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德对“观念论”的批判表明,他主要关心的是心灵以何种方式 与对象发生联系,即怎样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这也是近代认识论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如前所说,黎德没有专注于讨论心灵和外部世 界存在的形而上学问题。在他看来,心灵和外部世界是神的创造物, 它们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是一切哲学讨论的前提和公理。但是,如 果不能说明人是怎样认识外部世界的,不能对主观意识与客观实在 的联系作出合理的解释,哲学的基础就不牢固,对心灵实体和物质实 体的怀疑主义就不可避免,由“观念论”所引出的休谟的怀疑主义恶 果即为其例。于是,黎德致力于说明心灵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 为此他提出了关于感觉和知觉的理论。这个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的 重要性决定了它在黎德的哲学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黎德认为,以往哲学家在说明心灵认识外界事物时之所以陷入 混乱,主要原因是他们将感觉和知觉混淆了。他指出,虽然感觉和知 觉都是心灵的活动方式,并且在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紧密联系, 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把心灵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同时使人 坚信外部世界的存在和性质的,不是哲学家们通常所说的感觉,而 是知觉。“对外部对象的知觉是那条联结物质世界和理智世界的神 秘链条中的一个主要环节。”①当然,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也不 是无足轻重的,它为知觉创造了条件,是整个知觉活动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
黎德关于感觉和知觉的理论可以从感觉、知觉和知觉的发生过 程三方面来说明。
一惑觉
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活动。在认识活动中,感觉是最原始的,原始 的也就是“天赋的”。感觉的存在无法解释,只能说是我们的天生的 结构使然。当我们说这里有一气味,这就是嗅觉存在的直接证据,说 这里有一声音,这就是听觉存在的证据。哲学家们的一个普遍错误 是将感觉和感觉的对象分开了,实际上感觉和感觉的对象是同一的,
① 黎德:《人类理智能力论》,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第245页。
两者没有差别。“每一种疼痛都是一种不适的感觉。当我痛时,我不 能说我感到的疼痛是一回事,我对这疼痛的感觉是另一回事。它们 是一件事,不能分开,甚至在想像中也不能分开。”①
换言之,感觉活动中没有感觉与被感觉的差别,感觉就是感觉, 因此感觉无错误可言。黎德说:
感觉中不可能有任何谬误: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所有感 觉,它们在本性上既不可能是任何其他东西,在程度上也不可能 比我们感觉它们那样有所增减。人们在痛时没有感到痛,这是 不可能的;他们在感到痛时,这疼痛不真实,或不是所感到的那 样程度,也是不可能的。②
感觉是心灵本身的活动,它存在于人心中,并不表示任何外界对 象的性质。比方说当我嗅一朵玫瑰花时,有了“香”的感觉,但这香味 只在我心中,不在玫瑰花中;玫瑰花是没有“香”的感觉的,而且我的 感觉也与玫瑰花的性质不相似。不过,我的感觉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感觉的出现表明有引起它的外部原因存在。黎德认为,当人们有了 某种感觉的时候,不论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还是触觉,总是“提 示”出与感觉有关的两种东西:一是具有感觉能力的心灵;一是引起 感觉的外界对象的性质。心灵是感觉的主体,外界对象的性质是感 觉的原因。
这里应注意黎德关于“提示”(suggestion)的说法。这个词是黎德 从洛克和巴克莱那里借来的,用以表示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实际是 指不经任何推理的直接断定,具有直觉和本能的性质。黎德写道: 我请求允许使用“提示”一词,因为我不知道有更恰当的词 来表示心灵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似乎全然不被哲学家们所注
① 黎德:《人类理智能力论》,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第229页。
② 同上书第1卷,第335页。
意,而我们把我们的许多既非印象又非观念的简单概念,以及信 念的许多原始原则都归于它。我要用一个例子来尽力说明我用 这个词指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特定的一种声音可以直接提 示心灵,一辆马车正从街上驶过,而且不仅产生出马车正在驶过 的想像,还产生出对马车正在驶过这一情节的信念。然而这里 既没有观念的比较,也没有一致或不一致的知觉去产生这个信 念。因为在我们听到的声音和我们想像并相信的正在驶过的马 车之间,没有一点相似之处。诚然,这个提示不是自然的或原始 的,它是经验和习惯的结果。但是,从我刚才所说的,我认为似 乎存在着自然的提示,尤其是,感觉提示出当下的存在的概念和 我现在知觉或感觉到的东西现在确实存在的信念;记忆提示出 过去的存在的概念和我记得的东西在过去确实存在的信念。而 且我们的感觉和思想也提示出一个心灵的概念,提示出它的存 在以及它和我们的思想的关系的信念。根据同样的自然的原 则,一个存在的开始或性质上的任何变化,都给我们提示出一个 原因的概念,并促使我们相信它的存在。同样……当我们有了 触觉,根据我们自然的结构,某些触觉就给我们提示出广延、固 体性和运动。尽管它们仍和感觉混在一起,却和感觉一点也不 一样。①
显然,黎德所说的“提示”实际是指一种直觉能力,就是说,当感 觉出现时,心灵就马上获得了当下感觉的存在和被感觉的东西的存 在的概念和信念。黎德的“提示”说的关键是要在感觉活动中排除任 何与存在和信念有关的“推理”的成分——直觉是不需要推理的。因 为如果这里有推理,黎德就很难与“观念论”划清界限。试比较:“观念 论”说,观念是外物在人心中的影像,当心中有某个观念出现,心灵只 能根据这个观念的出现来“推理”有作为其原因的外物存在,并根据
① 黎德:《根据常识原则来探究人类心灵》,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 第111页。
这个观念的性质“推理”外物的性质。而“观念论”引起的种种谬误恰 恰是由各种哲学的“推理”带来的。在黎德看来,“提示”将这一切“推 理”都免除了,从而也就避免了“观念论”的错误。
黎德认为,感觉和作为感觉的原因的外界事物的性质是不同的, 但人们往往将同一个词用于这两者。比如,普通人说“火是热的”,是 指火有热的性质,而不是指热的感觉;哲学家说“火中没有热”,是指 火没有热的感觉。两种说法实际上并不矛盾,但由于人们未将不同 语境下的不同语义区分开,因此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虽然这种混乱 对日常生活没有大的影响,但在严格的哲学思辨中是不能允许的。
二知觉
依黎德所言,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活动中,感觉的作用是十分有 限的,因为除了“提示”有外界事物的性质作为它的原因以外,它没有 提供关于外界事物的任何知识或信念。但黎德认为,感觉并不是认 识活动的全部,也不是认识的界限。固然感觉不能提供外界事物的 知识,知觉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说感觉仅仅是心灵自身的活动, 感觉和感觉的对象同一,那么,知觉则是心灵的“认识”活动,它的对 象是外界事物的存在和性质。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人的 心灵活动单有感觉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觉。单有感觉我们只是一 个有“感觉能力”的存在,有了知觉我们才是一个有“理智能力”的 存在。
黎德认为,将感觉和知觉区分开来是正确理解人的认识能力的 “关键”。而由于感觉和知觉都是心灵最基本、最简单的活动,因此无 法用种加属差的逻辑方法给它们下定义,只能对它们加以描述和比 较,并反省它们的特点和差别。他举例说,“我感觉到疼痛”是一个感 觉陈述,“我看到一棵树”则是一个知觉陈述。两者在语法结构上是 一样的,但表达的实质内容不同。在前者中,感觉的活动与感觉的对 象(疼痛)的区别只是语法上的,实际上没有差别;在后者中,知觉的 活动(看)与知觉的对象(树)则有实质的差别。“‘我感觉到疼痛’这种 表达方式似乎指的是感觉与被感觉到的疼痛是不同的某种事情,而实际上这里毫无差别。”①而知觉则不同。“知觉,就我们这里所理解 的,总有一个对象,它与知觉它的活动不同。这个对象不管它是否被 知觉,都可以存在。我知觉我窗前长着的一棵树,这里有一被知觉的 对象,还有一知觉它的心灵的活动。这两者不仅可以区别开来,而且 它们在性质上是极不相同的。”②
如果由于上例中感觉与知觉所涉及的对象是不同的,前者是“疼 痛”,后者是“树”,因此还不容易看出感觉与知觉的区别,那么,从黎德 同样以玫瑰花为例对感觉和知觉的比较中,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他 的观点了。他说:
当我实一朵玫瑰花时,在这个活动中既有感觉也有知觉。 我感到的那种清香气味,只就其本身来说而不考虑与任何外部 对象的关系,仅仅是一个感觉。它以某种方式影响心灵。我可 以想像心灵上的那种影响,却没有关于这朵玫瑰花或任何其他 对象的思想……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奥一朵玫瑰花时所具有的 知觉。知觉总有一外部对象;在这里所说的情况下,我的知觉的 对象就是我用奥觉所闻的玫瑰花中的性质。由于注意到玫瑰花 在近处时清香的感觉出现,玫瑰花移开时,这种感觉消失,于是 我的本性就引导我得出结论:有某种性质在玫瑰花中,是这种感 觉的原因。玫瑰花中的这种性质是被知觉的对象,而我借以获 得对这种性质的确信和信念的心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称之 为知觉。③
总之,感觉与知觉的区别是:感觉只是心灵自身的活动,它是不 外涉的,它虽然“提示”出感觉的外部原因,即外界事物的性质,却并 不以这些性质为对象;知觉则以外界事物的性质为对象,通过知觉就
①② 黎德:《根据常识原则来探究人类心灵》,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 卷,第183 页。
③ 黎德:《人类理智能力论》,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第310页。
可以获得有关这些性质的知识。也就是说,在认识的意义上,知觉是 把心灵与外界事物联结起来的纽带。
根据感觉与知觉的上述区分,黎德批评了巴克莱和休谟的理论 失误。他指出,巴克莱将人心中的一切思想材料都归结为感觉,那 么,由于感觉与物体的性质不相似,他关于不能从感觉推出物质世界 存在的观点就是合理的。然而,巴克莱没有认识到,人心中不但有感 觉,而且还有知觉;感觉不能提供物质世界的知识,知觉却可以办得 到。黎德对休谟的批评则涉及到休谟认识论的基本根据,即印象与 观念的学说。休谟将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并将观念说成是印 象的慕本,认为它们的区别在于强烈与生动的程度不同。黎德首先 指出,休谟将心中的“一切活动”都称做知觉是对“知觉”一词的滥用, 然后又批评了休谟关于知觉的分类。他认为,根据程度进行分类只 能用于“同类”事物,而按休谟所说印象和观念是不同的两类知觉,因 此休谟根据强烈与生动的程度对印象和观念的分类是无效的。① 黎德认为知觉活动的本性也是直觉的和本能的,是“我的构造的 直接结果”②,这里不包含任何推理的成分。他强调不但应当将知觉 与感觉区分开来,还应当将知觉与根据知觉所作的推理区分开来。 当我们有了外界对象的某种知觉后,可以将这个知觉当做原始的原 则,从中推出进一步的结论,如同数学中从公理出发推出各种命题一 样。比如,我们曾知觉到圆形、弯钩形、扁圆形等各种形状的月亮,这 些都是原始的知觉,根据这些知觉,我们就可以“推断”月亮实际上是 圆形的。根据推理的不同层次,我们可以区分出“通常的理智”(common understanding)和“科学”,前者使正常人与白痴区分开来,后者 构成了自然哲学的各个领域。但不论推理的知识能走多远,它的源 头始终是知觉。于是,黎德将关于自然的知识比作一棵树,知觉是它
① G.赖尔也对休谟作了类似的批判。他认为,用强烈程度的不同对印象和观念 进行分类是休谟的重大错误。详见赖尔《心的概念》第8章“想像”的第3节。
② 黎德:《根据常识原则来探究人类心灵》,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 第183页。
的根,“通常的理智”是树干,“科学”是树枝。
黎德强调知觉的直觉性和本能性,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反对洛克 和休谟等人的经验主义分析方法,即把经验分解为最简单、最原始的 元素,然后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结合、分离、联系和比较之后,才形成各 种概念和判断。黎德把这种方法斥之为“虚构”。在他看来,概念、判 断和信念是理智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是知觉本性的组成部分,归根结 底是由万能的上帝启发出来的,根本不需要对所谓的观念进行分析 和比较。
综上所述,黎德概括了知觉所包含的三层意思:(1)“对被知觉的 对象的某种概念”;(2)“对该对象当下的存在的强烈而不可抗拒的确 信和信念”;(3)“这种确信和信念是直接的,不是推理的结果”。①这 样,当我们知觉一外界对象,比方说一棵树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直 接获得了这棵树的概念,并相信它的存在。
除上述以外,黎德否认进一步说明知觉的性质的可能性。他说: 外部对象的概念,外部对象存在的直接信念,是以什么方式 通过我们的感官产生的,我既不能说明,也不想去说明。如果知 觉某一情况下外部对象的能力是人类心灵原始结构的一部分, 那么一切解释它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对于事物的结构,除了造 就它们的上帝的意志以外,我们不能给出任何解释。②
在这里,黎德以“上帝的意志”为遁词,实际上对怀疑主义作出了 让步,因为他毕竟承认,人的认识活动的许多方面是不可知的,我们 应当放弃研究的努力。于是,黎德就面临了一个困境:一方面,他要 求人们放弃研究人类认识的真实过程;另一方面,他又要求人们相信 他所作出的种种论断。那么,他有什么理由让人们接受他的观点,而 又不使人怀疑呢?为了说明知觉带来的信念是完全可靠的,并回答
① 黎德:《人类理智能力论》,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第258页。
② 同上书,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第260页。
其他人尤其是怀疑论者的可能反驳,黎德提出了如下理由,这些理由 同他对“观念论”的批判一样,也是通俗多于思辨,机智多于深刻。
(一)理性并不高于知觉。怀疑论者以理性是真理的唯一裁判者 为由反对知觉的概念和信念,但实际上理性并无高于知觉之处。知 觉的信念不是人自己造出来的,而是与理性一样都来自自然的创造。 因此,伸张理性不能以贬低知觉为代价。
(二)否认知觉的信念是人类能力所不及的。知觉的信念是不可 抗拒的,就如我们的身体无论如何也脱离不开地球一样。怀疑论者 竭力抹杀这种信念也无济于事,当他的一切努力用尽之后,会发现他 与普通入一样不得不服从知觉的信念。
(三)从生活实践考虑,抛弃知觉的信念是不明智的。即使自然 用假象欺骗了我们,我们也不应对她加以抱怨,以致不相信她给我们 的忠告,因为那样我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碰壁。假如一个人不 相信他所知觉到的路边的柱子,径直向它闯过去,就会碰得头破血 流。这样的人必定是疯子。因此,我们宁愿当一个被自然欺骗的蠢 人,也不当一个付出如此昂贵代价的“智者”,这才是处世的谨慎做法。
(四)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应当相信知觉的信念。我们从未发现 受过这种信念的欺骗,反之,如果我们没有这种信念,至今还会像初 生婴儿一样无知。这种信念是我们具有理性之前自然给予我们的最 佳馈赠,在我们的理性迷入歧途时,它给我们以指导。怀有这种信念 不仅是我们的本能,也是出于对上帝的忠实和信赖。
三知觉的发生过程
知觉把心灵世界和物质世界联系了起来,但知觉的活动不是单 一的、孤立的,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一连串活动的总合和结果。通过 对知觉的发生过程的描述,黎德阐明了人类认识活动的机制。
黎德认为,上帝造就了人类的心灵,给了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知 觉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无限的,上帝根据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定地 位和需要,给人的知觉能力以种种限制,要求知觉的发生必须满足一 系列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外部对象给感官以印象;印象经感官、神经传递到大脑;有感觉出现。这些条件中任何一条得不到满足,知 觉都不能产生。因此这些限制和条件也就构成了知觉发生的特定 规律。
黎德认为,在本质上心灵认识外部世界的活动是主动的,但作为 这个活动的第一步,外界事物必须通过直接的方式(如接触)或间接 的方式(如通过光线、空气、以太等媒介)对感官发生作用,在感官上 产生印象。外部对象作用于感官的不同方式决定了印象的性质,如 光线只能产生视觉印象,空气只能产生听觉印象等等。感官上的印 象必须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黎德和其他经验哲学家不同,他认为 印象还不是感觉,它只是外部对象在感官、神经、大脑上造成的变化。 在他看来,印象仅仅是一种机械作用,并不具有心理活动的性质。光 线经过眼的折射在视网膜上产生了印象,如果割断了视神经,视觉消 失了,这个印象仍可以存在。眼睛只不过是在视网膜上形成外部对 象的形象的机器,就像望远镜一样,只是一个观察的工具。因此黎德 说,视的机能不在眼中,听的机能不在耳中。他给印象下了一个定义: 在知觉中,对象在感官上产生某种变化,神经又在脑中产生某 种变化。我给这些变化以“印象”之名,因为我没有更合适的名称 用于一般地表示一外部原因在肉体上产生的任何一种变化,而不 特指这变化的性质。不管这变化是压迫、吸引、排斥、振动,还是我 给不出名称的某种未知的变化,仍然可以称为一个“印象”。① 由外部对象在感官上产生的印象经神经传递到大脑就产生了感 觉。感觉是知觉的另一个限制条件,没有感觉就不可能有知觉。感 觉和知觉的性质不同,但在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两者不可分割地 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表现在:(1)感觉和知觉总是伴随出现;(2)某 一种感觉(如某种颜色的感觉)必定有某一特定的知觉(如该颜色的
① 黎德:《入类理智能力论》,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第248页。
知觉)与其对应。知觉包含着对外界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的概念和 信念。如果把感觉考虑进去,就可以说,知觉是感觉、概念和信念三 者的结合。
黎德还把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描述为记号和被记号者的关系。他 认为凡记号和被记号者都有如下特点:一是两者不相似;二是两者有 必然联系,某一记号必然指示某一被记号者。感觉是知觉的记号,这 种记号和被记号的关系是由心灵本身的构造所决定的,因此感觉记 号又可以称做“自然的记号”。当某一感觉出现,心灵立刻从感觉过 渡到感觉所标记的知觉,知觉同时带来了对外部对象的概念和信念。 黎德举例说,当我手中抓着一个象牙球时,就有了某种触觉;这种触 觉只是心灵本身的活动,不表示象牙球的任何性质,然而这触觉作为 记号立刻带来了它所标记的知觉,从而使我们得到了手中一个实际 存在的、圆而硬的物体的概念和信念。黎德还将这一原理引申到说 明哲学中关于物体的原始性质和次生性质的争论。他同意洛克等人 将物体的性质分为广延、固体性、形状、数目等原始的性质和颜色、声 音、气味、滋味等次生的性质,但他不同意原始的性质与感觉相似,次 生的性质与感觉不相似的观点。因为根据他的感觉理论,感觉只“提 示”外界原因的存在,并不与外界物体的性质相似,不论对于原始的 性质还是次生的性质,都是如此。比如,所谓与物体的原始性质相似 的触觉实际上是根据压力的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程度的“疼痛”,它 与物体的固体性、形状等原始性质根本不相似。关于物体性质的概 念,只能通过知觉来获得,感觉是无能为力的。黎德根据他的感觉和 知觉的关系理论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人们容易认为物体的原始性质与 感觉相似,而与次生的性质不相似。他认为,这是由于对原始性质的 感觉(如触觉)发生后会迅速过渡到它所标记的知觉,而这一过程太 快了,以致心灵“忽略”了感觉与物体性质的不相似,误以为知觉带来 的关于物体性质的概念和信念是感觉带来的。而在次生性质方面则 不同,对次生性质的感觉向知觉的过渡是较慢的,使心灵能够将感觉 与物体的性质相比较,并发现它们的不相似。
黎德还指出,我们虽然可以确切知道知觉活动受到的限制,却无论如何也不能真正知道印象怎样产生感觉,感觉又怎样引出知觉的 详细过程。他认为心灵最终怎样和外部世界沟通起来,是心灵哲学 中最难理解、人类能力不可能理解的部分。我们只能认为那是上帝 把这些活动联结在一起,使人类有了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他把知 觉的发生过程比作一出剧:“剧中的某些情节是在幕后进行的,而其 他情节则在不同的场景中,一个接一个地呈现给心灵。对象通过直 接的接触或通过某种媒介给感官的印象,以及给予神经和脑的印象, 都是在幕后进行的,心灵对此一无所知。但是,这每一种印象,根据 戏剧的规则,都有感觉跟随,感觉是展现给心灵的第一个场景,而紧 接着的是另一个场景,即对对象的知觉。”“在这出剧中,自然是演员, 我们是观众。我既不知道作用于感官、神经和脑的每一不同印象展 现其相应感觉的机制,也不知道每一感觉展现其相应知觉的机制。”①
黎德根据与知觉基本相同的原则论述了记忆。记忆是心灵的一 种原始的活动,它带来了对过去存在的事物的概念和信念。人们不 能不相信清楚记得的事物在过去某段时间的存在,同时也不能不相 信在过去具有知觉能力的自我的存在。因此记忆是人格同一性的一 个证据。记忆和知觉的不同在于记忆没有当下的感觉相伴随。黎德 也把记忆能力及其性质归于上帝的创造和意志。
从黎德关于感觉和知觉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虽然他也主张将人 类知识建立在经验之上,也注意经验心理的运用,但在一些重要原则 和方法上与英国古典经验论者有很大不同。洛克、巴克莱和休谟等 人认为,经验本质上是原子性的,它的基本的原始单位是感觉元素, 因此在原则上对于任何经验都是可以分析的,知识的内容表现为经 验元素的结构关系。而黎德认为,在最基本、最原始的经验内容中, 已经包含了整个认识过程所必备的概念、判断和信念,因此它不是简 单的,而是复合的;不是特殊的,而是一般的;不是感性的,而是直觉 的。而且,由于黎德过多依赖于心灵固有的内在结构,也使经验论者
①黎德:《根据常识原则来探究人类心灵》,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 第187—188页。
引为特色的心理分析和描述方法在他那里失去了首要的地位。另 外,他对直觉和本能的过多依赖以及对“推理”的排斥,也使他的理论 具有很强的非理性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