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巴克莱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

在17—18 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中,巴克莱最突出地强调 了形而上学,在某种意义上,他的哲学就是以提出和证明一种形而上 学为目的的。尽管巴克莱的早期思想与晚期思想有很大不同,但是 重视形而上学,追求一种完美的形而上学世界观,是他的哲学的一个·368 · 中篇英国经验主义哲学 显著特点。 形而上学以存在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相关概念为基本论题。 在巴克莱的哲学中,什么是存在?哪些东西存在?它们的根本性质是 什么?如何证明它们的存在和实在性?都是他主要关心的问题。他 在对哲学的状况作了深入思考之后认为,以往的哲学之所以不能令 人满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和说明什么是存在,没有 正确解決最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他自认为他在哲学上的创见,或 者说对哲学的贡献就在于对存在作了新的理解和说明,他相信他的 观点将能解决哲学和科学上的种种困难并有助于克服怀疑主义。他 在《哲学评论》第 491 条中明确表达了他对存在问题的关注: 记住:努力说明许多古代哲学家是如何陷入极大的谬误之 中,以致否认运动和他们用感官实际知覺到的其他那些东西的 存在。这是由于他们不知道存在是什么,不知道存在在于什么。 他们的一切悬素都来源于此。我所主要坚持的就是发现存在的 性质、意义和含义。这一点使我和怀疑论者有了很大的区别。 这一点我认为完全是新穎的,我肯定它对我来说是新的。①

巴克莱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形而上学。从反面,或从否 定的方面,他明确反对物质存在的理论,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他的“非 物质主义”(immaterialism)学说。非物质主义是巴克莱哲学的核心, 它的根本点是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物质的概念是荒谬的, 矛盾的,“物质”一词没有任何意义,物质只是“虚无”。巴克莱反复強 调,他的哲学是反对怀疑主义的,他的论据之一就是他的非物质主 义。他认为,承认物质的存在是怀疑主义的主要根源,他的非物质主 义正是从存在这个根本概念上铲除了怀疑主义

巴克莱还从正面,或从肯定的方面,闡述了他的存在理论。在这

①《乔治·巴克莱哲学著作集》,M.R.艾耶斯编,第297—298页,大衛·坎貝尔 出版公司,1975(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一理论中,他详细论证了观念和精神的唯一存在,提出了“存在就是 被感知”的著名论断。而作为一位主教和宗教的忠实捍卫者,他的最 终目的是要证明上帝的存在和灵魂不灭等宗教信条。在他的主要哲 学著作中,巴克莱毫不掩饰为宗教服务的哲学目的,并把与唯物主义 有关的怀疑主义和无神论当做敌人。他在《论人类知识原理》和《对 话三篇》的副标题中都提出把反对怀疑主义和无神论作为任务。他 在前者的“前言”中说:他的理论“尤其对于沾染了怀疑主义的人,对 于需要证明上帝的存在和非物质性,或需要证明灵魂的天生不朽的 人,不是没有用的”①。在书的结尾他再次强调:“在我们的研究中首 先要做的就是考察上帝和我们的责任。我所付出的辛劳,其主要目 的和打算就是要促进这一考察,如果我所说的话不能使读者虔诚地 感到上帝的存在,那我就将认为我的辛劳是完全无用和白费了。”② 在《哲学评论》中巴克莱还说了这样的话:“记住:永久地排除形 而上学等,将人们唤回到常识。”③这里不应将巴克莱的“排除形而上 学”理解为后来实证主义者为说明哲学的性质和任务而主张的“拒斥 形而上学”。巴克莱并不普遍反对一切形而上学,他所反对的是他认 为必定会导致怀疑主义的形而上学,尤其是那些根据抽象原理推导 出来、以物质的存在为根本特征的形而上学,而他自己从来不缺少形 而上学的兴趣。他对存在、实在、动力因、宇宙结构等问题的反复探 讨,以及对上帝的存在、全知、全能等神学概念的细致论证,都表明了 他所热心从事的形而上学。

在这段话中还提出要“回到常识”,它表明了巴克莱哲学的一个 基本要求:哲学不应当违反常识,它应当与常识相一致。他所说的常 识并不是与形而上学无关的东西,而主要是指一些基本的形而上学 信念。他认为哲学应当对常识信念作出最清楚、最合理的解释。英

① 巴克莱:《论人类知识原理》,“前言”,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第1卷,A. C.弗雷泽编,第235页,托莫斯出版社,1994(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② 同上书,第一部分,第156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第]卷,第347页。

③《乔治·巴克莱哲学著作集》,第324页。

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一般都不反对常识,他们试图通过对经验的分析 和研究来说明世界和我们的知识的性质,同时对常识信念作出说明。 符合常识实际上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的一个共同要求,但是,对于 什么是常识,何种观点符合常识,如何来解释常识信念,他们的观点 并不相同。在巴克莱那里,是否符合常识已经成为区分一种观点是 否正确的标准。在形而上学方面,巴克莱断言一切承认物质客观存 在的观点都违背了常识,因而应当抛弃,而他关于非物质主义、观念 和精神的唯一存在等观点则与常识相符合,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 或者根据感觉和直觉,或者通过最明显的论证,必定会得出的意见。

巴克莱是一位形而上学家,他的哲学观点受他的形而上学目的 的深刻影响,不过,我们又不能将他仅仅看成是一位形而上学家,更 不能因为他坚信宗教而将他看成是纯粹的宗教形而上学家,因为这 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我们会因此忽视他的哲学的另一方面,而且是哲 学史上更有意义、影响更加深远的方面,即他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 及他在这一领域中所采取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在巴克莱那里,认识 论和心理学是与形而上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依靠思辨和演绎来 论证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者不同,巴克莱是经验主义者,他的形而上 学离不开对人类经验的观察和分析,他是通过对人的认识和心理活 动的经验研究而得出形而上学结论的,因此我们可以恰当地将他的 形而上学称做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同时,他的形而上学又对他的 经验主义认识论起着规定作用,使后者带有强烈的形而上学的目的 性。在这方面,巴克莱尤其重视自然科学知识,他认为形而上学原理 有助于说明科学知识的实在性、科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各种科学规 律和概念的意义和性质,从而使形而上学同自然科学调和起来。①然 而,从理论根源上说,正是这种形而上学使他未能清醒地看到,经验 主义认识论的逻辑结果正是他所反对的怀疑主义,后来休谟通过对

① 参见巴克莱的《哲学评论》第207条:“我的目的不是完全以基本经院的方式 表述形而上学,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使形而上学与科学相适应,说明形而上学如何能在 光学、几何学等方面有用。”(《乔治·巴克莱哲学著作集》,第269页)

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才将这一结果清楚地揭示了出来。

巴克莱的思想受到当时包括笛卡尔、马勒伯朗士、霍布斯、斯宾 诺莎、培尔、牛顿等人在内的各方面的影响,但是毫无疑问,洛克对他 的影响最直接、最重要。洛克哲学的认识论取向和他所进行的深入 探讨使巴克莱意识到,包括形而上学在内的一切哲学问题都与人的 认识问题分不开,如果不从根本上说明后者,前者的问题也不能得到 很好的解决。巴克莱从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理论和观点,这 明显表现在:首先,他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概念和原则是以洛克的理 论为研究起点的;另一方面,洛克的许多观点也成为他批判的直接对 象,而且主要通过这种批判,他发展了由洛克明确阐述的认识论原 则,将英国经验主义推向新的阶段。在西方哲学史上,一般将巴克莱 看成是洛克的经验主义的直接继承者和批判者。

由上述可知,对于是否需要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巴克莱和洛克并 无分歧,他们的分歧出现在对这一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的看法上,而他 们的不同看法又直接与他们对形而上学的态度有关。洛克认为,认 识论研究首先要考察人的认识能力,弄清人类知识的确定性和范围 是怎样的,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我们对于事物的存在和本质能得 到何种知识,从而将我们的知识限制在可知的和合理的范围内。而巴 克莱认为,把探讨人的认识能力作为研究的起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 由于上帝的仁慈,人不但有获得知识的愿望,也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 法,对于存在和实在的知识也不例外。人在认识上的谬误不是由于人 的能力有缺陷,而是由于人不能正确使用这些能力,采取了错误的原 则。于是巴克莱说,人们所说的阻碍知识发展的难题大多是人们自己 制造出来的,是“我们先扬起尘土,然后抱怨自己看不见”①。

于是,巴克莱就采取了一种与洛克不同的研究路线,他不是首先 考察人的认识能力,然后根据这种能力确定知识的性质和界限,而是 首先承认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然后找出和纠正人们在运用这种

① 巴克莱:《论人类知识原理》,“绪论”,第3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第! 卷,第 238 页。

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与此相应,两人虽然都把 克服怀疑主义作为认识论研究的一个目标,但两人的理解大不相同。 洛克认为,怀疑主义是由于人们试图超出认识能力的界限,去探讨事 物的存在和本质引起的,因此,当人们一旦知道了自己的认识能力的 界限,就会放弃不切实际的妄想,满足于认识能力所及的事情,从而 铲除了怀疑主义的根源。而巴克莱认为,所谓怀疑主义恰恰在于否 认我们有认识事物的存在和本质的能力。既然我们的认识是至上 的,这种怀疑本来没有存在的理由,可是由于人们接受了一些错误的 观点和原则,使这种怀疑主义有了立足之地,所以,如果我们清除了 那些观点和原则,也就从根本上消灭了怀疑主义。巴克莱将他的讨 论集中在澄清一系列有关的概念上,以此作为全面阐述其非物质主 义学说的出发点,因此他的哲学有很强的批判性,而其矛头正指向他 认为必将会导致承认物质存在的各种唯物主义学说。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四章 实在的本性-在线阅读

    第四章 实在的本性 人类承受不了太多的现实。 ——T.S.艾略特,《燃烧的诺顿》 开篇问题 1.下面各项的“真实”度有多少?(用一个1到10之间的数给它们打分,10代表最真实,1代表最不真实。) 坐在你身边的人______ 你所坐的椅子______ 上帝_____ 天王星______ 贝多芬的音乐______ 你昨晚的头痛______ 人权______ 电子…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69
  • 第一节 雅典的启蒙哲学家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生于小亚细亚的希腊殖民城邦克拉佐门尼(今土耳其伊兹密尔附近)。它位于士麦那海湾边,是爱菲斯和科罗封城北边不远的一座美丽而繁荣的城邦。 据记载,"他生于第 70 届奥林匹亚赛会(前 500—前 497)期间,卒于第 88届奥林匹亚赛会的第1年(前 428)";他 20 岁时波斯王"薛西斯渡海入侵",正是希波战争激烈进行之时,…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5日
    446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一卷-第九章-在线阅读

    一 埃俄罗斯的儿子中间,阿塔玛斯统治玻俄提亚,因了涅菲勒(云)生了儿子佛里克索斯和女儿赫勒。他再娶伊诺,因了她生了勒阿耳科斯与墨利刻耳忒斯。但是伊诺谋害涅菲勒的儿女,她劝说女人们把麦子烤干了,她们拿到麦子,不给男人们知道就这样的做了。但是那地种上了烤干的麦子,没有供给常年的收成。于是阿塔玛斯差人到得尔福去问,怎样可以免除这饥荒。伊诺劝说那些差人,教他们说乩示…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281
  • 柏拉图-《法篇》-第一卷-在线阅读

    第 一 卷 雅典人 先生,你们所说的这些法的确立应当归功于谁?归 624 功于某位神,还是归功于某些人? 克利尼亚 无疑应当归功于某位神。我们会把它归功于宙 斯,而在拉栖代蒙,按照他们自己的传说,应当归功于阿波罗,我们 这位朋友属于拉栖代蒙。你说,是这样的吗? 麦吉卢没错, 雅典人 你是说,弥诺斯像荷马所说的那样每九年与他父亲 B 相会一次,弥诺斯为你们克里…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1日
    203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十五章 民事奴隶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在线阅读

    第十五章 民事奴隶法何以与 气候性质有关 第一节 民事奴隶 切地说,所谓奴隶制,就是一个人完全隶属于另一个人,后 确 者成为前者生命和财产的绝对主人。奴隶制从根本上就不 是一种好制度,无论对主人还是对奴隶,都没有好处。奴隶 不可能凭品德做事,主人则会沾染上奴隶的种种恶习,以至于在不知不 觉间养成了违背一切美德的习惯,变得傲慢、急躁、暴戾、易怒、骄奢淫 逸和残…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16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