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霍布斯谈哲学的目的、对象和方法

霍布斯是一位深受近代自然科学影响,具有强烈启蒙思想的哲 学家,他同 F.培根一样,对经院哲学的空洞无物、不切实际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尖锐地指出,经院哲学不过是宗教的“婢女”,只是 通过玩弄词句和繁琐论证来吓唬人,而实际上毫无用处。他还从理 论根源入手,特别批判了作为经院哲学的理论支柱的亚里士多德 哲学。他认为,亚里士多德关于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不能为自然 哲学提供恰当的理解,而是将它引入歧途;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不能正确说明现实社会中的正义和非正义、善和恶的区分,其中 大多是“最荒谬不过的说法”;他的政治学也与实际政治生活中的 规则不相容。

霍布斯认为,与经院哲学脱离实际的弊病相反,哲学应与现实的 科学发展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根本目的。他指 出:“哲学的目的或目标,就在于我们可以利用先前所知的结果来谋 取我们的利益,或者可以通过对各种物体的互相应用,在物质、力量 和工业所许可的限度内,产生出与我们心中所设想的相似的结果,来 为人生谋福利。”①他认为人要获得知识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使人 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取得成功,因而他更强调获得知识的实践目的。 他明确提出“知识的目的就是力量”②,他的这个提法从实践目的方面 为培根提出的“知识和力量合而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作了 一个明确的注解。

霍布斯从各个方面列举了哲学为人类带来的“效用”。在当时, 自然科学还没有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仍然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每 一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是哲学的研究。因此,霍布斯对哲学的作用的 评价是与对自然科学的看法联系在一起的。他赞扬自然科学取得的 巨大成就,特别指出了以几何学和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给人类 带来的巨大利益,并用事实证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大大推进了人 类文明的进程。他断言所有这些成就都是由哲学带来的。值得注意 的是,与对自然科学的态度不同,在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公民哲学) 方面,霍布斯没有大力赞扬这两门学科取得的成就,而是着重揭露其

①② 霍布斯:《论物体》,载于《托马斯·霍布斯著作集》第1卷,威廉·莫尔斯沃 思编,第7页,洛特里奇/托莫斯出版社,1992(以下所引此书皆为此版本)。

缺陷为人类带来的灾难,以从反面证明哲学对人类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他表明了对以往哲学的批判态度。他认为在这两门学科中人 类还没有取得可靠的进展,从古至今没有人告诉我们在这些领域中 真正有益的“公民生活准则”(rules of civil life),也没有人告诉我们发 现这些准则的正确方法。他正是把建立一门真正有益于人类的道德 哲学和政治哲学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

要使哲学有益于入类,必须知道什么是哲学。对于什么是哲学, 霍布斯多次作过论述。在《利维坦》中,他把哲学理解为“根据任何事 物的产生方式推论出其性质,或者根据其性质推论出该事物的某种 可能的产生方式而得到的知识”①。后来在《论物体》中,他给哲学下 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哲学是关于结果或现象的知识,这种知识是 我们根据我们首先具有的关于它们的原因或产生的知识,加以真实 的推理而获得的。而且,哲学还是关于可能存在的原因和产生的知 识,这种知识是我们由于首先认识到它们的结果而获得的。”②可以看 出,虽然上述两个说法的表述不同,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即哲学是 通过推理所获得的关于原因和结果的知识。③ 不过,这里所说的原因 和结果是属于何种东西呢?霍布斯认为是“物体”。他说:“哲学的对 象,或哲学所处理的材料,是每一个这样的物体,对这种物体,我们可 以构想它的任何一种产生,并且通过对它的思考,将它同别的物体进 行比较,或者说这种物体是可以组合和分解的;也就是说,哲学的对 象或它所处理的材料是我们对其产生或性质可以认识的每一个物 体。”④霍布斯认为,这个结论可以从他所提出的哲学定义中推演出 来。于是,哲学的任务就可以表述为:“从物体的产生寻求物体的性 质,或从物体的性质寻求物体的产生。”⑤霍布斯明确将物体作为哲学

① 霍布斯:《利维坦》,载于《托马斯·霍布斯著作集》第3卷,第664页。

② 蛋布斯:《论物体》,载于《托马斯·霍布斯著作集》第1卷,第3页。

③ 上述两段话中所说的“产生”(generation,有时作 production)是与“原因”相关的 概念,因为根据西方哲学的传统观点,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才可能的。

④⑤ 霍布斯:《论物体》,载于《托马斯·霍布斯著作集》第1卷,第10页。

研究的对象,这使他成为英国近代哲学中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霍布斯关于哲学的定义也包含着对哲学研究方法的规定。 霍布斯认为,根据哲学的定义,凡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必定是关 于物体及其性质的,必定与物体的产生即因果关系有关,必定依赖于 人的正确推理。凡不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事情,都不是哲学研究的对 象,应当从哲学中排除出去。被霍布斯从哲学中排除出去的包括单 纯的感觉和记忆、占星术之类的妄断邪说、关于政治和自然发展的历 史等,因为这些事情没有运用推理,或者没有运用正确的推理。当霍 布斯声称要将不符合哲学要求的事情从哲学中排除出去的时候,他 的主要矛头是指向宗教神学的。他明确指出哲学排除神学,因为神 学把上帝看成是永恒的、不能被产生的、不能被理解的,神里面没有 任何东西是可以分解和组合的,也没有任何东西产生。关于天使、神 启和神灵崇拜等方面的学说也应当排除于哲学之外,因为它们都不 是根据正确的推理得来的。这样,霍布斯就把他的哲学同形形色色 的宗教神学划清了界限。

如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哲学家一样,霍布斯非常重视对哲学方 法的研究。他说,根据哲学的定义可知,哲学研究的方法就是“根据 结果的已知原因来发现结果,或根据原因的已知结果来发现原因时 的最简捷途径”①。受自然科学,尤其是几何学和伽利略的机械力学 的影响,霍布斯特别强调和运用以下哲学方法。

一定义的方法

定义的方法是指在一切推理之前,首先给推理所运用的词项下 准确的定义,也就是用语言对词语的意义作出明确的说明或规定。 他认为,凡是要获得真正的知识,都必须重视定义的方法,要纠正错 误的定义,提出正确的定义。

定义的方法是霍布斯从几何学中模仿来的,它尤其在霍布斯的

① 霍布斯:《论物体》,载于《托马斯·霍布斯著作集》第1卷,第66页。

语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霍布斯认为,几何学是一切自然科学 之母,是从古至今上帝馈赠给人类的唯一科学。几何学的主要方法 之一就是把确定语词的定义作为推理的开端,这个方法同样适合于 哲学的研究。他认为,任何证明都依据于两个规则:一是证明所运用 的各项原则必须是真实明确的定义,二是证明所作的推理是必然的。 在这里定义是重要的,因为没有准确的定义,即使推理过程是无误 的,也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任何有效的证明而言,定义就是基 本的原则和命题。霍布斯还肯定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对时 间、地点、实体、本质等概念下定义的方法,认为这就是将定义当做 “种子”,为哲学设定根据,进而迎来哲学的收获。霍布斯明确承认自 己采取的就是这种方法,他对自己所讨论的几乎所有重要概念都给 出了定义。

二推理的方法:计算

霍布斯认为哲学所采取的推理的方法是计算,即加和减。他说; “我所谓的‘推理’(ratiocination)是指计算(computation)。既然计算 或者是把许多东西加在一起,得到它们的总数,或者是把一件东西从 另一件东西中取出,得知还剩下什么,所以,推理与加和减是同样 的。”①比如,霍布斯用下面的例子说明如何对心中的观念进行推理 和计算。当一个人模糊地看到远处有某个东西,就在心中形成了一 个“物体”的观念。当他走近些时,看到那个东西是到处活动的,就 形成了一个“活的”的观念。当他走得更近些,看到这个东西具有理 性生物所具有的形状、声音等标记,就形成了“理性的”观念。最后, 当他充分仔细地观察这个东西,因而想到他前面所看到的是同一个 东西时,他的三个观念就在心中相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物体-活 的-理性的”东西的观念,也就是“人”的观念。减法的过程与此相 反。当他看到近处的一个人,心中就有了一个“人”的观念。当这个

① 霍布斯:《论物体》,载于《托马斯·霍布斯著作集》第1卷,第3页。

人逐渐走远,“理性的”、“活的”、“物体”的观念就逐一从他心中“人” 的观念中减去。最后当什么东西也看不见时,他心中的那个观念就 完全消失了。①

根据霍布斯所说,这种加减计算是广义的,不只限于数字方面, 而是可以用于与推理有关的一切方面。对几何学家研究的线、形、角 可以进行加减计算,对物理学家研究的速度和力可以进行加减计算, 对逻辑学家研究的语词、断言、三段论、证明、命题、结论等之间的联 结关系可以进行计算,对政治学家研究的契约和义务关系可以进行 计算,对法律学家研究的法律和事实可以进行计算。“总之,不论在 任何事情上,只要有用加减之处,也就有用推理之处;如果没有用加 减之处,推理就完全无事可做。”②霍布斯所说的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对 推理的普遍规则的规定,他在此强调了推理的演绎性质,许多学者因 此把他看成是笛卡尔式的理性主义认识方法的追随者。

霍布斯用加和减来说明推理的特点,是一种简单肤浅的看法,因 为加和减并不能涵盖推理的一切形式,也不能概括推理的一切特征。 霍布斯把推理理解为加和减的计算,说明他受当时几何学和机械力 学的影响,把人类的理性活动仅仅当做简单的数量关系,抹杀了人类 思维特有的抽象思辨功能,从而陷入了机械论的思维方式。当然,这 主要是就推理就是计算这个基本原则而说的,实际上,我们后面将看 到,当霍布斯将他的推理方法应用于社会和政治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① 要注意的是,霍布斯用这个例子不但要说明心灵如何对观念进行“推理”(加 减),还要说明这种推理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是如何可能的。在他看来,思想活 动(至少就“推理”和“形成概念”而言)不需要语言也完全可以进行。对于他的这一论 断,如果考虑到他一贯强调思想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可以不必认真看待,但是,他在这 里所作的另一“暗示”却是不应忽视的。也就是说,他在这个例子中还暗示出:虽然人 的内心状态(比如这里所说的“观念”状态)不是语言,也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但它却 可以与语言相似,具有“语义的”特征和句法结构,可以以表象的方式与外界事物或性 质发生对应关系。在这个意义上,霍布斯的“暗示”就与当代心灵哲学家福多 (J.A.Fodor)的“思想语言”假说十分接近了。而众所周知,“思想语言”已经成为当代 心灵哲学中争论不休的重要论题。

② 霍布斯:《利维坦》,载于《托马斯·霍布斯著作集》第3卷,第30页。

时,时常表现出对科学方法论的卓越设想。比如,他把定义规则和演 绎方法结合起来,实际提出了一种约定论的证明方式;他把假设和试 错方法引入推演过程,实际上预见到了19世纪之后才被人们广泛讨 论的假设~演绎的科学推理方法。

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霍布斯认为,在对事物的原因和结果的探讨中需要采用分析和 综合的方法。这个方法显然是他受到伽利略的机械力学的启发而提 出来的,他还把伽利略的术语“分解”和“组合”(resolution and composition)当做与“分析”和“综合”(analysis and synthesis)同样意义的术 语来使用。他认为,分析就是从已知的结果分解、追溯出产生该结果 的各个原因,综合就是根据某个结果的各个原因,组合、合成产生该 结果的完整的原因。

由于某个已知的结果总是作为一个完整、具体的事物出现的,我 们总是先知道某个东西的存在,知道它是什么,而不知道它的原因。 要知道它的原因,就必须首先对它进行分析,找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各 个部分的原因。通过分析,我们将完整、具体的事物分解为它的各个 部分。这里的部分不是指事物的外在结构的部分,比如人的头、躯 干、四肢等部分,而是指事物本性的部分,这些部分比那个事物本身 更有普遍性,因此这种分析是依靠理性来进行的。比如,对于一个正 方形,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一个平面,这个平面是由若干相等的直线 和直角封闭着的。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得到了一些能适用于许 多事物的比较普遍的东西,即直线、平面、直角等。又如我们对金子 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固体的、可见的、沉重的等比金子本身更普遍的 东西。因此,霍布斯说:“获得关于事物普遍知识的方法纯粹是分析 的。”①如果我们能继续找到这些普遍东西的原因,就是发现了那个事 物各个部分的原因。当我们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各个部分的原因组合

① 覆布斯:《论物体》,载于《托马斯·霍布斯著作集》第1卷,第69页。

起来,作整体的考虑,就是综合。通过综合,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整 体的或完整的原因。霍布斯说:“显然,在寻求原因时,有时需要分析 的方法,有时需要综合的方法。在设想各种情节如何分别导致结果 之产生时,需要分析的方法;在把这些情节能够独自造成的东西相加 并组合时,需要综合的方法。”①

此外,无论分析和综合,都可以分为不同的步骤或层次来进行。 也就是说,对初步分析所达到的东西还可以继续分析下去,直至达到 最普遍的东西或原则为止,综合也可以从最普遍的原则出发,不断扩 大其范围,直至达到对万事方物的原因的认识。

在关于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论述中,霍布斯还将归纳方法引入进 来。他说,当我们要寻找任何已知结果的原因时,必须逐一考察伴随 或先于结果出现的每一个属性,看它们是否有助于产生那个结果,看 如果某一个属性不在时那个结果是否会存在。用这种方法将无助于 产生那个结果的属性从有助于产生那个结果的属性中分离出来,加 以排除。然后,我们将有助于产生那个结果的属性放到一起,看它们 都出现时,是否能设想那个结果会出现。如果那个结果会出现,那些 属性的集合就是那个结果的完全的原因,否则就不是。如果出现后 一种情况,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寻找其他的属性,并把它列入考察之 中。如果将霍布斯的归纳法与培根的归纳法作比较,不难看出两者 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充分表明霍布斯受到培根的影响。同时也说明, 虽然霍布斯声称他所说的分析和综合也是加和减的计算,但实际上 它们已经远远超出了加和减的狭隘范围。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古典政治经济学

    社会科学领域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杜尔 哥和孔多塞以及英国人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三个基 人。① 三人中杜尔哥最为年长,他的思想对孔多塞和亚当·斯密多有 影响。 ① 参见伊尔《启蒙的政治家:杜尔哥的生活》,第4页,伦敦,奥蒂拉出版社, 1999。 从理论上追溯,杜尔哥的思想受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很 大启发。魁奈是与伏尔泰同时代的人,…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291
  • 第四节被知觉的世界

    在《知觉现象学》的第二部分“被知觉的世界”中,梅洛-庞蒂首先 指出,身体的理论已经是一种知觉的理论。对身体的现象学描述表 明,身体本身就是对于整体存在的表达。他认为,身体不是一个机械 的物体,而是一个身体意向性,它的另一极就是被知觉的世界。这 样,我们就恢复了身体-主体与被知觉的世界之间的本质联系。在我 们获得一个外部世界的观念之前,我们已经经验到我们的在世…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250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八章-在线阅读

    第八章 战争的第三年。普拉提亚之围。佛米奥在海战中获胜。西塔尔克斯统率色雷斯人入侵马其顿。71 翌年[1]夏季,伯罗奔尼撒人和他们的同盟者没有入侵阿提卡,而是向普拉提亚进军。拉栖代梦人的国王、宙西达姆斯之子阿奇达姆斯担任这支军队的统帅。他在普拉提亚境内安营扎寨,蹂躏了他们的国土。当时普拉提亚人急忙派使者到他那里。他们这样说: [2]“阿奇达姆斯和拉栖代梦人啊…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227
  • 埃斯库罗斯悲剧-《奠酒人》-(二)进场歌-在线阅读

    (埃勃克特拉和歌队身披黑纱,缓步而行,向坟墓走来) 歌队 (第一曲首节) 我们奉命从宫中前来, 祭奠亡魂,不断捶打胸脯。 面颊被指甲抓伤, 现出条条新鲜的血痕, 心灵由声声哭喊滋润。 强烈的悲痛使我们 扯破了身上的衣服, 撕碎了胸前的衣衫, 一阵阵悲惨的哀伤, 不断地袭击我们。 (第一曲次节) 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慌 充斥王宫,充满仇恨的睡梦, 王后夜间在宫里 …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1日
    425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七章 最渊博的智者-在线阅读

    第七章 最渊博的智者 作为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一生享尽荣华,却在流亡中孤独地死去。 也许亚里士多德不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但肯定是最渊博的哲学家。 公元前384年,他出生在色雷斯一个叫斯塔基拉的海港城市。 我们前面讲过,色雷斯曾哺育了德谟克里特和斯巴达克,现在又加上了一个更伟大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的御医。所谓御医就是国王的…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12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