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四卷 论知识-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在线阅读

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

斐 我确实认为明理的人们也不禁要以我们刚才所讲的方式

来运用那些同一性公理。§2.这些纯粹同一性的公则也似乎只是

一些琐屑不足道的(frivoles)命题,或如经院哲学家们所说的nu

gatoriae①的命题。并且,若不是您那关于利用同一性命题来作换

位的证明②的惊人例子,使我以后当涉及看轻某种事物时得手执

马勒前进③的话,我将还不满足于说这似乎是这样。可是我还要

告诉您,您所引述的加以维护的东西也宣告了它们是完全琐屑不

足道的。这就是:§3.人们一眼就看出它们并不包含任何能教人

513

① 拉丁文,意思就是“琐屑不足道的”,“无价值的”。

② 见前第四卷第二章§1“德”。

③ 原文为aller bride en main,意思就是“有所节制”,不能纵情行事。第四卷 论知识

什么的东西,除非是有时使一个人看出他陷入了荒谬的境地。

德 您就认为这算不得什么,先生,并且不承认把一个命题归

结于荒谬,就是证明了与它相矛盾的命题吗?我确实认为,对一个

人说不应该同时既否定又肯定同一件事物,这并没有教他什么,但

向他指出他并未想到的这样做的后果的力量,这就教导了他。在

我看来,要永远不用反证法①即归谬法而一切都用人们所说的直

证法①来证明,是困难的;几何学家们对这一点是非常好奇的,曾

做过充分的试验。普罗克洛,当他看到欧几里得以后的某些古代

几何学家找到一种比他的更直接的证明法(如他们认为那样)时,

曾不时地指出这一点。但这位古代注释家的沉默充分使人看出他

们并不是总能做到这一点。

§3.斐 您至少会承认,先生,我们可以不费什么事就做出

成百万的命题,但这些命题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例如指出

说,牡蛎是牡蛎,而要否定它或者说牡蛎不是牡蛎则是假的,这难

道不是琐屑不足道的吗?对这一点,我们的作者很风趣地说,一个

人把这牡蛎一时作为主词,一时作为述语或谓语,这就正像一个猴

子把一条牡蛎从一手丢给另一手摆弄着玩,要说这能满足猴子的

饥肠,也就和这些命题之能满足人的理智完全一样。

德 我觉得要是对于这样用法的人,这位既十分机智也赋有

判断能力的作者是有天下的一切理由来表示反对的。但您看得很

清楚,应该怎样运用这些同一性命题来使它们成为有用的;这就是

①“反证法”原文为demonstrations apagogiques,即以证明否定一事物则陷于荒

谬来证明该事物为真的一种间接证明法:“直证法”原文为ostensives,即直接证明法,

与“反证法”相反。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

把想要确立的其他真理归结到它们,从而指出这些推论和定义的

力量。

§4.斐 我承认这一点并且清楚地看到,我们可以有更有力

的理由把它应用于一些显得琐屑并且在很多场合也确是如此的命

题,其中复杂观念的一部分是对这观念的对象作了肯定的;如说铅

是一种金属,并且是对一个知道这些名词的意义和知道铅意指一

种很重、可熔和可展的物体的人这样说的那样;这只有这一种用

处,就是在说金属时,就一下子向他指明了好多个简单观念,而不

必向他一一列举。§5.当定义的一部分是对被定义的名词作了

肯定时也是这样;如说:所有的金子都是可熔的,假定已把金子定

义为一种黄色、沉重、可熔和可展的物体。还有是说三角形有三条

边,人是一种动物,palefroy①(一个古法语语词)是一种嘶鸣的动

物,这是用来为语词下定义而并不是用来教人定义之外的某种东

西。但是说人有一个上帝的概念,鸦片使人入睡,这就教给我们一

点东西了。

德 除了我对那些完全是同一性的命题所说的之外,我们可

发现这些半同一性的命题还有一种特殊的用处。譬如说:一个贤

明的人始终是个人;这就让人知道,他不是绝不犯错误的,他也是

有死的,如此等等。一个人在危急状态中需要一颗手枪子弹,他没

有铅来把它熔成他要有的形状,一个朋友对他说:你记得你钱包里

有银子,那是可熔的;这位朋友并没有教给他银子的性质,但使他

想起了对它可以利用的一种用处,就是在这急需的情况下可以用

515

① 中世纪君主王公所乘的盛饰的马。第四卷 论知识

它得到手枪子弹。一大部分道德上的真理以及有些作家的最美好

的佳句,都是属于这种性质。它们往往并不教人什么,但使人在适

当时机想起他所知道的。拉丁悲剧中这一六节抑扬格的句子:

Cuivis potest accidere,quod cuiquam potest,①

(这可以这样来表达,虽然没有那么漂亮了:对一个人能发生的事,

对每个人都能发生)只是使我们记起了人的状况,quod nihil hu

mani a nobis alienum putare debemus②。法学家们的这一条规

则:qui jure suo utitur,nemini facit injuriam③(凡运用自己的法权

者,不损害任何人)显得是琐屑不足道的。可是它在某些场合有很

大的用处,并使人正确地想到应该做什么。比如有人建造了他的

房子,是在规章和习惯所许可的范围内的,而这样一来却挡了邻居

的一些视线,如果这邻居要提出控诉的话,则照这规则他就立刻得

给予赔偿。此外,那些关于事实或经验的命题,如说鸦片是催眠

的,比那些纯粹理性的真理把我们导致更远的地步,那些纯粹理性

的真理是永不能使我们超出我们的清楚观念中的东西之外的④。

① 拉丁文,大意已见正文解释。是公元前一世纪拉丁诗人普勃利乌斯·西鲁斯

(Publius Syrus)的诗句,见塞涅卡:《论宁静》(De Tranquilitate)第十一章。

② 拉丁文,意即:“我们应该想着自己没有什么和人不一样”,可参照公元前二世

纪拉丁喜剧诗人德伦斯(Terence)的名言:Homo sum,et humani nihil a me alienum pu

to。("我是人,凡是人性的一切我无不具有。”)这话后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者的口号。

③ 拉丁文,大意已见正文。据夏尔许米特说这话出于“Regulae et pracepta ju

ris"(《法规与法令》)这通常在老版本的《查士丁尼法典》中作为附录。

④ 这里是说“事实的真理”或经验能够凭归纳得出结论而扩大我们的知识,而

“理性的真理”则只能是解释性的,只能使已有的知识内容更清楚明白而并不能扩大知

识。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

至于说到所有的人都有一个上帝的概念这个命题,当概念(no

tion)就是意指观念(idee)时,它是有道理的。因为照我看来上帝

的观念是天赋予一切人之中的:但如果这概念是指一种人们实际

想到的观念,那它就是一个事实的命题,是有赖于人类的历史的。

§7.最后,说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边,这并不如它显得那样是同一性

的命题,因为要看到一个多角形应有同样多的角和边是得花点注

意力的;它也可能还多一条边,要是多角形不是被假定为封闭的

话。

§9.①斐 人们关于实体所形成的那些一般命题,如果说是

确定的,似乎绝大部分也是琐屑不足道的。知道实体、人、动物、形

式、植物灵魂、感性灵魂、理性灵魂这些词的意义的人,会用它们作

成许多无可怀疑但毫无用处的命题,特别是对于灵魂,人们常常读

到它而并不知道它实在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无数这种性质

的命题、推理和结论充斥于形而上学、经院神学以及某种物理学的

书中,读了这些书之后,比起读这些书以前来,对于上帝、心灵和物

体也并没有多知道些什么。

德 的确,形而上学的节略,以及通常所看到的属于这类性

质的其他书籍,只是教人一些词句。例如,说形而上学是关于一

般的有的科学,它说明了有的原则及从之发出的情性(affec

tions);又说有的原则,是存在的本质;以及这些情性或者是原始

的,即一、真、善;或者是派生的,即同和异、简单和复杂,等等,而

在说到这每一个名词时,只给人一些空泛的概念和语词的区别;

5

① E本误作§5。第四卷 论知识

这确是滥用了科学之名。可是对于一些比较深刻的经院哲学

家,像苏亚雷斯①(格劳修斯②对他曾如此器重)那样的,应该说

句公道话,承认在他们那里有时有些值得重视的讨论,如关于连

续性,关于无限,关于偶然性;关于抽象的东西的实在性,关于个

体性原则,关于形式的起源及其空无,关于灵魂及其功能,关于

上帝与其创造物的协同,等等,以及甚至在道德学上,关于意志

的本性和关于正义的原则;总之一句话,得承认在这些渣滓里还

是有点金子的,但只有开明的人才能从中得益;而只是因为这大

堆东西里面这里那里也有点好东西,就把整堆无用之物压在青

年人肩上,那就是对万物中最宝贵的东西即时间作很坏的处理。

此外,我们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关于实体的确定而值得知道的一

般命题。关于上帝和关于灵魂,有一些伟大而美好的真理,是我

们高明的作者或者出于自身,或者部分地依照别人所说,曾经教

人的。我们也许也在这方面增加了点东西。至于有关物体的一

般知识,人们在亚里士多德所留下的之外已增加了相当大量值

得重视的东西,我们应该说,物理学,即使是一般的物理学,现在

已变得比从前的实在得多了。至于实在的形而上学,我们几乎

正开始在建立,而我们发现了属于一般实体的基于理性并得到

经验证实的一些重要真理。我也希望已把关于灵魂和心灵的一

① Francisco Suarez.1548-1617,一位西班牙的耶稣会士,被称为“最后一位大

经院哲学家”,也是神学家和法哲学家,在一定程度上是格劳修斯和普芬道夫的先

驱。

② Hugo Grotius,1583—1645,荷兰著名法学家,近代法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在

其著作中有时把苏亚雷斯作为一个权威来引证。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

般知识推进了一点。这样一种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所要求

的,这是他所称为Zηtouμévn,即所想望的,或他所寻求的科学,它

对于其他理论科学的关系,应该是关于幸福的科学对于那些需

要这种科学的技艺,以及建筑师对于工匠的关系①。这就是为什

么亚里士多德说,其他科学依赖于形而上学作为最一般的科学,并

从形而上学借取它们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在形而上学中得到证明

的。也要知道,真正的道德学对于形而上学的关系,就是实践对于

理论的关系,因为关于共同的实体的理论,是关于精神特别是关于

上帝和灵魂的知识所依赖的,这种知识给予正义和德性以恰当的

意义。因为如我在别处②所已指出的,如果既没有天道也没有来

生,则哲人在其德性实践中将更受限制,因为他将会把一切都只关

联于当前的满足,并且甚至这种满足,那在苏格拉底、马可·奥莱

留·安东宁皇帝③、爱比克泰德④以及其他古人中已经表现出来

的,也不会这样永远有坚实基础,要是没有宇宙的秩序与和谐为我

们打开直达无限未来的这些美好而伟大的观点的话;否则,灵魂的

安宁将只是人们所说的强迫的忍耐,所以我们可以说,自然神学既

包括了两部分,即理论的和实践的,也就同时包含着实在的形而上

519

① 参阅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A,第二章,982“—983°,中译本第 3—6页。

关于建筑师与工匠的比喻,见第一章981",30,中译本第2页。

② 或指本书第一卷第二章§2“德”(2)所说。

③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121—180,罗马皇帝,也是后期斯多葛派的哲学

家。

④ Epictetus,生卒年不详,生活在罗马尼罗等皇帝统治时期,约一世纪,出身奴

隶,也是后期斯多葛派的哲学家。第四卷 论知识

学和最完全的道德学。①

§12.斐 无疑这样的有些知识远不是琐屑不足道或纯粹口

头上的。但最后这种知识似乎无非是两个抽象名词一个肯定另一

个的那种知识;例如:节俭是朴素,感恩是正义;而不论这些和其他

一些命题骤然一看显得怎样似乎很有道理,可是如果我们逼进一

步,就会发现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包含什么别的,无非是名词的意

义。

德 但名词的意义,也就是定义,和同一性的公理结合起来,

就表明了一切推证的原则;而由于这些定义能够使人同时认识观

念及其可能性,显然那依赖于定义的东西并不始终纯粹是口头上

的。至于说到那例子,感恩是正义,或毋宁说正义的一部分,这是

不应轻视的,因为它使人认识到那所谓actio ingrati②,或对忘恩

负义者所能提出的控诉,是在法庭中不应那么被忽视的。罗马人

接受对被解放或释放了的奴隶所提起的这种诉讼,而今天它在撤

回赠予方面也还有作用。此外,我在别处③已说过,抽象观念也可

② 拉丁文,意即“对忘恩负义的诉讼”。

③ 参阅第三卷第三章§10“德”(第321页)。

① 老的经院哲学家把自然神学作为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形而上学除自然神学之

外还包括本体说、宇宙论和心理学。参阅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第一部分第一个

问题第一条之末。莱布尼茨在一篇作品中说:“其实形而上学就是自然神学,同一个上

帝,既是一切善的源泉,又是一切知识的原则。”(见G本第四卷292页。该作品既无日

期,也无地点,据G本编者认为是写给苏菲女公爵的。)莱布尼茨在自然神学中去找道

德真理的源泉。在他看来,上帝的观念既是自然神学的主题,上帝也是人的最高道德

企望和努力的对象。他就从这个观点出发,企图发挥出一套伦理道德概念,见其Defi

nitiones ethica(《伦理的定义》),G本第七卷73页以下,E本670页。参阅其《神正论》、

序,G本第六卷26-28页,E本169页,以及《形而上学论》,§82—4、35—37,见G本

第四卷427-430,460—463页。第九章 论我们对于我们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识

以一个归之于另一个,把属归之于种;好比说绵延是一种连续性,

德性是一种习惯;但普遍的正义不仅仅是一种德性,它甚至就是全

部道德上的德性。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安东尼·科林斯

    安东尼·科林斯(Anthony Collins)于1676年生在伦敦附近的豪 恩斯洛(Hounslow)。曾就学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他的 著作颇丰,主要有《论理性在命题中的运用,其证据依赖于人类的验 证》(An Essay Concerning the Use of Reason in Propositions, the Evidence wher…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21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七章 由感觉和反省而来的简单观念-在线阅读

    第七章 由感觉和反省而来的简单观念 1 还有别的简单观念,其进入心中时,是经过感官和反省两 种途径的;就如快乐(pleasure)或喜欣(delight)以及其反面的痛苦 (pain)或不快(uneasiness)、又如能力(power)、存在(existence)、 单位(unity)。 2 快乐和痛苦——喜乐或不快几乎同一切感觉观念和反省 观念是分不开的…

    书籍分录 3天前
    14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一卷 第二章 第一节-在线阅读

    第一节 一般先验演绎的原则 法学家在谈到权限和越权时,把一桩法律诉讼中的权利问题(quid juris) 和涉及事实的问题(quid facti)区别开来,而由于他们对两方面都要求证明,这 样,他们把前一种证明,即应阐明权限或合法要求的证明,称之为演绎。我们 在使用大量经验性概念时没有人提出异议,我们也不加演绎就理直气壮地坚 持赋予这些概念某种意义和自以为的…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98
  • 第二节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1990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重要著作《罗素、唯心论及分析哲学的萌芽》,作者是70年代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希尔顿 (P.Hylton)。他在书中全面分析了罗素思想产生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27
  • 第一节 智者运动的兴衰

    由于苏格拉底等哲学大师对智者的严肃批判,加之旧喜剧作家本来并非恶意的讽刺、漫画化,人们常将"智者"和"诡辩者"等同视之,所以智者的名声在很长一个时期不太好。近代初期些哲学史家甚至认为智者学派毫无价值,简直是一团混乱。 在现代学者中,全盘否定智者的人虽已几乎没有了,但或褒或贬,众说纷纭,看法很不一致。为了对智者运动有具体、深入的理解和全面、恰当的评价,我们应先…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39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