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四根说和“爱”与“争”两动力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四元素)和“爱”与“争”两动力的基本学说,是一种新的本原论。处在早期希腊哲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上,这种学说打开了伊奥尼亚哲学将某一种具体物质(水或火或气)当做本原和爱利亚学派以抽象静止、浑然一体的“存在”为原理这两种“一元论”僵持对立的胶着状态,在更浸染南意大利传统气息的情况下,它综合这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统一"一"与"多"、感性现象世界与世界全体的本质,将本原的探讨引向物质微粒子结构和动因问题,以此解释万物的动变生灭与宇宙演化,而动因问题又潜蕴着物质和精神分化的可能性。他的学说在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为深化发展自然哲学迈出了可贵的开创性的第一步。

一 四根说是最早的物质元素论

恩培多克勒是—位自然科学家。他主张结合观察白然的经验和对世界全体的理智思索。改造巴门尼德的核心命题和伊奥尼亚哲学的本原观.沟通自然的本质构成和现象世界。在《论自然》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认识自然的正确途径∶"你要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看看每一件事物用什么方式才是明白的。不要以为视觉比听觉更为可靠,也不要以为轰鸣的听觉比清晰的味觉更高,也不要低估其余各种感官的可靠性。因为认识的途径只有一条。你要考虑用哪种知觉使每件事物清楚明白。"1就是说不局限于抽象的逻辑思辨或某种感觉的直观,而要综合感知经验的全体才能认清事物。他指出,"散布在人们肢体上的感官是局促的",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生活的一小部分","只相信自己在各方面的迷途中所碰到的东西,却以为自己发现了全体",而只有"当你走上正路时,你就可以学习到——不亚于精神所能达到的"。2 那就是理智的精神把握的世界全体的本性及其现象。他就是循着这一认识的"正路",提出了"四根"即四元素的新本原论

恩培多克勒用诗喻的方式指出∶

一切事物有四种"根"∶照耀万物的宙斯,哺 育 万物的赫拉,以及埃多涅乌(Aidoneus)和涅司-蒂(Nes-tis),他们让自己的泪水成为变灭的事物的生命泉源。3

他用希腊神话中的四位神分别喻指水、火、气、土四种根。在他的《论自然》残篇中,直接提到四种"根"的就只有这一处。他认为它们是万物的本原,并且以此解释在本原上""一"与"多"在事物变化生灭中的动态的统一。他论述了"一个双重的道理":"在一个时候,'一'由‘多’生成;另一个时候,'一'又分解为'多'”;而“火、水、土和极高的气",它们是相等本原、同样持久而又各有不同的能力与特性,"它们依次在时间的循环中,占据优势。在这些东西以外,没有任何东西产生和消灭”。它们就是永恒存在的全体,也没有“虚空”,所以四根自身是不生不灭的。4

四根的结合与分解造成事物的生成与消灭,造成"一"与"多"在运动变化中的统一:“生灭的事物的生成是双重的,它们的消灭也是双重的。当一切结合在一起时,'一'被生成了,又被破坏了;而在分解时,别的东西又生成了,又解体了……所以,就'一'从'多'中产生又立即分解为‘多’来说,它们是生成而不是不变的,可是就它们永不停止连续变换场所来说,它们在这种循环中又是始终不变的。"5他主张四根自身永恒不变,只是由于它们的相互结合和分解,才造成世界万物循环性的产生和毁灭。四根造就宇宙的一切:"从这些东西中产生一切过去、现在和将来存在的事物;树木、男人、女人、兽类、鸟类、水生的鱼,甚至连长寿的最尊贵的神也是这样产生的。因为只有这些东西互相穿插,由于它们混合变化的不同,成为不同的事物。”6四根是世界的终极存在,它们构成一切,连神也不例外。

恩培多克勒没有使用本原这个范畴,而代之以四根,有深化本原的新含义。当时希腊人看到植物都从根生长出来,因此这个词也被借用来表示基础、起源。亚里士多德指出,"恩培多克勒说它【本原】是四种元素”7。首先将四根说成是四种元素,那是很合适的,以后的辛普里丘等古代注释家们都将四根作为四元素来阐释。伊奥尼亚的哲学家们早已各自提出水、火、气三种本原,解释水、火、气是无定形的宏观粗放的物质形态,并且只用它们具有的冷和热、干和湿、浓聚和稀散这些对立的物态,来解释性质迥然相异的万物及其复杂的千变万化,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希腊人深入认识自然物的要求了。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或四元素,并不是只将早先哲学已涉及的水、火、气、土这四种本原简单地综合、拼凑在一起。他所说的"根",就根源意义来说,已经是指物质结构的四大基本元素,是指作为万物内在构成的本原。他已不再停留在单一物质本原的表面物态变化上,而是开始深入探究物质内部构造的堂奥,最早提出了关于物质结构的元素理论。并通过物质元素的结合和分离的构造活动.来深入解释事物的生成和毁灭。四大基本元素在质上不可变。它们作为永恒存在的全体也没有生成和毁灭。因此。早先哲学家所探讨的本原。到恩培多克勒那里开始有了物质结构元素的崭新的意义∶这开启了当时近半个世纪希腊自然哲学的基本方向,也是早先的"本原"范畴向后来的"本体"范畴过渡的一个重要中介环节。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或四元素理论,是他综合、改造爱利亚学派哲学和伊奥尼亚哲学两大传统的结果。

他的学说的基本前提,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巴 门尼德的主要哲学范畴和命题,这鲜明地表现在他的一些残篇中。他强调无中不能生有,认为,"从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中产生出东西来是不可思议的,而存在的东西会消灭,也是不可能的"8;"【四根】不是产生出来的"9;"全体中没有任何部分是虚空,也没有过剩的。既然全体中没有任何部分是虚空,怎么能进入任何东西呢?"10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能从非存在中产生,也不能变为非存在的思想,以及全体不生不灭、没有虚空等基本思想,他都吸收过来并加以了改造。他用不生不灭的四种物质元素,改造了巴门尼德那个抽象空泛的"存在",用四元素的结合和分离来说明自然万物的生灭变易,肯定了被巴门尼德贬抑的"意见世界"的真实性。他将巴门尼德的"存在"打碎成为四元素的微粒子。它们的结合和分离形成万千个别事物的生灭和变易,但它们自身是无生灭的“存在”全体。“任何变灭的东西的基质,都没有真正的产生,在毁灭性的死亡中也没有终结”11

恩培多克勒论述四元素各自的特性,还和伊奥尼亚哲学相似,只从冷热、干湿、明暗等物态性质方面加以描述,如气是流动透明的,水是黑暗寒冷的,土是坚硬沉重的,火是明亮灼热的。他在医学理论中,也用人体内部的冷热、干湿的对立和平衡作为病理和治疗的基本根据。他虽然说这四根是相等的,实际上又将四元素分为处于相反关系的两组,“以火作为一种,而以和它相对立的——土、气、水————作为另一种”12,突出了火的地位和能动作用。在论述宇宙演化和生命起源时都突出了火聚合各元素的重要作用。如他论述天体形成时说,整个天穹不仅形成火半球,还由于火对气的凝烤作用,形成另一个和火半球相对立的透明的气半球。13他又认为在太古时代,整个大地下面燃烧着火,人的产生也是由于火对土和水的作用,使元素聚合的结果。14他无疑也吸收了赫拉克利特和毕泰戈拉学派强调火在宇宙生成中有显要作用的观点。而他对伊奥尼亚哲学的单一本原论的根本改造,又在于他的四元素论已是最早的一种微观物质结构论。

二 四元素的微观物质粒子结构说

四元素说是哲学上的新本原观,也是首创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粒子结构说,它强调物质的有定形的数量比例与形式结构,无疑也深受毕泰戈拉学派的影响。它有粒子化、孔道结构和数量比例三个特点。

第一,四元素是粒子化了的,是构造物质的基本单元。四元素本身就是许多微小的粒子,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就成为万物。亚里十多德记述。"在那些主张和恩培多克勒同样学说的人看来。什么是事物生成的方式呢?他们认为是组合,就像用砖和石砌成墙一样。他说,这种'组合'就是用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是不变的,只是以它们的细小粒子形态紧密排列结合起来。肌肉和其他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由元素组合成的。"15

第二.微粒元素组合万物.具有特定的孔,道结构。元素粒子结合构成物体,包含着无数微小的孔道,不同物体所含孔道的大小不同;和另物体的孔道相吻合的粒子。就可以进入那个物体,否则就不能。所以恩培多克勒说∶"水与酒可以和在一起,水与油却不能融合。"16亚里士多德论述这种孔道论时说;"一些哲学家(包括恩培多克勒)在物体结构方面提出这种孔道理论。他们并不将孔道限于物体的作用和受作用上。他们说,元素的'组合'只发生在'那些所含孔道相互对称吻合的物体之间'。而将这种理论最系统、一贯地应用到一切物体的,是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他们自然将这种学说作为他们首先的出发点。"17塞奥弗拉斯特也指出∶"他【恩培多克勒】一般用孔道的对称吻合来说明结合。"18这种孔道结构说在恩培多克勒论感知的流射说中也得到应用和发挥。元素粒子的结合和分离。并不是如某些哲学史家所误解的,只是杂乱的混合与分隔,而是有定形的,具有确定的孔道形式结构;后来原子论哲学更将这一点透彻发展为原子在虚空中以一定的形状、次序和位置结合成万物,就是具有更严格的几何形状的孔道结构。亚里士多德批评恩培多克勒既否认虚空,又承认元素粒子的间断性和主张孔道结构,说这是自相矛盾的。他说∶"那些思想家通过孔道来解释物体的运动,可又认定孔道是充实的,那么,设定孔道就是多余的了。"19这一批评并不正确。因为孔,道内也可容有气、水之类的东西。早期希腊自然哲学除原子论外都不承认有虚空,但都认为事物是运动的,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否认虚空,但仍将运动看做物体存在的方式。

第三,物体的元素结构有一定的数量比例。恩培多克勒认为,由于四种元素粒子数量上的不同比例,造成万物在性质和形态上的千差万异。他比喻道∶"就像画家画出奉献给神的丰富多彩的图画一样,那些善于绘画艺术的人用手选取各种色彩的颜料,将它们混合起来,这一样多一点,那一样少一点,画出酷肖各种事物的形象,画出树木、男人和女人,兽类和鸟类,以及养在水里的鱼,甚至还有永生的最尊贵的神。"20元素按不同的数量比例结合,就形成各有不同的自然物体。他还认为∶"肌肉的形成是由于四种元素等量地混合,神经由火、土和双倍的水结合而成…·骨头是由两份水、两份土和四份火混合成的。"21

恩培多克勒注重南意大利哲学强调的本原有定形传统,吸收了毕泰戈拉学派的数与几何形式结构的思想。来建立物质微观粒子结构学说。虽然他的论述还很粗糙,但开始用量来规定质,开启了探讨物质构造中量和空间形式结构的规定性,这同强调本原无定形的伊奥尼亚哲学相比终究是一大进步。赫拉克利特虽然提到逻各斯是比例,但缺乏严格的规定与具体的阐释。 恩培多克勒批评本原无定形的主张时说∶"如果土的深度和气的多少都是无定的,像许多愚蠢的人从他们口里说出来的那样,他们对于全体真是一无所知。"22

恩培多克勤的四元素说。是物理学上的基本粒子和化学上的元素概念的最初萌芽。

三 "爱"与"争"

四种基本元素自身不变动、无生灭,只因它们的结合和分离产生万物。那么,这些元素怎样才会运动?它们结合和分离的动因究竟何在?恩培多克勒提出一对对立的动力因∶"爱"(philotes)和"争"(neikos,或译为"憎"、"恨")。他说∶"因为它们以前存在,以后也将同样存在,我相信,这一对力量万古长存。"23爱是一种结合的力量,争是一种分离的力量∶"在一个时候。万物在爱中结合为一;在另一个时候,个别事物又在争的冲突中分离。"24他认为,从日 月星辰、大地海洋到植物动物、人的形骸乃至万物,都是由爱和争这两种力量在四种元素间发生作用的结果。他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诗句描述道:

看看那给处处带来温 暖和光明的太 阳,看看那浸沐在温 暖光明中的不朽的星辰,看看那到处寒冷阴暗的雨水,看看那从大地涌出的牢固结实的东西。这一切在受争支配时形状不同,彼此分离,然而它们在爱中却结成一体,互相眷恋。25

这个过程,在人的肢体里可以看得很明显;有时,当精力旺盛的时候,身体的一切部分由爱 团 聚成一个整体;在 另 一个时候,则由残酷的争将它们拆散,各自在生命的边缘 踯 躅。植物和住在水里的鱼、住在山上的野兽和展翅飞翔的鸟,全都是这样。26

爱和争这两种对立的动力此消彼长,使四种基本元素不断结合又不断分离,因而万物就处于经常的生灭变易之中。

在早期希腊哲学家中,恩培多克勒第一个从自然本原以外去寻找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指出:“恩培多克勒是第一个假定不是一种动力因,而是两种不同的相反的原因。”27万物的生灭变易是两种对立力量作用的结果,这里仍然含有赫拉克利特关于对立统一的素朴辩证法的印迹。爱和争的作用是双重的,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爱将不同的元素和不同的物体吸引、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就是将本来聚集在一起的相同的元素分离开来了;而争将某一结合物体中的不同元素分解开来,同时也就是将同类元素吸引、聚集在一起了。这就是说,爱在结合时产生了(另一些事物的)分离,争在分离时产生了(另一些事物的)结合。结合和分离是对立的统一。事物的产生和消亡也是双重的:不同元素的结合体形成,也就是同类元素的聚合体消解;不同元素结合体的消解,也就是同类元素聚合体的产生。亚里士多德指出,这种双重作用“正如它是毁灭的原因一样,也是存在的原因。同样,爱也不单是存在的原因,因为当它将事物结集为"一'时,也就破坏了所有别的东西"28。黑格尔称赞这种认为"没有分离的联合与没有联合的分离是不存在的"的深刻思想是"综合"观念,是对"赫拉克利特的思辨理念"的"一种补充","至今还有影响"。29当代科学史家萨姆伯斯基也指出:"近代物理学家们对恩培多克勒凭直觉提出吸引力和排斥力同时存在感到惊讶”,而现代物理学也确认“宇宙中起作用的排斥力,通过银河系的衰变,导致宇宙的膨胀”,在原子物理中正负电荷"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也不能免除排斥力和吸引力的假定”。30

在四元素之外的爱和争,究竟是物质性的动因还是精神性的动因?恩培多克勒自己对爱和争的说明是宽泛含混的∶既说"在这【四根|之外还有毁灭性的争。它在各处都有相等的分量;在它们中间还有爱,它的长度和宽度都是相等的"。它们似平是有形体的东西∶又说"我们认识的爱根植于人的形体之中。它使人们有友爱的思想.并从事协调的工作。因此人们称其为喜乐之神或爱神阿佛洛狄忒".它们又仿佛是一种精神性的力量。31 他还在论同类相知时说∶"我们是用十来看十。用水来看水。用气来看明亮的气。用火来看毁灭性的火;用爱来看爱,用剧烈难忍的争来看争"32。认识的客体和主体都有四元素、爱和争。亚里十多德认为恩培多克勒的爱和争既是动力因又是质料因,说他"持有-个相悖的观点。因为他将'善'和'爱'相等同,而它【爱】既是动力的原则(arche),因为它将事物结合在一起,同时又是质料,因为它也是结合物的部分"。质料因和动力因是不同的,于是就提出了问题∶"那么,爱是哪一方面的原则呢?"33亚里士多德又认为,根据其意义分析,可以发现,"爱是善(好)的事物的原因,而争则是坏的事物的原因。因此,恩培多克勒第一个提出了恶和善是本原"34。而亚里士多德说的善和恶既有本体意义,,也有伦理意义。古代学者辛普里丘和普卢塔克认为争是火的特性。爱是湿润元素的特性;近代学者里特则认为爱是火的特性。争是同火相对立的另外三种元素的特性。35 这些解释都牵强附会,因为爱和争明明是外在于四元素的两种动力。

20 世纪的西方学者有三种见解;(1)伯奈特和贝利(C.Baily)认为,爱和争完全"是一种有形体的物理力量",因为爱对各元素"在长度和宽度上相等",争对每种元素的作用力量也相等;而借用带心理色彩的语言来表述,并不能证明爱和争是精神性的。36(2)克莱芙认为,恩培多克勒的宗教情绪强烈,爱和争完全是一种精神性力量。表现了"情感是-切运动的终极动力".就像阿那克萨戈拉将"努斯"看成终极动力一样,它们的作用也意味着元素和万物的"内在意识"的结合和分离。37(3)格思里认为爱和争既是一种非人格、不神秘的"机械力量","就像是以磁力、重力等方式将无生命的物体结合在一起";同时爱和争也带有人格色彩,使用了"命令"、"仇视"、"支配"这类语言,因此"争论爱和争的作用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没有意义,因为这两者都是"。38其实,恩培多克勒本人既是科学家又是宗教的先知。在科学和自然哲学方面,爱和争主要表现为物理的力量,但也染上了人格和情感色彩;而在宗教思想中,它们就完全是精神性力量。他自已还没有明确地将精神和物质区别开来,也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区别的必要,但他所解说的爱和争带有明显的二重性,潜生着物质性动因和精神性动因分化认识的可能性。

  1.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B4,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2. 见同上书,DK31B2。 ↩︎
  3. 同上书,DK31B6。 ↩︎
  4. 见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B17,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5. 同上书,DK31B17。 ↩︎
  6. 同上书,DK31B21。 ↩︎
  7.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4a8——11,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8.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B11—12,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9. 同上书,DK31B7。 ↩︎
  10. 同上书,DK31B13—14。 ↩︎
  11.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13B8,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1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5a33—b2,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13. 见艾修斯《哲学家意见集成》第2卷,第11章,第2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A51。 ↩︎
  14. 见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B52,DK31B62,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15. 亚里士多德∶《论生灭》,334a26—31,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16.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B91,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17. 亚里士多德∶《论生灭》,324b34—325a3,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18.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A86,,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19. 亚里士多德∶《论生灭》,326b6—8,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20.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B23,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21. 艾修斯∶《哲学家意见集成》第 5卷,第 22 章,第1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A78。 ↩︎
  22.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B39,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23. 同上书,DK31B16。 ↩︎
  24. 同上书,DK31B17。 ↩︎
  25. 同上书,DK31B21。 ↩︎
  26. 同上书,DK31B20。 ↩︎
  27.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5a29——30,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28. 同上书,1000b10—12,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29. 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第323、326——327页,商务印书馆,1959。 ↩︎
  30. 见萨姆伯斯基《希腊人的物理世界》,第19页,达格特英译自希伯来文,伦敦,洛特里奇-保罗出版社,1956。 ↩︎
  31. 见辛普里丘《(物理学)注释》,第 158 页第 19—24 行,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B17。 ↩︎
  32.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31B109,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33.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75b1—6,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34. 同上书,985a4一10,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35. 参见策勒《苏格拉底以前的学派》第 2 卷,奥列尼英译,第 141 页,伦敦,朗格曼斯·格林出版公司,1881。 ↩︎
  36. 见伯奈特《早期希腊哲学》,第 232 页。细约。世界出版公司.1967∶贝利《希腊原子论学派和伊壁鸠鲁》,第 31 页,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1928。 ↩︎
  37. 见克莱芙《智者以前希腊哲学的巨人》第 2卷,第 352—354 页,海牙,马丁努斯·尼霍夫出版社,1969。 ↩︎
  38. 见格思里《希腊哲学史》第 2 卷,第 156—157 页,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69。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 狄德罗谈宗教问题

    狱德罗并没有像经院哲学家那样从概念出发讨论宗教问题。我 们认为,首先,他关于宗教领域最有活力的思想并不是学究式的,而 是采取了自己所擅长的对话和文学体裁。这既能表现他的个性,又 可以规避某些不必要的风险。其次,狄德罗通过人物形象和人的命 运谈论人与宗教的关系,其中的主角往往是女性。女性与宗教的连 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边是鲜活的感情生命,一边是灰色的教条。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270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章 斯宾诺莎-在线阅读

    第⼗章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Spinoza,1632—77)是伟⼤哲学家当中⼈格最⾼尚、 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 他是⾄⾼⽆上的。因此,他在⽣前和死后⼀个世纪以内,被看成是坏 得可怕的⼈,这是当然的后果。他⽣来是个犹太⼈,但是犹太⼈把他 驱逐出教。基督教徒对他同样恨之⼊⾻;尽管他的全部哲学贯彻 着“神”这个观念,正统信徒…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70
  • 第二节时代背景与思想传承

    一思想信念:哲学是严格的科学 如果一定要作出划分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把胡塞尔归入到科学 家而非文学家的阵营中去。我们必须说,胡塞尔与其说是一个文学 哲学家,不如说是一个科学哲学家。这与他所受的教育有关。胡塞 尔在遇到布伦塔诺之前所学的始终是科学,即如今人们通常称之为 自然科学的学科: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布伦塔诺将他引入逻辑学、 心理学和哲学。因此,胡塞尔进入…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190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二章 战争的起因。爱皮丹努斯事件。波提狄亚事件。 爱皮丹努斯城位于伊奥尼亚湾[1]入口的右手边。它的附近居住着伊利里亚族的陶兰提亚人。[2]它是科基拉的一个殖民地,是由赫拉克利斯的后裔,科林斯人爱拉托克雷德斯的儿子法里乌斯建立的。按照古代的惯例,殖民地的建立者法里乌斯是从母邦科林斯请来的。殖民者中有科林斯人,还有其他的多利斯人。[3]随着时间的推移,爱皮丹…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220
  • 第一节波埃修对形而上学共相问题的解释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与共相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共相理论是温和的实在论的始作俑者,他的实在 论是建立在他的实体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亚里士多德把实体定义为 (接上页)的范畴基础》(第177—180页,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9)。当我们从共相问 题引出实在论与唯名论之间的分野时,格雷西亚认为它们分别有四个不同的含义。实 际上,除开认识论含义外,其他三个含义本质上没有…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2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