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无疑承袭、吸取了一个多世纪之前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即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伊睡鸠售和德谟克利特在用原子论的基本观点科学地解释世界的本原与生成、各种天象与自然现象、身体与灵魂、影像论和感知认识、批判宗教迷信等方面,都一脉相承,有较多的相似性。但这两种原子论的自然哲学毕竟相距 100 多年.期间希腊古典哲学与科学思想有很大的进展。两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构自然哲学的目的也颇有差异。从总体看,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更新或谓有创新的思路,表现在三方面;(1)伊壁鸠鲁根据认识真理的三个准则来建构原子论。对其形而上学的根据和基本原理的论述有比较充分的经验事实的证实和逻辑分析的论证;而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假设,主要是出于总结、综合与升华早期希腊哲学的本原说而作的径直的科学论断。(2)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一些具体内容特别是原子本性,因吸取了希腊古典时代进展的哲学与科学思想,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许多新的解释与论述。(3)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不是纯粹科学意义的自然哲学.而有鲜明的伦理学目的,他在自然哲学的阐发中渗透着浓烈的伦理学意义,并不热衷于作展开、纵深的自然科学研究∶而德谟克利特本人是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他的原子论融入他研究数学与其他科学思想的成果。又根据原子论而在学宙演化、天体学说和其他科学思想方面有更多的成就,他也说到原子论、无神论的科学态度能使灵魂保持平静,但原子论和他的伦理思想不像伊壁鸠鲁的学说那样有直接的紧密联系。
一 无限宇宙和物体的构成∶原子和虚空
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建立原子论自然哲学的根据。有同也有异。相同的是他们都根据自巴门尼德以来自然哲学都承认的一条原理;就宇宙全体而言,无中不能生有,有也不能毁灭而变为无,宇宙存在的总体是同样不变的。1而具体事物有生灭,都被两人归结为原子在虚空中运动而造成原子的结合与分离。两者的相异之处则在于,德谟克利特凭借理性直观提出原子论假说,伊壁鸠鲁则依据他的准则学论证宇宙与物体、原子与虚空的存在。在《致希罗多德的信》的开首,伊壁鸠鲁指出;"要献身于物理学并从而享受生活安宁",首先要恪守一些基本原则,就是"必须懂得术语所指的含义"亦即先存观念的含义,"必须绝对遵从感觉","也遵从当下的情感"。2 依据这些准则,伊壁鸠鲁不像德谟克利特那样径直论断宇宙的本原是作为存在的原子和作为非存在的虚空,而是首先从感觉到的经验事实出发论述;"宇宙由物体与虚空组成。因为物体的存在是感觉自身通过一切经验面血证实的。而对于不能感知的东西。如我已说过的,理性应以感觉到的东西为根据来作出判断。如果没有虚空(我们也称为'位置'、'触摸不到形体者')物体就无存在和运动的场所,而物体的存在与运动是明白的事实"。总之。威感觉经验及其形成的人的先存观念使伊壁鸠鲁作出论断∶宇宙的"真实存在"就是"物体和虚空"。3他从可感觉的物体及其运动出发,作逻辑分析的论证,得出不可感知的原子和虚空是宇宙的终极存在,并推断宇宙的无限性。
伊壁鸠鲁从物体的存在和运动推出虚空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不是非存在),是物体运动的场所,实质上就是物体置位的空间。他也从分析物体中得出原子是宇宙的本原∶物体有复合物和构成复合物的基本要素,而那基本要素就是原子,它"是不可分的,不变的。这是必然如此的,否则万物就会在分解中消解为无。复合物在分解后总有基本要素保存着,不能以任何方式摧毁其坚实性。因此,本原是不可分的有形体的存在物,这是必然的"4。他正是根据"无中不能生有,有不能分解、毁灭为无"的原理和基本要素构成复合物的经验事实,得出不可分的、内部充实而无虚空的原子是宇宙本原的结论,而虚空是供原子与物体运动的空间存在。卢克莱修用潮湿的衣服会干、人可以嗅到物体发出的见不到的气味、从黑屋中射入的一束阳光中可见无数微小尘粒在不停运动等经验事实作类推,论证原千有其真实的存在。
伊壁鸠鲁又论证宇宙和原子、虚空必然是无限的。有限事物必有边界,边界必须通过和边界外的他物比较才得知,宇宙却无法与宇宙外的他物比较而有边界。所以字宙是无限的。学宙无限也必定由于原子数量无限和虚空范围无限,要是虚空无限而物体数量有限,物体就会运行、穿越于无限虚空中最终消散了,要是虚空有限而物体无限,无限物体就会存置不下了。这两种情况和人经验到的事实都是矛盾的,所以原子和虚空必然是无限的。他主张宇审和原子、虚空的无限性,这和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是一致的;但他依凭经验事实作逻辑分析论证,这种思想特征是受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影响。
伊壁鸠鲁没有像德谟克利特那样断定原子都是同质的。他虽然也认为原子的形状是造成复合物体的质的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认为少数有限的原子形状差别不足以说明原子组合成有质的区别的众多事物,所以"原子的形状有数不清的差别","每一种具有同一形状的原子在数量上是绝对无限的,而原子形状的差别不是绝对无限的,只是数不清而已"。5原子的几何形状只是规定所组成复合物体的原因之一,而且这种几何形状本身是多样的;不可分的原子还有体积、重量和多样运动方式的"性质",由此更造成所组成物体的多样性。此外,从物体复合的层次而言,原子的形状及其他性质并不直接等同于复合物体的性质,原子在不同方式的运动中组合成已具有物体性质的最小单元,他称之为"种子",多样的"种子"又复合成无数多样的事物。卢克莱修就写到"水的种子"、"火的种子",说这些种子已有所复合成的水、火的特性了。他所以欣赏阿那克萨戈拉,大约也是因为他吸纳后者的"种子"。作为类似"分子"的物质结构的中间层次.以此解释存在事物的质的多样性。德谟克利特受毕泰戈拉学派影响,仅用原子的有限种类的形状、排列和次序这种几何的差异,径直说明无数事物的质的差异,毕竟有其局限性。伊壁鸠鲁的进展是赋予原子更丰富的性质规定,多样的形状、体积、重量和运动方式都是原子自身的不同性质,这样原子组合成的"种子"就可有质的多样性,而由"种子"结合成的事物就更为丰富多彩了。伊壁鸠鲁用原子与"种子"的性质的多样性说明无限宇宙、无数事物的多样性,否定从恩培多克勒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至新柏拉图主义都主张的"四元素"论。所以,他强调,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要"用与事实相符的多个原因来解释","因为它们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多个原因造成的"。6这和亚里士多德强调要研究存在的多义性是相仿的。
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一样认为人类所处的地球只是宇宙中有限的一个世界,无限的宇宙有无数个世界,原子在虚空中的漩涡运动生成世界,无数的世界有生成、毁灭的演化。而且,"一个世界可以从另一个世界产生",或者从并非空无的世界的间隙中产生,"一些含适的种子从一个世界、世界的间隙或多个世界中跑了出来",逐渐聚集,相互叠加,变换位置,形成漩涡,并发生互相碰撞(这是事物生成的∶重要运动方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世界"。7 伊壁鸠鲁坚持伊奥尼亚传统的无限生灭演化的宇宙论,反对由神主宰的有限字宙论。
二 原子的特性和原子的运动方式
伊壁鸠鲁考察世界的存在事物,明确地将物体和依附于物体的属性区别开来。他认为∶一切物体自身(包括构成复合物体的最单纯的要素———原子)是不依赖于人的感知的独立存在;而人们所感知到的“形状、颜色、形体、重量”等属性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物体的部分,而是依附于物体(包括不可见的原子)的“性质”,人们感知到的物体就表现为这些"性质的集合",而其实物体自身才是维系这些性质的独立存在。对于“性质”或“属性”,他又作出区别:一种是物体的“永恒性质",是此物体固有并区别于他物的"特性";另一种则是并非一物体固有的、永恒伴随此物体的“偶性”,包括人的某种特殊认识所感知到的东西,它是偶然才产生的,并非一类物体全部普遍固有的。卢克莱修举例说:特性如“重量之于石头,热之于火,流动性之于水”,而“奴役、贫穷、富裕、自由、战争、和谐”对人而言,乃至“时间”对存在物而言,皆是偶性。8伊壁鸠鲁区别物体和性质、特性和偶性,显然也是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影响,后者在范畴论中区别本体与属性(包括性质),在"四谓词说"中区别特性与偶性。伊壁鸠鲁实际上以本体和属性的存在模型解释原子,认为形状、体积、重量、永恒运动都是原子固有的本质特性,因而他具体论述原子特性和运动方式时,也有不同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新解释。
如前已有所述,伊壁鸠鲁认为原子有数不清的形状,这形状自身就是质的规定性,体现了原子在"性质"上的差异,而每种形状的原子又是无限的,这是万物极为丰富多样的原因之一。他的说明较接近于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解释。而德谟克利特只是列举一些原子的几何形状,纯粹用原子的形状与排列、次序这种数学意义上的几何形式的差异,来解释万物的质的差异与多样性,这是吸收了毕泰戈拉的几何数与几何形式为万物原理的思想,后来也被柏拉图的宇宙创生论所吸取。伊壁鸠鲁还认为,原子本身虽没有颜色等性质,但不同形状、排列的原子在运动中生成的复合物具有颜色、滋味、冷热等性质,复合物的射流和感官接触能生成视觉、味觉等。他说:原子除形状、重量、体积以及伴随形状的属性外,不具有可感事物具有的性质;"颜色随原子的排列的不同而变化"。9 卢克莱修也说,原子"没有任何颜色,而却具备着不同的形式,从这些形式它们就产生各种颜色",并随运动的变化可产生颜色的变化,如大海平静时黑沉沉,而狂风挑起则白浪滔滔。10 在近代洛克研讨的所谓事物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问题上,伊壁鸣鲁学派主张原子固有形状、排列及运动等第一性质,它们又造成原子复合成的物体自身具有的颜色等第二性质。德谟克利特也主张颜色、滋味、冷热等第二性质是由原子的形状、排列、次序等"第一性质"引起的,但他否认第二性质是复合物自身固有的,而是原子射流和人的感官作用的产物,有主体感官作用的因素,因而有相对性。
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原子不可分割。它并不是数学 上的抽象的"点",但他没有明确地肯定它有体积并将这种体积规定为原子的特性。伊壁鸠鲁则明确地既认为体积是原子的特性。同时也认为原子作为物体的最小要素是不可分割的、不变的。他"从可感物中类推出原子是有体积的",只是比可感物远为细小,而且有三维度的原子内含的体积是不动变、不可分割的。11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伊壁鸠鲁是否主张有体积的原子由"部分"构成,并且可被无限分割? 贝利在翻译卢克莱修的《物性论》时作注解说,卢克莱修遵循伊壁鸠鲁的教导,从可感物类推出"原子乃是由一些微小部分构成的,这些部分只能作为原子的部分而存在,而不能从原子分开","离开了它们所组成的原子,就不能独立存在。所以原子是有广延的,但却没有可分开的部分;换言之,原子是完全坚实的"。12贝利认为,伊壁鸠鲁说的原子有构成部分.但绝无分割可能。A。A。朗认为。伊壁鸠鲁和德读克利装说的原子有重要区别。后者说的原子无构成的部分,因而不可分;而前者说的不可分割的原子则有"部分",虽然在理论上和物理上都不可无限分割,但可用不同体积与部分的构成(包括"部分"的排列、次序)来解释特殊原子在形状、大小、重量方面的差异,并且克服了爱利亚学派的芝诺关于事物无限分割会造成的"悖论"。13 现代物理学已证明原子可再分割为基本粒子,但是否可无限分割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夸克禁闭"的问题还在探讨。伊壁鸠鲁提出原子作为物体的最小要素不可分但有其部分。虽还只是根据可感物类推的结论.却不失为有启发性科学价值的深刻见识。
德谟克利特说到原子有轻重之分,但他没有将重量看做原子的固有特性和运动的原因,只看做不同大小的原子在漩涡运动中的结果∶极细小的原子因漩涡运动而飞扬外沿上方,较大的原子在漩涡运动中沉落中央。伊壁鸠鲁则认为,重量是原子的固有特性,并且是原子在虚空中作下落直线运动的原因,虽然他还不可能懂得地球引力是这种运动的根本原因。他认为,在无限的宇宙中无所谓上下、中外之分,但相对于某一固定参照物。仍有相对的上,下之分。亚里十多德已指出重量是"自然运动的能力"14,这对伊壁鸠鲁修正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会有影响。但亚里士多德主张重与轻的物体作下落运动时速度有快慢之分,这后来被伽利略的实验所否定。伊壁鸠鲁则已论断;原子在虚空中,若无遇到阻碍,以同等速度运动,因为虚空为最重的原子和最轻的原子准备了同样的道路。15 这是超越亚里土多德的深刻见识。
原子永恒运动,运动是原子的本性。关于原子运动的方式,德谟克利特只说到两种,即原子直线运动(如原子的射流)和原子的碰撞振动。伊壁鸠鲁则论述原子运动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因原子有重量而在虚空中作垂直下落的直线运动,第二种是原子脱离直线而作偏斜运动,第三种是原子的碰撞振动。后两种运动是互为因果、互相交杂的。伊壁鸠鲁说,原子"由于碰撞产生向上或偏斜的运动"16。卢克莱修则说得更具体∶原子在虚空中垂直下落。"在极不确定的时刻和极不确定的地点,它们会从它们的轨道稍稍偏斜",若无这种偏斜,原子就会像雨点那样下落无底的虚空。原子间就无冲潼。"这样自然就永远不会创造出什么东西",因为如果只有原子直线下落,就无原子撞击这种"足以引起那些产生事物的运动"。17 综合两人所说,原子碰撞振动会使其他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发生偏斜,而偏斜运动又会使原子间冲撞。原学的撞击则是原子结合生成事物的原因。也当是事物分解为自由原子的原因。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射流撞击感官,也是形成感觉、印象的原因。伊壁鸠鲁论原子有偏斜运动,这是他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一个重要差别。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18;"原子偏离直线并不是特殊的、偶然出现在伊壁鸠鲁物理学中的规定。相反,偏斜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于整个伊壁鸠鲁哲学"19;而承认偶然"是伊壁鸠鲁占支配地位的范畴"。因为原子有偏斜运动,才有使万物生灭的原子撞击,才有原子射流撞击感官生成人的全部认识和情感的基础即感觉。另一方面,德谟克利特将原子运动看做只是由必然性支配的,因而甚至将事物的因果必然性强调到近乎宿命论的程度。伊壁鸠鲁则认为事物的原因是多样的,原子偏斜表明,事物生灭变动除必然性外,偶然性也起着重要作用,必然原因之外还有偶因,事物的性质也包括偶性,这才有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他正是用强调自然事物中有自在的偶然性和多样原因,来反对用单一的必然原因与机械的必然性解释世界,更反对宗教神学用宿命论来束缚人的心灵,也反对斯多亚学派的"天命观"。还有,原子偏斜运动和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伊壁鸠鲁没有留存用原子偏斜运动解释自由意志的文字。卢克莱修说到两者的关联∶若无原子偏斜运动,就不能"割断命运的约束",大地上的生命物"将从何处得到这自由的意志";接着他描述这自由意志是一种心灵的偏离运动,以一种冲动力激发全部身心活动。20 福莱(David Furley)在《原子论的两个研究》中认为,卢克莱修并不是用原子偏离说明自由意志与自愿行为的特征,而是用心灵的偏离说明摆脱环境决定的控制。A。A。朗则认为,卢克莱修是用灵 魂原子的偏斜运动说明自由意志的发生。21 不论如何理解,伊壁鸠鲁学派在希腊哲学史上首次提出和必然命运相对的"自由意志"问题,颇有意义。这在他的伦理学中体现为一种不畏天命的自 由精神。主张人的行为有个人选择的自主性,这在当时和斯多亚派的"天命观"相对立;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哲学家因袭伊壁鸠鲁学派的"自由意志"说,反对基督教经院神学的思想束缚。
三 灵魂和影像及心理
伊壁鸠鲁依据原子论阐发灵魂学说,一是为了反对灵魂不灭与轮回转世说,强调"死不足畏",应保持灵魂的健全和心灵宁静;二是为了阐明人的认知和他提出的认识真理的三准则有其本体论根据。
希腊传统宗教与奥菲斯教在希腊一直盛行。灵魂不灭与轮回转世的观念一直笼置着人们的心灵,在毕泰戈拉派、恩培多克勒和柏拉图的哲学中更有哲理的渲染,进入希腊化时代后因社会生活的剧烈变迁和东方一些神秘宗教乃至巫术迷信的流行,更加剧了人们对死亡和死后灵魂下地狱、遭惩罚的恐惧。伊壁鸠鲁则果敢地宣称∶"死亡与我们无关。因为当身体分解为其构成要素时,它就没有感觉。而对其没有感觉的东西与我们无关。"22他的理由就是。灵魂依存干身体,两者都由特殊原子构成,身体死亡,灵魂就不复存在。生与死就是人生的极限,所以死亡与现实的人无关。
伊壁鸠售主张∶身体和灵魂都是由物质性的原子构成的。灵魂就是身体的特殊部分。存在于整个身体构架中。它弥渗干全身。因而不会因身体某部分丧失而失去感觉能力,但要是整个身体解体,灵魂也就丧失。 灵魂"由精致的原子组成",这些原子极为精微,是火、气、嘘气(希腊人常将灵魂与呼吸联系)和更精微的第四种无名元素的原子。灵魂原子通过其运动,使身体具有的感觉的"潜能现实化"。他又说。灵魂由最光滑、最滚圆的原子组成。部分是非理性的。散布于全身,具有感觉与喜怒哀乐的情感功能;理性的部分则留居于胸膛里。23
卢克莱修也强调灵魂是身体的个部分。是特殊原子的有形存在,而不是后期毕泰戈拉派所说的无形的"和谐";灵魂原子极为微小,能矫捷速动,由火、气、似风的嘘气和第四种更易动、更细致的无名原子构成。24这种无名原子是能激发感觉与心智活动的原子。伊壁鸠鲁主张灵魂依存身体,它本身是特殊原子构成的有形存在,生命体必定是灵魂和身体的有机结合。这种观点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素村唯物论的灵魂观,和柏拉图主张灵魂独存、不朽,和阿那克萨戈拉等二元论者主张灵魂(或努斯)和身体分离存在,都是相对立的。他的灵魂观和亚里士多德有所接近,两人的相似处是都主张灵魂和身体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灵魂的大部分功能,除了理智之外,都必然地和身体相关联。当然,两人也有很大差异,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灵魂不是物质性的存在,而是生命的"形式",他用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范畴论述灵魂问题,伊壁鸠鲁并未完全接受这种灵魂论,而在个别地方也袭用了“潜能和现实”的范畴来表述,如说到身体本身具有感觉的"潜能",而灵魂原子的运动在感官接受外界物体的原子射流中,使这种潜能成为现实。
伊壁鸠鲁综合、发挥恩培多克勒的射流说和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主张产生感觉的原因是外界物体表面发射的原子射流作用于人的感官,生成真实反映外界物体的影像。他说:外界物体的表面不断流溢出原子,通过虚空以只有理性才能察知的瞬间的极快速度运动,这种连续的射流因原子自身的振动撞击感官并进入人的心灵,就造成连续的影像,将物体的“颜色和形状等本性打印”出来,它不断重复又能产生印象,这种表象“和真实存在的事物相似”,所以凭借感觉以及和其他感觉"不矛盾",就能证实真实存在的事物,"真理便从这种运动中产生"。他还具体解释听觉是原子射流撞击听觉器官传达物体自身就有的声音,而不是空气发出的声音;原子射流刺激嗅觉器官才会嗅到物体自身有的气味。25 伊壁鸠鲁的影像说对前人有更新与发展。(1)恩培多克勒说外界物体和感官都发出元素粒子射流,在外部空间相互接触、作用,再以空气为媒介而生成感觉。这种射流说并未深入到原子层次,也不直接说射流在感官中生成影像。这和伊壁鸠鲁的影像说强调原子射流在感官与心灵中直接生成感觉相比,还较为粗糙,后者更有精细的反映论特色。(2)伊壁鸠鲁的影像说强调原子射流接触、撞击感官生成各种感觉,所以在各种感觉中突出了“触觉”的基本作用,包括原子通过自身振动触击感官。因此,由原子、种子双阶复合的物体发出的射流在触击感官中形成的影像,可反映物体具有的颜色、滋味、气味、声音等“第二性质”,而且可推知这些“第二性质"不是主观性的,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不同形状、体积和重量的原子对感官的触击。如卢克莱修说:蜜汁、奶液在口里引起愉快的味觉,因为它们由圆滑的原子构成,而苦艾令人作呕,龙胆草辛辣,有恶劣的味道,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弯曲带钩;令人悦目的花色和香味、刺激人的酸性酒石所造成的愉快和痛苦感受,归根到底由原子的形状决定,原子冲撞的"触觉的确是身体唯一的感觉"。26而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强调"第二性质"是原子射流和感官相互作用生成的,虽然实质上它也和原子的形状相关,但他比较看重对"第二性质"的感觉的主观因素和相对性,并不认为它们是外界物体固有的性质。
(3)伊壁鸠鲁用鲜明反映论的影像说论证了感觉是认识真理的准则,非常信赖感觉,强调它是认识的出发点和检验真理的首要标准;德谟克利特则强调感觉到的事物现象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要用理性来矫正,这种强调感觉相对性的成分,后来通过他的传人通向怀疑论,伊壁鸠鲁及其传人则一直是怀疑论的反对者。
伊壁鸠鲁认为,影像生成的感觉导致思想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全部心理活动都有其生理基础。理智活动的部位在胸膛。胸中的心智部位有更为精细的 灵魂原子,在储存感觉印象中生成可记忆的表象,在理性作用中形成可储存的"先存观念"∶而感觉和理性活动也会引发贯穿全身的快乐与痛苦等情感,非理性的心理活动是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活动生成的。卢克莱修在《物性论》第3、4卷中都具体论述到人的心理活动有灵魂原子活动的生理基础;构成灵魂原子的"热"会使人愤怒,而灵魂原子的"气"会使人镇静安详。感觉到的影像激动心、灵原子是思想的原因∶各种物体的原子射流造成它们的各种"尚像"会进入人的身体,"搅动心灵的精细的本性",这些"肖像"会错杂结合,使人在想像中会有"人面马身的怪兽的肖像",或使人产生梦中的各种"肖像"。人的心灵中不断涌进大量的各种"肖像",所以人能立即想像得到要想的东西。人的情欲也有外部维纳斯或美男子的"肖像"诱因和身体内部的生理要求。27 伊壁鸠鲁及其学派主张思想和情感等心理活动有身体中灵魂原子活动的生理基础,但并不是简单、庸俗地将这些心理活动归结为生理的物质,而是看做更高层次的研究对象。伊壁鸠鲁对人的理性思维的详致论述已不可见,但他在《论自然》残篇和论先存观念中已论及归纳、类推的逻辑方法,并批评仅用演绎方法不当。伊壁鸠鲁学派对理性思维必也有专门研究。而情感心理是伊壁鸠鲁的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些也是他们对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论的超越。
四 天象和神
在宗教与迷信盛行的当时,,除了对死亡与死后灵魂命运的恐惧外,另一个最使人们焦虑、畏惧的心理是相信神在冥冥中控制和支配着全部自然与人生,天上的星体、地上的各种自然现象,都被说成是神主宰的。并目通过这些天象也操纵着人的各种事务与命运,所以当时占星术与巫术在东西方都很流行。伊壁鸠鲁研究自然哲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用原子论阐释天象,即宇宙、天体和各种自然现象,来消除传统宗教与迷信中神对人们的压抑,使灵魂摆脱对"神"的畏惧,获得安宁。他指出∶"幸福依赖于关于天象的知识","必须坚持主张天体运行、日食与月食、太阳的升落以及诸如此类的天体运动,无论是现在与将来,都有其自身的原因,不受其他任何东西主宰与安排"。28 他在《致匹素克勒的信》中专门用他的原子论具体解释了无限宇宙中无数世界的生灭,太阳、月亮和各种星体的运行轨道和各种天体现象,流星与彗星等怪异天体.。云、雨、暴旋风、地震等气象,都有它们的原子运动的物质性成因。他指出,懂得这些多样的自然原因,,就能将神秘主义排除出思想之外,达到心灵的宁静。马克思指出∶"在天体现象学说里表现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灵魂";伊壁鸠鲁不仅与占星术斗争,也与主张理性与神支配天体永恒规律的希腊哲学家斗争。29 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论述天体是世界灵魂所在,摹仿创造者(神)的不变的运行。亚里士多德也主张天体是理智的、神圣的存在,其动因有赖于作为至善的理性神。伊壁鸠鲁的天象论无疑对当时主流哲学中理性神创造宇宙、支配天体的精致学说也是一种冲决。他将天体说成是原子的偶然复合、偶然运动,斯多亚派的宇宙观和天命观便也被驳倒了。
伊壁鸠鲁表面上不否定"神",但他采取将"神"拔高为一种至为快乐与幸福的神圣的理想化形象,而将"神"虚无化,也就否定了传统宗教中的神和理性神。他将神说成是"一个幸福和永恒的存在,自身没有不幸,也不使他物不幸;因而他不受愤怒或偏爱之情的束缚,因为这类情感只存在于弱者之中"30。这样的神,享有完全的幸福与快乐,并不干预全部自然与人生的事务,人对这种神当然不必畏惧。他的神作为自足的永恒存在,实质上不过是他的伦理宗旨即幸福与快乐、灵魂安宁的象征,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原则的化身。他并不是像后来的康德那样将神局限在道德领域,要建立一种道德宗教,因为神也不干涉人的道德生活事务;他是将神改造为他的道德原则,神不仅不足畏,面日.人可分有神性。像神那样生活。他说。只要奉行他的原则 ,"你就永远不会被醒时或梦中的妄念所扰,你就会在人们中像一尊神似地生活,因为生活在不朽的幸福之中的人,已经完全不像有死的生物了"31。他论说的"神"和希腊传统宗教中的拟人化的神灵无疑是对立的.是对后者的否定;亚里十多德的理性一神在非人格化和不干预自然运行上同伊壁鸠鲁的"神"有某种相似之处,但伊壁鸠鲁根本否认神创造、启动和干预宇宙与自然,所以他论说的神也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神的否定。实质上,伊壁鸠鲁是用将神说成是道德象征、完全不干预自然与人事的巧妙方式,主张与宣扬一种无神论。塞涅卡评述伊壁鸠鲁"解除神的武装","使他丧失一切威力","把他逐出世界之外","这个神被隔绝在某堵不可逾越的高墙之外,与凡人断绝往来";"神孤零零地在我们的天空与别的天空之间那个没有生物、没有人、没有一切的空间之中"。32塞涅卡是在抨击伊壁鸠鲁论神实质上是以隔离方式剥夺了神的一切权威与本性,是变相的无神论,而不是转达伊壁鸠鲁主张神以人格化形象生活在另一个空间或所谓世界间隙的“世外桃源”中;塞涅卡的话恰恰道出了伊壁鸠鲁的无神论的实质,不可误解为伊壁鸠鲁认为有拟人的神生活在另一个与尘世无涉的世界中,因为他认为宇宙中任何一个世界都有自然成因,都不涉及神。卢克莱修直截了当地指出,在世界的任何地区,没有神的住处。33
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相似,揭示了早先的人们和传统宗教所以会产生"神"的观念,根源于特异的"影像"。他指出:神其实"是在相似影像之流的统一中产生出来的。这个影像之流以人的面目在同一点聚集从而形成了神的观念”34;而众人所想像的诸神的拟人模样,不是真实的先存观念,而是虚妄之见。35 但这种虚妄的神的观念的产生,也是由于自然现象作用于人的心灵产生了特异影像,甚或也导致人在睡梦中产生怪异的、似人的影像,由于对自然和怪异影像的无知与恐惧,便形成关于主宰万物、令人畏惧的神的观念,崇拜神的宗教也源于此。卢克莱修论述道:人们不理解天象循环和天空中的特异现象,便将它们归因于天上神灵的操纵,并在醒时和睡梦中凭想像拼合成许多奇异而硕大的影像,即拟人的神的形象,认为他们具有无比的威力,有永恒的生命而不朽。早先"神"的观念和宗教及其对神的崇拜,就是这样在各民族中起源和传播的。36
在希腊化早春时分,伊壁鸠鲁冲破笼罩大地的宗教迷信的沉雾,以清新的旋律,奏出一曲响彻云霄、萦绕久远的无神论凯歌。他无愧于卢克莱修对他的称颂:"当人类在大地上到处悲惨地呻吟,人所共见地在宗教的重压底下","是一个希腊人首先敢于拾起凡人的眼睛抗拒那个恐怖";"宗教现在就被打倒,而他的胜利就把我们凌霄举起"。37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伊壁鸠鲁:"他是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他公开地攻击古代的宗教,如果说罗马人有过无神论,那末这种无神论就是由伊壁鸠鲁奠定的。因此卢克莱修歌颂伊壁鸠鲁是最先打倒众神和脚踹宗教的英雄;因此从普卢塔克直到路德,所有的圣师都把伊壁鸠鲁称为头号无神论哲学家"38。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38—39节。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薏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36-38节。 ↩︎
- 见同上书,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 39-41节。 ↩︎
- 同上书,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40-41节。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 43节。 ↩︎
- 见伊壁鸠鲁《致匹索克勒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87节。 ↩︎
- 见同上书,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89节。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24——25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牛平和学说》,第 10卷,第 44、54节。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104一106 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58—59节。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 33 页注①,商务印书馆,1981。 ↩︎
- 见 A.A.朗《希腊化时代的哲学∶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论学派》,第34—35 页,伦敦,达克沃斯出版公司,1974。 ↩︎
- 亚里士多德;《论天》,307b32,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 43、46节。 ↩︎
- 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61节。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74—75 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卷,第 217页,人民出版社,1982。 ↩︎
- 同上书第 40卷,第214 页。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76—78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见 A.A.朗《希腊化时代的哲学;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论学派》。第 59—61页,伦敦,达克沃斯出版公司,1974。 ↩︎
- 伊壁鸠鲁;《主要原理》,第 2 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139节。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62—66节。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135—144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46—53节。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 84—85 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见同上书,第145、229—234、247—248页。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76—78节。 ↩︎
-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卷,第 237—239 页,人民出版社,1982。 ↩︎
- 伊壁鸠鲁;《主要原理》,第1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139节。 ↩︎
- 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134节。 ↩︎
- 见塞涅卡《论善行》,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153页,人民出版社,1982。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 270 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伊壁鸠鲁:《主要原理》,第1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139节。 ↩︎
- 见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134节。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333——335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3——4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47页,人民出版社,1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