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十二章 论复杂观念-在线阅读

第十二章 论复杂观念

斐 理智很有点像一间一片漆黑的小房间,只有几个小孔能

让一些外部的和可见的影像从外进入,像这样,要是来画在这暗室

中的这些影像能够停留在那里并且照次序在其中安排好,以致人

们在适当时机能发现它们,那么在这小房间和人的理智之间就会

有一种很大的相似性。

德〔要使这种相似性更大些,就应该假定这暗室中有一幅幕

布来接受这些影像,这幕布不是一色平平直直的,而是有各色各样

的许多折皱,这就代表着各种天赋知识;还有,这幕布或薄膜既是

绷紧的,就有一种弹性或活动的力量,并且甚至对于已有的折皱也

和对新来的影像所造成的印象一样都有一种相应的作用或反作

用。而这种作用就在于某种颤动或振动,就像当人拨动一根绷紧

的琴弦以使它发出一种乐音时所看到的那样。因为我们并不只是

在大脑中接受这些影像或痕迹,而是当我们考察那些复杂观念时

还自己造成新的影像。因此那代表我们大脑的幕布应该是能动的

和有弹性的。这一比喻相当好地说明了在大脑中所发生的情况;第十二章 论复杂观念

至于灵魂,则是一种单纯的实体或单子,它并无广延而表象着有广

延的团块的同样这些变化多端的情状,并且有对它们的知觉。①]

§3.斐 复杂观念或者是关于样式②的,或者是关于实体

的,或者是关于关系的。

德〔把我们思想的对象这样区分成实体、样式和关系,我很

满意。我认为性质(les qualites)只是实体的一些样态(modifica

tions),而理智在其中加上了关系。它所导致的后果超出人们所

想的。〕

斐 样式或者是简单的(如“一打”、“二十”,它们是同类的简

单观念即一些单位的复合),或者是混合的(如“美”),进入其中的

是不同类的简单观念。

德〔也许一打或二十只是一些关系并且只是通过与理智相

联系而构成的。那些单位是分离的,而理智把它们合在一起,不管

它们是多么分散的。可是,关系虽然来自理智,却不是没有根据和

没有实在性的。因为首先理智是事物的根源;而且甚至一切事物

的实在性,除了那些单纯的实体,归根到底只在于单纯实体对现象

的知觉。对那些混合的样式来说常常也是一样,就是说毋宁应该

把它们归之于关系。〕

① 这是根据莱布尼茨所提出的所谓“前定和谐”的原则。可参阅其《新系统》

§14、§15;见G本卷4,第484、485页;E本第127.128页;又参阅本书第四卷,第十章

§7、§9中“德奥斐勒”的话;以及《单子论》§78、879、§81等处。

②“样式”原文为modes,参阅笛卡尔《哲学原理》第一章§56,中译本第22页;斯

宾诺莎《伦理学》第一部分,定义五,中译本第3页。按笛卡尔《哲学原理》中译本及洛

克《理智论》中译本 modes均译作“情状”,斯宾诺莎《伦理学》中译本则译作“样式”,有

时也译作“样态”,现在将modes一律译作“样式”,而把 modifications译作“样态”。第二卷 论观念

§6.斐 实体的观念是一些简单观念的某种组合,这些简单

观念被假定是代表一些自身继续存在的、特殊的、分明的事物的,

在这些观念中,人们永远把那实体的模糊概念看做是第一和主要

的,这种实体是人们所假定的,却并不知道它本身究竟是什么。

德〔实体的观念并不是像您所想那样模糊,人们能够知道它

应该是什么,以及它在其他事物中认识自己的是什么。甚至对具

体事物的认识永远是先于对抽象事物的认识的;人们对热的东西

比热本身更知道些。〕

§7.斐 对于实体也有两类观念;一类是对单个实体的观念,

如一个人、一只羊的观念;另一类是对集合在一起的多个实体的观

念,如一军人和一群羊的观念;这些集合体也形成一个单一的观念。

德〔这种集合物的观念的统一性是很真实的;但归根到底必

须承认这种集合体的统一性只是一种联合或关系,它的基础是在

那每一个分离独立的单个实体中所能找到的东西中的。因此这些

集合成的东西,除了心理上的之外并无其他完成的统一性;所以它

们的实质(Entité)在某种方式下也只是心理的或只是现象,就像

天上的虹似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二十一卷 阿基琉斯力战克珊托斯河神-在线阅读

    当特洛亚人退到不朽的宙斯养育的、 多旋涡的克珊托斯的水流充盈的渡口, 阿基琉斯把他们截成两段,把其中一段 从平原赶向城市,沿前一天阿开奥斯人 被光辉的赫克托尔杀得惊慌逃回的路线。 特洛亚人向城市仓皇逃窜,女神赫拉 在前面布下一阵浓雾把他们阻拦。 他把另一段赶向多银色旋涡的河流, 特洛亚人纷纷掉进波涛翻滚的河水里, 湍急的水流呻吟着,河岸发出回响, 人们乱纷纷…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322
  •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第九章 弗里德里希·尼采-在线阅读

    第九章弗里德里希·尼采 一、尼采之“家系” 尼采是达尔文的孩子,俾斯麦的弟兄。 尼采不仅嘲弄了英国的进化论者,还嘲弄了德国的民族主义者。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些都是他惯用的伎俩,他总是将矛头指向那些对他影响至深的人。其实,尼采是在下意识地掩饰自己所受的恩惠。 斯宾塞的伦理哲学并非进化论最必然的结果。如果生命是一场唯有最适者才能生存的竞争,那么力量便是最高的美…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137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三章 活火与原子-在线阅读

    第三章活火与原子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流。请问您:人怎样才能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 这一章我们讲毕达哥拉斯之后的两个大哲学家“二特”—— 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里特。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德谟克里特认为 世界是原子,所以我把这章称做《活火与原子》。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是毕达哥拉斯后另一个伟大 的哲学家。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思…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63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自然秩序和作为“政治动物”的人-在线阅读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自然 秩序和作为“政治动物”的人 生平 公元前 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马其顿沿岸的 斯塔吉拉的爱奥尼亚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也 许是父亲的职业在激发他对生物学的兴趣方面起了作用。总 的说来,他的许多思想都受到生物学的影响,就像柏拉图的思 想受到数学影响一样。 在十七或十八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成为柏拉图学 园的学生。他…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22
  • 赵林-《天国之门:西方文化精神》-第二章 基督教与中世纪文化-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的演变-在线阅读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的演变 一、基督教神学与经院哲学 基督教的一些基本信条,如“上帝存在”“三位一体”“死而复活”“原罪”“基督救赎”等,最初都是建立在纯粹的信仰基础上的,这些信条倘若从理性的角度来加以推敲,显然是荒诞不经的。然而这些基本信条正如德尔图良所言:“正因为其荒谬,才是可信仰的。”宗教信条的荒诞性恰恰构成了它们的可信仰性的前提。如果没有这种荒诞不经、…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