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论绵延及其简单样式
§10.斐 和广延相应的是绵延。绵延的一部分,我们在其
中觉察不到观念的接续的,就叫做一刹那。
德 对一刹那的这一定义,我想应该是理解为通俗的概念,正
如通常人对于点的概念一样。因为严格说来,点和刹那并不是时
间或空间的部分,而它们本身也是没有部分的。它们只不过是一
些顶端。
§16.斐 不是运动,而是经常的一连串观念的接续,给了我
们绵延的观念。
德〔一连串知觉的接续,在我们心中唤醒了绵延的观念,但
并不是它造成了这观念。我们的知觉从来不会有那样经常和有规
律的接续足以和时间的接续相应的,时间是一种齐一和单纯的连
续体,就像一条直线一样。知觉的变化给了我们机会来想到时间,
而人们是用齐一的变化来衡量时间的;但即使当在自然中没有任第十四章 论绵延及其简单样式
何齐一的东西时,时间仍旧是可以被决定的①,正如当没有任何固
定的或不动的物体时位置也仍旧可以被决定②一样。这是因为认
识了非齐一运动的规律,我们总能把它们拿来和可理解的齐一运
动相参照,而用这办法就能预见到一些不同的运动结合在一起将
会发生什么。在这意义之下,时间是运动的量度,这就是说,齐一
的运动是非齐一运动的量度。〕
§21.斐 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两部分的绵延是相等的;〔必
须承认观察只能达到近似。〕人们在精密的研究之后发现太阳的周
日运转实际上是不相等的,而我们不知道它的周年运转是否也是
不相等的。
德 钟摆已使我们能看清从中午到另一个中午每日是不相等
的:Solem dicere falsum audet③。的确人们已经知道这一点,而这
种不相等是有规律的。至于周年的运转,它补偿了太阳日的不相
等,它在时间的进程中是可能有变化的。地球绕轴的自转,那人们
通常归之于第一推动力④的,迄今为止是我们最好的量度,而钟摆
则用来为我们把它分割开。可是这同样的地球每日的运转在时间
的进程中也可能有变化的:而如果有什么金字塔能足够持久,或者
我们重建了新的金字塔,在那上面记下钟摆的长度,现在当地球转
187
①② 这里两处原文都是ne laisseroit pas d'etre détermine,而英译本作could not be
determined(“不能被决定”),当系误译。因为如本书前一章§7.“德”所说,莱布尼茨显然
认为“如果宇宙中没有任何固定的东西,每一件东西的位置仍旧可以用推理来决定的”。
③ 拉丁文,意思是:“敢说太阳不正确”。
④ 亚里士多德认为神或上帝本身不动而是宇宙一切运动的第一因,即所谓“不
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力”。参阅其《形而上学》卷V,6—10.1071以下,又《物理学》
VIII,6,258610.第二卷 论观念
一周时钟摆摆动的已知次数,人们将会能够觉察出地球运转的这
种变化。我们把这种运转和其他的如木星的卫星的运转来作比
较,也会能知道这种变化,因为如果这方面或其他方面有变化,并
不显得是两者永远会成比例的。
斐 如果我们能把过去的一日保存下来以便和未来的日子作
比较,就像我们保存空间的量度那样,我们对时间的量度就会更准
确些。
德 〔但代替这一点,我们换成来保存和观察那些在一个差不
多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物体。我们同样也不能说,一种空间的量
度、如人们保存的一根木制的或金属的尺,就完全保持原样。〕
§22.斐 而既然所有的人都显然以天体的运动来度量时
间,却不让人以运动的量度来为时间下定义,这是很奇怪的。
德〔我刚才已说过(§16)这一点应该怎样来理解。的确,亚
1
里士多德说过①,时间是运动的数而不是它的量度。事实上可以
说绵延是靠周期性的相等运动的数来认识的,在这种运动中,当一
个结束时另一个就开始了,例如靠地球或其他星球的这许多运转
来认识。〕
§24.斐 可是人们预测这些运转,并且说亚伯拉罕生于儒
略历纪元②2712年,这说的就像人们从世界开始时算起一样不可
理解,尽管人们假定儒略历纪元在有那以太阳的任何运动来标记
的日、夜和年份以前几百年已经开始了也一样。
①《物理学》IV.11.219*1,2198。
② 懦略历是在1582年改革成现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以前西方所通用的历法。
儒略历纪元是斯加利杰发明的,现在的公元元年相当于儒略历纪元4714年。第十四章 论绵延及其简单样式
德〔人们所能设想的这种时间方面的虚空表明,正如空间方
面的虚空一样,时间和空间都及于可能的东西,正如及于实存的东
西一样。此外,在一切纪年方法中,从世界开始时起来算年份的这
种方法是最不适宜的,即使不触及其他的理由,单是因为在七十人
译本①和希伯来原文之间有很大差异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了。〕
§26.斐 虽然我们不能理解就全部所及范围来看的绵延的
开始,却可以设想运动的开始。同样地我们可以给物体以界限,但
对于空间来说却不能这样。
德〔这是因为如我刚才所说的,时间和空间表明了在存在物
的假定之外的可能性。时间和空间属于永恒真理的性质,永恒真
理是对可能的和实存的同等看待的。〕
§27.斐 事实上时间的观念和永恒的观念是出于同一来
源,因为我们可以在心中把绵延的某种长度一个一个加起来,我们
喜欢加多长就加多长。
德〔但要从这里得出永恒的概念,还必须想到这样再多地加
下去的同样理由永远继续存在。是这种理性的考虑在可能的进程
中达到这种无限或无定的概念。因此单单感觉是不足以促使这些
概念形成的。归根到底我们可以说,绝对的观念在事物的本性中
是先于我们所加上的界限的观念的。但我们只有从那有界限的并
打动我们感官的东西开始才会注意到那绝对的观念。②]
① 是指“圣经”《旧约》和“伪经”的希腊文译本,据说是约于纪元前270年由七十
人各自分别从希伯来文原本译成的。这里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因为所谓从世界开始时
算起的纪年法都是以圣经《创世记》等为根据的。
② 参阅以下第二卷第十七章§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