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伊壁鸠鲁在《致美诺寇的信》中开首说∶"老年人和年轻人都应该研究哲学",终生不应放弃研究哲学,为的是"灵魂健全"和"幸福"。1
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有三个部分∶准则学、自然哲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他的准则学确立认识自然、人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而研究准则学与自然哲学又都是为了他的哲学的伦理宗旨,就是以科学的认识准则和对世界的科学认知作为根据,树立以快乐(主要是心灵宁静的精神快乐)为幸福准则的社会人生观。他的准则学实质上是研究认识论(或知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涉及真理标准,为他的自然哲学和伦理学奠立了一种把握现实存在事物的经验论基础。先以认识论、方法论为起点与支持点来建立哲学,这也是晚期希腊、罗马的斯多亚派和怀疑论派哲学的共同特征。
马克思说∶伊壁鸠鲁体系"与以前的哲学有着本质联系";同时他又指出.伊壁鸠鲁派、斯多 亚派、怀疑论派不是旧日有哲学的折中混合物.他批评了"伊壁鸠鲁哲学似平是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昔勒尼派的道德思想的混合物"这种偏见,强调上述三派哲学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之后"出现的"新哲学体系",它们回溯到早先的哲学,如在物理学方面转向早期自然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转向苏格拉底学派,其实有颇值得注意研究的新内容。2 就准则学而言,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说∶"伊壁鸠鲁派由逻辑学家发展而来∶他们首先研究准则学"3。伊壁鸠鲁建立准则学,虽不明言,其实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有所吸取,但不是凭借演绎三段论去建立证明的科学知识体系,而是在经验论框架内运用归纳与演绎、逻辑与语言分析的逻辑方法。伊壁鸠鲁很尊敬德谟克利特,因为后者早就宣示了原子论和真理学说∶但并不如莱布尼茨所说。伊壁鸠鲁学说只是从德谟克利特那里"抄袭来的",而是有许多区别。如马克思所论析的,在"关于人类知识的真理性和可靠性的判断"上,德谟克利特有"怀疑论的、不确定的和内在矛盾着的观点",伊壁鸠鲁则"取独断的态度,而不取怀疑的态度"。4 毕竟是在希腊古典哲学的鼎盛之后,伊壁鸠鲁的准则学不是简单地回复到早期希腊哲学较简单、朴素的感知认识论,它反对学园派纯抽象的理性思辨.但仍吸取、发扬了希腊古典哲学中的科学理性精神。
伊壁鸠鲁提出真理的准则有三个∶感觉、先存观念(preconception)和情戚。它们不仅是认知自然的真理标准,也是人和社会的伦理生活的真理标准。这种准则学是一种融合理性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既反对柏拉图学园派贬低感知、否定感性存在的思辨哲学,也反对否定感知和一切知识可靠性的怀疑论,又反对斯多亚派宣扬"世界理性"的神秘思想。伊壁鸠鲁尊重现实存在事物的经验论的准则学,使他的哲学独树一帜,如沐春风。
一 感觉是认识真实存在的终极准则
伊壁鸠鲁肯定世界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而要认识真实存在的根本依据是人的感官接触客观事物而获得的感觉,感觉是判断真理与错误的根本标准。他在《主要原理》中强调;"我们必须把所有的真实存在和所有我们的观念所依赖的感官证据认做终极。要不然,一切事物都会充满不确实性和混乱";"如果你排斥所有的感觉,你就没有标准可依据,这样就无法判定那些甚至你认为是错的判断";如果"拒绝任何一种感觉","你会反对一切真理的标准","你就难以逃脱错误,你就会一片模糊"。5 在他看来,感觉必定不是自生的,而是由某些外在事物进入我们之中产生的,如感觉到物体的形状,也包括人的内部器官所生的内在感觉如饥饿等。感觉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渠道与真理标准。所以,"我们必须绝对遵从感觉","因为物体的存在是感觉自身通过一切经验而证实的。如果理性试图从已知推出未知,它必须依靠感觉"。6"因为感觉的真实性保证了我们理性的真实性","一切观念都是在理性的有限帮助下,通过直接接触、类推、比拟、组合等途径从感觉中得出来的"。7
由上可知,伊壁鸠鲁主张感觉是认识真实存在的终极准则。其要义有三点∶(1)确认可感物体的客观存在及感觉为认识的基本来源,两者是同等的终极准则。 感觉来源干物体作用干感官。就是他用原子论解释的"射流"所生的影像,而知识来源于凭借感觉认知客观事物。(2)感觉是真理的主要标准,判断真观念与假观念都要依靠感觉。(3)他并不否认理性在认识事物中的重要作用,但认为理性认识来源于感觉,其真假值的判断也要靠感觉来证实。伊壁鸠鲁实质上是在学园派沉溺于抽象理性思辨、怀疑论开始发难的背景中,提出一种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及感觉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唤起人们重新面对感性、现实的客观存在,树立对自然与人生的科学认知的态度,这是他确立新伦理学说的理论支柱。
显然,这是对希腊古典哲学中占主流的理性主义传统的一种纠偏。伊壁鸠鲁并不否认理性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但他强调可感存在物体与感觉是终极准则。无疑是针对学园派将理性夸大为认知的唯一终极准则、夸大为抽象的普遍实在本体这种感行的倾向的。柏拉图学派贬低感性存在,将抽象、绝对的理念甚至理念数奉为世界的真实存在与终极本质,这无疑和伊壁鸠鲁的"终极准则"是相对立的,所以赫尔玛库专门写了《反柏拉图》这一著作。亚里士多德学派后来强调抽象的"形式"是主要本体,这也是伊壁鸠鲁学派所不赞同的。
但亚里士多德学说毕竟包含更多的科学理性内容,伊壁鸠鲁学派虽不明言。但其感觉经验主义的认识准则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的学说仍有相通之处,对亚 里士多德的"存在"范畴论与逻辑分析思想也有吸收。对此,后文还要论及。
伊壁鸠鲁也承认能生成感觉的原子射流影像的清晰程度不等,但主张清晰的感觉是认知真实存在事物的可靠准则。这和智者派强调感觉的主观性、相对性与不确定性是完全不同的。智者派所谓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实质上是主张人的主观感觉是万物的尺度,抹煞了存在事物的客观性与质的确定性,陷入了相对主义。所以伊壁鸠鲁学派对智者派持否定态度,予以尖锐的批判。伊壁鸠鲁学派强调感觉是人获得真理的可靠保证,这和当时皮罗等人否定感知确定性的感觉论怀疑主义也是针锋相对的。他们看出日常生活中错觉常有发生,如卢克莱修在《物性论》第 4卷中列举了许多错觉的事例∶黄疸病患者看见一切都是黄色的;从远处看一座方塔常常显得是圆的;在运动着的船里静物好像也在动,而真正在运动着的星辰在我们看来却好像都静止地镶嵌在天穹 上面。伊壁鸠鲁 认为错觉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得到真正的、清晰的感觉,甚至发生梦中或心灵的幻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错误的判断或观念导致了虚假的伪感觉。他说,"虚假和错误总是因为把观念加到尚待证实或并无矛盾的事物上,而这个事物后来却没有得到证实或者被证明是矛盾的"。在他看来,清晰的、真正的感觉总是和真正的实在事物相联系的,如无在先已发生的真实感觉,也就不会有和事物表象相似的错觉,而要证实错误,也要靠真正的感觉提供"不矛盾"的"清晰证据"。8
卢克莱修也强调"是感觉最先创造出了真理的概念",感觉是绝对可靠的,有过失不在于真正的感觉。而是因为从感觉衍生出来的"推理也"会出错误";我们要"敢于信任我们的感官",否则"不仅一切的推理都会被推倒,而且即连我们的生命也会立刻崩溃",如已临悬崖面不信任感觉的确定性。就会再向前走而粉身碎骨。9 这单用的是和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批判智者派感觉相对主义同样的例子。总之,伊壁鸠鲁学派所界定的、作为认知的终极准则的感觉。有严格的含义。不像我们如今理解的感觉那样宽泛,并不包括错觉和幻觉在内,它总是指真实的、清晰的感觉,是反映真实存在的"影像"或"印象",能提供不矛盾的清晰证据,因而能成为可靠推理的依据。这种反对智者派感觉相对主义和感觉怀疑论的"准则"说,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感觉的确定性和"不矛盾"这条存在与逻辑公理的思想。我们不必背求地说伊壁鸠鲁学派将感觉简单化或绝对化,了。或说他们并未击中怀疑论的要害,因为将哲学的出发点与基础转移到现实存在与真实的感觉上,正是伊壁鸠鲁学派在新时代的创新贡献。
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虽都主张感觉是 认识的出 发点。但两种"感觉"论有明显差异。马克思对此有比较研究。德谟克利特由于论述感觉到的现象有不确定性以及"第二性质"和主观感官紧密关联,因此认为在感觉中"真理对我们是隐蔽的"。"真理隐藏在无底的深洲里",因而易使人将他视为怀疑论者;而伊壁鸠鲁却认为"一切感官都是真实东西的报道者","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性知觉"。马克思说∶"当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变成主观假象时,伊壁鸠鲁却把它变成客观现象",他"并不认为感性的质仅仅存在于意见中"。10 其实,还有一点区别,德谟克利特的局部探究虽已涉及概念的定义问题,毕竟尚未系统探究理性思维的逻辑问题,他的感觉论不关涉理性思维的逻辑;而伊壁鸠鲁处于逻辑学已建立、对理性思维已多有探究之时,他强调威觉是和理性思维的逻辑互为印证的。因 而能确保感觉的真理性。
二 先存观念是经验与理性的准则
"先存观念"的希腊文 prolepsis 是指以观念形态积累和储存的先前的感觉、感知,但它已有普遍性的思想形式,已有交融经验与理性的意义,而在运用作为认识准则的"先存观念"中,已有理性的方法论的含义。将它译为"预知"、"预见"并不确切,译为"概念"也不能表达其丰富、完整的含义。杨适将它译做"先前储存的观念"11比较确切,我们将它简化为"先存观念"。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述道∶
他们(伊壁鸠鲁派)用 prolepsis 来指储存在人心中的一种对观念的把握、一种正确的意见或一般观念,即对某个外物显现的记忆,例如,这样的一个事物是一个人。一说到"入",我们立即会按照这个先存观念想到其形象,有如感觉原来给我们报道过的那样。每个这样的词的基本含义,都是直接的、清晰的。 如果我们不知道研究的对象,我们就不 能着手研究。 例 如,当 我们说"站在前面的是一匹马或一头牛",我们必定靠着先存的观念已经知道了 一匹马或一头牛的样子。若非我们事先已经靠 一个先存观念知道了它们的样子,我们就不能命名事物。因此先存观念是清晰的依据。12
由此可知,先存观念是在记忆清晰的感觉中形成的、以语词命名的一般观念,它可以是已洞悉事物的本质"概念",也可以是未达到概念与本质深度的经验性的意见,但它已有普遍性的思想形式。它的清晰性是判断真理的第二位准则,它又是表述感觉、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的先决条件。
这种先存观念不是人先天固有的"天赋观念",而是在重复记忆、保存感知中用语词固定下来的普遍的感性知觉形象,可用以作知觉判断;而后又可深化为普遍性的概念、判断与推理,可从意见进展为知识。这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经验起源于感觉,经验又是知识与技艺的温床相似。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说:“人们从记忆得到经验,同一事物的众多记忆导致单一的经验。看来经验大致类似于知识和技艺,人们通过经验得到了知识和技艺。”13他在《后分析篇》中更具体地描述了从感觉的重复记忆中产生知觉判断与经验,在不断的经验过程中,依靠归纳,又会产生"动物"那样的普遍概念,属、种以至最普遍的范畴。14在论述从感知到经验与理性的认识过程和肯定先存观念是真理准则方面,伊壁鸠鲁比德谟克利特也有较多进展,这和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的影响是相关的。
伊壁鸠鲁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在感知印象中通过直接接触事实或类推、比拟、组合等途径,引起心灵运动,凭借“概括”产生的,即使是疯子和梦中的幻觉这种观念也是这种心灵运动的结果。所以“概括”而得的观念或意见"有真实的和错误的两类",能被感觉证实并根据“不矛盾”原则未被否证的观念,就是真实的观念即“先存观念”;而未能被感觉证实并根据“不矛盾”原则被否证的观念,就是错误、虚假的观念,如"众人关于神的论断并不是先存观念,而是谬见"。15所以,先存观念一旦建立后能用作为真理的次级标准,就因为它本身立足于真实感觉的经验事实,它和经验事实及其他真实观念在逻辑上是"不矛盾”的,所以它能成为推理的根据。一切观念都通过语词(包括口头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语词的意义总是依据心灵所获得的印象而被赋予的,而这种印象的真实与否,决定了语词所表述的观念真实与否。关于语言的命名,伊壁鸠鲁反对"约定"论,说"事物的名字不是源自约定"。他主张语言是自然生成的,一方面是指各部族、各地区因有特殊情感、特殊表象而自然地形成特殊声音的语言;另一方面是指语言的意义基于心灵印象或经验事实而自然地被赋予,而依据是否符合经验事实和"不矛盾"原则,语言的意义也就有不同的真假值。
即使是对于-一些看不见的存在事物(如原子)确立通用的名字(抽象的"通名"),也是根据感觉的经验事实,并根据一般原因可推理它们指称的对象确实存在,从而"使得它们的意义明确了"。16
在伊壁鸠鲁的准则学中。先存观念作为真理准则。在建构知识中如何发挥作用?在先存观念生成科学知识中,理性的逻辑方法是否仍有重要作用? 对此,历来的学者有不同见解。西塞罗认为.伊壁旭鲁摒弃定义,不指明划分,不能论述一个论证如何建构,不指出如何解决诡辩问题和澄清似是而非的模糊问题。古代著作家们的一些论述给人的印象是,伊壁鸠鲁似乎完全不论逻辑与科学方法论问题。
贝利的《希腊原子论学派和伊壁鸠鲁》—书在英语世界很有影响,他和一些学者认为伊壁鸠鲁主张人有一种特殊的心灵能力即"理智的领悟"(apprehension by intellect),它是一种直达心灵的感觉,而科学的概念群逐步建立于在先概念的并置中,其中每个概念依次被用作为"清晰的概念"。都是这种心灵直接的理智领悟。A。A。朗指出西塞罗曲解伊壁鸠鲁无视逻辑方法是偏见。也.批评 贝利将伊壁鸠鲁的先存观念准则误解为一种直觉主义是不正确的,似乎伊壁鸠鲁主张科学知识的每步建构都有赖于"理智的领悟"这种特殊的心灵感觉,完全否定了理性的逻辑方法在建构科学知识中的作用。他论述道;伊壁鸠鲁实际上主张有两条真实自明的公理。一是清晰的威觉-印象提供关于外在现象和对象特性的精确信息;二是关于不自明的对象的判断。如果它们和清晰的感觉-印象是连贯一致、不矛盾的.就是真的,依据这两条公理,他在建立与运用先存观念中。大量使用归纳与推论的逻辑方法。构建自然和其他知识。如他论证不可见的虚空存在∶如果虚空不存在,一切事物就集挤在一起,运动就不可能;而运动存在的判断同虚空存在这不自明的判断不矛盾,所以虚空存在。伊壁鸠鲁学派根据不矛盾公理,通过运用归纳法。来论述以经验事实为根据的普遍性陈述。菲罗德谟在《论符号》中就记述了这种推论的实例∶从命题"我们经验中的人是有死的"。推论出"凡人皆是有死的"。这一普遍性的陈述根据经验中无例外、与人的经验不矛盾而得出。伊壁鸠鲁学派肯定自然事物无论自明或非自明的,都有齐一性。但他们认为科学不能仅凭借逻辑上必然为真的命题来构建知识,而应凭借经验的概括来形成作为推理前提的普遍性陈述;而斯多亚学派主张一切推理必须在演绎论证为真中建立。伊壁鸠鲁学派则认为仅凭演绎推理不足以建立科学的陈述,他们在自然哲学和其他学说中还大量运用了类比推理。在菲罗德谟的《论符号》中就有"类比推理"的主题,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在阐发原子论时就有不少运用类比推理的实例。A. A.朗认为,伊壁鸠鲁的方法论从严格的逻辑标准看或许有不精确之处,但他确实是懂得亚里士多德的两个《分析篇》的,只是他反对将演绎推理变成毫无经验事实根据的语词游戏。古代著作家和现代的一些著作认为伊壁鸠鲁学派无视、蔑视逻辑与科学方法论,这是不正确的。伊壁鸠鲁的《论自然》第 28卷的残篇就有关于归纳、意义、普遍和特殊的区别、个体名称问题、麦加拉学派研讨过的语言难题等主题,只是残篇原件太破损,难以看清其具体的探讨。17
A。A。朗的见解是有根据的。合理的。在伊壁鸠鲁生活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已创立了逻辑学,欧几里德甚至已在此条件下建立了《几何原本》的公理系统,伊壁鸠鲁必定也经受过当时已熟知的逻辑理论的熏陶。他在论述先存观念准则并运用它探究原子论自然哲学、伦理学等知识时,已自觉地运用了归纳和各种推理的逻辑方法,来作出详致的论证,这和德谟克利特还是不自觉地运用理性思维的逻辑方法来作论断、提出假设,是有所不同的。伊壁鸠鲁强调感觉与经验是首要准则,有浓重的经验论色彩,但他不是唯感觉主义与简单的爬行式经验主义,而肯定理性思维和逻辑方法在形成知识、提出科学假说中的重要作用。伊壁鸠鲁学派也有自具特色的逻辑理论著述,只是详细内容失传了。他们否定一切离开经验的演绎论证,这也有偏颇之处。
三 情感是判断一切善的准则
伊壁鸠鲁提出"情感是判断一切善的准则"。18他将情感也立为认识真理的一条重要准则,判断人生的根本准则,这显然和他强调研究伦理是哲学的最高宗旨有关。伊壁鸠鲁学派认为:“有两种情感状态,快乐和痛苦,这是每个动物都有的,前者符合它们的本性,后者与它们的本性违背,它们选取什么和避开什么就是由此决定的。"19快乐符合人性,痛苦悖逆人性。伊壁鸠鲁的伦理学是要确立幸福生活的基本原则,将身体健康和灵魂宁静看做幸福生活的标准。而它体现在人的情感上,"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20这种快乐不是放荡的肉体之乐,而是基于科学认知和德行的明智生活所带来的身体健康和灵魂宁静,是一种真实感觉和理智认识所生成的导致幸福的情感。所以,说快乐是最高的善,是判断一切善的准则,这同说幸福是最高的善,是判断一切善的准则,是等价一致的,因为快乐就是幸福的体现。快乐和痛苦这两种基本情感,相反相成。一般地说,快乐是善,破坏身体健康和扰乱灵魂宁静的痛苦是恶,避免痛苦能带来快乐,就是避恶趋善。但有时寻求所有的快乐会导致更大的痛苦,就得放弃许多快乐;而有时忍受暂时的痛苦会带来更大的快乐,这种暂时的痛苦就优于暂时的快乐。所以并非一切快乐都"值得抉择",也并非所有的痛苦都要避免。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快乐和痛苦径直等同于善与恶,而要以幸福生活的基本价值来理解情感是判断一切善的准则。
伊壁鸠鲁提出的入的伦理生活的情感准则,和人的认知中的感觉准则、先存观念准则。是内在关联、相互交融的。从一方面看。感觉和先存观念准则可运用于对自然、社会、人生各领域的认知,达到对世界乃至"神"的正确认识与科学态度,使人在作为哲学宗旨的伦理生活中,得以用情感准则来判断明智的快乐和真实的幸福。情感准则是感觉准则、先存观念准则的目的。又有赖于后两者才能成立。另一方面,快乐在于明智,痛苦的根源在于无知,所以人的认知本身就生发、渗透着情感,是交织情感的活动。三条准则的密切联系,表征着知识论、情感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统一,这是伊壁鸠鲁学说的一大特色。
伊壁鸠鲁将"情感"确立为判断真理和幸福生活的准则,以此紧密结合认知与伦理,这在希腊哲学史上是一种创举,和以往的一些学说有所区别。智者派普罗泰戈拉宣扬情感主义道德论,立足于相对主义感觉论.他的道德情感闪忽不定,排斥认知的确定性。苏格拉底说美德在于知识,否定了情感在知识领域与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居勒尼学派的感觉论和快乐原则是纯粹情感意义的内在体验,和理智的认知脱离,所以不免有享乐主义的末流之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虽已重视情感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但没有将它提高到伦理原则的高度,柏拉图仍是主要阐发一种以理性知识为根据的伦理学说,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中的情感成分是有限的。伊壁鸠鲁统一地并提感觉、先存观念和情感三大准则,在当时是一种进展,对后世哲学也有启发性影响。
- 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 10卷,第121 节,"洛布古典从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卷,第 56、193—195 页,人民出版社,1982。马克思当时打算写一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论派以及它们与早期、晚期希腊哲学关系的著作,后未能实现。但可见他重视这一时期哲学的新特征。 ↩︎
-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数理学家》,第 7卷,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 58 页,人民出版社,1982。 ↩︎
-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卷,第 197—200 页,人民出版社,1982。 ↩︎
- 见伊壁鸠鲁《主要原理》,第 22、23、24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146—148节。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38—40 节。 ↩︎
- 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 10 卷,第31—32 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50—52节。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 209—217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卷,第 199—200 页,人民出版社,1982。 ↩︎
- 见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第 580 页,商务印书馆,2003。策勒将此范畴译为"观念"(参见其所著《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论学派》,莱希尔英译,第403一404 页,伦敦,朗格曼斯·格林出版公司,1870),贝利将它译为"预见"(参见其所著《希腊原子论学派和伊壁鸠鲁》,第 246—247 页,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1928)。A. A.朗将它译为 preconception比较合适。 ↩︎
-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 10卷,第32—33 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0b26—981a2,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见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篇》,92a25——30,100a10b4,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10卷,第32——33、124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 10卷,第 75一76节。 ↩︎
- 上述内容均见 A.A.朗《希腊化时代的哲学∶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论学派》,第 25—30 页,伦敦,达克沃斯出版公司,1974。 ↩︎
- 见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128节。 ↩︎
-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10卷,第34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见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转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10卷,第128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