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早期皮罗主义;皮罗和蒂蒙

怀疑论哲学的创始人是生活于希腊化时代开初时期的皮罗,蒂蒙是他的学生,记述、阐发了他的学说。早期皮罗主义还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但深有影响,后来逐渐发展成有系统理论、自成学派的怀疑论哲学。早期皮罗主义已形成了怀疑论哲学的一个基调∶以一种探究、思察的精神,提出一种彻底的感觉论的现象主义,承认人所感知到的事物的现象,但认为感知与事物现象背后的本性是不可确定的,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只好悬置判断。

皮罗(Pyrrho)生活于公元前365—前 270 年。是希腊古典文明向希腊化文明激荡转折的时期。世界事物的闪忽多变、命运难测。对寻求个体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皮罗生发怀疑主义哲学思想无疑有重要影响。他生于伯罗奔尼撒西北部的埃利斯(Elis),后为雅典公民。他原是一个贫穷的默默无闻的画家,早年曾师从于麦加拉学派斯提尔波的儿子布里松(Bryson),但他后来的学说和深受爱利亚学派熏陶的麦加拉学派并无内在的思想联系。他从麦加拉学派那里 只是经受了推理、探究的"辩证法"训练。他躲避尘世、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更接近于小苏格拉底学派中的昔尼克学派。后来他跟随德谟克利特的再传弟子、梅特罗多洛1的门生阿那克萨库学习。梅特罗多洛已有怀疑论思想,常说自己一无所知,甚至不知自己无知;阿那克萨库也持较强烈的怀疑倾向,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说他"已废弃准则"2。阿那克萨库很赞赏皮罗处世冷漠、无动于衷的生活态度。他原是阿布德拉人,德谟克利特的同 乡,大约尘心未断。竟成了一名宫廷哲学家。随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并带了皮罗一起,随征旅在这剧变的时代游历了世界各地,有风雨沧桑之体验。据记述,他和东方印度的"裸体智者"、波斯的玛伽僧侣有交往,这是可能的,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远达这些地区,但难以确证有关的东方宗教哲理对皮罗的学说有思想影响。3 不过,皮罗听到过印度"裸体智者"对他的老师的批评;如果他自己还在宫廷里奉承、伺候君王,他就决不能教导别人什么是善。果然,,阿那克萨库自己也不得善终。他催祸惨死的下场。必定给皮罗极大的心灵震撼。

阿那克萨库和塞浦路斯僭主尼可克瑞翁结有宿怨,亚历山大大帝在一次宴会上问他菜味如何,他答说一切很出色。只缺某个总督(指尼可克瑞翁)的脑袋。此僭主耿耿于怀,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就设法将阿那克萨库抓来扔入石臼,命人用铁杵捣死。他却对人说∶"捣吧,捣那装在石臼里的皮囊,他们捣的不是阿那克萨库。"僭主命人割下他的舌头,他咬下舌头吐向仇人。这位亚历山大大帝的座上客,靠山一倒,转眼间成为仇敌的俎上肉。动荡时代的变异,使皮罗看透世事,采取遗世独立的态度,置权力、名誉、财富与是非于不顾。潜心、干从怀疑论哲学中寻求精神出路。他回雅典后。和做助产婆的姻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为牛计去集市卖家禽与猪。他的生活方式与其学说一致,不凭感觉武断地判断事物之根由。他欣赏荷马的诗句"人的生命就像树上的叶子",人生如朝露,他就更为珍惜,他在现象世界的日常生活是正常、安详的,不问世事,力求心灵宁静,也不乏必要的预见。他活到九十高龄去世。也以心灵宁静为目的的同时代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和他在学间上对立,却经常打听他的情况,敬重他的生活方式。4

皮罗只有很少几个追随者,他自己也不写作,可能是怕给人独断化的印象。本来他的学说会在口述中飘没,所幸的是他的追随者蒂蒙在诗篇中传承了他的思想,使后继者得以发展出怀疑论学派;而蒂蒙的一些残篇还留存至今。蒂蒙(Timon)约生活于公元前 320—前230年,是佛利乌斯(Phlius)人。他多才多艺,年轻时当了一名舞蹈演员,后去麦加拉,师从于斯提尔波;他学得祖传的医学知识,在医学界也颇有名气(怀疑论哲学和当时医学的联系也有可能始于他);他后又师从于皮罗,熟悉并阐扬皮罗的怀疑论思想。当时马其顿王安提戈诺颇欣赏他。他才气横溢。擅长写诗。写了大量史诗、讽刺诗和30部喜剧、60 部悲剧,可惜大都已失传。在《西利篇》(Silli)的三篇讽刺诗中,他根据皮罗的怀疑论,讽刺了早先与当时的独断论哲学家,直接记述了一些皮罗本人的观点,也有他自己的见解。但此书也未留存,公元1世纪漫步学派的亚里斯多克勒(Aristocles)对此诗篇的观点有所概述,后这概述又被保存在欧塞比乌(Eusebius)主教的著作《福音初阶》中。可谓曲折留存。殊为难得。第欧根尼·拉尔修和塞克斯都·恩披里柯也有限地转述了皮罗的观点,但往往和后期皮罗主义混在一起。皮罗本人并无建立学派的意图,中期学园派的怀疑论和他的思路有别,蒂蒙的重要性还在于将皮罗学说通过几代弟子传到埃涅西德姆,发展出后期皮罗主义;又通过几代弟子,传到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形成经验论的怀疑主义哲学。这样,皮罗作为怀疑论哲学的创始人,才被此派的后人确认。

感知是知识的起点或来源,是获得真理的根据,这是从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到德谟克利特等早期希腊哲学家都肯定的。爱利亚学派也不否认感知是"意见之路"的根据;柏拉图虽然区别了知识与信念,但也肯定经过感知的影像与意见的信念阶段,可通过思想超越而获得理念的知识;亚里士多德更明确主张感知及其形成的经验是理智认识的源泉与基础;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也分别将感觉和认知性的印象作为认识的准则。都认为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是可以获得的。皮罗则一反这些将感觉-知觉作为知识出发点的学说,主张由于感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人的认识只能局限在所感知事物的现象之中。不可能有关于外在世界事物本性的客观知识。他的这种最初的怀疑论哲学。就其思想渊源而言。一方面是通过其师阿那克萨库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中变异出的怀疑论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和智者派普罗泰戈拉的感觉论相对主义有着内在的思想联系。普罗泰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感觉只是有相对性的主体意识的来源;他没有否认外在世界的存在,但认为越出个体感觉经验的、客观的陈述是不可能的。皮罗的怀疑论实质上与此相似,而且对独断论的知识论展开了批判。虽然他本人并未直接攻击伊壁鸠鲁和芝诺,但学理上是针锋相对的。早先的怀疑思想并未成为一种道德理论的基础,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也只是涉及粗糙的情感道德论;皮罗的怀疑论则有体现时代特征的伦理目标,就是摆脱对心灵的扰乱,实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个目标看似与伊壁鸠鲁和斯多亚学派的伦理目的相同,其实质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亚里斯多克勒记述了蒂蒙转述的皮罗学说的要义:皮罗的门生蒂蒙说,幸福之人必须思考三个问题:(1)事物实际上同样地是什么,(2)我们应对它们采取什么态度,(3)这样一种态度将有什么后果。据蒂蒙说,皮罗声称事物是同样地不可辨识、不可测度、不可确定的。因此,我们的感知活动、判断活动都无所谓真或假。所以,我们不应依靠它们,而应不作判断,既不倾向这种方式,也不倾向那种方式,而对每一个体事物坚定地说,它之所是并不甚于不是,或者说它既是又不是,或者说它既非是又非不是。对那些采取这种态度的人来说,后果首先是拒绝作断定,然后是心灵摆脱扰乱的自由。5

根据上述记述,可将皮罗的怀疑论哲学内容,分述为以下三点:

第一,人感知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本性不可知。

上述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事物的普遍本性是什么.这是早期希腊哲学、希腊古典哲学和希腊化时代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皮罗实质上否定了对这个问题作哲学思辨的合法性。以往的一切哲学尽管学说不同,都得以各种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在普遍原理中说明实在的本性,对世界的本质提出"真"的判断,否则就没有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皮罗却声称人们关于事物的感知和作出的判断都无所谓真或假,也就是说,人们所感知和判断的东西并不是一种知识的对象,因为事物的本性并不可知。这样,皮罗就移走了作为哲学研究主题的外在世界。既然事物的直实本性不能被感觉或理性所知。也就没有什么相关的陈述之真或假能被检验了。他说事物同样地是不可辨识、不可测度、不可确定的,实质上是否定了所有的知识论,包括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认识准则,它们认为感知经验能提供关于外在对象的真实本性的精确信息。他的否定的根据是人们不能把握感知的对象本身,只能局限在感知事物的现象之内。作为"物自 体"的对象自身的本性不能被感觉-知觉所探悉,感觉-知觉只能显示对感知者所显现的东西,不能从中推断事物的本性是什么。

皮罗不否定人感知、经验到的事物的现象,即它们对感知者所显现的东西,如蜂蜜对我显得是甜的,认为如"这样东西对我来说不像是蜂蜜"的陈述和"这不是蜂蜜"的陈述。是等值的。他不否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所有现象的陈述,但他认为人只能生活在现象世界,对现象作约定俗成的 习惯性陈述,不能断定事物的根由与本性。他论证的理由就是;感觉与知觉是相对干感知者形成的。可对不同的感知者而有不同的现象显现,它们是相对的,复杂多变、自相矛盾的。"对他们怀疑的论述过程中涉及的矛盾,他们首先论证事物引生信念的方式.然后用同样的根据摧毁这些根据的可信性。他.们论述那些事物引生感觉-知觉所同意的信念,那些从不或仅少变化的事物如习惯,由法律规定的事物,那些快乐和好奇心的对象事物。然后,他们表明,和那些引生信念的事物相对立的事物,具有相等的或然性。"6在皮罗看来,感知、印象中获悉的现象事物只有和相反现象事物同等的或然性,这就必然有自相矛盾的陈述成立(后期皮罗主义的"十式"和"五式"就是据此设立的),所以对感知现象的陈述不可能是绝对真的,因为相反的陈述也可证明为真∶人们对感觉、印象也就不可能如斯多亚派说的有真正的"认同"。最多只能约定俗成。有暂时稳定的法律、习俗等事物。感知、印象也就不能作为认识的准则。皮罗的这种基本观点,显然对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认识准则都一概予以了否定。

皮罗并不否定感知到的事物现象是事实,也不像近代的贝克莱将存在归结为感觉,或像马赫主义将存在归结为感觉的复合,他的怀疑论是将人的认识局限在现象范围。如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所说:"那些说怀疑论者摧毁现象的人,在我看来没有听懂我们已说的话。如我们先前说的,我们并不推翻现象,现象作为表象所产生的一种状态的结果,不以意愿为转移地将我们导致某种同意。”怀疑论者只承认现象的事实,而拒绝探究现象后面的事物的本性,例如他们承认感知到蜂蜜是甜的现象,但怀疑甜就是蜂蜜的本性。他们即使用自相矛盾的推论说及和现象相反的东西,也不是要摧毁现象,“而是为了揭示独断论者的轻率”。7 这种将人的认识局限于感知现象的怀疑论,可以说是近代休谟的彻底经验主义怀疑论的先声。

第二,对事物的本性采取"悬置判断"的态度。

既然要根据感知的现象去探究事物本性(自在之物)就会产生互相矛盾的判断,所以怀疑论者对现象的基本态度就是"悬置判断",这是皮罗提出的怀疑论的要旨。就是用不置可否的态度,对世界的本原、本质、本体等形而上问题,以至一切具体事物的本性,都不作论断。在他们看来,说雪的本性是白的,并不见得比说雪的本性不是白的更对;说事物由原子构成和说事物的本质是理念,也都是虚构的妄测。应指出,这里皮罗所说的"判断"有特定含义,严格指关于事物本性的论断,是一种经过思索的对“自在之物”的推理性论断。而日常生活中对现象的陈述,如说"我看见一只猫",皮罗主义者视之为仅是一种感知经验的报道,不在应予悬置的"判断"之列。要是这种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陈述也不能作,皮罗主义者就无法生存了。皮罗提出对涉及事物普遍本质的形而上问题采取悬置判断这个怀疑论哲学的根本态度,对后世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如康德对“自在之物”取悬置态度,实证主义者拒斥形而上学,现代西方的胡塞尔的现象学也对意识性的描述现象背后的本性采取悬置判断的态度。

皮罗还只是由于根据感知现象探究事物本性会发生互相矛盾的判断,主张悬置判断,所以他主张的还是一种感觉论的怀疑主义,不同于后来的理性思辨式的怀疑论,即根据理性思辨探究事物本性会发生种种二律背反。但皮罗已有否定理性能获关干事物本性的知识这种观点,如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说及他的思想∶"就像已有论述的,如果通过感觉-知觉来领悟事物是互相矛盾的,理智把握事物也同样是这样;于是,无论何种事物的证明的前提,必定是不可信、不牢靠的。所以证明的推理也是不值得信赖的。"8学园派的思辨式怀疑论、后期皮罗主义的论式,也都受皮罗上述观点的影响。

皮罗的悬置判断的态度不仅用干自然事物。也同样运用干伦理生活与道德行为。"他否定任何事物道德上是善的或坏的",认为只是"习惯与约定制约人的行为"。9他论述了道德判断的相对性;没有什么事物本性上是善的或坏的,因为对所有人都同样是善的或坏的事物并不存在。"伊壁鸠鲁主张快乐是善,(昔尼克派的)安提司泰尼却主张快乐是坏的。结果就是同一事物既是善的又是坏的。但如若我们不同意被某人判断为善的各种事物真是善的,我们就得辨识各种不同的意见。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反双方的论证有同等的权重。所以,本性上善的事物不可知。"10皮罗对希腊化时代哲学最关注的伦理主题,同样采取悬置判断的态度,而且这也是怀疑论哲学实现其伦理目的、采取生活方式的主要手段。

第三,怀疑的伦理后果就是达到心灵摆脱扰乱的宁静与自由。皮罗主张悬置判断的后果,在学理上就是放弃对事物的普遍本性和真理标准的一切哲学探究,满足于现象,以常识态度对待世界,这样处世也就会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在他看来,探究物质对象的本性、宇宙的结构、道德价值与神的存在,去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和认识的准则,这些超越感知经验的、玄奥难决的问题,都无助于日常生活,只会扰乱人的心智,使心灵不得安宁。通过悬置判断,就能使人们摆脱对关于神、善的本质等问题所作的互相矛盾的说明所引起的混乱。如蒂蒙在诗中称颂他∶"皮罗,年老的皮罗,您是如何从根底上摆脱那些智慧者的信念与空洞的理论建构的奴役而获得解放的?您是如何解脱这些信念的欺骗、引诱的镣铐的?您不去探究流行于全希腊之'风',每一种'风'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免得扰乱心灵。"11他对一切传统哲学与宗教持一种消极的批判态度,认为所有宗教与独断论哲学为社会与个人所开的"药方"都是无用的,善与恶的本质无须思索、规定。他只接受日常生活的约定,认为这就是生活实践可遵从的。遵从约定俗成的生活世界。不受任何扰乱.。这新是怀疑论者的基本伦理价值所在。

面对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不去追究根源,不去思索善与恶的本质,对风波迭起的生活"不动心",取冷漠态度。这是皮罗和早期皮罗主义者处世的基本原则。据说有一次他乘船出海,遇到风暴,同船的人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对人们说,这就是智慧之人所应具备的宁静状态。12 不能将这个故事理解为皮罗主张对待生活可浑浑噩僵、麻木不仁,混到哪里算哪里。皮罗主张对生活仍应小心谨慎行事,遵从约定性的习惯与规范,这样才可能有自身的安全。他只是主张对任何生活现象的根由及其变乱,采取置之不理、"不动心"的冷漠态度,并不是对生活冷漠、弃绝尘世。这也是在希腊化时代变象环生的大世界里,不再有城邦依托之个体所采取的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在这点上,他和伊壁鸠鲁有共鸣之处,所以后者也还敬重他的生活方式。

西塞罗极少提到皮罗,在《论目的》中只提到他断言"德性只是善",似乎他在伦理上是一个严格的独断论者;西塞罗在对怀疑论有批判的《论学园派》中,也只在一处说到他否定智慧之人对事物"不动心"。这和第欧根尼·拉尔修说他否定任何道德上的善与恶,主张人的行为由约定支配很不同,似乎皮罗采取了自相矛盾的观点,不配被后期皮罗主义者奉为怀疑论的创始人;或者是西塞罗理解错了皮罗。但西塞罗在历史上比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第欧根尼·拉尔修更靠近皮罗,而后两人都写到埃涅西德姆复兴皮罗主义。究竟是怎么回事呢?A. A.朗的解释颇有道理:西塞罗并不知道蒂蒙的诗作,他对皮罗的了解是从学园派的怀疑论者那里得来的,如克利托马库、拉利萨的菲罗,还有已皈依独断论(斯多亚派)的安提俄克。

学园派怀疑论者不承认皮罗的功劳,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奉为怀疑主义方法论的始祖。蒂蒙也曾讽刺学园派怀疑论建立人阿尔凯西劳。13 早期皮罗主义对学园派怀疑论虽有影响,但思路不相同。西塞罗无第一手资料,从学园派了解的关于皮罗的很少信息,是不确切的。

蒂蒙无疑赞同并阐述了他的老师的见解。此外,他认为用怀疑论来看,“几何学家意识到许多探究的困难,就在研究中采取规避风险而安全的方法,就是采取假设作为几何学的原理”;他认为研究几何学“首先就要接受这种假设”。14 在他看来,几何学的公理和定理都无确定的真理性,都是为方便而约定的假设。这和现代某些实证主义者的观点相似。此说也是后期皮罗主义的"论式"说的先声,因相反的论式都只是假设。

  1. 此人是德谋克利特的门生。将他的老师的学说向怀疑论方向发挥,他不是货之同名的伊壁鸠鲁学派的梅特罗多洛。 ↩︎
  2.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数理学家》,第7卷,第 48 节,载于《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文集》第2卷。 ↩︎
  3. 弗林多夫在《皮罗和印度》一书中认为皮罗哲学直接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参见汉金松《怀疑论者》,第59 页,伦敦和纽约,洛特里奇出版社,1995)。A. A。朗认为不可能确知这种东方思想在皮罗哲学中起有任何意义的作用(参见他所著《希腊化时代的哲学∶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论学派》,第 80 页,伦敦,达克沃斯出版公司,1974)。 ↩︎
  4. 上述关于皮罗的生平和阿那克萨库的故事,参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 9卷,第58、61—67 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5. 第尔斯编:《诗传哲学残篇》,"残篇之九",转引自 A.A.朗《希腊化时代的哲学: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论学派》,第80—81页。 ↩︎
  6.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9卷,第78—79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7. 见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皮罗主义纲要》,第1卷,第19——20节,载于《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文集》第1卷。 ↩︎
  8.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数理学家》,第8卷,第 356 节,载于《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文集》第2卷。 ↩︎
  9.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9卷,第61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10. 同上书,第9卷,第101节。 ↩︎
  11.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9卷,第65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12. 见同上书,第9卷,第68节。 ↩︎
  13. 见 A.A.朗《希腊化时代的哲学: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论学派》,第76——77页,伦敦,达克沃斯出版公司,1974。 ↩︎
  14. 见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数理学家》,第3卷,第1——2节,转引自汉金松《怀疑论者》,第70—72页,伦敦和纽约,洛特里奇出版社,1995(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 后期皮罗主义:埃涅西德姆和阿格里帕

    中期学园派的怀疑论是通过思辨方式(所谓"辩证法"名义)设立矛盾命题,以古代的"二律背反"否认判断真理的准则,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传统修正为怀疑论哲学。它长期成为怀疑论的主流,掩盖了皮罗的现象主义怀疑论的流脉。蒂蒙死后,这一学派处于衰落,直到居勒尼的托勒密重新开始恢复皮罗主义的地位。这个托勒密是一位医生,但关于他的史料已无留存,只知他有不少门生,包括埃涅西德姆…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1日
    194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一卷-第四章-在线阅读

    一 科俄斯的女儿中间,阿斯忒里亚曾变成一只鹌鹑,自投到海里去,避免宙斯的追求,有一个城市从前用她的名字叫作阿斯忒里亚,后来名为得罗斯。勒托与宙斯发生关系,到处被赫拉所迫害,直到后来逃至得罗斯,先生产了阿耳忒弥斯,又因了阿耳忒弥斯的帮助接生,生产了阿波隆。阿耳忒弥斯专心于打猎,终身是个处女神。阿波隆从宙斯与许布里斯的儿子潘那里学了占卜,到了得耳福,那时候忒弥斯…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241
  • 荷马史诗-《奥德赛》-第十六卷 父子田庄相认商议惩处求婚人-在线阅读

    黎明时分,奥德修斯和高贵的牧猪奴 在农舍一起生起炉火,准备早饭, 派遣其他牧猪奴赶着猪群去牧放, 喜好狂吠的牧犬对特勒马科斯摆尾, 见他走来未嗥吠。神样的奥德修斯 5 看见牧犬摇摆尾巴,又传来脚步声, 立即对欧迈奥斯说出有翼飞翔的话语: “欧迈奥斯,定然是你的某位朋友 或其他熟人到来,因为牧犬不吠叫, 只是把尾摇,我也耳闻有脚步声响。” 10 他这样询问话犹…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240
  •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

    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中,谢林开始以历史哲学的观点来考察“上 ① 谢林:《穿过大地的中心》,第25页,瓦门布洛恩,乌尔利希·凯歇出版社,1998。 ② 同上书,第23页。 帝”概念,使得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与哲学体系的联系之中。但 是,真正促使谢林严肃思考宗教问题的是艾辛迈耶尔(C.A.Eschenmeyer),此人在名为《通往非哲学的哲学》一文中讨论了绝对…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13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十七卷 两军鏖战争夺帕特罗克洛斯的遗体-在线阅读

    战神宠爱的阿特柔斯之子墨涅拉奥斯发现, 帕特罗克洛斯在与特洛亚人激战中被杀死。 他身着闪亮的铜装,迅速穿过前列, 来到帕特罗克洛斯身边,有如母牛 初次生育哞叫着守护刚产下的幼犊, 金发的墨涅拉奥斯也这样守护战友。 他向前高举长枪,手持等径圆盾, 决心杀死任何胆敢冲过来的敌人。 -------- 潘托奥斯的著名的枪手儿子也不想 放过白璧无瑕的帕特罗克洛斯的尸体…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23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