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和发展为后来的哲学思考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对哲学进行系统反思的哲学家中,托马 斯·黎德是一个重要人物。他通过对近代哲学,尤其是以休谟为代 表的经验主义哲学的研究,提出了以“常识”原则为基础的新理论。 追随他的是一批苏格兰哲学家,尽管他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他们都 一致主张以“常识”作为哲学的基本原则,因此,他们被称做“常识哲 学家”。在西方哲学史上,这一哲学派别被称做“苏格兰常识学派”,黎 德是该学派的创始人和理论领袖。在休谟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 英国哲学的繁荣主要是由这些常识哲学家维持的。本章将主要论述 黎德的哲学思想,最后对苏格兰常识学派的情况和影响作简要介绍。
托马斯·黎德(Thomas Reid)于1710年4 月26日出生在苏格兰 东部的斯特罗思。12岁时入阿伯丁马里沙尔学院学习。他的哲学教 师是乔治·特恩布尔(George Turnbull),他所主张的以经验归纳为 基础的自然主义思想对黎德有深刻影响。1752年,黎德当选为阿伯 广皇家学院的哲学教授。1758年,以黎德为首发起创立了阿伯丁哲 学会,黎德的一些重要哲学思想都曾在哲学会上进行讨论。1764年, 黎德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根据常识原则来探究人类心灵》(An Inquiry into the Humun Mind on the Principles of Common Sense)问 世。同年,黎德接替亚当·斯密任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的职 务。1785年,他的另一部主要著作《人类理智能力论》(Essays on theIntellectual Powers of Man)出版。1788年,他又发表了《人类主動 能力论》(Essays on the Active Powers of Man)一书,这主要是一部 伦理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黎德考察了人的行为能力,捍卫了理性 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关于人类行为的自由主义学说。1796年10月7 日,黎德在久病之后去世。
《根据常识原则来探究人类心灵》和《人类理智能力论》是黎德最 主要的两部著作。它们的论题延续了近代认识论的主线,其核心内 容仍然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性质和界限,以及人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 与前人的最大不同在于,在这两部著作中,黎德明确将常识提高到哲 学基本原则的地位,他的全部理论几乎都是围绕常识原则展开的。 在《根据常识原则来探究人类心靈》中,黎德主要考察了作为人类认 识活动的最基本形式的各种感觉和知觉,分析论证了它们的性质和 能力,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常识哲学的基本观点。这部著作是常识哲 学的理论标志,它奠定了黎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人类理智能 力论》是在前一部著作的基础上,将常识原则推广到记忆、判断、概 念、推理等入类理智能力的更广泛的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常识哲学的 体系。两部著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根据常识原则来探究人类心灵》是黎德对休谟哲学进行反思的 直接结果。黎德起初信奉巴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但是,在看到休谟 的《人性论》后,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认为,休谟的怀疑主义结论 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直接威胁到理性宗教和道德的可能性。不过, 他通过认真的研究之后不能不承认,休谟的哲学论证是严密的、无懈 可击的,这使他意识到,如果一项论证的过程是无误的,而结论是錯 误的,那么它的错误的根源必定出在它的前提上,出在它所依据的根 本原则上。他断言,这个前提或原则就是许多哲学家共同接受的“观 念论”,正是休谟的怀疑主义将这个理论的荒谬性揭示了出来。于 是,他抛弃了原先信奉的巴克莱哲学,着手对“观念论”和休谟的怀疑 主义进行批判,试图从新的基点上解决前人提出的认识论问题,而这 个新基点就是他所诉诸的常识原则。
常识是理智正常的人通常所具有的知识或信念,它与入的日常经验有密切关系。黎德诉诸常识,这使他在哲学的基本倾向上赞成 经验主义。他坚决认为,在人通过心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的范围内 经验是知识的来源和保证。就此而言,他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传 统,没有脱离英国经验主义的主流。他批判休谟的怀疑主义,并不是 要抛弃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是要克服传统经验主义的缺陷,将它 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而另一方面,他又不是纯粹的、彻底的经验主 义者。在试图克服经验主义的缺陷的时候,他发现,这个目的在纯粹 经验的范围内是无法达到的,因为单纯的经验不能提供普遍必然的 根据,而任何没有普遍必然根据的体系都是靠不住的。为了寻找普 遍必然的根据,他转而诉诸理性主义者的先天概念。他认为,人除了 由经验得来的知识材料外,还有一些自明的、无误的常识原则,这些 原则本质上是先天的、直觉的,可以作为经验推理的可靠基础。他受 赫伯特关于“共同概念”的观点的影响,称这些原则为“共同原则” (common principles)。于是,在黎德的体系中就出现了经验原则和先 天原则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近代西方哲学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 立在他的思想中的表现。黎德为克服这一矛盾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他力图证明,以常识为代表的先天原则与经验并不违背,而是经验过 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此,他表明了试图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结合起来的倾向。在他看来,这种结合正为解决近代哲学的种种争 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总的来说,黎德将主要精力放在探讨前人遗留下来的认识论问 题上,没有详细阐述他的形而上学观点,但他对世界的本质结构和运 行机制的基本设想无疑构成了他的认识论的前提条件,并且规定了 后者的主要方向。
在宇宙观方面,黎德将世界分为两个大的系统:物体的系统和心 灵的系统。前者是一切物体的总和,称为物质世界;后者包括从至高 无上的造物主到最低等的能够思想的生物,称为理智世界。物体的 基本属性是广延、固态、惰性、可分性等;心灵的基本属性是思想,视、 听、记忆、思考、爱、恨等都是思想活动的不同方式。人类在自己所能 认识的范围内只知道物体和心灵两种东西,人类的知识也相应分为物质的知识和心灵的知识两类。至于是否有其他既不具有物体的属 性,也不具有思想或理智的东西存在,那是人类的认识能力所不及 的,在知识上等于零。
不论是物体的系统还是心灵的系统,它们的全部存在和本质都 是由上帝所决定的,两个系统的统一只有在考虑到上帝的创造作用 时才能理解。在黎德的体系中,至上神的存在和作用始终是一切哲 学原理的最终根据,这是黎德哲学的一个明显特点。黎德坚信上帝 的存在,把上帝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和始因。他还认为上帝是有思想、 有理智、有意志力的存在,上帝根据一定的目的设计和创造世界,如 果否认上帝的这种目的性,世界上一切有秩序的安排和合规律的变 化都是无法解释的。他同意中世纪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认 为“凡是开始存在的东西都必有一因”的命题是自明公理,根据这个 公理,世界必定有一能动的创造者作为它的始因。这个创造者不可 能是被动的、没有任何主动创造性的物质。物体只能在受外力作用 的情况下传递运动,它本身没有内在的动力。物质“只能是一真实原 因手中的工具。因此,当一物体由于受到推动而具有某种力时,它可 以把力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乃至传递给第三个物体……如此等等。 但是当我们追溯这个运动到它的发源时,那它肯定不是由物质给予 的,而是由本身就有发动运动的能力的某种存在,即运动的一个特有 的动力因所给予的”①。上帝的理智和意志属性也可以通过与人的活 动的类比而发现:人的一切能动的活动都是由意志驱使的,我们不能 形成没有意志的能力的概念,因此可以断定,凡是有产生结果的能力 者必定具有意志,而有意志的存在必定同时具有思想和理智。上帝 就是能推动万物活动的有思想、有意志的造物主,他的存在是不容置 疑的。
上帝创造了自然界,也创造了自然界的规律。自然规律本身不 是动力因,不具有产生某种结果的能力,它只是上帝制定的一个规
① 黎德:《根据常识原则来探究人类心灵》,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 W.汉密尔顿编,第66页,爱丁堡,1895(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则,根据这个规则,上帝真接或通过其他工具(比如物质)间接地决定 万物的生灭变化。但是,上帝直接作用于自然以何种程度,或者以怎 样的方式通过次级的原因作用于自然,都是我们无法知道的。一个 物体受到推动后会继续运动下去,地球上的万物都按重力方式趋向 于地球,这些已为实验所证实,但我们不知道它们的原因是什么,只 知道上帝是这些现象的动力因,物体按照上帝制定的规律活动。哲 学家们对上帝支配自然的方式提出了种种学说,比如马勒伯朗士关 于上帝的直接干预说,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说等,都是形而上学的 假设,并无确切的根据。既然没有确切的根据,对这些学说的讨论和 接受就是无益的。黎德主张像牛顿一样,一旦确定了上帝作为世界 第一推动者的地位,就把他放到一边,而为科学留下空间。他说,牛 顿的一个伟大发现就是把自然规律作为自然哲学所能达到的最高目 标,而将动力因问题放到神学和形而上学中去考虑。后者的结果不 论是怎样的,都不会对自然哲学产生任何影响。
既然自然界的一切规律和变化都是由上帝的能动作用决定的, 那么,物质本身的作用就被贬低了,这是由黎德的观点中必然会推出 的一个结论。他认为,只有上帝才有产生某种结果的能力,物质只是 消极被动的东西,因此就不应在物质世界里谈论原因,因为“原因”一 词的本意是指有能力产生某种结果的存在。于是,他断言,在严格的 意义上,自然哲学中使用“原因”一词是错误的,自然界只有“规律”没 有“原因”。古今哲学家的一个重大失误就在于,他们把形而上学和 神学中的原因同自然哲学中的原因混淆了,以致错误百出。他主张, 为了消除混乱,应当把“原因”一词在形而上学和神学中的意义同在 物理学中的意义严格区分开来。在形而上学和神学中,原因是指有 意志、能够产生某种结果的存在或心灵,比如上帝就是世界的第一 因。在物理学中,不应把原因和结果看成是产生和被产生的关系,而 应看成是两个事件在空间上接近、在时间上接续的关系。所谓物理 学中的原因不过是指按照自然规律总被某种现象跟随着的另一种现 象罢了。比如,说加热是水变成蒸汽的原因,意思只不过是说,按照 自然规律水变成蒸汽总是随着加热而发生。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到 巴克莱的自然科学观和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对黎德的影响。鉴于上 述,黎德建议将形而上学和神学中的原因称做“动力因”(efficient cause),将物理学中的原因称做“物理因”(physical cause)。
黎德将自然规律归因于上帝,就使自然规律神圣化和神秘化了, 它只能用上帝的意志来解释。那么,普通人的思维如何能企及这些 规律,如何能保证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是虚假的,能真正符合上帝的 意旨呢?在此黎德同笛卡尔一样,诉诸对上帝“不会骗人”的信念:上 帝是仁慈的、关爱的,他必定会将真实的自然规律展示给我们。黎德 从生活经验方面对这一信念作了自然主义的解释。他认为,在我们 一生中对自然提供的消息总是抱有本能的信念,当我们对过去的事 情进行反省,并未发现我们被这个信念所欺骗。而如果我们没有这 个信念,我们在生活中必定会处处碰壁,而且也不会使我们的智慧发 展起来。他进而认为,这个信念必定是造物主惠赠给我们的,我们服 从这一信念的指引,不仅出于本能,而且出于对造物主的深切信赖。 黎德还将“上帝不会骗人”的信念用于说明人心认识真理的能力。他 认为,上帝不但制定了自然变化的规律,也制定了心灵活动的规律; 由于上帝的智慧和仁慈,他必定会使人心的活动适合于达到获取“真 信念”的目的,在此他是不会骗人的。于是,黎德就将人类认识真理 的能力完全建立在上帝的恩赐上了,上帝规定了人类认识能力的性 质和界限。他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借助“神恩”回避对人类认识能力 的深入探讨,与近代哲学要求深入考察人类认识能力的大趋向相比 他的观点不能不说是一个倒退。
在科学方法上,黎德是实验科学方法的拥护者和倡导者。他赞 成 F.培根和牛顿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归纳方法,认为这是科 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科学知识可靠性的保证。他力图对这种方法 加以总结,并运用到哲学研究中去。在科学和哲学的历史上,许多入 热衷于提出各种假设或猜测来解释自然现象。黎德认为,假设可以 作为增进知识的一个步骤,通过提出某种假设启发和引导我们作出 实验、观察现象,看是否真的如此。就此而论,假设是一种有益的研 究方法。但是,假设虽然可以提出观点,却不能提供知识。假设必须经过观察和实验的证实以后,才能成为知识。要认识自然就要接触 自然、观察自然、研究自然。一个人闭门造车,向壁虚构,可以想出完 美的假设,但只要这个假设未经观察和实验的证实,就只是一个假设 的体系,从中不能得出任何科学的结论。笛卡尔曾提出“旋涡”说来 解释太阳系的形成,这个学说只是假设,不是知识,因为它没有观察 和实验的证据。与此相反,牛顿的万有引力论虽然从形式上看也是 一个假设,但它有观察和实验的证据,因而成为公认的科学真理。总 之,一切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通过我们的亲身经验,通过观察和实验 才能获得。与此相应,黎德反对单凭演证和推理来获取知识的理性 主义观点,认为如果脱离了经验、观察、实验和归纳方法,演证和推理 就失去了可靠性的基础,不能用来确定任何科学原理。他强调,真正 的科学知识必须从经验和归纳中去寻找。他以万有引力定律为例指 出,这个自然哲学中普遍确认的原理并不是单纯通过推演得来的,而 是通过归纳,从最普遍的经验,包括一切国家和地域的一切入类的经 验,当然也包括科学家的观察和实验中得来的。人类的经验以及大 量的观察和实验资料说明,一切物体互相吸引,引力的大小和物体的 质量成正比,万有引力定律正是这一切证据的总和。这种证据不是 演证的,而是同火能燃烧,水能使人淹溺,面包有营养,砒霜有毒一 样,是经验的证据。
黎德对归纳法的重视显然深受 F.培根的影响。他认识到,虽然 经验、观察和实验提供了科学知识的材料,但掌握了这些材料还不等 于把握了事物的普遍规律。人的认识要从个别的经验上升到事物的 普遍规律,必须采用归纳的方法。他把人类发现真理的过程比作步 步上升的阶梯:第一级阶梯包括由经验和观察发现出来的个别真理; 第二级阶梯通过归纳,把个别真理上升为比较普遍的真理;第三级阶 梯是在前级阶梯的基础上归纳出更加普邃的真理。只有在经过许许 多多的逐步上升的阶梯之后,人类才能达到最高级、最普遍的真理, 当然,在他看来,由于上帝制定的规律具有无限的普遍性,人类有限 的认识能力是不可能穷尽它们的,因此人类只要认识到某种程度的 普遍规律,能够解释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现象就足够了。他还进而把人类认识的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分析、综合、实践。分析就是从 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获取大量的经验事实,然后通过归纳概括出某 些个别的规律,再把个别的规律逐步上升为比较普遍的规律,循此方 法小心前进,尽可能地发现自然的规律。综合就是用发现出来的自 然规律更广泛地解释和说明与这些规律有关的自然现象。分析和综 合构成了自然哲学的全部理论,而实践就在于运用发现的规律对实 际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总之,黎德是实验科学和经验主义方法的 拥护者,他要求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哲学研究中去。他强烈呼吁:“让 我们习惯于用事实和经验的试金石来检验每一种观点吧!”①
黎德在强调经验、观察和实验对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的同时, 还重视以数学为代表的公理方法。他所说的公理是指一些既不需要 证明,也不需要传授的普遍原则,它们可以被经验所证实,为一切人 所接受,只有疯子和白痴才会怀疑它们。比如,数学中“整体大于部 分”的原则就是这样的公理。他认为,一门科学能不能确立一系列自 明的公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公理系统,是这门科学是否成熟的标 志。比如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就是这样的公理系统,它为几何学 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尽管后来几何学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它的 基础是牢固的,它仍然不愧为最少争议、最准确、最精密的科学体系。 而物理学之所以长期以来争论无穷、错误百出,就是因为没有确定这 样的公理系统。自从牛顿为物理学确定了公理,才使这门科学建立 在稳固的基础上。当然,物理学中的公理,如“相似的原因产生相似 的结果",并不像数学公理那样有绝对的必然性,但它们却是一切有 正常理智的人都一致同意的,是指导物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黎德 认为这种公理方法对于任何科学都是适用的,对哲学也不例外。哲 学中长期存在无休无止的争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建立一个 准确可靠的公理系统。他试图根据常识原则来建立这样的公理系 统,把它作为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
① 黎德:《人类理智能力论》,载于《托马斯·黎德著作集》第1卷,第236页。
同霍布斯、洛克、巴克莱等人一样,黎德还特别重视语言在哲学 研究中的作用。他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受自然科 学中公理方法的启发,把概念和词语的意义的不明看做阻碍知识进 步的最大障碍,认为确定概念和词语的意义是哲学研究的首要步骤, 如在《人类理智能力论》的开篇第1章中,他就明确规定了“意识”、“知 觉”、“感觉”等心灵哲学中的关键词语的意义。另一方面,他还试图将 语言结构的分析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信念结合起来,认为入类语 言结构上的共同性不但证明了人类信念的共同性,而且也成为理解 世界的本质结构的证据。在这一点上,黎德是比他的经验主义前辈 更具有现代语言哲学意味的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