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斯宾诺莎的情感理论

斯宾诺莎《伦理学》之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内容全部谈的是情感问 题,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从全书的结构看这似乎有些不成比 例。至少从表面上的原因追溯,斯宾诺莎这部书的旨趣不是本体论, 而是伦理学。伦理学以人为研究的对象,而在斯宾诺莎看来,情感构 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第三部分的序言中,斯宾诺莎向我们揭示,情感是自然而然 的,遵循一定的秩序,为外因所诱惑。外因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从根 本上讲是人所无法控制的,人性情中的软弱不是应该加以克服的缺 陷,而是自然本来如此。当然,斯宾诺莎的目的不是描述心理学,他 至少在形式上是用几何学的形式规范现代心理学的内容,把伦理学 与本体论结合起来。但是对我们来说,更关心的不是斯宾诺莎论述 情感之普遍性的一般原则,而是他分别考察情感样式时的精彩判断。 在公设中,斯宾诺莎论述了情感与心灵的关系,认为心灵所具有的情 感虽然是有原因的,但是它往往来自外部的原因(受情绪或情欲的支 配),而不是直接来自神,所以不正确的观念甚多。当然心灵也拥有 正确的观念,也就是真观念。真观念与心灵本身无关,而直接来自 神,心灵只是载体。

第三部分总共有59个命题,排在前面的命题的内容往往是一般 性的,此后依次是较为特殊的命题。在第一个命题中斯宾诺莎认为, 由于情感中不正确的观念甚多,情感具有被动性;反之,心灵拥有的 正确观念越多,就越能自主。第二个命题似乎又是一个难题:“身体 不能决定心灵,使它思想,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使它动或静,更不能 决定它使它成为任何别的东西,如果有任何别的东西的话。”①既然身 体与心灵相互不是对方的原因,又如何能相互一致呢?这个问题在 笛卡尔那里就没有解决,到了斯宾诺莎这里,身心关系有所进步,他 不承认心灵与身体是两个不同的实体,但是,心与身被认为是相互平 行、互不干涉的。身与心都不能统一到对方,但它们统一到神,神表 现为有思想和有形状的东西,也就是人,但斯宾诺莎从来没有说人就 是神。传统的评价认为,斯宾诺莎遗留下身心二元论的影子。这样 的评价当然不错,但它忽视了斯宾诺莎所言的真谛。斯宾诺莎当然 知道一般人都会接受的身心统一论,但他在身心关系中看到了空隙, 即身体的状态并不简单地听命于心灵。斯宾诺莎启示了身体对人的 神秘因素,身体有永远超出人的智能的因素。可以认为这里的空隙 也就是身体中躲藏在意识背后的东西。舌头和欲望直接与身体的活 动有关,它们是最难控制的。命题二附释中说:“同时经验已经十分 充足地昭示我们,人类最无力控制的莫过于他们的舌头,而最不能够 做到的,莫过于节制他们的欲望。”②可以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非 理性情景和福柯所谓身体的疯狂作为斯宾诺莎这里所隐含之意向的 增补之链。从这些因素溢出心灵所惊讶的东西,它们是意识所没有 想到的,从而也是无法控制的。心灵在身体面前沉默了,身体行为打 开了一个沉默的空间。更明白地说,行为与意识是两回事,意识不能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99—100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 同上书,第102页。

为行为做主,行为的后果不是自主的意识所能判断的。这里的行为 可以说是广义上的,它甚至包括了最接近身体的非意识因素,比如下 意识流淌出来的记忆(梦就是这样,梦中的动作甚至说话就不是出于 心灵的命令),身体的冲动,以及情感等等,它们比意识更加自由。所 以我们要划分两种自由,即行为上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注意,我们从 斯宾诺莎那里实际读出这样的意思:广义上的身体行为包含了情感行 为。斯宾诺莎认为,每个人所做的事,都是基于他的情感。情感中的情 绪是最能体现这样的行为的,悲伤、愤怒、歇斯底里、爱、欢喜等等都伴 有肢体的变化,情感是肢体语言的延伸。当斯宾诺莎说心灵与身体不 相统一时,更多指心灵中的理性因素,即其中的意识形态部分。他当然 遵循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理性的动物”的定义,但斯宾诺莎的贡献是 在这里谈到了梦,他涉及到弗洛伊德后来对自我的区分,他说梦时的 “我”之行为与醒时的“我”全然不同,梦里可以胆大妄为,不听命于心 灵。斯宾诺莎走出了中世纪以来的神学传统,他绝不认为身体是污秽、 罪恶、被动之类,他不排斥而是表嘉身体或情感,这是他的启蒙思想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命题十一肯定了情绪对身体与心灵的巨大作用:“如果一物增加 或减少,促进或阻碍我们身体的活动力量,则这物的观念就会增加或 减少,促进或阻碍我们心灵的思想力量。”①注意,这里的物不是物体 之类,而是指情绪。情绪被看成物的因素、身体的引申因素。斯宾诺 莎认为有三种基本情绪:痛苦、快乐、欲望,从中可以引出其他样式的 情绪。如果我们分别用这里的痛苦和快乐置换上面命题中的“- 物”,就可辨明该命题的意义。所以有了命题十二:“心灵总是尽可能 努力去想像足以增加或助长身体的活动力量的东西。”②比如爱情、欢 喜之类引起人快乐的事,直接有益于人的身心。人的回忆也是这样, 应该把容易引起痛苦的事情忘掉。斯宾诺莎认为,爱是为一个外在 的原因所伴随的快乐,恨则是由一个外在的原因所伴随的痛苦,爱则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08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 同上书,第109 页。

要那原因所代表的物出现,恨则排斥那物的出现。斯宾诺莎还认为 情感中充满了偶然性,所谓“外在的原因”就是偶然的原因,虽然人的 意志总想挑选,但是人的神经又总是不经意地触到了引起快乐和痛 苦的因素。斯宾诺莎认为,同样的物因在想像中既可以引起爱也可 以引起恨,这样矛盾的情绪所引起的心灵状态叫做心情的波动。无 论引起快乐或痛苦的意象来源于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所引起的快 乐或痛苦的情绪是一样的。于是他在命题十八附释二中说: 从上面所说,我们可以了解希望、恐惧、信心、失望、愉快、悔 恨的性质。希望不是别的,仅不过是一种为将来或过去的事物 的意象所引起的不稳定的愉快,而对于这一事物的结果,我们还 在怀疑中。反之,恐惧乃是一种可疑的事物的意象所引起的不 稳定的痛苦。如果将怀疑之感从这两种情绪中取消,则希望会 变成信心,恐惧会变成失望。这就是说,变成我们所希望的或恐 惧的事物的意象所引起的愉快或痛苦。欣慰乃是一种为过去的 事物的意象所引起的快乐,而对于那一事物的前途,我们曾经加 以怀疑。悔恨是与欣慰相反的一种痛苦。①

对所有情感状态的界说,斯宾诺莎都采用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传 统的定义方法,即“种加属差”。这样的方法先让主词属于一个大的 种类(比如“人是……动物”),然后描述出主词与其他属于同一种类 之特殊属性(比如猫、狗等等)的差别(比如“人是理性的动物”)。斯宾 诺莎用这种逻辑分析的方法,精细地划分了情感之各种各样的样式 差别。虽然这样的方法有其精确性之优点,但也有武断性之嫌:它预 先划定好了一个不能逃出的大圈子,样式只能在这样的圈子里活动, 它限定了样式之间界限的超越。这样的逻辑方法与东方文化中的描 述方法有很大的差别。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14—115页,商务印书馆,1983。

斯宾诺莎并没有死守着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分析,他在说明各种 情感样式时引进了想像因素。快乐和痛苦与想像中爱的对象的存在 与消失有关。由此可以联结一系列相似的感情,有同情、怜悯、嘉许、 愤恨等等。又有叠加的复杂感情,即快乐可以来自想像自己所恨的 人感觉痛苦之时,别人的痛苦越大,自己的快乐越大。这样的快乐因 素就不是简单的。反之,痛苦可以来自想像所恨的入感觉快乐之时, 别人的快乐越大,自己的痛苦越大。这样的痛苦因素也不是简单的。 这样的痛苦或快乐往往难以持久,而且掺杂着相反的因素,终归要为 别人的痛苦而痛苦,为别人的欢乐而欢乐,因为毕竟是同类。此外还 有同一性质的情感之增补,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爱屋及乌”,就像斯宾 诺莎在命题二十六附释中所说:“由此可见,一个人如何会很容易陷 于对于他自己或他所爱的人评价过高,而对于他所恨的人,贬抑太 甚。一个人自视太高,此种想像叫做‘骄傲’……骄傲乃是由于一个 人自视过高而引起的快乐……由于低视他人而引起的快乐便叫做 ‘轻蔑’。”①爱一个人会连带地联系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这是同 一性质感情的查加、增补、模仿,它绝不仅仅局限于爱,就像斯宾诺莎 在命题二十七附释中所说:“这种情感模仿作用,就其关于痛苦之感 而言,便称为‘同情’,就其关于欲望的模仿而言,则称为‘好胜’。”②不 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其情感性质总体上是相同的,而斯宾诺莎在这 里演绎出远比“爱屋及乌”更复杂的情感样式。

与想像联结的情感样式中有些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如命题二十 九附释:“这种作一事与不作一事,完全因为我们欲取悦他人,便叫做 ‘野心’……又当我们想像着他人的行为,其目的在取悦我们时,所感 到的快乐,便叫做‘称赞’。”③我们在斯宾诺莎的论述中看到了伊壁鸠 鲁伦理观的影子,如命题三十九的附释:“所谓善是指一切的快乐,和 一切足以增进快乐的东西而言,特别是指能够满足愿望的任何东西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19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 同上书,第120页。

③ 同上书,第122页。

而言。所谓恶是指一切痛苦,特别是一切足以阻碍愿望的东西而 言。”①换句话说,凡出于我们本性而欲行为之事,便是好的,否则就是 恶的。如此而言,善恶是含糊不确定的词,因为不同的人对善恶的看 法是不同的。在同一个附释中,斯宾诺莎又说:“……每一个人都是依 据他的情感来判断或估量……那虚荣心重的人,所欲求的东西,无过于 荣誉,所畏惧的东西,无过于羞辱。而[在]那嫉妒心重的入看来,没有 比他人的不幸更能令他快乐,亦没有比他人的幸福,更能令他不安。”② 随着分析的深入,斯宾诺莎接触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情感,比如命 题四十一的附释二这样定义“残忍”:“假如恨占了上风,则他将努力 加害于爱他的那人。这种感情便叫做‘残忍’……”③我们通常把这叫 做“以怨报德”,“怨”含有“残忍”之义,但是汉字“怨”的含义更为丰富。 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后者总想用逻辑的方法定义每个词的确切含 义(所以有语义学),并极力想恰当地安排每个词在句子中的正确位 置(所以有语法学)。汉字传统中没有这样两门学问,我们的“文字学” 就是“说文解字”。传统汉字词短、意飘,你不得不借助于联想和猜测。 这样就有碍于透明的交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汉字的这种特点被 当做文字的缺陷。但是我们认为,传统汉字本身是文学的,或是在文 学意义上的哲学。西方人现在才意识到隐语的重要,我们则不需要, 因为汉字本来就是隐语,它特别适合于表达现代西方流行的所谓后 现代主义的思想。

斯宾诺莎在爱与恨的问题上所作的分析,会使我们想起形式逻 辑中的简单推理和算术中的加减乘除,他把后者用于感情及性质的 强弱。比如,他认为,爱的原因消失后所产生的恨要比从来没有爱过 它还要厉害些,而且从前对它的爱越大,则对它的恨也将越大。反 之,若从前恨一个入,结果证明自己是错的,并被对方的爱所征服,这 样的爱将比从前未曾经历过恨时更为强烈。若一个入想像另一个人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30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 同上书,第130—131页。

③ 同上书,第133页。

恨其所爱的对象,那么他就会恨那人。斯宾诺莎的分析甚至在今天 也被日常生活证明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还是要质疑他所采取的方 式,情感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逻辑中的是与否,或算术中的加减乘除, 情感往往与理性相悖,爱与恨经常是相互兼容的。

但是,斯宾诺莎说得对,我们的快乐与痛苦中的很大部分来源于 我们的想像,是想像中的而不是现实中的结果。在这方面,回忆是… 种特殊的想像。斯宾诺莎在命题四十七附释中讨论了回忆与快乐, 痛苦的关系。他说,我们常常回忆起一些不在眼前的事物,好像就在 眼前似的。伴随这样的回忆,我们的身体也会有所感触,只要那是一 想起就痛苦的东西。在这方面,我们关于细节的想像力越强,就越痛 苦,反之则略为减少。若丧失了回忆能力,则完全没有痛苦,但是也 同时失去了快乐,因为快乐也同样依赖于想像或回忆的能力,就像我 们回忆起美好的初恋。快乐也是复杂的,快乐也可以产生于回忆起 我们所恨的对象曾经遭遇的不幸。这些回忆其实也是联想,且可以 反复进行,但每次的强弱程度不同。另一种快乐产生于曾经有过的 痛苦,比如回忆起冒险的经历,但由于引起不幸的原因已经消失了, 我们反而可以对它采取一种欣赏的态度,所以我们喜欢将我们已经 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别人,摆脱恐惧使我们感到快乐。斯宾诺莎实 际上还认为想像是宗教迷信的原因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总是容易 相信我们所希望的东西。换句话说,容易往好里想。宗教迷信恰好 满足了这样的倾向。

斯宾诺莎在对情感的分析中不但注意到偶然性的作用,他还特 别强调情感在不同情况下所感受到的差异性。命题五十一:“同一对 象,对于不同的人,可以引起不同的情感;同一对象对于同一个人,在 不同的时间内,可以引起不同的情感。”①斯宾诺莎在此好像在欣赏一 件艺术品,这时,艺术家和普通人的感触不会相同,而20世纪初法国 著名作家普鲁斯特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正是描述同样琐碎的事件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38—139页,商务印书馆,1983,

在超越时空限制时角色所经历的情感之链。这样的差异也可以说是 现象学所谓的意向性差异。爱与恨就是情感领域里的意向性,这人 所爱却被那人所恨,这人所惧而那人不惧。现在爱从前之所恨,现在 敢做从前所不敢做之事,全因此时和彼时感触不同,情感的性质或方 向也就不同。我们从斯宾诺莎在该命题附释中的立场,可以做如此 推断:人的行为取决于人的判断,而人的判断大多仅凭自己的感情。 人的感情又常常建立在纯粹想像之上,人就靠在想像中足以使他们 感到快乐或痛苦的事情生活,所以人性的特点就是反复无常。人生 的大部分时间是被情绪所左右。只有具有强烈意志能克服自己情感 倾向的人,才能有超越一般人的作为。让我们展开一下这样的判断, 人的大部分情感都是痛苦、快乐、欲望的各种样式。以痛苦为例,它 是消极的情感。命题五十五:“假如心灵想像它自己的无能,它公然 会因此感受痛苦。”①一个人想到自己某方面无能,会受别人的耻笑, 从而感到痛苦,这样的情感叫做自卑,而自信往往是对自卑的掩饰, 人越是吹嘘自己,就越是对自卑的掩饰。由于人不可能什么都行,每 个人都有自卑的理由,自卑也就是人的天性。由此又可以引申出嫉 妒是人的天性,因为自卑的人必然以他人的无能感到快乐,以他人的 才能感到痛苦。体验到自己所独能而别人没有时,这样的快乐最大。 同行和同辈之间最容易嫉妒,因为他们之间可以比较的因素多,隔行 和异辈之间嫉妒心则较淡,人与动物之间的嫉妒则最少。

斯宾诺莎认为除了痛苦与快乐之外,欲望是第三类基本情感。 他从情绪方面理解欲望,认为欲望与冲动或本能是同一的,其中有关 于身体的情绪,比如快感、烦闷、疼痛等,更多的则是心灵的情绪,比 如希望、恐惧、信心、失望等。在第三部分“情绪的界说”之十五的说明 中,斯宾诺莎说:由此可见,“信心起于希望,失望起于恐惧,当希望或 恐惧的对象的前途已是无可致疑之时”②。它们又都与想像有关,敬 意、惊异、轻蔑、爱、恨、偏好、嘲笑、骄傲、荣誉、耻辱、渴望、好胜、复仇、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43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 同上书,第155页。

懦弱、贪婪、淫欲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都掺杂着欲望。它们是欲望中 的想像,想像中的欲望,这样的本能冲动,是躲在意识形态背后的东 西。这一点,斯宾诺莎早于弗洛伊德二百多年就意识到了。在这里 斯宾诺莎谈的是人的本性,而与人是否达到了欲望所要实现的目的 无关,就像人不可能因为没有美食和性交就不贪婪和不淫欲一样。 在“情绪的总界说”中,斯宾诺莎称:“情绪,所谓心灵的被动,乃是一个 混淆的观念,通过这种观念心灵肯定其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① 斯宾诺莎毕竟不是弗洛伊德,他认为情绪的本能冲动是心灵的被动 而不是主动,即他实际上认为,节制、清醒、贞操才是主动的,或符合 理智的行为才是主动的。换句话说,斯宾诺莎没有进一步意识到与 身体有关的欲望背后的秘密。斯宾诺莎实际是说,情绪的被动性表 明情绪包含着不正确的或混淆的观念,从真观念角度应该加以排斥, 让心灵从被动变主动,否则,心灵就会随着情绪走,就会受奴役。 《伦理学》的第四部分的题目是“论入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虽 然这部分也是讨论感情,但是讨论的方向与第三部分相反,斯宾诺莎 论证人如何摆脱情欲,不受感情的奴役,并从中获得自由。他在该部 分的序言中说:“我把人在控制和克制情感上的软弱无力称为奴役。 因为一个人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 割。”②这里,斯宾诺莎隐含着这样的想法:受欲望的摆布就是人的命 运,而欲望往往诱导人们行恶。他认为欲望实现了目的,便叫做圆 满,也就是出现了与欲望的观念相符合的物,否则就是不圆满。由此 可见,所谓圆满与否,只是欲望的满意程度,斯宾诺莎把它看做思想 的样式。他认为所谓的善恶也是这样的主观好恶,与事物本身的性 质无关。事物就摆在那里,无所谓善与不善,或既善又恶,或不善不 恶,“譬如,音乐对于愁闷的人是善,对于哀痛的人是恶,而对于耳聋 的人则不善不恶”③。在这部分的论述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许多有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64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 同上书,第166页。

③ 同上书,第169页。

价值的思想,比如,在公则的命题一中斯宾诺莎称:“一个错误的观念 所包含的积极成分,不是仅仅凭借单纯的真观念的出现就能取消。”① 在很多情况下,错误的观念也就是虚假的观念,比如想像和虚构的观 念。但在现实情感中有很多快乐正是出于想像。数学中的负数和复 数也是虚构的,对实数而言它们本来是不存在的数,但是负数的设定 对数学推论出正确的结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想像对于幸福和科 学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如前所述,斯宾诺莎很重视情感样式在强度或数量上的变化,力 量大的情感样式起支配作用。第四部分命题六:“人的某一个情欲或 情感的力量可以那样地超过他的一切别的行为或力量,致使他牢固 地为这个情感所束缚住。”②这样的话语可以说是经验之谈,人人都有 体会,所以斯宾诺莎又称它是人的命运。情感的样式有强有弱,强的 战胜弱的。如命题七:“一个情感只有通过一个和它相反的较强的情 感,才能克制或消灭。”③伟大的爱情能消灭渺小的嫉恨,发财的欲望 也能使人不顾亲情。有的时候,我们的情感处于模糊状态,有许多感 情的样式共存,这时,较清晰的情感样式往往占上风。换句话说,现 在的情感往往能战胜过去曾经有过的或者只有在将来才会出现的情 感。其实,斯宾诺莎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来,欲望与利益在一起, 这个利益或是物质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从那里带来欲望的满足。 欲望也分大小,大欲望战胜小欲望,剩下来的就是最强烈的欲望。知 识或理性与欲望的方向正好相反,它们是克制欲望的。从道理上讲, 人的知识越多,理性越强,越能克制欲望;人越是蒙昧,越容易被欲望 支配,不接受理性的指导。有言道,知识越多,痛苦越多。即知识多的 人比蒙昧的人更不敢追求自己赤裸的欲望,从而痛苦多多。斯宾诺 莎生活在启蒙的时代,他绝不是禁欲主义者,他承认人活着就是要追 求快乐,在这方面,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看命题十八附释:“……第 一,德性的基础即在于保持自我存在的努力,而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71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③ 同上书,第175页。

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①什么是自己的存在?就是自己利益的 存在。这就要与“物”的世界保持联系,实现符合人的本性的欲望。那 么,理性何在呢?理性保证人在追求自己个人的幸福时,承认他人有 追求幸福的同等愿望,于是才有了公共的利益、政治上的契约论等 等,这就是有德性,它保证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最大一致。见命 题二十四:“绝对遵循德性而行,在我们看来,不是别的,即是在寻求 自己的利益的基础上,以理性为指导,而行动、生活、保持自我的存在 (此三者意义相同)。”②理性是复数而不是单数,它要为整个社会承担 责任。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可以协调的。斯宾诺莎所讲的“存在” 在这里的上下文中就是个人的生存。命题二十六:“凡一切基于理性 的努力,除了企求理解之外,不企求别的;而且当心灵运用理性时,除 了按照他的判断,认为能促进理解的东西是有利益的之外,不承认别 的。”③能够理解的东西就是有益的,那么不能被理解的东西呢?虽然 斯宾诺莎没有说,但是按照他的逻辑推断,肯定是没有意义的。他极 力排斥心灵中不确定的东西,因为后者不能促进理解。

斯宾诺莎的善恶观也与神学家不同。命题三十一:“凡符合我们 的本性之物必然是善的。”④什么是我们的本性呢?如上可知,也就是 欲望。斯宾诺莎的善就是用理性引导欲望。反之,恶是对人的本性 的违抗,也就是对欲望视而不见。在这个意义上,痛苦是恶,而快乐 则是善。我们的言行越是符合我们的本性,我们的快乐也就越多,但 绝不是让情欲为所欲为。命题三十二:“就人们是受情欲的控制而 言,它们不能说是与本性相符合的。”⑤所以说本性应该是合理的欲 望,以免人们因为各自的欲望而相互伤害。命题三十五:“唯有遵循 理性的指导而生活,人们的本性才会必然地永远地相符合。”⑥这才是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183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 同上书,第187页。

③同上书,第188页。

④ 同上书,第190页。

⑤ 同上书,第191页。

⑥ 同上书,第194 页。

斯宾诺莎所谓主动的生活,对人有益的生活,有德性,有力量。进一 步,这样的人也愿意为增进他人的理性作奉献。

至此,斯宾诺莎已经涉及到他的社会学说。他说: 任何情感非借一个相反的较强的情感不能克服……一个人 因为害怕一个较大的祸害,可以制止作损害他人的事。就是这 个定律便可以作为建筑社会的坚实基础,只消社会能将私人各 自报复和判断善恶的自然权利,收归公有,由社会自身执行,这 样社会就有权力可以规定共同生活的方式,并制定法律,以维持 秩序。但法律的有效施行,不能依靠理性,而须凭借刑罚,因为 理性不能克制情感。像这样的坚实的建筑在法律和自我保存的 力量上面的社会就叫做国家,而在这国家的法律下保护着的个 人就叫做公民。①

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所谓的“自然状态”,这个概念流行于17、18世 纪启蒙思想家的文章中,其含义有所差别。斯宾诺莎这里所强调的 是自然感情,他从克制自然感情的必要性出发,讨论社会、国家和法 的产生。自然感情是自然状态的一个具体样式。为什么要克制自然 感情呢?从上可知,斯宾诺莎认为情感自发地趋向于欲望,也就是个 人的私欲。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私欲会膨胀,这就是每个人行为的 动机(也许通常把这样的立场归结为人性恶,但是,斯宾诺莎一反常 规地认为合理的欲望是善不是恶)。按斯宾诺莎的思路,我们可以推 论,如此下去,入与人之间必然争斗残忍,结果私欲不但不能实现,还 会“同归于尽”。这样的前景,对每个人来说,都蕴涵着更大的祸害和 恐惧,所以他们宁可让出一些个人的私利,以换取更大的利益。每个 人都把自己出让的自然权利交给社会。“社会”是“公有”的同义词, “国家”、“法”、“公民”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斯宾诺莎的立场也是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200页,商务印书馆,1983。

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立场,从中我们看出,他们所谓的“理性”并不 是狭隘的认识论概念,而是含有各种各样的“公”之义,它是认识论, 也是方法论、伦理学、政治学、文学、科学、历史、经济学等等。如此出 让的东西构成了某种类似于乌托邦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人类想像力 的最大成就,由于近代数学成为科学王国的国王,这样的乌托邦也被 称为“公理”(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就是由许多这样的公理组成)。我们 用“乌托邦”一词象征理性之“一般性”特点,它也是人类想像力的产 物,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它的作用也可以比做我们以上所提到的“负 数”,它不存在,但是绝对不可少。当我们对理性的乌托邦进行消解 时,并不能使它真的解体,而只是指出它其实并不能“控制”它的“内 容”(因为所谓的“社会契约论”的“内容”本来就是无奈的产物),从而 离真实的状态更近一步。

斯宾诺莎把知识学与伦理学结合起来,把理性的信念与心灵的 幸福视为一致。在这个基础上,他谈到了快乐。第四部分命题四十 一:“快乐直接地并不是恶,而是善。反之,痛苦直接地即是恶。”① 这样的直率让人惊讶,它去掉了任何伪善和多余的解释,真理竟然 是这样的简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释“快乐”。按照斯宾诺莎的 理解,凡是增进或助长身体活动能量的情绪都是令人快乐的,与此 相反的情绪便是令人痛苦的。与此相联系,命题四十二称:“愉快决 没有过度,而永远是善;反之,烦闷便永远是恶。”②这样的幸福观是 自然主义的,它承认身体的愉快在幸福中的重要地位,有益于身体 健康的事情同时也有益于心灵;反之,在身体的愉快被剥夺的情况 下,心灵不可能愉快,这不是斯宾诺莎所说的善。身体和心灵最大 的快乐是由爱情和欲望带来的。命题四十四:“爱情与欲望可以有 过度。”③斯宾诺莎认为,爱情是由一个外在的原因而引起的观念, 是存在于想像中的,所以可以有过度,并且支配着心灵。这里斯宾 诺莎又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它涉及到精神疾病的起源:疯癫的人

①②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203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③ 同上书,第 204页。

就是永远或长期地为同一种感情所纠缠或支配,这样的人往往并不 要求所思念的东西在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念及的对象并不在场, 想像、回忆、梦幻足以使思念者激动乃至发狂,所以斯宾诺莎紧接着 又说:“至于那些陷于热恋的人,白天夜晚,只知梦想爱人或情侣,亦 不能不说是疯狂,因为他们的行为处处足以令人发笑。但那贪婪的 入,除金钱或财货外,不思其他,以及那虚荣心重的人,除荣誉外,不 知其他,就其惯作于人有损之事,且足以引人怨恨而言,因不能认为 疯狂,但真正讲来,贪婪、虚荣心、淫欲等虽没有被认作病症,事实上 都是疯狂之一种。”①爱情和癫狂只有一步之遥,但健康的爱情并不 是感情的奴隶。可以认为,由斯宾诺莎所提出的许多问题直到现在 人类也无力解决,而且有关的问题还日渐突出,比如人与人之间的 仇恨等等。

我们注意到,斯宾诺莎把许多我们今天看来是消极的情绪归结 为恶,这样的情绪除了上面提到的嫉妒、嘲笑、轻视、愤怒、报仇外, 甚至还包括失望、悔恨、骄傲、怜悯、谦卑等等。它们皆是心灵柔软 无力的表现,是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所排斥的对象。快乐不是心灵柔 软无力的表现,而是充满爱的显现。于是我们知道,斯宾诺莎的伦 理学强调道德的原始基础在于遵循理性的指导,不放纵自己的情 绪,以免陷入那些消极的情感。比如,他认为骄傲是由于自己把自 己看得太高而引起的快乐。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喜欢那些向他献媚 的人,而逃避那些对他有正当评价的高尚的人。自卑的情绪虽然与 骄傲相反,但实际上与骄傲最为接近,因为自卑之人的痛苦是从别 人的能力判断自己的软弱无力,但假如他又以别人的短处衡量,则 自己的痛苦势必减少,甚或感觉快乐,正所谓难友做伴,愁绪减半。 反之,他在与别人比较时,越觉得不如人,就越感到痛苦,为了减少 自己的痛苦,也就越嫉恨别人。所以他们最喜欢观察邻人的一举一 动,其目的只在于抓住别人的疏忽去指责别人,而不是为了好心地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205页,商务印书馆,1983。

矫正别人。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样的人没有快乐,他们唯一 的“快乐”是嫉妒,把别入说得一无是处,从中获得一丝可怜的心理 满足。在斯宾诺莎看来,自卑以及由自卑引起的痛苦当然属于恶, 它违反了心灵的快乐本性。善就是合理性的快乐。在这样的情形 下,人为快乐的情绪所鼓舞,身体力行,因为快乐大多只是与身体的 一部分相关联。爱情之所以让入快乐,就是因为它调动起身体积极 的活力。它是由一个外在的原因(异性)而主动发生的积极的欲望 行为,从而是符合理性的。爱情的情绪是如此持久,以至于只要心 灵唤起这样的观念,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是快乐的。以斯宾 诺莎的理论推知,与其说快乐使人为善,不如说快乐本身就是善。 在理性和快乐原则基础上,从命题六十六至七十二,斯宾诺莎 提出了“自由人”的概念:自由人并不在于不顾别人愿意与否,放纵 自己的情欲。这样的人实际不知自己在做什么,没有意志或自制 力。斯宾诺莎在命题六十六附释中说,相比之下,放纵自己是不自 由的,因为这使自己的情感完全受制于一个外在的原因;受理性指 导的人的行为,不受制于他人,而是基于自己的意志。“因此我称前 者为奴隶,称后者为自由人”①。在以后的命题中斯宾诺莎描述了 自由人的特点:自由入不受畏死的情绪(一个纯粹虚无的或外在的 原因)支配,他的智慧是生的智慧,按自己的需求,保存自己的存在; 自由入生来不善不恶;自由人的意志力表现在能伸能曲,既能适时 地逃避风险,也能主动地迎接挑战;自由人之间才有最完美的爱;自 由人绝不做欺骗之事等等。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是理性的,它制定了理性应该遵循的基本 原则,对启蒙运动有特殊的影响。他的伦理学同任何其他的启蒙 理论一样,也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即说教和空想,在现实世界难以 实现。他关于人的本性在于理性的判断直接来源于亚里士多德, 但是这样的判断直到现在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需要增补性的说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222页,商务印书馆,1983。·144 · 上篇大陆理性主义哲学

明。斯宾诺莎在第四部分的附录之十三中说:“因为人是变易无常 的(遵循理性的律令而生活的人,毕竟是很少的),而且大都心怀 猜忌,多倾向报复仇恨,少有以悲悯为怀的……实需要一种特殊 的精神力量。”①这是人类永恒的精神矛盾,人本性中的动物性与 理性的冲突永远没有完结,正常的人是找到这两者之间一种暂时 平衡的人。科学强调人性的理性方面,文学描述人性中的动物性 方面,这两方面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至于快乐,体现在人 性中的动物方面与理智方面也是冲突的。斯宾诺莎说出的快乐 其实是后一方面的快乐,也就是他所说的伦理学意义上的快乐,它 照顾到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从而必然对人性中简单的动物性的快乐 (极其自娱的快乐)实行限制。斯宾诺莎认为,要实现这一点,需要 他的伦理学,也就是他在这里所说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即他 在前面所说的那种比简单的情绪和欲望更强大的情感力量。它也 是一种协调的力量,在启蒙的伦理学中被叫做正义、公平或平等。 有理由相信斯宾诺莎把没有心灵参与的两性关系视为动物性的,他 在附录之十九中写道:“肉体的爱或性欲乃起于爱好身体的外形,一 般地讲来,凡任何不基于心灵的自由,而承认一个别的外在原因的 爱,都容易转变成恨。”②爱异性的身体是典型的动物性的爱,也是 最原始本能的爱,最容易引起厮杀争斗的爱,也最容易进入疯狂状 态,所以疯狂属于动物性的东西,属于斯宾诺莎所划分的典型的恶。 他认为婚姻属于理性范畴,如附录之二十:“至于结婚当然是符合理 性的。不过夫妻结合的目的须不仅是基于外表形体的爱好,而要以 出于生育并聪明地教养子女的爱好为归。”③所以婚姻是心灵的自 由,其目的不在于两性身体性的吸引,任何这样的吸引都是暂时的, 只有符合理性的婚姻才是道德的。

①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第230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③ 同上书,第 231 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第一章 “善与恶”,“好与坏”-在线阅读

    第一章 “善与恶”,“好与坏” — 人们理应感谢英国心理学家所做的迄今惟一的探索道德发生史的尝试。 他们连同其自身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疑惑,但是我认为,他们恰恰因此比他们的论著更为本质,他们是活生生的疑惑,因此,他们本身就很有意思! 这些英国心理学家究竟要干什么?人们发现他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从事同样的工作,即把我们内心世界的羞愧部分暴露出来,并且从中寻找真正…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0日
    123
  • 第一节培尔的主要问题

    培尔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笛卡尔相似:要不要相信权威的判断? 是否可以以权威的判断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培尔探讨的领域与笛卡 尔有所不同,笛卡尔主要讨论科学认识领域,培尔的主要问题在历史 领域。但这并不妨碍培尔吸取笛卡尔的怀疑精神 这也就是广义 上的笛卡尔方法。从根本上说,这个方法是理性的。关于理性,可以 有两种判断,一种是狭义的,也就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另一种是广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220
  • 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修辞学》-第二卷-在线阅读

    第二卷 【1】 以上就是我们在进行劝说或劝阻、赞颂或谴责、控告或申辩时应当依据的题材,以及有助于形成说服论证的意见和命题。推理论证也以此为内容与题材,每一种论证或演说都单独涉及个别的题材。 既然修辞术以判断为目的(议事演说要让人们形成判断,而法庭审理就是作出判决),那么一位演说者不仅必须考虑如何才能使其演说具有证明和说服力量,而且还须表现自身的某种特性,并使…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118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九章 特立独行-在线阅读

    第十九章 特立独行 萨特一生特立独行,甚至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现在我们来讲萨特。 萨特全名让-保罗·萨特,1905年6月生于巴黎。他的父亲名叫让·巴蒂斯特·萨特。对于父亲,萨特并没有多少印象,不过他记得小时候,在他母亲的床头摆着一张父亲的照片,照片上的父亲一看就是个老实人,一双纯朴的眼睛,头顶光秃秃的,唇上留两撇小胡子。 萨特这个老实的父亲从小爱海,因此…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88
  • 梯利-《西方哲学史》-第三编 近代哲学-第一篇 英国经验主义-在线阅读

    第一篇 英国经验主义 参 考 书 笑于英国哲学的专门著作 索尔弱,《英国哲学的开端》,见《剑桥英国文学史》,第四卷以下;福尔西 思,《英国哲学》J.赛思,《英国哲学家》;费舍,《培根及其后继者>,奥克森佛 尔德译;T,H,格林,《休谟导论》,见格林和格罗斯编休谟著作,第-一卷和格林 255 落作第一卷:麦科希,《苏格兰哲学>;普林格耳-派蒂逊,《…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1日
    6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