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巴克莱的生平与著作

乔治·巴克莱(George Berkeley)于1685年3月12日出生在爱 尔兰的基尔肯尼郡。他的祖父是英格兰人,1660年王政复辟后移居 爱尔兰。他的父亲出生在英格兰,母亲是爱尔兰人。

1696年夏,巴克莱入基尔肯尼公学就读。1700年3 月,入都柏林 三一学院学习。170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70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并于同年当选为学院教管会成员。在三一学院学习期间,巴克莱广 泛接触到当时学术界有影响的各种思潮,其中洛克、笛卡尔、马勒伯 朗士、牛顿等人,以及以托兰德为代表的自由思想者的思想更为他所 熟知。同时他对数学问题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于1707年用拉丁文匿 名发表了《算术学》和《数学杂论》两篇文章。

1707—1708年间,巴克莱以随笔的形式写了两本笔记,共包括 888个条目,记录了他最初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其内容主要与他后来 的《视觉新论》和《论人类知识原理》有关。这两本笔记最初由爱丁堡 大学教授弗雷泽(A.C.Fraser)发现,并于1871年以《形而上学随想 摘记本》(Commonplace Book of Occasional Metaphysical Thoughts) 为书名发表。早在1905年就有人提出该书中两本笔记的顺序被搞错 了。1944年,都柏林大学卢斯(A.A.Luce)教授将两本笔记的顺序颠 倒过来,重新修订出版,更名为《哲学评论》(Philosophical Commenturies)。这部著作对于研究巴克莱早期哲学思想,尤其是他的“非物 质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709年,巴克莱的《视觉新论》(An Essay towards a New Theoryof Vision)出版。巴克莱说,该书的宗旨是考察我们以何种方式借视 觉来知觉对象的距离、体积和位置,考察视觉和触觉的差异,以及这 两种感官是否有共同的观念。这部著作是他为后来全面阐述非物质 主义所作的准备。

1710年,巴克莱发表了他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论人类知识原 理》(A 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 of Human Knowledge)。 该书的副标题表明了它的宗旨:“探讨科学中的错误和困难的主要原 因,以及怀疑主义、无神论和反宗教的根据”。该书包括“绪论”和正文 的第一部分。此前,巴克莱于1708年写了“绪论”的草稿,后来由弗雷 泽发表,可以作为研究“绪论”的补充。正文第二部分的手稿在巴克 莱访问意大利时丢失,他无心重写,因此该书是一部未竟之作。据巴 克莱称,在第二部分中,他的理论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他所说的 “进展”究竟指什么,则不得而知。巴克莱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他的非 物质主义,其中“绪论”主要是对抽象方法和“抽象观念”论的批判,它 成为巴克莱的非物质主义的重要根据;正文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了非 物质主义的基本原理,然后驳斥了可能提出的各种反对意见,最后论 述了非物质主义原理在各个思想领域的运用及后果。

《论人类知识原理》出版后,书中的观点受到广泛的讥讽和批评, 还有人将他与怀疑论者相提并论,这使巴克莱十分不快,他认为人们 没有读懂他的书,于是他又写了另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海拉斯和斐 洛诺斯的三篇对话》(Three Dialogues between Hylas and Philonous, 以下简称《对话三篇》),进一步论证和阐述了《论人类知识原理》中的 观点。书中的斐洛诺斯是巴克莱的代言人,海拉斯是主张物质存在 的常识论者。该书于1713年6月在伦敦出版。它的对话体和通俗平 易的叙述使更多的入了解到巴克莱的观点。

在此之前,1709年初,巴克莱被任命为三一学院教堂的副主祭。 1712年,他将在三一学院的三次布道讲演整理成一本小册子,以《论 消极服从》(Passive Obedience)为名发表。这是一部政治学和伦理学 著作。巴克莱从一些基本的道德原理出发,证明对最高权力的“忠 顺”是臣民永远不变的道德义务,即使臣民认为最高权力的惩罚不符合理性和良心,也应当“消极服从”,用行动和暴力来反抗最高权力违 背了永恒的自然法和神法。

1713年1月,巴克莱来到伦敦,后又访问了牛津。同年10 月至 归年8月,访问了法国和意大利。在法国期间曾专程拜访了马勒伯朗 。1716—1720年,再次访问欧洲大陆。回国途中,用拉丁文写了 《论运动》(De Motu),全名为《论运动,或论运动的原理和性质,以及 运动传递的原因》,于1721年在伦敦出版。该书运用和发展了《论人 类知识原理》和《对话三篇》中的思想,是巴克莱重要的自然哲学著 作。同年,巴克莱有感于英国南海公司投机风潮所反映出的英国社 会的腐败和堕落,匿名发表了《论防止大不列颠的毁灭》(An Essay towards Preventing the Ruin of Great Britain)一文,在文中表达了他 的社会理想主义。1721年9 月,回到都柏林三一学院,11 月被授予神 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任高级研究员。1724年5月,任德里教区的教 长,并辞去三一学院的一切职务。

为了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从1722年起,巴克莱策划在美洲的百慕 大建立一所学院,用来在当地印第安人和英国殖民者的后裔中培养 宗教人才。在得到英王乔治一世的特许和政府的拨款允诺后,1728 年,巴克莱携新婚妻子赴美,在罗德岛的新港附近建立新居,起名“白 厅”。1731年,巴克莱等待的政府拨款落空,建立学院的计划破灭,遂 于同年9月离美返英。在美期间,巴克莱结识了当地的一些学者,后 来被称做“美国哲学之父”的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是其 中之一。约翰逊深受巴克莱哲学思想的影响,两人关于哲学问题的 通信对于了解巴克莱的观点很有价值。巴克莱离美前将自己的房产 和大部分书籍赠给了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

1732年3月,巴克莱的《阿尔希弗朗,或渺小的哲学家》(Alciphron,or the Minute Philosopher)在伦敦出版。该书是在罗德岛时 的,由7篇对话组成,其宗目是捍卫基督教的信仰,反对当时的“自 由思想者”。它既是宗教哲学著作,也是伦理学著作,其中第4篇对话 提出了对上帝存在的一种证明,值得注意。1734年,《分析家》(The Analyst)一书出版。在书中巴克莱借讨论数学问题为宗教神学辩护,反对数学家中的“自由思想者”,其中关于数学的部分有一定的学术 价值,曾引起数学界的争论。

1734 年,巴克莱被任命为爱尔兰南部克罗茵教区的主教。此后 几年中,巴克莱开始关注爱尔兰的社会、经济、宗教等问题。他为此 写了《询问者》(The Querist)一书,分三部分分别在1735年、1736年、 1737年匿名发表。1736年发表的《向长官和掌权者的进言》(A Discourse addressed to Magistrates and Men in Authority),从论证行政 权力和宗教信仰的关系的角度来捍卫宗教。1749年发表的《向聪明 人进一言》(A Word to the Wise),表达了他要求爱尔兰的罗马天主教 徒联合起来服务于社会的愿望。1739年后的几年,克罗茵教区发生 饥荒和瘟疫,巴克莱根据从美洲印第安人那里得来的知识,深入研究 焦油水的治病作用,并于1744年发表了他晚年最重要的著作《希里 斯》(Siris,意为“链”或“系列”),它的全名是《希里斯:关于焦油水的功 效及相关的和互相引生的其他各种论题的一系列哲学反思和研究》。 在书中,巴克莱首先介绍了焦油水的形成、制作过程和治病功效,然后 从研究焦油水的性质出发,广泛讨论了植物、化学和物理学等方面的现 象和原理,最后将论题从自然科学转到形而上学,提出了一种带有柏拉 图主义特征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希里斯》表明了巴克莱晚年思 想的重大转变,其中关于世界万物的普遍联系和理性在认识活动中的 作用等观点值得注意。不过,巴克莱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他的 早期著作确定的,这些著作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要文献。

1752年夏,巴克莱与家人一同到牛津。1753年1月14日在牛津 的家中逝世。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一卷 第十章-在线阅读

    第十章 厄庇美尼德 (约公元前600年) 厄庇美尼德(Epimenides),据塞奥波姆普和其他许多著作家说,是斐 埃斯提乌(Phaestius)的儿子;不过有人认为他是多西阿达(Dosiadas) 的儿子,还有人认为他是阿格萨库(Agesarchus)的儿子。他是克里特的 克诺索斯(Cnossos)本地人,不过因为留着长发,他看起来不像是克里特 人。一天,…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148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一卷 第二章 第一节-在线阅读

    第一节 一般先验演绎的原则 法学家在谈到权限和越权时,把一桩法律诉讼中的权利问题(quid juris) 和涉及事实的问题(quid facti)区别开来,而由于他们对两方面都要求证明,这 样,他们把前一种证明,即应阐明权限或合法要求的证明,称之为演绎。我们 在使用大量经验性概念时没有人提出异议,我们也不加演绎就理直气壮地坚 持赋予这些概念某种意义和自以为的…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156
  • 欧里庇得斯悲剧-《美狄亚》-(八)第三合唱歌-在线阅读

    (八)第三合唱歌 歌队 (第一曲首节) 埃瑞克透斯自古幸福的子孙, 快乐众神的后代,你们 从这块未被劫掠过的神圣之邦 吸取最光荣的智慧,永远优雅地 走在清明的天宇下,走在 传说金发的和谐女神当年生育 九位贞洁的皮埃里亚文艺女神的地方。 (第一曲次节) 诗人们说唱库普里斯曾汲取 秀丽的克革索斯河的流水浇灌 这块土地,并向它吹送温馨的轻风。 每当她把芳香的 玫瑰…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4日
    243
  • 第二节生存与历史性

    哲学意味着人的觉醒,雅斯贝斯的生存哲学意味着人在临界境 遇中激发出震惊心理而产生的觉醒。这种觉醒首先是对生存哲学主 旨的意识:人是一种关系,是人与自身及其与超越者的关系。克尔凯 郭尔之所以被公认为生存哲学的先驱,就是因为他最早明确提出,人 是一种关系,即人同自身及其同上帝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将人的 经验性存在与超越性存在联系起来,而且是从经验性存在出发去联 …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163
  •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六卷-在线阅读

    第六卷 【1】如果“连续”、“接触”、“接续”像前面那样被定义——即如果它们的终端是一个,就是连续的,如果它们的终端在一起,就是接触的,如果没有同类的东西夹在它们之间,就是接续的——那么,任何连续物都不可能由不可分割的东西构成,例如,线不能由点构成,既然线是连续的,而点是不可分的。因为各个点的终端既不是一个(因为就一个不可分的东西而言,没有终端与其他某个部分…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12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