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勒尼学派因其创始人阿里斯提波出生于地中海南岸的希腊城邦居勒尼(今属利比亚)而得名。同昔尼克学派将善规定为节制、禁欲相对立,居勒尼学派将善规定为个体的快乐,以感觉为根据,主张寻求愉快的感受是人的本性和最高的善。苏格拉底的“善”中包含着功利性的“快乐”效果,居勒尼学派将这种快乐因素加以扩展和发挥。
其基本特征是将生活中快乐和痛苦的情绪性感受视为伦理的基础。初期,居勒尼学派有享乐主义倾向,但不能简单地将他们的"善即快乐”原则全部归结为一种追求贪欲和满足感官需要的享乐主义。这个学派的演变愈益倾向寻求理智的快乐,寻求一种能避免痛苦和恶的不动心的宁静,后来直接影响了伊壁鸠鲁的哲学;同时因为面对社会的动荡不安,这个学派也表现出否定知识标准的怀疑论倾向。这个学派从公元前5世纪末一直延续到希腊化时代。现仅选择几位各有特色的代表人物作概要述评。
一 阿里斯提波
阿里斯提波(Aristippus)约生活于公元前 435一前350年间。他本是出生于居勒尼的公民,后因受苏格拉底名声的吸引来到雅典,那时他可能已经是一位有教养的演说家或“智者”了。他师从苏格拉底很久,但并不拘泥于老师的教义,有独立思想,同老师多有争辩。在苏格拉底的学生中他是第一个向受教者收取学费的,他曾送学费给老师,苏格拉底拒绝接受。他为人洒脱,"对各种场合、时间和人都能应付裕如,能在无论什么环境中都扮演适当的角色"。同柏拉图一样,他也曾去西西里的叙拉古,在狄奥尼修的宫廷中比别人更受宠幸,而得来这种受宠幸的快乐需要忍辱的随机应变。据说,有一次狄奥尼修啐了他一口,他忍受了,别人非议他时他则说:"渔夫为了捕到一条小鱼不惜让海水溅身,我要捕一条大鱼,有什么不可忍受的。"犬儒第欧根尼称他是"国王的哈巴狗"。有一次,第欧根尼在洗菜时看见阿里斯提波走过,就对他喊:“要是你学会做你的饭菜,你就用不着向国王献殷勤了。”阿里斯提波回嘴:“要是你懂得怎样同人结交,你就用不着洗菜了。"这表明他同犬儒派持对立的生活原则。据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阿里斯提波写过一部3卷本的利比亚历史,是献给狄奥尼修的;还写了一部包含25篇对话的著作。第欧根尼·拉尔修记录了全部篇名,但这些著作都没有保留下来。1
阿里斯提波与居勒尼学派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感觉论,这种感觉论的主要含义是情绪性的感受。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记述:"居勒尼学派主张感觉是标准,只有感觉才是可理解的,不会错的;而引起感觉的事物都不是可理解的,不是确实可靠的。”2他们认为感觉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探究对象事物的本性是没有意义的,这已有不可知论的思想倾向。居勒尼学派所说的感觉不是认知意义的感觉,而主要是指一种带有情感意义的内在感受与体验。普卢塔克指出:居勒尼派"主张他们在自身中体验想像和情感,他们并不认为这些体验提供了关于外在世界是现实的可信证明。他们将自己闭锁在自我的情感中,仿佛处在围场之中一样,又断言‘它看起来是’,并不进一步证明‘它是什么""3。他们所说的感觉着重指内在的情感体验,并不等同于智者的感觉论。西塞罗指出了两者的区别:"普罗泰戈拉关于判断根据的观点认为,真理是对每个人看起来是真实的东西;居勒尼学派的观点却不同,他们认为任何东西都不能这样加以说明,而只能根据内在的情感说明;伊壁鸠鲁派则认为,一切判断的根据存在于感觉以及对事件的知觉和快乐之中。”4智者注重感知,居勒尼学派注重情感性的内在体验,伊壁鸠鲁学派则将这两者统摄起来。阿里斯提波只研究伦理生活的体验,不研究对现实存在事物的认识;他认为研究辩证法没有意义,研究外界事物的学问如数学与技术知识也没有价值。
阿里斯提波的伦理原则是:快乐是善,痛苦是恶。他认为:“有快乐和痛苦两种状态,前者是一种和谐平畅的状态,后者是一种粗糙难受的状态"。"快乐状态令人惬意,痛苦状态令所有的人反感"。快乐和痛苦都是内心体验。他认为有身体的与灵魂的快乐和痛苦,而灵魂的快乐和痛苦是从身体的相应部分来的,所以身体的快乐是生活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要追求个人的特殊的快乐。人生的幸福就是以达到这种特殊的快乐为目的。5 总之,在他看来,作为一种内在体验的个人的"特殊的快乐"特别是身体的快乐合乎人的本性,这就是善和人生的目的;幸福则是全部特殊快乐的总和,包括过去和未来的快乐,也会伴随一些不可避免的痛苦经验。
阿里斯提波提出不同于昔尼克派以苦修臻善的理想个人,推崇凭借智慧求得快乐的"贤人"。他认为现实生活复杂乖变,痛苦不可避免,个人只须求得特殊快乐,不必注重行为动机,而要重效果,即使动机荒谬、不仁慈,只要能求得快乐也是美德。慎重节俭固然是美德,但也只是因为它们能获得快乐的效果才是美德。人们追求财富并不是为了财富本身,而是因为它能产生快乐。贤人虽也感受痛苦和恐惧等自然情感,但总是努力避免嫉妒、虚情、迷信等空虚的东西,设法摆脱恐惧和痛苦,预见惩罚而不去做错事、恶事。他认为这种凭借智慧实现快乐的贤人人格,可以通过研习哲学和正确处理事务而达到。6这种理想贤人已不是苏格拉底所说的以道德振邦、以智慧治政的贤人,而是追求现实快乐、避免痛苦与社会责任以获得安逸自由的个人。色诺芬记述了他和苏格拉底的对话,说他只想过一种悠闲、恬静的快乐生活,既不愿统治人,也不愿受人治理,因为被人统治要忍苦耐劳,而做统治者如果不能为人民提供必需的东西也要遭受谴责,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麻烦。他认为过这种劳碌的政治生活简直愚不可及。他表示:"我并不是一个拥护奴隶制的人","但我以为有一条我愿意走在其中的中庸大道,这条道路既不通过统治,也不通过奴役,而是通过自由,这乃是一条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7他并不是批判奴隶制度,因为他主张对懒惰的家奴要加以鞭挞使他们服从;当时奴隶制的内在矛盾正在激化,以致给多数公民带来痛苦和羁束,他已经不图改善这种社会制度,只是幻想独乐其身以求个人的安逸和"自由”,表现了一种没落的情绪。
从许多记载的轶事中可以一窥阿里斯提波的生活方式。有一次,苏格拉底问他:“你怎么会弄到这么多钱?”他反问:“你怎么会只有这么少的一点钱呢?"柏拉图在西西里指责他生活奢侈,他说柏拉图既然认定狄奥尼修是善人,而这个国王比他生活更奢侈,为什么他就不能生活得舒适一些呢?有一次,狄奥尼修问他为什么到这里来,他回答:"我需要智慧时就去苏格拉底那里,我需要钱时就来到你这里。”他轻视钱财,尽情挥霍。在一次旅行中,他的奴隶扛着一大笔钱实在太累了,他说:“将大部分钱扔了,能拿多少就算多少。”他享乐而不负任何责任。一个妓女对他说,她因为他而怀了孕。他说,你怎么知道是从我而怀孕的?如果你走过荆棘丛,你能说得出是哪根刺将你剌了吗?8
二 安尼凯里
安尼凯里(Anniceris)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他曾花钱援救过在西西里被掠为奴隶的柏拉图。他的伦理思想有乐观祥和的精神,比较接近苏格拉底的思想。他建立了一个安尼凯里支派。他也主张快乐是最大的善,但认为快乐来自善行,人应该根据善的原则追求快乐;善不是空泛不可企及的,而是表现为种种现实的美德。他认为,“友谊、对父母的孝敬和感恩等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存在的,一位善人的行为有时也出于爱国的动机"。人不应只关注自己,求美德也应关注他人。友谊包含着尊重别人的感情,"尊重朋友不只是因为他有用——不然的话就会抛弃朋友——而是为了善良的感情,为此我们甚至宁愿忍受痛苦"。他强调幸福在于培植美德,"智慧的人即使感受苦恼、没有快乐之感,他也同样是幸福的”。培植美德不能只靠语言,更要靠实践,"言教本身还不足以鼓励我们自信并使我们优于多数人的意见,必须形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坏的品性一开始就会在我们中间滋生"。9
安尼凯里的道德论较少理论思辨成分,较多通俗性的道德教海,崇尚美德实践,表现了居勒尼学派内部摒弃享乐主义又不流于个人漠不动心的另一种倾向。这种比较温 良恭谦的道德学说。对希腊化时代和罗马时代西塞罗的伦理思想都有影响。
三 狄奥多罗
狄奥多罗(Diodorus)生活于公元前4 世纪末叶的希腊化时代。他是安尼凯里和辩证法家狄奥尼修斯的学生,但也有古代著作家说他曾师从斯多亚派创始人芝诺及怀疑论创始人皮罗。他不信神,为此被放逐到雅典,他说。"多谢居勒尼人将我从利亚赶到希腊"∶但后来又因不信神被雅典放逐。据说他写过一本叫《关于诸神》的书,后来伊壁鸠鲁从中吸取了许多内容。他是一位精明的论辩家,周旋于托勒密王朝,屡次充任外交使节;晚年退休返归居勒尼,享有声誉。
狄奥多罗出名的原因之一,是他否认诸神的存在而先后被逐出居勒尼和雅典。难以断定他只是否定希腊通俗宗教中的人格化诸神而肯定理性一神,还是否定一切神的存在。西塞罗确认他说过诸神根本不存在。他在同斯提尔波论辩时说,既然人可以自称为"人",那么他自称为"神"也是可以的,意思是神不过是人为约定的名字罢了。10 他的反传统的无神论倾向较有影响,当时另一位居勒尼派成员欧厄麦罗就受他影响,提出一种惊世骇俗的关于诸神起源的理论,认为诸神不过是远古时代的一些伟人,在蒙昧时期逐渐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作为古代人格和成就的传统一代代留传了下来。他将这种诸神起源论写在《圣铭》上,此书后来被罗马时代的诗人爱纽斯译为拉丁文。
狄奥多罗提出一种理智主义的快乐论。“他认为快乐和忧愁是终极的善和恶,智慧生善,愚昧生恶。他称智慧和正义是善,它们的反面是恶,快乐和痛苦则居于善和恶之间。"在他看来,人生固然以达到快乐为善,但善恶的根源在于是否有理智;快乐和痛苦的情感摆动于善恶之间,并不等同于善恶。他还有一些惊世骇俗之论,如他主张有时也可以允许盗贼、铸假币者、渎圣者存在,因为不能说他们的行为本性上便是坏的,如果破除对他们的偏见,他们的行为也可以起到集结愚众的作用。他还夸大苏格拉底所说的善的功利性,认为智慧的人应当放开自己的感情,不必顾忌环境;女人的美只要有用即可爱赏,为了有用的目的做任何事都不是做错事。由于生活在希腊化大世界中,他也主张一种世界主义,“他说世界是他的国家”,认为智慧的人不冒险去狭隘地捍卫本国利益是合理的,因为不应该为造福不智慧的人而抛弃智慧。11 狄奥多罗的思想对伊壁鸠鲁的哲学有影响。
四 赫格西亚
赫格西亚(Hegesias)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初的希腊化时代。也建立了一个分支学派,这个分支学派的哲学已经带上较多的相对主义怀疑论色彩,宣扬一种“漠不动心”的贤人论。
赫格西亚派也将快乐和痛苦归为感觉,但他们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因为不能从感觉得到准确的知识,人只能做那些看起来是合理的事情”。既然人不能根据感觉作出精确的判断,获得真理,那么“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无人自愿为错,只是被某种痛苦制约了";既然感觉不能给人确实的真理,快乐和痛苦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两者并没有绝对的分别。他们“否认有自然的快乐和痛苦;对同一对象,有些人感到快乐而另一些人感到痛苦"。他们认为,"贫富同快乐无关,富人或穷人都并不特别地享有快乐。奴役和自由、出身高贵和低贱、荣耀和耻辱等等,在计算快乐上都一样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抹煞一切伦理价值的区别,认为人的行为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并没有伦理的目的和价值。所以,他们认为,“没有所谓感恩、友谊、仁慈之类的东西,我们并不因它们而去选择做有关的事情;只能是出于利益的动机,没有除此以外的行为"。总之,一切所谓美德其自身并无价值,它们都只是个人利益动机所支配的行为带来的结果。
赫格西亚派宣扬一种有浓重悲观色彩、强调对一切漠不关心的人生观。他们认为,“幸福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身体被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侵扰,灵魂也因身体的痛苦而受折磨,没有幸运,只有失望”,人只是"轮次置身于生和死之间罢了"。所以,他们主张智慧的人的处世态度就是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生活对愚人来说只是有利可图,对智慧的人来说就是漠不关心"。这种漠不关心并不是不要利益,而是指满足于自己要求的利益,不贪求超过他人的利益。"智慧的人在一切行为中以他们自身的利益为指导,因为他们不认为别人有和自己同等的价值;如果他要从旁人那里获取再多的利益,也比不上他给予自己的东西"。他们又指出:"智慧的人在择善避恶中并不比他人有更多的利益,只能以没有身体和灵魂的痛苦、无忧无虑地生活作为自己的目的。”12
赫格西亚鼓吹的悲观主义“漠不动心”论,对希腊化时期怀疑论的伦理思想与现实道德状况有影响。据说,由于他煽惑群众对一切漠不关心、厌倦生活甚至去自杀,曾被托勒密王朝禁止讲学。
- 以上有关阿里斯提波的生平与著作的史料,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2卷,第65—68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逻辑学家》,第1卷,第191——196节,载于《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文集》第2卷。 ↩︎
- 普卢塔克:《驳科洛底》,第1章,第120节,载于普卢塔克《道德论集》第14卷。 ↩︎
- 西塞罗:《论学园派》,第2卷,第42、131节,载于《西塞罗文集》第19卷。 ↩︎
- 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2卷,第87——88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见同上书,第2卷,第91、93节。 ↩︎
- 见色诺芬《回忆录》,载于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43——44页。 ↩︎
- 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2卷,第80、69、78、77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 2卷,第96—97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见同上书,第2卷,第 100节。 ↩︎
- 以上引述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2卷,第98—100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以上引述均见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2卷,第95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