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克萨戈拉自己著作的留存残篇中论认识问题的很少,塞奥弗拉斯特的《论感觉》中保留了较多转述的资料。
他和恩培多克勒相似,主要从主客体物质粒子的物理作用与生理机制角度,考察人的认识形式,主要是感知认识。他没有具体研究人的理智认识,虽然他认为人的灵魂分有努斯,但他在论认识时几乎不提努斯。没有将努斯学说贯彻在认识论思想中,而只提出-一种异类相知的素朴反映论。
塞奥弗拉斯特将以前哲学家研究感知的理论区分为两组类型∶同类相知和异类相知。"巴 门尼德、恩培多克勒和柏拉图属于前一组,阿那克萨戈拉、赫拉克利特和他们的学派属于后一组……·后一组哲学家们主张。感知必然涉及性质的变动;只有具有不同性质的物体,才能互相产生物理变化,而相似的物体彼此并不发牛影响。这是他们的中心论点。他们引用触觉来论证他们的理论,因为对于【和主体有】同样温度的事物,是不会感到热或冷的。"1
阿那克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都认为。感觉的原因是客观物体对人的感官发生作用。但恩培多克勒强调这种作用必须是元素粒子的流射同感官的孔道结构相吻合,因而主张同类相知;而阿那克萨戈拉根据种子论强调异质成分互相包含,强调客观物体同感官所含的成分必须相异,才能发生物理作用的变化。他将感觉器官看做赋有一定成分和性质的物体,认为只有当客观对象的性质(或性质的程度)同感官的性质不相同时,才能对感官引起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据记述,他主张"异类相知,因为相同的是不会被相同的所作用的……如果一个事物和我们一样热或冷,和它接触时我们是不会感到热或冷的,我们也不能用相同的去认知甜或苦;我们只能用热认知冷,用咸认知淡,用苦认知甜,按照各自相反的程度去感知它们”2。
他所说的异类相知,主要从事物的性质着眼,讲感官和对象中具有相反的、对立的性质,即冷和热、咸和淡、苦和甜等等,他还没有从哲学范畴上将事物的本体和属于本体的性质区别开来。他的异类相知说比较重视认识主体在感觉过程中的作用,指出由于感官状况的不同而产生感觉的相对性,这符合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之后对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有影响。
异类相知,就是感觉器官和客观对象在发生物理的相互作用时,相反相成地感知到外物的性质。这是一种素朴反映论。如阿那克萨戈拉将形成视觉的原理直接比喻为镜子中的映象:“视觉是由于入射光线在瞳孔中造成的映象。然而,一个物体不能反映在和它同色的镜子里,只能反映在异色的镜子里。绝大多数的动物有着和它在白天所见颜色不同的眼睛,但某些动物有和夜色不同的眼睛,所以这些动物在夜间的视力好……视力映象在白天发生,因为光线对映象是必需的。”3他对眼睛这一感觉器官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制缺乏具体说明,但他指出光线在形成视觉中的重要作用,那是合理的。他将眼睛同物体的颜色相异看成是形成视觉的必要条件,并以此解释大多数动物白天视力好、少数动物夜间视力好,这当然是并不科学的猜测。塞奥弗拉斯特批评他的这种武断.但仍然称赞说。"他的特殊贡献是分别研究了每一种感觉。特别是视觉,因为视觉是最重要的感觉。"4他认为.嗅觉是呼吸了细微的东西而形成的;空气振动形成的声音通过耳、脑周围骨部的空穴传导到脑部,就形成听觉。5
感知伴随着情感。恩培多克勤主张同类相知。认为任何感觉中都有和谐一致,因此总伴随着愉悦。阿那克萨戈拉的看法则相反。既然感觉是相异事物对感官的刺激,他就认为∶"任何感觉都会伴随着痛苦,因为和每个相异的事物接触会产生痛苦,而感觉持续的时间越长或超强烈,痛苦也越显著……闪亮的色彩和过高的噪音都是使人不快乐的,难以长久承受它们。"6两人的看法都流于表面和片面。阿那克萨戈拉还有一些只是对部分动物的感觉作表面观察而得到的不科学的概括,如认为,"知觉随动物形体的加大而增加",大眼睛的大动物能看到大而远的物体。听到广而远的声音。小眼睛的小动物只能看到小而近的物体。听到小而近的声音。寒奥弗拉斯特批评他的这种简单看法,指出"一个动物的感知能力,应当有赖于整个生命有机体的功能"7
他也指出感官的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由于我们的感官的无力,我们不能判断真理。"8他原则上强调了要靠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不可感知的事物的真理,特别是极为细微、不可见的种子。他说∶"食物中便已含有血液、神经、骨骼等等的原始成分,这些成分只能被理性所认识,因为不能将一切都归结到感官,感官只能给我们指出水和面包的形态;只有凭借理性,才能认识到它们所含的物质成分。"9他无疑崇尚科学理智,并认为感觉和理性认识是沟通、联系的。他说∶"可见的东西是不可 见的东西的一种显示。"10通过感知事物的现象,理智才能把握不可见的种子的本性。但他对人的理性认识包括其过程与形式缺乏具体研究,这是由于当时认识论的研究才起步,逻辑思想没有足够的积累,尚未形成学科。对人的理性认识进行较充分的研究要到希腊古典哲学之时。然而,阿那克萨戈拉是倡导科学理性的启蒙思想家。他充分肯定理智在人的全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正是理性使人成为人,成为能征服自然、高于动物、驾驭动物的人。他指出∶尽管我们在体力和敏捷上不如其他动物。"但是我们有经验、记忆、智慧和技巧,能够使用它们(以收集动物的产物)"11。这同他认为人有双手才成为动物中最聪明的观点是一致的。他所崇扬的理性。正是人在实际经验活动中培育起来的高级认识能力,并不是先验地分有努斯而得到的。
阿那克萨戈拉将伊奥尼亚哲学和科学思想传播到希腊本十的雅典,并且创建了自己的崭新学说,对古希腊的科学和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他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理性精神,是伯里克利一代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希腊哲学思想的演进中,他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他是古代希腊东部殖民城邦与本土之间哲学和科学思想交往的重要桥梁。从他开始,希腊本土才有自己的哲学;随后,古希腊哲学的中心转向雅典,并逐步走向系统化的全盛时代。他本人虽然因政治迫害而被逐出雅典,但他留下的思想种子却在雅典和希腊本土生根发芽。他的学生阿凯劳斯在雅典建立科学团体,努 力宣扬阿那克萨戈拉的自然哲学和科学思想。并且注意研究伦理问题。成为青年苏格拉底的老师。据说是他将生性疏漫、狂猖的青年苏格拉底引上哲学训练的正途。阿那克萨戈拉哲学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影响。大约是通过他为媒介的。德谟克利特深入研究过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而晚期希腊著名的原子论者伊壁鸠鲁也深受阿那克萨戈拉和阿凯劳斯的影响。当时在希腊本土,一批年轻的自然哲学家如阿凯劳斯、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等人,紧随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兴起一股复兴并革新伊奥尼亚哲学的思潮,促进了当时的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欣欣向荣,如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俄诺庇得在天文学上有杰出的成就,而西方医学的鼻祖希波克拉底也是在这种科学精神的熏陶下成长的,并形成了和他的医学理论紧密联结的、独特的自然哲学思想。
-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1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28A46。 ↩︎
-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27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A92。 ↩︎
-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27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A92。 ↩︎
-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 27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A92。 ↩︎
- 见同上。 ↩︎
- 见同上。 ↩︎
- 见同上。 ↩︎
-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B21。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 艾修斯∶《哲学家意见集成》第1卷,第3章,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A46。 ↩︎
-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B21a,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 同上书,DK59B21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