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非物质主义(二);对责难的反驳

巴克莱在论述其非物质主义观点的同时,预想到对他的理论 可能提出的各种批评和指责,并一一作出了反驳,这些反驳成为 他的非物质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针对性的反驳,他进一 步阐述和完善了他的观点,更清楚地表明了他反对唯物主义和

①《狄德罗哲学选集》,江天骥、陈修斋、王太庆译,第130页,商务印书馆,1981。

无神论的哲学目的,同时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当时哲学斗争的 状况。

在《论人类知识原理》中,巴克莱针对各种责难提出了14项反驳, 我们择其要者,并结合他在《视觉新论》和《对话三篇》中的有关论述 概括如下。

一关于事物的实在性

责难: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心中虚幻的观念,那么自然万物的实在 性何在?世界上岂不是没有任何实在的事物了?

巴克莱认为,这里首先应明确“实在的事物”指什么,它的意义何 在。根据他的观念理论,“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被心灵感知而存在 的观念是“实在的”。人们所说的自然万物无非是观念,就此而言,我 们心中所感觉、所想像、所理解的观念就是“实在的事物”,这是该词 的真正意义。针对人们的责难,他申辩说:

如果认为我这里说的话对事物的实在性有任何一点贬损, 那是误解。根据众所公认的原则,人们都承认,广延、运动,总之 一切可感的性质,都需要一个支撑,因为它们独自是不能存在 的。而且人们还承认,感官所感知的对象只是那些性质的集合, 因而不可能独自存在。这是人们都同意的。因此,当我们否认 被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离了它们所存在的实体或支撑仍然存在, 我们并没有贬损对它们的实在性的公认之见,而且在这方面没 有犯标新立异之罪。所不同的是,在我们看来,被感官所感知的 不能思想的存在物,它们的存在与它们的被感知没有区别,因此 它们不能存在于任何别的实体中,只能存在于那些无广延的、不 可分的实体即精神中,这些实体或精神是能动的,并且思想和感 知那些存在物。反之,一些哲学家们却庸俗地认为,可感的性质 存在于情性的、有广延的、不能知觉的实体中,他们称这种实体 为物质,认为它有一种自然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在一切能思想的 东西之外的,或者说,不同于被任何心灵,甚至被造物主的永恒心灵所感知。①

这样,巴克莱就用一种精神的实在代替了客观物质的实在,他虽然仍 然使用“实在”一词,仍然承认“事物”的实在性,但是其含义已经完全 不同。两种实在性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把“事物”看成是精神的还是物 质的,这是问题的所在。可以看出,对于“实在”概念的这种区别巴克 莱是明明知道的,但是他试图用“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原则抹杀这种 区别,或者说剥夺物质独立存在的合法性,这显然很难为主张唯物主 义的人所接受。

在这里,我们又必须再回到巴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原则 上。在此我们可以作如下解读,即巴克莱的意思是说,如果就人作为 认识主体所具有的权利而言,他在心中所直接“知道”的“存在”只能 是自己的“感觉”,他只能合法地承认“感觉”的“存在”或“实在性”。除 此之外的一切“存在”或“实在性”都是根据感觉“推论”、“猜测”和“想 像”出来的,并没有感觉的“直接”证据。在感觉经验的“直接性”这一 狭小的范围内,也仅仅在这一范围内,巴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 论断是有一定道理的,大致可以用“一切知识(包括存在的知识)都来 自感觉经验”的原则来注解。但问题是,人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直 接的”感觉上,更不能将一切“存在”都还原为“心中的”感觉,因为那将 使一切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都不可能,那就意味着人的理性能力的毁 灭。而且,巴克莱关于“感觉观念在心中存在”的说法本身就是含 的。因为这里所说的“在心中存在”实际指的是“被心所想到”,即一个 “思想活动”。比如,“一朵花的观念在心中存在”的意思,是心“想到” 一朵花,而不是说“一朵花”实际“存在于”心中。而巴克莱恰恰将想到 某物的“思想活动”与某物的“存在”混淆了,把“心中想到的”认作是 “实际存在的”,这显然是荒谬的。不过,如果抛开上述不论,从另一个 角度看,巴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视点,

① 巴克莱:《论人类知识原理》,第一部分,第91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 第1卷,第 308—309 页。

这个视点既是常识的,也是理论的。也就是说,普通人总是根据自己 的“感觉”来理解“自己”和“对象”的“存在”或“实在”,这种“存在”或 “实在”是真正或唯一对他们“有意义的”。就此而言,如果哲学要实际 成为“人的”哲学,它所应关注的,或它必须以极大努力来关注的,恰 恰是这种“感觉的”“存在”或“实在”,恰恰是以人的感觉、情感、欲望、 信念等所表达的那个“存在”或“实在”。从这种关注中无疑可以发展 出一种不以简单程式化的主客观对立为模式的人生哲学或“存在”哲 学。不过,巴克莱本人没有从这个方面去深入考虑问题,作为一位主 教,他主要关心的仍然是如何从“存在”和“实在”的概念上摧毁唯物 主义和非宗教思想的基础。

对于“实在”与“幻想”的区别,巴克莱用感觉观念和想像观念的 区别来解释。他认为,观念的实在性有程度的不同,感觉观念比想像 观念更实在。这是因为:首先,感觉观念出现在想像观念之前,想像 观念是借记忆和想像用感觉观念“造出来的”,因此感觉观念是原始 的,想像观念是感觉观念的墓本。其次,感觉观念不依赖于意志,当 我们睁开眼睛,我们不能随意选择看或不着、看什么或不看什么。想 像观念则受意志支配,我们可以在心中任意激起、消除、改变各种观 念。最后,与想像观念相比,感觉观念更强烈、更生动、更清晰、更稳 定、更有序、更连贯。由于以上区别,感觉观念比想像观念有更大的 实在性。因此当我们将感觉观念称做“实在的事物”时,也可以将想 像观念称做“尊拟或表象”这些事物的“观念或影像”,或称做“幻想” (chimeras)。① 这里显然又涉及到对词义的解释。巴克莱说,他所讲 的感觉观念比想像观念更实在的意思是:感觉观念比想像观念“更生 动、更有序、更清晰,而且不是由知觉它们的心灵虚构出来的”,“在此 意义上,我白天看到的太阳是实在的太阳,我晚上想像的太阳是前者 的观念。就这里所说的‘实在’的意义而言,显然每一植物、星辰、矿 物,以及世间各个部分,不论根据我们的原理还是根据任何别的原理

① 见巴克莱《论人类知识原理》,第一部分,第33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 集》第1卷,第 274—275 页。

都一样,它们都是实在的存在物”①。这是巴克莱从确定词语的意义 入手解决哲学问题的又一个实例。

二关于事物未被感知时的存在

责难:既然存在就是被感知,那么,事物未被感知时就不存在。 照此说来,一切事物,比如公园里的树木、书房里的桌椅等物件,都是 忽生忽灭的,因为只要我们睁眼看它们,它们就会存在,只要我们一 闭眼,它们就会化为乌有。而这是难以置信的。

巴克莱认为,反驳这个责难的关键还是要弄清“存在”一词的意 义。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被心灵感知而存在的,心灵的感知是事物 存在的唯一条件。而这里所说的心灵不只是“我的心灵”,还有其他 许多心灵存在,因此,事物虽然未被“我的心灵”感知,比如我闭眼不 看,但如果被其他的心灵所感知,事物也可以存在。他说;

虽然我们确实主张感官的对象不是别的,只是未被感知就 不能存在的观念,但我们却不能因此断定说,只要未被我们感知 时,它们就不存在,因为虽然它们未被我们所感知,还可以有某 个别的精神感知它们。每当我说物体不在心灵之外存在时,不 应以为我指的是这个或那个特殊的心灵,而应理解为一切任何 的心灵(all minds whatsoever)。所以,不能根据我的前述原理 说,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被消灭和创生,也不能说,物体在我们对 它们的感知间断时就完全不存在。②

巴克莱认为,人类的心灵是有限的、具体的,不能保证事物时时 处处的存在,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能是上帝的“大心灵”,因为上

① 巴克莱:《论人类知识原理》,第一部分,第36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 第1卷,第276—277页。

② 同上书,第一部分,第48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第1卷,第 283— 284 页。

帝的心灵是永恒无限的,他不但感知事物使它们存在,而且能使它们 的存在始终保持不间断。“既然可感的事物不依赖于我的思想,而且 不被我所感知也存在,那么,它们一定存在于某个别的心灵中。因 此,正如可感的世界一定存在一样,也一定有一个无限的、无所不在 的精神存在着,他包含和支持着这个世界。”①归根结底,我们的一切 感觉观念以及它们的实在性,都是由上帝的心灵所提供和决定的。 要注意的是,在事物可以被其他心灵所感知,尤其被上帝的心灵所感 知的意义上,巴克莱同意事物存在于“心外”的说法,这暗示出他在语 言使用上的一种趋向,即在不破坏他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容许更符合 日常习惯的表达方式:

感官所感知的事物就其起源而言,也可以称作“外在的”,因 为它们不是心灵本身由内部产生的,而是由与感知它们的心灵 不同的一个精神印入的。此外,在另一个意义上,可感的对象也 可以被说成是“在心灵之外”,那就是在它们存在于某个别的心 美中的时候。因此,当我闭上我的眼睛,我曾看见的东西仍可以 存在,只是它一定存在于另一个心灵中。②

除上述之外,巴克莱还提到后来约翰·密尔(John Mill)用感觉 的可能性来说明事物未被感知时的存在的观点。密尔的观点的大意 是说:我看见了一样东西,如果我闭眼不看,就失去了对它的感觉,但 是我记得它,而且期待和相信在同样的情况下还会看到它。因此,所 谓外界的事物就是感觉按照其曾经出现的次序重新出现的“恒久的 可能性”。巴克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我在书房里看见、摸到我 写字的桌子,我就说它存在;如果我离开书房,我还说它存在,那我的

① 巴克莱:《对话三篇》,第2篇,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第1卷,第424页。 巴克莱一般将“心灵”、“精神”等词大写,用来指上帝的心灵或精神。

② 巴克莱:《论人类知识原理》,第一部分,第90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 第1卷,第308页。

意思是说,如果我在书房的话,我就可以看见它、摸到它。他在《哲学 评论》中还说:“黑暗中的颜色的确是实际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有 光线,或者一有光线射进来,只要我们睁开眼睛,我们就会看见这些 颜色,不论我们愿意与否。”①与其说巴克莱把这一观点当做解决感觉 间断时“事物”存在问题的确切依据,毋宁说他只是“猜测”或“假设”一 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在他看来,要最终完满地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诉 诸上帝的心灵。

三关于“距离”的观念

责难:我们知觉到事物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存在,这就说明它不是 存在于心中的。要说数里之外的东西存在于心中,就像思想存在于 心中一样,那是十分荒谬的。

巴克莱指出,距离的观念与其他的感觉观念不同,它不是由感官 直接感知到的,而是借助于其他的感觉,通过习惯和联想,在心灵中 “提示”(suggest)出来的。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只看到它的颜色和 形象,并看不到“距离”。可是,在看物体的同时,我们还得到其他一些 感觉。这些感觉包括:(1)双眼视物时,眼球转动和调整瞳距而引起 的运动感觉;(2)对物体影像的纷乱程度的感觉;(3)视物时眼睛的 紧张程度的感觉。在经验中,我们的“距离”观念总是伴随这些感觉 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感觉“提示”出不同的“距离”观念。比如,瞳距较 小、视像较纷乱、眼睛较紧张的感觉,给心灵带来“距离”较近的观念, 反之亦然。“距离或外在性只是借着伴随视觉而来的某些可见的观 念和感觉而提示给我们的思想的,它们在本性上与距离或远处的事 物没有任何相似或关系。它们只是借着我们由经验而知的一种联 系,将自己表示和提示给我们,正如任何语言中的词语都将它们所代 表的观念提示给我们那样。”②能提示距离的那些观念只在心内不在

① 巴克莱:《哲学评论》,第185a条,载于《乔治·巴克莱哲学著作集》,第267页。

② 巴克莱:《论入类知识原理》,第一部分,第43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 第1卷,第 280 页。

心外,因此所谓的“距离”也是心中的观念,它不表示事物在心外存 在。为了说明他的观点,巴克莱还引用了先天盲人的例子:如果先天 盲人后来能够视物,他最初并没有“距离”的观念,他以为所见的物体 都是在心中的,只是在有了不同的视觉与对象的不同位置常相结合 的经验之后,他才联想出“距离”的观念。

巴克莱的上述论证主要是在《视觉新论》中阐述的。与当时从光 学和几何学来说明距离感的流行观点不同,他的论证是心理学的。 虽然巴克莱的目的是为了证明非物质主义原理,但是由于他的论证 有独创性和合理性,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得到了包括黎德和伏 尔泰等在内的许多英法哲学家的重视和肯定。后来约翰·密尔高度 评价巴克莱的视觉理论是“第一流的哲学发现”,是分析心理学战胜 所谓的自然信念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在心灵研究中采取分析方 法的“起点”,它为后来心理分析的发展树立了“样板和典范”。①

四关于上帝管理事物的方式和人的创造作用

责难:如果一切事物只是上帝心中的观念,它们的存在完全依赖 于上帝的感知,而它们自身没有任何主动的能力,不能产生任何结 果,那么,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自然万物的一切复杂组织和结构,人 工制品的一切精密设计和构造都是无目的的、无用的,因为上帝的意 志可以直接决定它们的功用和产生它们的结果。比如只要上帝愿 意,即使动植物没有复杂的组织结构,也可以生长;即使人造的钟表 没有精细的齿轮和游丝,也可以由上帝来拨动表针。

巴克莱认为这个责难涉及到上帝如何管理各种事物的问题。他认 为,上帝虽然有主宰万物的能力,但是他对万物的管理不是任意的,而 是根据他自己制定的确切规则和方法。正因为他根据一定的规则在人 心中刺激起各种感觉观念,所以感觉观念的出现和接续是稳定的、有序 的、连贯的,这就是所谓的“自然规律”。人从经验中得知自然规律,经

① 见密尔《巴克莱的生平和著作》,载于《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著作集》第11 卷,洛特里奇和基根·保罗编,第451—452页,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78。

验可以告诉我们,在事物的通常进程中,哪些观念与哪些观念相伴随。 比如,根据经验我们知道食物可以养人,火可以暖身,播种可以收获。 总之,我们借经验知道了用何种办法达到何种目的。

既然事物的运行是上帝按照确定的规则来进行的,是“一律的”, 各个事物就必须具有与特定规则相符合的特定的组织和结构,就此 而言,事物的组织和结构不是无用的和多余的。同样道理,人工制品 的特定构造也是必要的,人必须根据事物的规律来设计和制造物品, 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巴克莱描述说:

事物各部分的特定大小、形状、运动和配置,虽然对于产生 任何结果不是绝对必需的,但是对于按照确定的机械自然规律 来产生一个结果,则是绝对必需的。例如,我们不能否认,维持 和支配事物通常进程的那个上帝或神明,如果他有意要造出一 个神迹,那么,即使没有人制造钟表的机件并装入表中,他也可 以使表针做出各种运动。可是,如果他的行动要符合他出于明 智而在创造物中确立和保持的各种机械规则,那么,钟表匠就必 须首先进行制造和恰当调整机件的活动,然后表针的上述各种 运动才产生出来。而且同样,如果钟表匠动作上有任何混乱,我 们就会看到它伴有相应机件的混乱,一旦机件被调整过来,钟表 的运行又一切正常了。①

巴克莱以上所述涉及到上帝的作用、事物的运行规则,以及人如 何认识、利用自然规律的问题,我们后面将看到,他的基本观点构成 了他的自然哲学观的基础。

五关于物质的“机缘”说

责难:虽然我们不能证明在心外有通常所说的具有广延、硬度,

① 巴克莱:《论人类知识原理》,第一部分,第62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 第1卷.第 292—293 页。

形状、运动等性质的物质存在,但是我们可以将上述性质排除掉,将 物质看成是一种无活力的、不被感知的实体,它是我们的观念的“机 缘”(occasion),也就是说,它一出现时,上帝就在我们心中刺激起观 念。这种意义上的物质是可以在心外或未被感知而存在的。

巴克莱认为,对于“机缘”的概念应当考察它的意义。在语言的 通常用法中,“机缘”一词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能产生结果的动因;另 一是指在事物的通常进程中“被观察到”伴随结果或先于结果的东 西。而责难中所说的“机缘”不符合这里的两种意义。因为,若说“机 缘”是无活力的、被动的,它就不可能是动因,这与第一个意义不符; 若说“机缘”是不被感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可感的性质,因此是不 能被知觉到的,这与第二个意义不符。

即使用“机缘”来代替物质,也不能避免物质所遇到的同样的问题; 它存在于何处?如果它不存在于心灵中,它就不可能存在于广延中,因 为一切广延都是在心中的,所以,所谓的“机缘”是无处可在的。如果按 责难所说,“机缘”没有广延、硬度、形状等任何可感的性质,那就等于说 “机缘”是“无偶性的实体”,这种说法就同“无实体的偶性”一样荒谬。 而且我们心中的各种感觉何时出现,依据何种顺序和规则,完全由上帝 的仁慈和智慧来决定的,并不需要“机缘”的出现来“提醒”和“指导”上 帝。巴克莱断言,为“机缘”辩护的各种理由都是出于偏见和违背理性 的。在他看来,人们所说的“机缘”也是指上帝心中的观念,只不过是 “未知的”罢了。就此而言,关于“机缘”之争只是“名称”之争。

巴克莱对种种责难进行反驳后宣称,所谓的物质只是毫无根据 的假设,“物质”只是一个无意义的词。他讽刺坚持物质概念的人说; “你可以在别人使用虚无一词的同样意义上使用物质一词,并以你的 方式将两个词换用。”①

巴克莱还进而阐述了非物质主义的理论意义。首先,在哲学方 面,非物质主义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反对怀疑主义,因为怀疑主义的根

① 巴克莱:《论人类知识原理》,第一部分,第80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 第1卷,第301页。

源就在于假设有不依赖于心灵的物质存在,非物质主义否定了物质 的存在,也就从根本上铲除了怀疑主义。他所说的怀疑主义主要是 指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观点。他说,主张在心外有物质存在的人将我 们的观念看做是外界事物的影像,我们的观念的真实与否取决于它 们是否符合外界事物的原型。但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只是我们心 中的观念,我们并不知道任何外界事物的存在和性质,也不知道我们 的观念是否与那些事物的性质相符合,于是,我们的观念就成了虚幻 的“现象”,我们也因而不可能得到任何实在的知识。“所有这种怀疑 主义的出现,都是由于我们假设‘事物’与‘观念’之间有区别,并且假 设前者在心外或未被知觉而存在……各时代的怀疑论者所提出的论 证都是依赖于有关外界对象的假设上的。”①其次,在宗教方面,非物 质主义也有助于铲除无神论。巴克莱指出,物质独立存在的学说是 一切无神论和非宗教思想的基础。在他看来,如果承认了物质的独 立存在,就会导致承认物质的永恒,从而否认了上帝的创造作用。因 此他认为,要消灭无神论,首先必须反对物质存在的学说。他说; “……物质实体从来都是无神论者的真正朋友。无神论者的一切怪 异的体系都非常明显而必然地依赖于物质实体,所以,只要我们将这 块基石一搬掉,无神论者的整个建筑就不能不倒塌。”②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相关推荐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一篇-第二章-乙-在线阅读

    第一篇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从智者派到苏格拉底派 乙、苏格拉底 当苏格拉底这个伟大形象出现于雅典的时候,意识在希腊已经发展到上述的程度。在苏格拉底身上,思维的主观性已经更确切地、更透彻地被意识到了。但是苏格拉底并不是像一颗菌子一样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他同他的时代有着一定的联系。他不仅是哲学史中极其重要的人物——古代哲学中最饶有趣味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史…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122
  • 第三章耶拿时期:对当代哲学的批评和尝试创建体系

    黑格尔来到耶拿后,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在大学里得到一个哲学 讲师的席位。为此,他必须做两件事:一是向公众显示自己的哲学能 力,让人们知道有黑格尔其人,因为迄今为止,他尚未公开发表过什 么作品,在哲坛上还是一个陌生人;二是要满足大学规定的申请讲师 席位的必备条件,即使自己的毕业证书得到认可,然后提交一份求职 论文并参加答辩。这就是《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155
  • 第五节 斯宾诺莎的情感理论

    斯宾诺莎《伦理学》之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内容全部谈的是情感问 题,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从全书的结构看这似乎有些不成比 例。至少从表面上的原因追溯,斯宾诺莎这部书的旨趣不是本体论, 而是伦理学。伦理学以人为研究的对象,而在斯宾诺莎看来,情感构 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第三部分的序言中,斯宾诺莎向我们揭示,情感是自然而然 的,遵循一定的秩序,为外因所诱惑。外…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4日
    167
  • 欧里庇得斯悲剧-《特洛伊妇女》-(八)第三合唱歌-在线阅读

    歌队 (第一曲首节) 你就这样把你伊利昂的庙宇 和焚献牺牲的祭坛, 宙斯啊,丢给了阿开奥斯人, 还丢掉了那焚烧供饼的火把, 和直透云霄的没药烟香, 以及神圣的特洛伊卫城 和爬满常春藤的伊达山——· 它的山谷里雪融成河, 它的阳光照耀的神圣由巅 构成世界的东面边墙 最先得到太阳的光线。 (第一曲次节) 不见了给你的献牲仪式, 不见了歌队的欢呼, 不见了黄金的雕…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166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四卷-第一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喜欢和青年人交往;他是怎样鉴别青年人的,他希望 青年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第1、2节。如果受的教育不好,青年人的 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第3、4节。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 识,在于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并获得人们的尊敬,第5节。 1苏格拉底无论做什么事情,或在什么情况下,对人都很有帮 助,以致对任何一个肯思考的人来说(即使他只有很平凡的分辨能 力),…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132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