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突进运动”(Sturm und Drang)又称为“天才时代”(Genieperiode)。“天才”意指不受拘束的创作,它是作为对启蒙思潮的修 正而出现的。“狂飙突进”一词来源于克林格(Klinger)的同名戏剧 [该剧原名为《一团糟》(Wirrwarr)],后来人们用它来标识18世纪60 年代中叶(以赫尔德的《论德国近代文学·断片》为标志)到80年代末 (古典主义的出现)在德国出现的一种精神运动。它是年轻人发起的 一场精神革命,矛头直指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信仰规律、人的平面 图像,还有“不自然”的社会秩序,例如等级限制、僵化的社会习俗与 和生活为敌的道德等。这场运动在政治领域没有什么影响,但对思 想文化界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它的主导观念就是把个体当做一个肉 体-精神的整体,要求个体的自我经历和解放。
① 文德尔班:《近代哲学史》,第531—532页。
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是这场运动的领 军人物。赫尔德是贫家子弟奋斗成才的典型代表,早年曾受康德的 帮助和影响,后来两人关系逐渐冷淡,赫尔德开始转向哈曼。哈曼的 基本思想倾向是注重情感和经验,排斥德国人钟爱的思辨。后来黑 格尔曾和哈曼有过一番交锋,这是后话。在处理语言和诗的关系上, 哈曼憎恨绝对的理性主义,始终重视我们思维和幻想中的自然基础。 他拒绝一切抽象-理论的公式,指出只有观察和经验的道路才是可行 的。他强调通过感官和感觉去感知事实。这些看法都对赫尔德产生 了极大影响。①
一关于文学、诗学和语言
1759年,莱辛发表了《关于近代文学的通信》(Briefe,die neueste Literatar betreffend),随之在莱辛、门德尔松、尼可来、阿伯特等人之 间进行了一场与文学批评有关的讨论。赫尔德擅长写诗,也通晓这 场讨论中各家的观点。1767年,赫尔德的作品《论德国近代文学·断 片》(“Uber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 Fragment”)匿名发表,它主 要涉及对语言的重新考察。在文中,赫尔德站在莱辛等人的立场上 因而受到他们的欢迎。但是他比他们走得更远。为了设身处地地对 文学进行解释,赫尔德不仅抛弃了一切僵化的评判尺度和规定好的 理论,还转而反对理性的诗学,因为后者在诗中只看到文化教养和精 神充沛的知性的成果,并且从“优良趣味的基本原理”中获得自己的 判断准则。赫尔德认为,评论一个国家的文学,不能忽略这个国家的 语言,因为语言的守护神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学的守护神。赫尔德十 分重视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誉之为文学的“创造性根据”,并驳 斥了那些把语言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当做可以不断交换的硬钱币的 人。语言中没有什么偶然的东西,所有一切都在语言中有自己的地 位,它们与人的感官和本民族的年轮有确定的关系。赫尔德主张在
① 参见康成巴赫《赫尔德》,第29页,汉堡,罗沃尔特出版社,1970。
语言的早期阶段也就是诗的语言中去寻找那些伟大的文学。哲学是 语言的最后阶段,它是一种正确和清楚的散文。赫尔德设身处地地 分析了不同时代的伟大文学的特征,并犹为推崇荷马的史诗及其有 节奏的诗化语言,他仿佛置身于荷马的史诗之中,在与他所处时代和 环境的历史联系中回过头去看待荷马。他说:“当我阅读荷马时,我 在精神上就站在希腊的大市场上,想像着《柏拉图》中的歌手 Jo 是怎 样在我面前唱着那神的诗人的叙事诗。”他还说:“只要不懂得回头从 其源泉处也就是在作者的本意上去思考理念,人们就会写出非常违 背作者的东西。”①
二创建现代语言学
赫尔德的一大理论责献是在语言学领域,把他称为现代语言学 的创始人并不过分。18世纪中叶,随着地理新发现和殖民地扩张,西 方传教士走遍世界,他们不断向欧洲发回有关异域奇特的语言文化 习俗的报导,语言的多样性震动了拉丁语的垄断地位,语言起源问题 成为欧洲学者关注的重点。为此,柏林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特设专奖, 征求关于语言起源问题的最佳答案。当时参加这次论文活动的共有 30篇文章。赫尔德写的《论语言的起源》(Abhandlung über den Ursprung der Sprache)1770 年获科学院唯一大奖,1772年正式发表。 其实,当时还有六篇论文受到评审人士的称赞,而且据专家现在考 证,其中四篇论文思想独到,学术水准并不亚于赫尔德,其推论的严 密和行文的谨慎甚至胜过赫尔德。② 那么,为什么赫尔德能独占鳌头 呢?我们还是回顾一下这篇短文。
文章开篇明确指出:“当人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言。 他的肉体的所有最强烈的、痛苦的感受,他的心灵的所有激昂的热
① 转引自康成巴赫《赫尔德》,第30—31页,汉堡,罗沃尔特出版社,1970(以下 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② 参见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译序”,第i页,商务印书馆, 1998。
情,都直接通过喊叫、声调、粗野而含糊的声音表达出来。”①赫尔德强 调“语官最初为人和动物共享”②。然后,他笔锋一转,开始批判语言 神授说。此说乃是中世纪的理论遗风,当时以科学院院士苏斯米希 (Süssmilch,1708—1767)为代表,他认为所有已知语言的声音都可以 归诸大约二十个字母,它们具有如此之完美和神明的秩序,只有万能 的上帝才可能发明。赫尔德驳斥道,没有任何活的语言可以完全归 诸字母,仅靠 20个字母,根本无法写下不同民族的语言,尤其是那些 边远地带、自然音节多的民族方言。活的语言远比写下来的死的语 音和语法规则要多得多。即便是最早的所谓神造语言希伯来语,开 始时也缺乏元音,因为这些元音发音异常生动,根本不可能用字母加 以把握。所以,赫尔德说:“语言并非脱胎自神的语法书上的字母,而 是源于人类自由的器官所发出的野性的声音。”③赫尔德也批评了以 孔狄亚克和卢梭为代表的语言起源假说。孔狄亚克和卢梭的说法虽 有不同,但都认为是从人类的自然喊叫中产生了语言。赫尔德认为 他们假设的一些原始状况并不存在,也没有说清“喊叫”何以成为语 言的关键。
赫尔德描述了语言产生的过程。就本能的强大和可靠而言,入 远远比不上动物。许多动物天生的艺术能力在人身上是绝对看不到 的。动物的这种能力只能用它们本身的想像力(Vorstellungskraft) 来解释。人和动物不是程度有别,而是种属不同。人的本能不如动 物,所以他不会专注或定向于某一个方面,这样他就获得了一个更广 阔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有自由去做更多的事,从而不得不 抛弃本能,得到了若干发展的可能性。人可以广泛地观察,为自己开 辟一个反映的领域;人还能自我观照,从而以自身为行动目的。赫尔 德把人自身的这种能力称为理性,它是一切人类力量的总和,包括人 的感性、认识和意愿本质。理性能力就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种属特
① 参见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第2页,商务印书馆,1998。
② 同上书,第3页。
③ 同上书,第9页。
性,又可以称为悟性(Besonnenheit)。悟性使人对他所感觉到的自然 现象进行区分和思考。为了确认和区分不同东西的特性,人就在心 灵中形成了明确的概念,即词,与词一道,语言就被发明了。语言的 发明是一个完全自然的过程。① 赫尔德还详细描述了从声音到词再 到语言、语法等的语言自然生成过程。②
赫尔德概括了人类语言产生的条件和因素,提出了如下四条规 律:(1)“人是一个自由思维、积极行动的生物,他的力量在持续不断地 发挥作用,正因为此,他才成其为具有语言的生物!”③(2)“人本质上 是群体的、社会的生物,所以,语言的发现对于人来说是自然而然、不 可避免的。”④(3)“人类不可能始终停留在所有的人都群居在一起的 阶段,同样,入类也不可能只用一种语言。因此,各种不同的民族语 言的形成是很自然的事。”⑤(4)“从各方面看,人类都是一个持续发展 的整体,来自一个巨大的宇宙秩序中的一个始源。同样,所有的语言 以及整个文明的链带都出自同一源泉。”⑥我们可以把上述规律概括 为四句话:人是具有语言和思维的动物,人是社会性的,语言具有多 样性,人类出于同一祖先。赫尔德使用了大量的人类学资料来论证 这些理论。他还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语言是人的本质所在,人之 成其为人,就因为他有语言。”⑦
赫尔德这篇文章行文流畅,一气呵成,咄咄逼人,字里行间洋溢 着对自己假设理论的信念,是典型的狂飙突进时代的文体风格。而 且,他的立论颇有新意和原创性,并引用大量新发现的史料。也许正 因如此,才使得评委们忽略理论分歧,把票投给了赫尔德,因为这篇
① 参见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第20—29页,商务印书馆, 1998。
② 参见同上书,第38—70 页。
③ 同上书,第72页。
④ 同上书,第85 页,
⑤ 同上书,第94 页。
⑥ 同上书,第102页。
⑦ 同上书,第 21页。
文章并非无懈可击,理论漏洞也不少。
今天,赫尔德的许多观点已成为基本常识,但是,从人类文明发 展史上看,是他第一个表述了这些基本思想。开拓者功不可没。赫 尔德的观点后来对浪漫派颇有启迪,浪漫派更大胆地把语言、神话、 法律和诗歌的起源都归于人类。
三历史观的确立
赫尔德是最早把眼光投向历史的学者之一。很久以来,一直是 神学理论统治着历史。文艺复兴以后,历史才开始进入科学的视野。 维科(Vico)是历史学的开山鼻祖,他第一个在社会生活的变化中看到 了规律性的特征。孟德斯鸠尝试把这种变化归结为自然原因。1750 年,法国人杜尔哥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人类精神进步的演说。重视历 史之风开始刮向德国。赫尔德早年就研究过《圣经》中的史前史。针 对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他认为上帝是不能被认识的,上帝只能显示 自己,上帝只能通过这种显示的历史证据对人的内在经历产生影响。 这样,赫尔德在神学争论中通过创世史意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1774 年,他发表了《关于人类教育的历史哲学》(Auch eine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 zur Bildung der Menschheit),既否认历史只是展示了一 种上升和下降,也不赞成启蒙派的历史乐观主义,即认为历史始终是 向前发展的,人在其中会变得更加有德行和获得更多幸福。他认为 在历史背后有天命的策划,但只有上帝知道它。他要在表面纷繁复 杂、混乱不堪的人的活动中寻找伟大的规律,几千年来作为历史的人 的自然就是根据这些规律在发生着变化。他并不把上帝的过程、天 命的过程和命运的过程从这些规律中排除出去。在他看来,天命的 过程越过无数的死尸走向自己的目标,其中善与恶紧密交织,伟大的 和新生的东西以暴力方式取得成功。赫尔德对法国革命也表示理解 和赞扬。每个民族都代表了人类的一个生命阶段,都是其他民族向 前发展的阶梯。他指出,不能把中世纪看做纯粹的野蛮时代,它也是 个必然的发展阶段,不应该用本时代的标准,例如启蒙的标准,去 衡量较前的时代。有些表面看来纯粹否定的东西恰好是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中世纪也有积极的因素,例如哥特式精神和北欧的骑士 荣誉。赫尔德对中世纪的合理看法后来对浪漫派有很大影响。
1784年,赫尔德的重要著作《人类历史哲学大纲》(Ideen zur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 der Menschheit)发表。其中,赫尔德围绕 “人性论”(Humanit我希望我用“人性论”这个词,可以把迄今为止我为了理性 和自由、优美的感觉和欲望、最温柔的和最强健的健康、对地球 的满足和控制而就人的高尚的文化教化所说的一切,都囊括其 中;因为人除了他自身的存在外,再也找不到其它高尚的词来表 示人的规定性。①
即使是宗教,也是人的最高人性。在《人类历史哲学大纲》的前两部分, 赫尔德从人的本性、人的自然器官组织和人的真正规定性开始来谈历 史,从上帝创世到人的活动,他的历史哲学有强烈的人类学色彩,历史 图像变成了一幅世界整体的图像。著名哲学家传记作者海姆(Haym) 戏称这部著作的第一部分是到天上转一圈,转够了再返回人间。 康德读过赫尔德著作的第一部分,他一方面认为赫尔德继承了 自己对形而上学的灵魂说的克服,坚持从现实性出发,依赖经验,利 用当时自然科学的一些发现,反对一切形式的形而上学抽象;另一方 面他对赫尔德的理论基本上持批判性态度。例如,赫尔德提出了人 的器官的阶段性发展、人在死亡后还会有更高的存在形式的命题,并 且用类比方式予以证明。康德则坚定地否定这种做法,认为类比证 明会导致这样的结论,即在其他的星球上可能还有比人类组织更高 的被造物的存在。赫尔德所引用的另一个类比——从毛虫到蝴蝶的 变化,也被康德认为不具说服力。另外,在诸如幸福与活动、个体与 类、自然的与国家秩序的赐福等关系方面谁更有优先权的问题上,康
① 转引自康成巴赫《赫尔德》,第98页。
德和赫尔德也有根本分歧,并打了一场笔墨官司。① 我们完全可以理 解,行文冷峻、推论严谨的康德自然不会喜欢赫尔德那热情洋溢的语 调和大胆的论证,或者说,康德不喜欢狂飙突进的文体风格,因为它 在哲学上缺乏说服力。但是两人的理论观点应是各有千秋的。
《人类历史哲学大纲》的第三部分才涉及真正的历史哲学。历史 从古老的东方国家开始,从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巴比伦等直到埃 及。赫尔德叙述了这些国家和民族得以发展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还 有他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当然他的资料十分 有限。他对那些从事农业和商业并过着和平生活的民族表示同情, 认为战争工具从来都没有推进过人性。他赞扬腓尼基人,因为他们 在地中海沿岸建造了城市并勤奋工作。他对希伯来的国家法没有任 何好感。因为对中世纪国家的等级制感到羞愧,他不能正确判断以 色列的国家形式。他对埃及的判断也不够正确,对埃及艺术完全不 了解。他对希腊人的智慧、音乐和文学十分推崇,认为他们的诗的艺 术是其中最完善的艺术,欧洲的全部科学基础都应归功于希腊人。 希腊共和国是向着人类精神的成熟迈出的第一步,因为它开始了一 些人如何被另一些人治理的历史。罗马帝国的关系因希腊的衬托而 显得突出。罗马是发动战争者和统治者的国家,宗教也与军事统治 者结盟,在那里根本没有人民自由和民权的精神。在谈到欧洲国家 时,赫尔德对斯拉夫民族和东欧民族表示极大同情,他承认斯拉夫人 是垦殖者、牧人和农民,预料他们有伟大的未来。他不认为德国向东 扩张的移民历史是人类的光荣业绩,因为它带来了巨大灾难,满目荒 野,血流成河,有的民族沦为奴隶。他把基督教视为人性论理念的最 强有力承担者,赞扬耶稣那对人友善、非禁欲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 式。他明确地拒绝叙述基督教后来向等级制和教条化的发展,认为 在康士坦丁大帝统治下基督教上升为国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是 把人对国家的义务与人纯粹对上帝的义务混为一谈。他与其说是同
① 参见康成巴赫《赫尔德》,第99—103页。
情欧洲的统治者,不如说是同情那些虔诚的教团尤其是本笃会教士 的文化活动。在这本书里,他对中世纪的评价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 前是较为推崇的,现在则基本上是批评性的。①
赫尔德到过欧洲的许多城市,见多识广。在法国,他结识了百科 全书派,发现他们对德国文学知之甚少,他认为狄德罗是最重要的哲 学家。在汉堡,他拜会过莱辛,对这位智多识广的人十分尊崇。 赫尔德不仅文学修养好,思想也极有见地。可惜他长时间没有 稳定的工作,在大学谋职总不成功,所以没有弟子。而且,他个人志 向远大,功名心较重,且自我感觉极好,因而与人关系紧张,常和朋友 闹崩,例如和康德、歌德等人的友谊最后都以破裂告终。这些都限制 了赫尔德的思想的影响范围。人们研究德国思想文化史,都离不开 这位天才的诗人和思想家,但他从来也没有进入到研究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