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类理智新论》中的认识论、 《神正论》中的伦理学及其背景

莱布尼茨没有像后来的黑格尔那样发表大部头著作以从正面构 造哲学体系。他的许多重要思想存留在许多笔记式短文(比如《单子 论》)和大量的书信中,即使是他仅有的两部篇幅较长的著作 《人类理智新论》与《神正论》,也是论战性的著作,他的学生和后来的研 究者从中总结出了他的哲学体系。

我们首先应注意莱布尼茨思想的发祥地,这就是他在 1686 年写 的一个小册子——《形而上学谈话》。① 此书在 1907年才第一次出 版。这是莱布尼茨经过长期思考后,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发他的哲 学构想。在这个意义上,这本小册子含有《人类理智新论》和《神正论》 的思想萌芽。关于《形而上学谈话》的意义,正如莱布尼茨本人所说 的,人们从书中可以看到,他在游历法国、英国、荷兰途中与一些重要 人物的对话,启发了他最深刻的哲学学说。② 这本书的文体可能受到 斯宾诺莎《伦理学》的影响,它是由37个命题式小标题组成的(莱布尼 茨和斯宾诺莎都是理性主义者,精通几何学和数学,秩序对他们是非 常重要的。为了阐释的便利,我们这里把这些小标题视为命题)。这 些命题中许多处提及上帝,莱布尼茨认为上帝是世界秩序最根本的 保证,即:上帝保证世界的真善美(命题二);上帝只在秩序的范围内 活动(命题六);奇迹只是遵守普遍的秩序(命题七);形式是现象中的 不变因素(命题十);上帝可以创造不同的实体(命题十四)。其中命题 十四已显露出单子论的萌芽,明显不同于斯宾诺莎的唯一实体。此 书也论及自然科学,如称:力学的规则不仅依赖于几何学,更离不开 形而上学,否则自然现象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命题二十一)——这体 现了莱布尼茨的基本立场,即认为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出版此书法文版的莱斯蒂耶纳(M.Lestienne)在序言中谈到莱 布尼茨对这本小册子的看法,莱布尼茨认为他在书中已经独立把握 了未来哲学的框架,是成熟的标志。莱布尼茨已经形成自己的单子 实体概念,并以这样的眼光解释世界,但并不想发表。他在1686年4 月12日的一封信中这样说:“我不急于发表自己关于抽象物质的看

① 我们这里引用的此书版本,是1952年由巴黎哲学图书出版社整理出版的,为 与原始文本相区别,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谈话集》,下同。

② 参见同上书,第6页。

法……我的作品特别使用了一些最为巧妙灵活的判断。”①1695年 4 月16日,莱布尼茨在另一封信中谈到他的健康情况不太好,并说:“这 使我想到发表一些东西,我关于诸多实体交往的体系,灵魂与身体的 统一的思想。”②也就在同一年,他发表了短文《关于自然、实体的相互 作用,以及灵魂与身体之间统一的新体系》,全面阐述他的自然哲学 思想,以及灵魂与身体的统一问题。所以,这篇文章是莱布尼茨单子 论哲学体系的一次预演。这是他最富有成果的时期,《人类理智新 论》和《神正论》是这个时期的两个重要成果。

—《人类理智新论》

《人类理智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是莱布尼茨对洛克哲学的系 统评价,是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价值的重要文献,因为它反映了近代 欧洲理性主义哲学与经验主义哲学的一次全面的交锋。1690 年,洛 克的《人类理智论》英文版第一次出版,莱布尼茨详细阅读,并且很快 写出了一些批评短文,其中有些文章传到洛克手中,但是,洛克似乎 对莱布尼茨的批评持轻视态度,甚至认为不值得一驳。与此同时, 《人类理智论》影响日渐扩大,出了不同的版本。莱布尼茨不但精通 这本书的每一部分,而且作了系统的评论,这些评论结集成我们现在 看到的《新论》。这本书在莱布尼茨生前没有发表,一个重要原因是 他在1704年将原书写好后,听说洛克原书译本要作重要修改,莱布尼 茨想等到知道这些修改后再发表,但是洛克于1704年底逝世了,莱布 尼茨不想出版一本反驳已故作者的作品。

《新论》的序言是莱布尼茨后来单独写的,由于原书的正文写得 不甚连贯(它使用了对话文体),这篇序言更能使我们对全书有总体 的把握。他在序言中总结了自己与洛克的主要分歧:洛克认为人的 心灵像一块白板,没有任何观念;莱布尼茨则承认有天生的观念,必 然的真理。但莱布尼茨认为他与洛克的分歧不是不可克服的。

① 莱布尼茨:《形而上学谈话集》,第10页,巴黎,哲学图书出版社,1952。

② 同上书,第12页。

莱布尼茨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评价甚高。他说:“《人类理智 论》是由一位非常杰出的英国人写的,它是我们时代最好、最受尊敬 的著作之一,所以我做了笔记,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此书涉及的相同 问题。”①他的书名只是在洛克原书名上加了一个“新”字,他把洛克 作为谈话中的一个朋友,这是有不同见解的朋友之间的对话,而且, 莱布尼茨从对洛克原文的大量转述中阐发了自己的见解,洛克成为 他的一个思想向导。莱布尼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我[在这 本书中]希望从别人的著作中得到启示,不仅是以压缩我自己著作 的办法(实际上,沿着一个好作者的线索比从事完全没有基础的工 作要好得多),而且还有另外的办法,即在他(指洛克——引者)所给 予我们的东西中加上点什么,这总比開创一个独立的出发点要容 易。”②这样的阅读方法是从原来的文本中找出某些颠覆自己的东 西,它最早见于柏拉图的对话集。但是,这里莱布尼茨似乎更強调 原来的文本是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否则就没有任何新的创造(20 世纪法国哲学家也用了这样的“解读”方法,最典型的是德里达)。 莱布尼茨认为,洛克说了无数值得称赞的话,但是他与洛克的哲学 体系非常不同。他说:“他(指洛克——引者)与亚里士多德有更多 联系,而我则倾向于柏拉图,虽然我们两人都从这两个古代著者的 学说出发。洛克更大众化,而我有时被迫帶些神秘和抽象……”③ 莱布尼茨首先提出他与洛克的根本区别:灵魂的本来状态是否 完全是“空的”,就像一个写字板,上面还什么字都没有写;然后,是 否在这个白板上书写的一切都来自感觉经验,或者说,是否一切真 理都依赖经验。莱布尼茨的立场是:“虽然感覺是我们实际获取知 识所必须的,但是它绝不意味着已经足以提供我们全部知识,感觉 给我们的只是例子,也就是特殊的或个别的真理。现在,所有的例

① 莱布尼茨:《單子论和其他哲学著作集》,罗伯特·拉塔英译本,第357页,克 拉伦登出版社,1898。

②同上书,第357—358 页。

③ 闭上书,第358—359 页。

子都证明一个一般的真理,然而,无论例子的数量如何多,都不足以 建立同一真理的普遍必然性,因为不能得出结论说,已经发生的事 情一定会以同样的方式再次发生。”①莱布尼茨还举了一个例子(它 在现在看来也是有说服力的),古代以来人们总是发现每天24 小 时,夜与昼轮回。但是他说,如果认为这就是普遍真理,认为从任何 地方都可以观察到同样的现象,那就错了,“因为我们必须清楚,地 球和太阳本身并不必然永远存在,也许将来有个时刻,这个美丽的 星球和它的整个体系都不再存在,至少不以它现在的形式存在。所 以必然的真理,比如我们在纯粹数学,特别是在算术和几何学中发 现的真理一定有这样的原则:它的证明不依赖例子,也就是不依赖 感觉的证明,虽然没有感觉,必然真理不会自己跑到我们头脑中 来……逻辑学,还有形而上学、伦理学及其自然神学和自然法理学 都完全是这样的真理,就是说,它们的证明之可以来自被称做天生 的内在原则”②。对这样的原则不是理解的问题,而是“信念”,无条 件地相信它们一定为真。在莱布尼茨看来,这就是人与动物的根本 区别:单纯的感觉属于动物性的东西,动物局限于经验,只能记住例 子;人则有理性。他说,最聪明的人不相信经验,而是尽可能多地尝 试,以找到例外。

莱布尼茨认为,洛克也承认,有些观念不来自感觉,而来自反省。

莱布尼茨说,其实反省就是关注我们的内心中那些外来的感觉不能

① 莱布尼茨:《单子论和其他哲学著作集》,罗伯特·拉塔英译本,第362页,克 拉伦登出版社,1898。1702年,当时莱布尼茨正在写作《人类理智新论》,他在一封 信中曾经写道:“我们利用我们外在的感觉,就像瞎子使用他的棍子。感觉使我们知道了它所接触的特殊对象,它们是有色的、出声的、有味道的、可以触摸的,但是 感觉并不能使我们知道这些感觉的性质是什么,也不能知道感觉是由什么构成 的……我承认,在我们目前的状态下,外在的感觉是我们的思想所必须的,否则我 们就不应当思想,但是说某件事情对某种东西是必须的,并不就可解释为是那东西 的本质。空气是我们的生命所必须的,但是我们的生命是一种有别于空气的东西。 感觉为我们提供理性的质料。”

② 同上书,第 363 页。

带给我们的东西,也就是天生的观念。莱布尼茨称这些反省的对象 也就是理智的对象,如存在、统一、绵延、愉悦等等。他说: 所以我用了一块有纹理的大理石的例子,既不是一块清一 色的大理石,也不是白板……如果有这样一块有纹理的石头,它 的纹理能刻出赫尔库勒的头像而不是任何别人的头像,我们就 倾向于用这块石头刻这个像。赫尔库勒头像天生就在这石头 里,虽然还需要经过抛光把这些纹理加工出来。于是观念和真 理也作为自然倾向天生就在我们心中………并不是活跃的……经 常是觉察不到的。①

莱布尼茨用这样“有纹理的大理石”反驳洛克的白板说。在我们看 来,洛克和莱布尼茨的理论都只是假说,是没有办法证明的。洛克设 想有一种纯粹的理想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除非发生外来的刺激, 否则人就像处在熟睡无梦的状态。而在莱布尼茨看来,作为单子的 人,心灵总是处于活跃状态(主观能动性)。两人一个强调物的方面 (唯物论),一个强调心的方面(唯心论)。从莱布尼茨这条线索,可以 看到后来德国古典哲学的许多“纹理”。莱布尼茨甚至也注意到“无 意识”,他认为内心的许多体验并没有经过反思,我们没有察觉出内 心的变化,因为它们实在是太精细了。莱布尼茨这里谈到的其实是 一种言语难以表达的朦胧,只有混沌的一片。值得注意的是,莱布尼 茨这里提到的精细而朦胧的内容既是指无意识,也指不可察觉。换 句话说,这里的情形超出了人的理解力的界限。莱布尼茨在序言中 认为,可以用无意识(不可察觉)的知觉解释身体与灵魂,解释所有单 子或简单实体神奇的先定和谐。莱布尼茨这样的说法出乎我们的预 料,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谈“理性”的神秘,那些“纹理”不但难以察觉,而 且用不着解释。同样的“素材”在不同的时代可以有不同的结果,20

① 莱布尼茨:《单子论和其他哲学著作集》,罗伯特·拉塔英译本,第366—367 页,克拉伦登出版社,1898。

世纪的弗洛伊德和德里达从无意识领域进入精神分析和解构(他们 也会说那些“纹理”是一些原始的痕迹),而莱布尼茨说,原始混沌的 朦胧状态(“纹理”的隐喻)就是我们难以理解的“先定的和谐”,那些预 先就有的东西原来就是那个样子的。

莱布尼茨在序言中还提出,自然界没有飞跃,一个运动绝不能直 接来自静止,也不会归结为静止,而是不断地通过碎小的运动持续下 去,就像我们前面谈到的那些精细的、难以察觉的东西一样。他认为 宇宙中总有无数的单子,既没有牛顿的绝对虚空的空间,也没有洛克 绝对空虚的心灵。就是说,单子、原子、物质和空间不可分,能动的灵 魂与身体也不可分。在身体与灵魂关系问题上,他认为自己不仅不 同于洛克,也不同于当时流行的观点。就是说,莱布尼茨承认灵魂与 身体不可分(这接近了唯物主义或无神论,他死后,教士称他是“什么 也不信的人”),而洛克的白板说却好像是没有灵魂的身体。同时,没 有两个一样的灵魂,就像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单子一样,从一个灵魂 无法跳到另一个灵魂。

我们要十分重视莱布尼茨关于“差异”的思想,这也是他的哲学 体系(单子论)的主要特征。他不仅注意到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位置上 的差别,而且认为事物遵循“内在差别的原则”(internal principle of distinction)。即使是同类事物中,也没有任何两个事物完全一样。换 句话说,时间和位置只是外在(关系)的差别,它们使我们区别事物的 现象。但是莱布尼茨认为,同一和异质的准确规定并不是时间和位 置的问题,虽然事物的不同伴随着时间和位置的不同。所谓“内在差 别的原则”是根据“难以察觉的变化”(imperceptible variations),这样 的变化只有从内部才能细致地体会出来。比如,每个人都有五官,粗 看起来似乎都差不多。事实上,欧洲人区别中国人的面相比区别他 们自己种类的面相来得困难,反之,中国人对欧洲人亦然。这说明内 在的根据更靠得住,莱布尼茨其实是把“内在的差别”理解为灵魂的 差别,他这样说:“由于那些难以察觉的变化,两个个体不可能完全相 像,而且永远不光是号码不同,这就结束了所谓灵魂空的白板、没有 思想的灵魂、没有积极性的实体、真空、物质粒子的不可分性、绝对的静止……以及哲学家们的其他虚构。”①就是说,正是思想的能动性推 动物的能动性,并把不同的个体区别开来,这是内在性质的差别。莱布 尼茨特别反复指出,哲学家们往往不注意感觉不到的东西(“隐”),从而 导致无知。莱布尼茨的批评不是仅仅针对洛克的,而是针对所有经验 论者的。“隐”的东西是一种抽象,根据莱布尼茨的理论,它应该是“察 觉不出的变化”,是内因。他说:“这样的无意识的知觉的知识,也用于 解释两个灵魂,人的或其他种类的灵魂,为何以及如何不会被上帝完全 一样地创造出来。每个灵魂从一开始就有它将在宇宙中拥有的观 点。”②或者说,每个灵魂看世界的观点一开始就不一样,是由于其内在 的差别使然。引申义是,不同的灵魂之间没有“公约”。两个个体的差 别之所以难以区别,就在于两者的差别不是外表上的(就像法国当代哲 学家列维纳斯创造的“他者”概念,“他者”是绝对的“异”,我不可能真的 知道它在想什么)。

在莱布尼茨那里,灵魂有等级的不同,即感觉程度高低的区别, 甚至物体也有朦胧的知觉。这样的态度是万物有灵论,它导致灵魂 不灭(具体灵魂个体会随着身体而死亡,但是整个宇宙灵魂不灭)。 尽管如此,莱布尼茨所谈的主要是人的灵魂,即理性灵魂。

二《神正论》

《神正论》一书反驳了培尔在《历史批判词典》中的观点,培尔对 神学持批判的态度。《神正论》也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因为关于善恶 的讨论构成了全书的重要内容。其中的重要问题是:上帝是否选择 了一个最好的世界?如何理解世界上存在的恶?莱布尼茨称,在这 样的问题上他追寻奥古斯丁的观点,就是说,上帝允许恶是为了带来 更大的善,即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所理解的善。他进 一步说:“我认为,古人所谓亚当的堕落其实是一种幸福的原罪,因为

① 莱布尼茨:《单子论和其他哲学著作集》,罗伯特·拉塔英译本,第377-378 贞,克拉伦登出版社,1898。

② 同上书,第 379—380 页。

它随着圣子化身的显现而获得拯救,上帝把某种高贵的东西给了宇 宙,比其他创造出来的东西都高贵……上帝允许某些被创造物有机 会行使它们的自由,即使上帝预见到这些生灵会转向邪恶。上帝能 很好地矫正罪恶……我已经进一步证明,这个宇宙实际上比一切其 他可能的宇宙更好。”①就是说,原罪并不可怕,因为人是理智的动物, 人身上的善远远多于恶,上帝对人的赞美远远大于对人的谴责,人享 有的幸福多于灾难。莱布尼茨对整个宇宙和人类持乐观主义的态 度,他说:“我有权利认为-件事情是可能的,只要它的不可能性没有 得到证明。”②莱布尼茨承认他这里作了思想上的冒险,虽然他提出的 假说不能得到证明,但是也没有被证伪。只要还没有被证明是错的 就可以大胆想像。

在为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作辩护时, 莱布尼茨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上帝的善(延伸到幸福、理性)是 无限的,而恶是有限的。上帝的智慧深不可测,它背后起作用的是宇 宙的和谐,也就是上帝所选中的东西。

莱布尼茨以上的假定遭到了康德的严厉批评,康德称它是独断 论的形而上学,它把许多本来不该混淆的东西不经批判地放在一起, 而没有事先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我们从《神正论》中找到了康德批 判他的根据,莱布尼茨正是这样说的:“善的必然性是几何学的,或形 而上学的,完全绝对的;事物的偶然性被摧毁了,不会有选择。”③这一 切被追溯到上帝的自由意志,而那种必然性也被莱布尼茨解释为道 德。于是,一切似乎都没有商量的余地。后来,康德把这种善的道德 说成是“绝对命令”。

三伦理学

我们在阅读莱布尼茨的《神正论》时,已经强烈感受到其中的道

①《莱布尼茨的哲学著作》,邓肯英译本,第285页,新港出版社,1908。

② 同上书,第286页。

③ 同上书,第 293 页。

德力量,它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中最高的层次。正如康德所批 评的那样,莱布尼茨把属于知识论的东西(科学的形而上学)与属于 信仰的东西(道德的形而上学)混淆起来,从而陷入了独断论。这样 的独断论是康德之前欧洲近代形而上学的传统,即把伦理学问题当 成本体论与认识论的问题,这样的立场在斯宾诺莎那里得到了全面 的阐述。在讨论莱布尼茨的伦理学时,避开斯宾诺莎的影响几乎是 不可能的。尽管莱布尼茨曾经公开批评斯宾诺莎的学说,但是两人 在大的方向上都是理性主义者,两人的关系是复杂的。而在哲学史 上争论的主要问题是:莱布尼茨是否为斯宾诺莎主义者?他究竟在 多大程度上受到斯宾诺莎的影响?目前倾向性的意见是,虽然莱布 尼茨不是斯宾诺莎的真正追随者,但他在早期受到后者很大的影响。 在1676—1680年间,莱布尼茨认真研读了斯宾诺莎的著作。斯宾诺 莎的《伦理学》于1678年1月刚刚发表时,莱布尼茨就得到了该书,并 在阅读时做了许多笔记(载于《莱布尼茨的哲学著作》)。笔记中莱布 尼茨强调伦理学的清晰和秩序,他认为斯宾诺莎伦理学使用的基本 概念不够清晰,包括实体、属性、样式、上帝等等。莱布尼茨应用了更 为严格的逻辑方法,批评斯宾诺莎在逻辑上不够严密。比如,斯宾诺 莎认为实体是不依赖任何其他概念的概念,可是在接下来的定义中, 又说属性是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这就等于说,属性的概念是形成 实体概念所必须的,但是属性不是事物本身,实体不需要其他事物的 概念。斯宾诺莎这样的命题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在批评斯宾诺莎的概 念时,莱布尼茨使用最多的词是“obscure”,意为“含糊不清的”。我们暂 且不谈莱布尼茨的批评是否误解了斯宾诺莎的意思,从这个词中可见 莱布尼茨伦理学诉诸逻辑上的清晰性这个基本意向。他从这个基本意 向出发,逐条批评斯宾诺莎。再比如斯宾诺莎说实体在本性上先于它 的样式,莱布尼茨说这样的命题不能被证明,因为虽然其他东西要通过 本性上在先的东西理解,但是困难在于,不仅在后的东西要通过在先的 东西得到理解,而且在先的东西(实体)也要通过在后的东西(样式)得 到理解,这就与实体的定义发生矛盾。在实体问题上,莱布尼茨与斯宾 诺莎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认为实体绝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详见下节),即不同的实体有不同的属性,所以两个实体在本性上绝不相同。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在线阅读

    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思想开明, 科学昌盛,工业发达,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最能反映这一时代精神和民 族精神的哲学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英国经验论。除了经验论的主流 之外,这一时期的英国哲学还有剑桥的柏拉图学派以及苏格兰的常识哲学。 经验论的立场介于思辨与常识、科学与信仰、怀疑与确定、唯心与唯物之…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81
  • 第九章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将希腊古典哲学推向全盛高峰的开路人。他和智者一样顺应历史潮流,主要研究人和社会,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同时,他在批判智者的感觉论相对主义中,大力开创理性主义哲学。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建了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达成希腊古典哲学最光辉灿烂的全盛。他倡导的理性主义传统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主流。一直影响着西方文明进程,他在西方…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203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八卷 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 毕达哥拉斯 (约公元前582—前500年) 在陈述完从泰勒斯开始的伊奥尼亚派及其主要代表的哲学后,让我们 进一步来考察意大利派的哲学,这个学派创始于珠宝匠涅萨尔库(Mnesar chus)的儿子毕达哥拉斯。① 据赫尔米波说,他是萨摩斯人,或据阿里司 托森说是第勒尼安人(Tyrrhenian),来自那些被雅典人赶走了其第勒尼安 居民而后控制的岛屿中的…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41
  • 第一节 叔本华的社会背景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 年2月22日出生于但泽[Danzig,今波兰北部格但斯克(Gdansk)的旧称],祖上有荷兰血统。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具有世界主义的胸怀,为其取名“Arthur”,因此名为英、法、德各国所通用。母亲是当时活跃在文学沙龙中的一位著名作家。1797—1799年,叔本华随同父亲一起去法国,在那里学习了法语…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326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一卷 第二章 第一节-在线阅读

    第一节 一般先验演绎的原则 法学家在谈到权限和越权时,把一桩法律诉讼中的权利问题(quid juris) 和涉及事实的问题(quid facti)区别开来,而由于他们对两方面都要求证明,这 样,他们把前一种证明,即应阐明权限或合法要求的证明,称之为演绎。我们 在使用大量经验性概念时没有人提出异议,我们也不加演绎就理直气壮地坚 持赋予这些概念某种意义和自以为的…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2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