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坚持唯物论。论述 灵魂也是原子。人的感知是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的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像。并目局部涉及研究理性思维形式问题。他在原子论基础上,统一了身体与灵魂、灵魂与努斯、感知与理性。
他认为,身体和灵魂的本原是同一的,都是原子,不过灵魂是一种精致的、圆形的原子。他指出∶"太阳和 月亮是由光滑、圆形的原子聚合成的,灵魂也是这样,它就是努斯。"1他将灵魂"说成是火,因为火是诸元素中最精致的,也是最接近于不是具体的东西,再说,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火既是被推动的同时又是 产牛一切别的事物的运动的"。他还认为,"灵魂和努斯是同-一个东西",就是精致、圆形的原子,因为在所有的原子形状中,""圆形是最能动的,而这正是火和努斯两者的粒子的形状"。2 他将阿那克萨戈拉的精神性实体努斯还原为物质性的原子,克服了其二元论倾向的内在矛盾,在原子论的高度上回复到唯物论的一元论。
他认为灵魂原子到处存在:“一切事物都分有灵魂”,甚至“在石头中也有一种灵魂”。3 但他并不是回复到传统的物活论,而是强调灵魂的原子很精细,最能动,可以无孔不入;这种自由游离的灵魂原子并不会使石头活起来,灵魂的原子必须和肉体相结合,才能构成生命。人体生命就是身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的组合体。他认为,“身体和心灵的原初物体是一个对一个地彼此叠置着,互相交错而编成了我们肢体的组织",在身体中灵魂的原子形状小,数目也较少,稀疏地散布全身。4 这种细小而能动的原子给身体以活力,是身体运动的原因。他用喜剧作家菲力普斯的说法作比喻:"代达罗斯给他的木雕的阿佛洛狄忒【爱和美的女神】像里注入水银,使她能活动"。德谟克利特也相似地说:"构成灵魂的圆形的原子,由于它们处于无休止的运动中,促使整个身体随它们而运动起来。"5
灵魂即生命。通过呼吸,生命体不断对灵魂原子叶故纳新。“当它们被周围的空气压在一起并被排出时",吸进空气中的许多"灵魂原子"就"抵消了这种压力,这样就防止了动物体内的灵魂之被逐出";而"一旦周围空气的压力占了上风,动物不再能呼吸","死亡就发生了。死亡是由于周围空气的压力,灵魂原子从体内溢出去了”。6因此,在他看来,由原子组成的"灵魂是会死亡的,随着肉体解体"7。死亡不过是灵魂原子同身体分离,人们不应害怕死亡,不必因宗教迷信所渲染的死后的惩罚而感到恐惧。生命和死亡之间没有截然分开的绝对界限。他认为,人死后,“身体的大部分灵魂原子虽已溢出了,但保留了一些热和感受性"8。"死后的身体还会有感觉"9。他甚至“研究过坟墓中的尸体”,发现“在一段时间内指甲和头发还在生长”。10 总之,他论述了灵魂和身体统一于原子,否定了灵魂不朽说,这样就为发展朴素反映论的认识论思想提供了生理基础。
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具有感觉和理智这两种功能;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具有感觉的功能,而灵魂中有一个特殊部分努斯,是思想的器官。关于这个思想的器官有不同的说法,或说他主张"灵魂有两个部分,理性【努斯】位于心,非理性部分弥散于全身";或说他主张"理性在于脑"。11 从他的生理学思想倾向于阿尔克迈恩和希波克拉底的观点来看,应是属于后者。
他主张一切认识都发源于外界物体对身体的作用,刺激了身体中的灵魂原子。亚里士多德说他和恩培多克勒等许多早期希腊的思想家,都“认为知识就是感觉,这是一种身体的变动,他们说,显现于我们感官的必然是真实的”12。他认为各种感觉都产生于外部对象同感官的接触。亚里士多德批评他和大多数自然哲学家“将所有感觉的对象都当做触觉的对象。若真是如此,显然每一别的感觉都只是触觉的一种样式了",说他们"对感性知觉的处理是不合理的"。13 这种批评并不合适。恩培多克勒和德谟克利特是将一切感觉归结为认识对象和感官的粒子流的相互接触的作用,这不是作为感觉形式之一的狭义的触觉,而是那种双向粒子流接触作用形成的一切形式的感觉,可以说是广义的触觉。当代西方学者考斯专门论述了这种广义的触觉,认为古代希腊思想家包括恩培多克勒、柏拉图直到希腊化时期的希帕库、欧几里德,大都"描绘对存在的首要通途的感觉,首要地是一种接触的方式”,将感知归结为一种“触觉经验”;他还说亚里士多德自己实际上也是将视觉归结为“作为运动的接触”。14德谟克利特根据认识对象与主体的原子流的双向作用,发展了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提出了更为精致的影像说。
他首先论述视觉是一种“影像”(eidolon,image),认为视觉是眼睛和对象都发出原子射流,相互作用,产生了视觉影像:"视觉影像并不是直接产生在瞳孔上的,而是在眼睛和视觉对象之间的空气被压缩,被看到的对象和看的人打上了印迹,因为任何事物总经常产生一种流射。”15他相信,“从事物流射出来的一定的影像同流射影像的事物【视觉对象】是相似的。这种影像进入注视者眼内,视觉就是这样产生的"16。空气是眼睛和对象之间的中介物,视觉影像要以空气为媒介来形成和传递,因而会造成影像的减弱甚至变形。他曾设想,“要是眼睛和对象之间只有虚空,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天穹里的一只蚂蚁”17。他进而论述其他各种感觉也是双向原子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印象,如声音是密集的空气流动中大量粒子进入耳朵的孔道,以很强的力量扩散到全身,形成听觉。18味觉和触觉是各种不同形状的原子刺激舌头和身体的结果。他将各种感官得到的印象,都叫做"影像",认为它们是全部认识的来源。
影像说有不同干流射说的两个新进展。推进了早期希腊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德谟克利特的第一个新进展是;剖析原子的不同形状大小如何对感官发生作用,重视研究认识中的主体因素及其造成感觉的相对性。他认为,像颜色、冷热、甜苦这类感觉内容,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并不是客观物体本身的直接反映或原始内容。它们是因主观条件而变易的,有相对性。它们都是"习惯俗成"的。"是根据身体和事物的状况而变易的,是身体和事物相接触或相抵御的一种反应"。而"真实存在的是原子和虚空"。19正常的人感觉甜或热,病人可能感觉苦或冷,皆因身体条件的不同而异。他认为这些可感性质都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们都是感官在变动中的经验"20。但是,他并不认为这类可感性质是主观感官自生的,是纯粹主观的经验;他认为它们是认识主体和客观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随身体或感官状况的变化而变化,有相对性。据塞奥弗拉斯特记述,德谟克利特论述了每一感觉对象包含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原子,但以占优势的原子的形状为特性,并说∶"感觉又依赖于原子所进入的身体的状况,这也.造成了不少的差异。因为同样的对象有时能产生相反的效果。而相反的对象也能产生相同的效果。"这种感觉效果的相对性,既和身体状况有关,也取决于对象中的原子本身。比如,蜂蜜含有大量比较大的、表面平滑的原子,进入身体便产生甜味;但蜂蜜也含有一些比较小的 、粗糙的原子,在某种身体状况下会产生苦味。21 这些感觉性质的"习惯俗成",是指身体和对象的原子双向作用的相对性。过去有人将它解释成为"主观上的约定",是一种误解。黑格尔就因此批评德谟克利特"为坏的唯心论打开了大门"22,他将这种感觉的相对性说成近似于巴克莱的主观唯心论观点,那是误解。
德谟克利特论述感觉的相对性,是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区别物体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客观物体由原子和虚空组成,又有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及其位置、次序,这是物体固有的第一性质;而冷热、颜色、味道等等可感性质由物体的原子与虚空构成所派生,并因主体条件不同而有相对性,这是物体和感官作用造成的第二性质。第二性质不是主体感官任意自生的,归根结底,是由物体的原子与虚空构成作用于感官所派生的性质。如他认为,不同的食物原子形状和身体状况造就了甜、辣、辛辣、苦、咸等不同的味觉。23 颜色的感觉取决于对象的表面原子的形状、位置以及它们相距的空间,其中白、黑、红、绿是四种基本色,其他颜色是它们的混合。比如,光滑的原子造成白色,这些原子周围有较多的虚空,较为稀松,不产生阴影,容易渗透,造成明亮而透明的色感;而粗糙、多角的原子能投下阴影,不易穿透,便造成黑色;较大的、球形的、生热的原子则造成红色。24他论述原子与虚空固有的第一性质和它们派生的第二性质的联系,从现代物理学来看也是合理的。一定的颜色是一定波长的光线作用干感官而呈现出来的,声波频率同音度的关系、分子运动同冷热的关系也是相似的,其中感官正常与否也会影响对第二性质的感知。他强调研究认识也应注意研究认识主体的因素,这不同于智者派的感觉相对主义,对促进认识论思想的发展有积极意义。近代的伽利略、笛卡尔和波义尔在这方面都发挥了德谟克利特的这种观点,直到洛克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关于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学说。
德谟克利特在认识论思想上的第二个新进展是:明确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局部涉及研究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贝利认为他主张的某种“影像”非常精细,不刺激身体表面而能直达原子紧密聚合的努斯.刺激努斯就产生牛-种特殊的感觉即思想。25 说德谟克利特将思想归结为一种特殊的感觉,只是一种没有资料根据的推想。他在一部题为《论逻辑或规则》(OnLogic or Rules)的著作中,区别了"暧昧认识"和"真理认识",前者指感知,后者指理智。感知认识是暖味的,因为它只停留于事物的现象,并受认识主体因素的影响,有相对性。理智则能认识事物内部的本性一原子和虚空。比感知优越他说∶"当暧昧认识在最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再看,不能再听,不能再嗅,不能再尝,不能再触摸,而知识的探求又要求精确时,真理认识就参加进来了,它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26这种工具就是概念和思想。然而,他又认为事物的现象同事物的本原是相通的,感觉和理智的关系并非截然割裂,感觉给理智提供影像原料,理智则能纠正错误的感觉,透过现象洞悉原子和虚空的内在真理。理智优于感觉,又离不开感觉,必须以感觉为基础。他有一段名言生动地描述了感觉和理智的辩证关系∶"可怜的理性,你从我们这里取得证据又要推翻我们?你的胜利同时也就是你的失败!"27
关于感知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和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他还不可能展开作具体深入的研究。他写的《论逻辑或规则》不是后来所说的逻辑学著作,大约是讨论了人类认识的标准以及感觉和理智的关系。他主张科学研究应从事实出发。注重经验的概括。再上升到理论。他在《论逻辑或规则》中强烈反对只从一些自明的公理来作推演论证。他主张有三种真理标准;"现象是了解可见事物的标准","概念是研究的标准","情感是取舍事物的标准"。28他已经开始从逻辑上认识到概念这种思维形式对于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作用。逻辑学的创立人亚里士多德指出:"我们的先驱者都不懂得这种【下定义——逻各斯的】研究方法,理由是他们还没有获得关于本质的观念,也没有获得任何为本体定义的观念。首先接触到这点的是德谟克利特,但他也还远远没有将它当做自然科学的必然的方法来采用,他只是不知不觉地被事实强迫而提出了它。”29亚里士多德还指出:“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只是在小范围内接触到这个【普遍定义的】问题,他以某种方式定义了热和冷。”30这些材料只能说明,德谟克利特已经开始在有限的、局部的范围内注意到普遍的“定义”、“概念”这种逻辑思维形式,这是逻辑思想的一个进展,但他还没有自觉形成与规定这些逻辑范畴,还没有系统研究逻辑学。苏联的一部《哲学史》断言“德谟克利特是归纳逻辑的奠基人”31,这并无资料根据,也不合乎逻辑思想史的实际。
德谟克利特有时强调人感知认识事物的现象有相对性,要认识事物的内在本性很难。因此,他是否认为人能把握真理,是否有怀疑论倾向,对这个问题自古至今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亚里士多德既承认德谟克利特认为人感知的现象就是真实的,但也说他认为人的感觉印象中"或者是没有真理,或者是对于我们至少真理是不清楚的"32。
古代怀疑论学派的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说:德谟克利特“摒弃一切现象","摒弃显现在感官中的事物,断言它们都不是真理的表现,只是意见的表现";"他【德谟克利特】在《论形式》中说,人必须懂得这个原则:‘人离实在很远’,要认识每一事物的实在本性是不可能的”。33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述他说过这样的话:"关于真理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因为真理隐藏在深渊中。”34近代德国学者迪洛夫(Dyroff)在所著《德谟克利特研究》中根据这些记载断言,德谟克利特是个怀疑论者。策勒认为他只是有怀疑论的因素。35 贝利认为应当联系德谟克利特的全部哲学思想,有分析地对待上述历史资料,应肯定德谟克利特是可知论者,不是怀疑论者。36其实,德谟克利特说过不少“人离实在很远”之类的话,那是强调感知现象不等于认识了真理,还要更深入地认识原子和虚空,才能把握事物的本性。他建立原子论哲学,敲开了物质结构的大门,就是为了认识宇宙万物的本原性真理。但当他用原子论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时,受到了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而他不像恩培多克勒会用诗意的想像来虚构自然哲学的某些部分,因而认为包括他自己的原子论哲学在内都还远未达到全部真理,没有穷尽真理,这正表现了他的严肃的科学态度。由于他强调现象的相对性和真理难知时表述不尽恰当,因而被怀疑论者误解与利用;后来他的某些弟子正是循着这个方向加以夸大,真正走向了怀疑论。
他坚持唯物论的可知论也表现在:坚持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用原子和虚空排除了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用影像说批判神秘的宗教迷信。在早期希腊哲学家中,他是态度最鲜明的彻底的无神论者。
在他看来,天空中的太阳、月亮等天体,不过是像大地一样的物块,只是因为充溢了火原子使它们炽亮,因此当时的宗教把它们幻化为主宰人世的神来盲目膜拜是很可笑的。他讥嘲道:“一些有教养的人,向着我们希腊人现在叫做天空的地方伸起他们的双手,说:‘宙斯深察万物,他洞悉一切,他赐福万物,享受万物,他是万物之王'。"37他认为这是愚昧的举动。他反对凡事祈求于神,认为人应当靠认识自然来为自己造福,掌握自己的命运。他说∶"人们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而不知道这种力量还在于他们自己;如果他们无节制地去做相反的事情,他们就离开了自己所希望有的健康。"38他指出,人们所以会造神、拜神,其根源是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古代的人们看到天空中发生的事情,像雷电、霹雳、天体会合、日食、月食等等,就畏惧诸神了,相信他们是这些事情的原因。"39他用影像说解释所谓神显示的某些"奇迹"、"神兆",认为它们不过是一些难以说明的自然现象,其实都是人的灵魂感觉到的一些"偶像",就是特殊的"影像"。他说;"古代人感受到它们的影像,就想像有一种神,其实除了这些影像外,并没有享有不死的本性的神。"40所谓"神",实际上是灵魂感知到的原子流射所形成的特殊的影像,不过这种影像比其他自然现象形状奇特,更为持久,被人在想像中神化了。他认为,在自然界这种尚未被人认知的影像其实很多。塞克斯都 ·恩披里柯记述道∶"德谟克利特说幽灵就是影像,并说天空中充满了它们。"41它们都只是原子流射造成的自然现象。
-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 9卷,第 44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见亚里士多德《论灵魂》,405a4—13,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见艾修斯《哲学家意见集成》第4卷,第4章,第7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17。 ↩︎
- 见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第149页,商务印书馆,1981。 ↩︎
-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406b16——22,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见亚里士多德《论呼吸》,472a3——16,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艾修斯:《哲学家意见集成》第2卷,第7章,第4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09。 ↩︎
- 艾修斯:《哲学家意见集成》第4卷,第4章,第7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17。 ↩︎
-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17,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 见西塞罗《图斯库兰论辩》第1卷,第34章,第82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60。 ↩︎
- 见艾修斯《哲学家意见集成》第4卷,第4章,第6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05。 ↩︎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9b12——17,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见亚里士多德《论感觉及其对象》,442a30——b4,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见考斯《希腊的政治经验观》,载于《第欧根尼》(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季刊)中文版,总第36期,2002年11月。 ↩︎
-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50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35。 ↩︎
-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29,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419a15—17,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见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55节,转引自格思里《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446——447页。 ↩︎
- 见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数理学家》,第7卷,第 139 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1。 ↩︎
-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 65 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29。 ↩︎
- 见同上书,第67节,转引自格思里《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 438—439页。 ↩︎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第 341 页,商务印书馆,1959。 ↩︎
- 见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135,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 见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65、80节,转引自格思里《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141、445页。 ↩︎
- 见风利《希腊原子论学派和伊壁鸠鲁》,第 173 页,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1928。 ↩︎
-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数理学家》,第 7卷,第 139 节,载于《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文集》第2卷。 ↩︎
- 伽仑∶《论医学的经验》残篇,第 1259页第8行起,转引自格思里《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 460 页。 ↩︎
- 见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数理学家》,第 8卷第 307 节,第7卷第 140 节,载于《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文集》第2卷。 ↩︎
- 亚里士多德:《动物之构造》,642a25——28,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78b19——21,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1卷(上册),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译,第10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
-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404a28,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9b7——12,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 见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数理学家》,第7卷,第369节,载于《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文集》第2卷。 ↩︎
-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9卷,第72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 见策勒《苏格拉底以前的学派》第2卷,奥列尼英译,第 275页,伦敦,朗格曼斯·格林出版公司,1881。 ↩︎
- 见贝利《希腊原子论学派和伊壁鸠鲁》,第178页,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1928。 ↩︎
-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B30,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B234,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 同上书,DK68A75。 ↩︎
-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数理学家》,第 9卷,第19 节,载于《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文集》第3卷。 ↩︎
- 同上书,第9卷,第 24 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68A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