以分析为在 运动中的物质,这些能力为外来的力量(如身体的生理过程和外 界刺激)所决定。德国人则比较着重内省的方法。他们对人的 心灵的主动性深感兴趣,用歌德的话来说,他们既从内心深处感 到有类似自由意志的东西,又感到有限制和平衡这种自由的某 种力量。德国哲学家认为自然界为同样的精神活动所渗透,因 此自然界的一切过程应该用心灵的内在活动来比拟和解释,而 不应当用纯外在的、运动中的物质来解释。①
这两种自然观的对立,实际源于流行于16、17世纪的活力论 (Vitualismus)与机械论(Mechnismus)的对立。当时占优势的思想流 派是以笛卡尔和牛顿为代表的机械论学说。笛卡尔是典型的二元论 者,认为实体有广延和思维两大属性。牛顿研究物体的运动,但把上 帝视为“第一推动力”。他们都把物质看做被动的实体,由于外部机 械力量的推动才产生运动。当然他们并不否认精神世界的存在,认 为精神世界起码在原则上也会对物质世界起一定的主导作用。困难 或者问题在于,从逻辑上或经验上找出这两个世界的联系。因此他 们最终都放弃了精神世界。关于物质世界的机械论哲学一直在英、 法两国占上风。
德国人则受活力论思想的引导。它源自帕拉切尔苏斯(Paracelsus)和赫尔蒙脱(Helmont)的医药化学理论,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什 么被动的物质,所有物体,包括矿物和化学化合物,都是有活力的,都
① 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周煦良等译,第32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为一种生命力所渗透,这种力是事物成长的原因,也是决定事物成长 的形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自主的,是它自己的内在生命力,而 不是外在的能量使它成长并运动。
个神秘主义者,使用神秘化了的医药化学语言和象征形象来表述自 己的观点。他认为人是宇宙的具体而微小的翻版,人是由内部精神 力量所支持,因此可以说人是一个自主的小宇宙。外部大世界也自 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由作为宇宙的灵魂或自然界的精神的上帝所支 持。波墨感到人本身的精神发展过程也可比拟为宇宙发展的过程。 他还谈到以自我为中心的肉体欲望和否定自我的精神意向之间的心 理斗争,通过内心的神秘体验,可以解决两者之间的争斗。在神秘语 言的背后,波墨还首次比较系统地表述了关于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辩 证法思想。莱布尼茨十分关心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认为借 助第二手的物理原因来说明生物界现象是不合实际的。为此,他提 出了“预定和谐说”和“充足理由律”。他的“单子论”解答方案对我们 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世界由无数单子所组成,这些单子都是自 主的,是纯精神活动的中心。它们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级系列,没有一 个单子是相同的。这种关于自然界等级系列的思想为后来进化论的 接受与传播打下了基础。
活力论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自然界是一个有 机联系的整体,精神高于自然,人是自由的,实体被表述为主体,而主 体是能动的,这些古典哲学的基本观点都和活力论有一定理论联系。 当然,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和现代生物学的创立,人们发现可以用物 理学和化学规律来解释生理过程,活力论作为对自然界和人的一种 猜测性理论,就从科学的视野中逐步退却了。这主要得益于德国科 学家米勒(J.V.Müller)、施莱登(Schleiden)、施旺(Schwann)等人在 19 世纪中叶的三项工作:第一,施莱登和施旺发现,动、植物的躯体皆 由一些结构组成,这些结构各自独立地但却按照一条共同的原理发 育。第二,施旺通过研究表明了肌肉的力量如何随着肌肉的收缩而 变化。他动用了现代物理学全部手段对动物运动现象进行研究,从而逐渐用一种分子机制取代“活力”的奇迹。第三,赫尔姆霍尔茨 (Helmholtz)和迈耶使力的守恒学说重新复兴,它既澄清了力的概念, 又为认识动、植物中物质的变化提供启示:人体活动的动力无非是转 变成植物机体的阳光,动物机体高度含氧的排泄物在氧化时产生这 种力量,并连带地产生动物热量,即古人所说的“精气”。
但是直到 20 世纪初,仍有科学家坚持活力论思想,他们认为生物 有机体中的一些过程并不遵从化学和物理学定律。活力论的最后一 名代表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生物学家德里希(Driesch),他通过海 刺猬蛋的试验而成为新活力论的创始人,他的有机体哲学的讲座也 名噪一时。他反对严格的因果观,赞成一种由亚里士多德而来的、把 圆满实现看做自然因素的理论。直到二三十年代,活力论才被生物 学家们普遍否定。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因为活力论依赖的是一种还 不清楚的、甚或是不可知的原动力,因而实际上脱离了科学范畴;第二, 因为最终有可能用化学和物理学来解释一切现象。”①
二有机体学说
18世纪末,科学开始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力量。在德国,把自然科 学新发现的概念和术语运用到哲学乃至文学作品中,一时间成为一 种时尚,人们期待通过运用新概念来达到思想上的一种突破。歌德、 席勒、浪漫派、古典哲学都概莫能外。当时,一方面受活力论思想的 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生物学在物理学的襁褓中缓慢孕育成长,有机生 命和个体化问题、意识产生的直接条件等等,引起各学科的高度重 视。谢林、黑格尔等人就敏锐注意到了这之中产生的某些新概念,为 解决一些根本的哲学疑难问题提供了新视野和新表达法。他们开始 用“有机体”(Organismus)、“有机的”(organisch)等术语,来从哲学角 度规定那些有生命的东西,那些有统一联系的整体。
“有机体”本来是个生物学概念,其意义最早可以回溯到亚里士
① E.迈尔:《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涂长晟等译,第60页,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
多德,表示一种被设定在一起的、由不同类型的部分所组成的有生命 的生物。组成整体的部分是工具(Organ),是灵魂的工具,灵魂是有 生命的物体及其运动和达到终结形式的最终原因。这种观点一直传 到近代的笛卡尔和法国启蒙哲学家,他们把有机体(法语 Organisme) 理解为一台机器。受其影响,到了18世纪末,“有机体”一词已被普遍 使用。与法国机械论的理解相反,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严格区分 了有机体和机械论,认为有机体是一个整体性的被构成之物,其中的 每个部分只有通过其他部分才能存在,因而是工具,但是它作为工具 又把其他部分生产出来,所以它不可能是技艺的工具,而只能是向工 具提供质料的自然的工具。因此这一产品应该被叫做“被组织的和 自我组织的生物”,一个“自然目的”。① 有机体初步获得了部分与整 体、工具与目的的辨证统一的意义。
受施瓦本地区的虔敬派的神秘主义和浪漫派的有灵魂的自然图 像的影响,荷尔德林也在“恩培多克勒草稿”的诗中区分了“organisch”(有机的)和“aorgisch”(无机的)。“有机的”并不是表示自然的 有机体,而是代表精神和艺术的被组织了的、被反思的东西。“无机 的”也不是指无生命之物,而是自然中无意识的、无语言的、无图像 的、组织结构分解了的东西。“有机的”和“无机的”是一对处于相互影 响中的矛盾。
谢林可能从荷尔德林处借用了这对概念并加以改造。谢林认 为,无机的自然和有机的自然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自我刺激和自我 再生产的特性,因此必须在它之外去寻找“刺激的原因”;后者则受自 身交互影响的支配,它独立自主地维持其存在,它自身同时既是原因 又是结果。② 黑格尔在他1800年写的一份手稿中也反复提出“有生 命的东西必须被视为有机体”,“有机体”或“个体性”才能使对立的东
① 参见瑞德尔等主编《哲学历史词典》第3卷,第1330—1333页,巴塞尔/达姆 斯塔特,1971。
② 参见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第136—139页,商务印书馆, 1983。
西或“杂多”处在既保持自身又与他物相关的关系之中。①
概括来看,“有机”的观点对古典哲学至少有下述几方面的启迪:
(1)自然界乃至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类事物处在相互 联系、由低到高的有序系列中,其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和谐统一 的,统一性高于对立性。众所周知,统一性和体系性始终是德国古典 哲学的最高追求。(2)有机体的细胞大体上都是自主的有生命的实 体,因而每个个体都是独立和自主的,它的发展动因在其自身之中, 它以自身为目的。重视个体和个体自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把实体转 化为主体,并使主体具有能动性。(3)有机个体间既是对立的,又彼此 相互依赖。缺少一部分,另一部分就不能存在。这无疑包含着辩证 法思想。
三自然哲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
对德国自然哲学的评价一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人们对它 一直褒贬不一。19世纪中叶以后,人们对它基本上持否定性态度,谁 也不想背上“反科学”、“伪科学”的罪名,当然也没有什么人愿为它说 句公道话。近几十年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变,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科 学知识大爆炸,自然哲学的某些假说现在得到了证实,这促使一些懂 得科学的哲学家们开始历史性地评价自然哲学的合理成分。
第一,自然哲学是在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的过渡时期中出现的。 作为科学发展史上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当时的哲学家兼科学 家探索自然界的一种方式,具有科学的形态和成分,并非完全由臆造 和假说所构成。因此,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水平对它作出切实的评 价,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提到进化论发展史时,丹皮尔说: 博物学家大半都把进化观念留给哲学家去议论,而且在达 尔文与华莱士发表他们同时得出的研究成果以前,科学界的意
① 参见《黑格尔手稿两章》,张慎译,载于《德国哲学》第9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见就发表出来的而言,倒是反对进化论的。这是在资料不确凿 时暂不下判断的真正科学态度的很好例证。另一方面,哲学家 也尽了他们的本分,因为他们对于一个还不能交给科学家处理 的学说,不断地提出思辨性的见解。他们对一个极其重要的问 题始终不作最后决定,然而又提出解决的方案。到相当的时候, 这种解决方案可以成为科学家的工作假设,他们让科学家去作 最后的决定。①
第二,自然哲学是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最后一次联盟,以后他们就 分道扬镳了。分道是必然的,但未必全是好事。从根本上说,在自然 科学史上一千八百年左右这段时间提供了唯一的机会,就自然科学 与人文科学的共同关系进行反思,因为这是由当时的自然研究者们 自己进行的;以后的自然研究者们不再在哲学、神学和艺术的近处对 自己的专业进行普遍性的反思。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在意识形态、人 文关怀、科技进步造成的社会后果等方面时而出现的短视,就不断招 致社会的批评,如“工具理性”、“技术白痴”等,这种状况与科学和哲学 的脱节有很大关系。另外,搞哲学的人不懂自然科学,视野也受到限 制。但是,在科学技术大爆炸的年代,难道还敢期待百科全书式的人 物横空出世吗?科学史家们认为,康德是最后一位对自然科学(人类 学和宇宙学)的发展作过贡献的哲学家,在他之后,是科学家们对哲 学的发展作贡献,反之则不然。哲学家们常常不太认可这种看法,但 事实又似乎确实如此。矛盾无处不在,当事人要明白自己的局限性。 科学和哲学都不可妄自尊大。
第三,与它的同伴知识学、逻辑学还有精神哲学等相比,自然哲 学因其处理对象在近两个世纪里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历史 局限性就更加凸现出来,它也因此而遭到后人的更多指责和嘲讽。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自然哲学没有明确的科学分类,缺乏精确的学
①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珩译,张今校,第369 预,商务印书馆,1987。
科概念、数学化计算方法和实验室工作等,因而它注定要退出历史舞 台。但是,用当今的科学水准来评价历史的科学成果时,一定不能脱 离当时的认识视野,要谨慎从事。当时经历许多人艰苦工作才获得 的科学新发现,如今可能已作为基本常识在中学课堂上讲授。
第四,正确评价假说、臆想甚至谬误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假 说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例如18世纪就提 出的“哥德巴赫猜想”一直是数学的数论理论发展的动力之一。对臆 想和谬误也不能轻易否定,不能完全视之为科学的对立面。有时它 们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美国科学史家迈尔指出:
奇怪的是错误学说往往对科学的某一特定分支能产生有利 影响。这些错误学说促使探索对立学说所忽略而又是本身所需 要的事实根据,这些事实却对支持另一种不同的解释方案十分 有用……活力论对18世纪和 19 世纪早期生理学的发展或许比 机械论起了更有利的影响。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