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十章 论保持力-在线阅读

第十章 论保持力

§1.2.斐 心灵的另一种功能,用了它,比起用简单的知觉第十章 论保持力

来,就向对于事物的知识更前进了一步,这就是我叫做保持力

(rétention)的功能,它把通过感觉或通过反省接受来的知识保留

下来。保持力以两种方式起作用:一是现实地保留当前的观念,这

我叫做思考(contemplation);一是保持把这些观念重新引回心灵

之前来的能力,这就是所谓记忆(mémoire)。

德〔我们也保持和思考天赋的知识,并且常常并不能分清天

赋的和获得的知识。也有一种对影像的知觉,这些影像或者是已

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的,或者是在我们心中新造成的。〕

§2.斐 但在我们方面,我们相信,这些影像或观念,一旦不

被现实地察觉到,就不再是什么了;并且说有些观念保存在记忆

中,这意思归根到底无非是说心灵在许多场合有一种能力,能把它

曾经有过的知觉重新唤醒,并伴随着一种感觉,能使它同时深信它

以前已经有过这同类的知觉。

德〔如果观念只是思想的形式或方式,那它们是会随着思想

的停止而停止其存在的;但您自己也已承认,先生,它们是思想的

内在对象,而在这种方式下它们是能够继续存在的。并且我很惊

奇您竟能永远自己满足于这种赤裸裸的能力或功能,这些在经院

哲学家们那里讲时您显然是将予以排斥的。应该更清楚一点地说

明,这种功能是在于什么,以及它是怎样起作用的,而这样就会使

人认识到,有一些禀赋,是过去印象的残余,现在灵魂中也在身体

中留存着,但除非等到记忆有机会发现它们,人们对它们并不察

觉。而如果过去的思想,一旦人们不再想到它们就什么也没有留

下来,那就将不可能解释怎么人们又能保留对它们的记忆;而为此

目的求助于这赤裸裸的功能,这就丝毫没有说出了什么可理解的第二卷 论观念

东西。〕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拯救-在线阅读

    拯救 有一天,查拉图斯特拉走过一座大桥,一些残疾人和乞丐将他围住,一个驼子对他如是说道: “瞧,查拉图斯特拉!连民众也向你学习而信仰你的教言:可是,为了要让民众完全信仰你,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到——你必须首先使我们残疾人信服!现在这里有个…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227
  • 第二十七章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出身于德国的杜 塞尔多夫市(Düsseldorf)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1949年,哈贝马斯在 哥廷根(G卡奇和洛维特(Karl L到尼采》(Von Hegel zu NietIsche),由此进入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殿堂;再 从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Geschichte und Klassenb…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62
  • 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真理观

    在所有的复合本体当中,入是一个特殊的复合本体。因为他的形 式部分与单一本体的形式一样是一种灵魂或精神体,具有超感性的认 识能力。但是,他的这种具有超感性认识能力的形式却又与质料结合 在一起的,而不是独立于质料。这使人这种存在者不能像单一本体那 样以其理智(intellectus/Intellekt)直接完成超感性认识而直接把握事物 的本质,而只能从感性(se…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253
  • 第八节 笛卡尔与伽桑第

    伽桑第(Gazzendi,1592—1655)出身于法国农民家庭,在神学院 毕业后当过神甫,后辞职在欧洲各地广泛结识包括笛卡尔和霍布斯 在内的欧洲各国思想界人士,尔后回到法国潜心研究自然科学和哲学。他生前发表的主要著作有《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关于伊壁 鸠鲁的生死和快乐学说》、《伊壁鸠鲁哲学体系》等。 伽桑第与笛卡尔是同时代人,是一个唯物主义和无…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4日
    248
  •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六卷-在线阅读

    第六卷 【1】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非不及。而中庸是作为正确的原理或理性来表述的,我们就来讨论这一点。 在我们所说的品质中,正如其他事物一样,都有一个目标,具有理性的人,或者急迫些,或者迟缓些,总是以它为归向。中庸之道,也就是过度和不及的居间者,由于它以正确的理性为依据,就存在某种准则。然而,说一些这类的话当然是真理,但并不说明问…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13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