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四章 论坚实性-在线阅读

第四章 论坚实性①

§1.斐 您无疑是会同意,坚实性的观念是由抵抗力引起

的,一个物体,当另一物体实际进入它所占据的位置时,直到它离

开原有位置,我们都可在它之中发现这种抵抗力。因此当一个物

体和另一个物体彼此相向运动时,那阻止这两个物体相遇合的,我

就叫做坚实性。如果有人认为叫做不可入性还更恰当些,我也同

意。但我认为坚实性这个名词带有某种更积极的意义。这个观念

似乎对物体来说是最本质的东西,并且是和物体联系得最紧密的,

而我们也只有在物质中才能找到它。

德 诚然,当另一个物体不愿意把位置让给我们的身体时,我

们在触觉中是感到了抵抗力,并且各个物体厌恶共处在同一位置,

这也是真的。但很多人怀疑这种厌恶是否不可克服的,并且最好

也要考虑到,在物质中发现的这种抵抗力,是以不止一种的方式,

并且由于很不相同的各种原因从物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物体抵

抗另一个物体,或者是在它得要离开它已占有的位置时发生的,或

者是当它准备进入一个位置,但由于另一物体也尽力要进入因而

使它未能进入那位置时发生的,在后一种情况,就可能发生这样的

①“坚实性”一词,原文为Solidite,沿用洛克原书的 Solidity。这词通常有“固体

性”、“立体性”等多种含义,而洛克又另给予一些特殊的含义,因此较难找到一个妥当

译名。照洛克自己的解释,它实际是指物体的“不可人性”,但又不仅是消极的意义,而

有比“不可入性”更积极的意义。固然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固体是有Solidity的,但洛克

认为如水这种流体也有和金刚石这样硬的东西一样多的 Solidity.中译《人类理解论》

译作“凝性”,似也未能妥当表达原意。现姑且译作“坚实性”,希注意其特殊含义。第四章 论坚实性

事,即一个不让另一个,它们就都停住或互相推挤着。抵抗力是在

那被抵抗者的变化中使人看到的,它或者失去了力量,或者改变了

方向,或者两样同时发生。而我们可以一般地说这种抵抗力是来

自两个物体的厌恶于共处在同一位置,这我们可以叫做不可入性。

因此当一个物体努力要进入一个位置时,它同时就努力要使另一

物体从那里出来,或阻止另一物体进入那位置去。但使一个或另

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一起作出让步的这一类不相容性一旦被假定

了之后,则除了上述那一个原因之外还有别的好多个原因使一个

物体来抵抗那尽力要使它让位的物体。这些原因或者在这物体本

身之中,或者是在邻近的物体之中。在它本身之中的有两个,一个

是被动的和永久的,另一个是主动的和变化的。第一个我照开普

勒①和笛卡尔称之为惯性,它使物质抗拒运动,并且要移动一个物

体时得用力来使这惯性消失,假定既无重力也无附着力时也得如

此。这样,一个物体要推动另一个物体时就得因此而经受到这种

抵抗力。另一个是主动的和变化的原因,它就在于物体本身的冲

力,当一个物体由它本身的冲力把它带到一个地方时,它是不会毫

无抵抗就让步的。当一个在抵抗着的物体不能自己让位而不使别

的物体也让位时,同样的这些原因也重新出现在那些邻近的物体

中。但这时就进来了一种新的考虑,这就是要考虑到固定性(fer

meté),或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附着力(attachement)。这种

附着力常常②使得要推动一个物体时不能不同时也推动另一个

① Johannes Kepler,1571-1630,德国著名天文学家,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② G本无“souvent”(“常常”)一词,照E本J本加。第二卷 论观念

g下

附着于它的物体,这对于那另一个物体来说就造成了一种牵引。

这种附着力也使得即使当我们撇开惯性和明显的冲力时,也还会

有抵抗力;因为如果把空间设想为充满一种完全流动性的物质,又

如果我们在其中放进单独一个硬的物体(假定在流体中既无惯性

也无冲力),它将会在其中运动而不发现任何抵抗力;但如果空间

中充满了一些小立方体,则要在这些小立方体中运动的那个硬的

物体就会发现有抵抗力,这种抵抗力就来自这样的事实,即那些小

立方体,由于它们的硬,或由于它们各部分彼此之间的附着力,将

会很难像所必需那样把它们分开,以便作环形的转动和来填补那

运动着的物体离开时的位置。但如果两个物体同时从两端进入一

根两头开口的管子,来同等地充满它的容积,则在这根管子里的物

质,不管它是怎么样流动性的东西,将会单凭它的不可入性来进行

抵抗。因此在这里所涉及的抵抗力中,就要考虑到物体的不可入

性、惯性、冲力和附着力。的确,照我的意见来看,物体的这种附着

力是来自一个物体向着另一个物体的一种更精细的运动;但因为

这是一个可以引起争论的论点,我们不应该首先予以假定。而出

于同样的理由,我们也同样不应该首先假定有一种原始的本质的

坚实性,使物体永远占有同等的位置,这就是说,那不相容性,或更

确切地说,那种诸物体在同一位置的不可共存性(inconsistence),

是一种完全的不可入性,既不多接受也不少接受,因为既然有很多

人主张,那可感觉的坚实性可能来自诸物体对共处一个位置的厌

恶,但这种厌恶不是不可克服的。因为所有通常的逍遥学派的人

和许多其他人都相信,同一种物质可以充满或较多或较少的空间,

这种现象他们叫做疏散或密集,这不仅是表面现象(如在海绵里挤第四章 论坚实性

出水来时那样),而是严格意义的,如经院哲学对空气所设想的那

样。我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我也看不出人们就应该首先假定与

此相反的意见,感觉没有推理是不足以确立这种完全的不可入性

的,这种不可入性我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上是真实的,但不是单靠感

觉知道的。有人也可以主张,物体对于压缩的抵抗力,是来自它的

各部分当没有完全自由时要自行扩散的一种努力。此外,要证明

这些性质,眼睛有很大的助力,它来帮助了触觉。而归根到底,坚

实性就其给人清楚的概念的范围内来说,是由纯粹理性来设想的,

虽然感觉也为推理能力提供了某种东西来证明它是在自然之中

的。

§4.斐 我们至少都同意,一个物体的坚实性,带有这样的

性质,就是它充满了所占据的空间,以致绝对排斥所有其他物体

〔要是它不能找到一个它以前所不在的地方①〕;至于那坚硬性〔或

毋宁说坚固性(consistence),有人叫做固定性(fermeté)〕,是物质

的某些部分的一种坚强结合,它们构成了具有可感觉得到的大小

的一些团块,以致整个团块不会容易地就改变形状。

德〔这种坚固性,如我所已经指出的,正是那样一种东西,它

使人很难推动一个物体的一部分而不及于另一部分,以致当人推

动其一部分时,就会使并未被推动并且也不落在这一动向的路线

上的另一部分,却也以一种牵引的方式被带到朝这个方向去了;还

有,如果这后一部分遇到某种障碍阻住或推动了它,它就会把前一

101

① OE本作(),其中文句G本原文作:〔s'il ne peut trouver une espace où il

n'estoit pas auparavant〕,E本où误作ou。英译作:[if a space can be found in which

there was none before]("要是能找到一个地方其中以前什么也没有"),疑有误。第二卷 论观念

部分也拉向后退或也阻住;而这种作用永远是相互的。同样情况

有时也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这两个物体并不彼此接触,也并不构

成一个连续的物体而自身作为其连续的各部分;可是一个被推动

时使另一个未被推动的也去了,就像感觉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的那

样。对这一点,磁石①、电的引力,以及以前人们归之于害怕真空②

的那种东西,都提供了例证。〕

斐 一般说来,硬和软似乎是我们仅仅相关于我们身体的特

殊构造而给予一些事物的名称。

德〔但这样很多哲学家就不会把硬归之于他们的原子了。

硬这个概念并不依赖于感官,我们用理性是可以设想它现实地存

在于自然中的可能性的,虽然我们是通过感官而进一步深信这一

点。可是我宁愿用固定性(fermeté)这个词(如果能允许我照这个

意义来用这个词的话)而不用硬这个词,因为在软的物体中也还是

有某种固定性的。我甚至还寻求一个更适宜、更一般的词,如

consistence(坚固)或cohésion(凝聚力)之类。因此我以硬与软相

对立,而以固定与流动相对立,因为蜡是软的,但没有被热融化时

它并不流动而是保持着它的限界的;并且在流体本身通常也有凝

聚力,如我们在水滴和水银珠子中看到的那样。我也认为一切物

体都有一定程度的凝聚力,正如我也同样认为没有一个物体没有

① 按G本作 animant,E本原也作 animant,是指本身有生命也能使生物具有生

命的一种“灵气”,是十七世纪流行的一种概念,但E本在勘误表中改作 aimant,J本也

作 aimant,德译本也作der Magnet(磁石),英译本虽照G本作 animant,但在注及补遗

中也认为以 aimant(磁石)为是,故径译作“磁石”。

②“自然害怕真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流行的一种伪科学的观点,如他们认为

水随着唧筒活塞流动是因为“水的本性害怕真空”之类。第四章 论坚实性

某种流动性,并且其凝聚力是不能克服的;这样一来,照我看来伊

壁鸠鲁的原子,它的硬性是被假定为不可克服的,也就和笛卡尔派

所说的完全流动的精细物质一样不可能有的。但这里既不是来为

这种意见作辩护,也不是来为凝聚力的合理性作解释的地方。〕

斐 物体的完全的坚实性似乎是用实验证明了的。例如,在

佛罗伦萨,有人把水放在一个中空的金球内,加以巨大压力,球内

的水再无处可去,就从金球的小孔中渗了出来。

德 〔对于您从这实验所作出的推论,以及对于那水所发生的

情况,是有些话要说的。空气也和水一样是一种物体,而它却至少

照感觉上看来(ad sensum)是可压缩的,而那些主张一种严格意义

的疏散和密集的人将会说,那水已经过于压缩了以致不能再向我

们的机械让步,正如空气已经被压缩得很紧时也会抵抗再进一步

的压缩一样。可是我另一方面也承认,如果我们可以看到水的体

积有某种小的变化,这可以归之于其中包含着的空气。现在我们

不来讨论纯粹的水本身是否就不能压缩,如同当它沸腾时是能够

膨胀的那样,可是我确实是同意那样一些人的看法,他们认为物体

是完全不可入的,而疏散和密集只不过是表面现象。但这一类的

实验是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正如托里拆利①氏管或盖利克②的机械

装置不足以证明完全的真空一样③。〕

① Evangelista Torricelli,1608—1647,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所发

明的水银气压计长期来被称为“托里拆利氏管”。

② Otto von Guerike,1602—1686,德国物理学家,曾专门致力于有关真空的实

验,后来发明了一个空气装置,做了一系列有关真空的各种不同效果的实验。

③ 笛卡尔也是坚决主张不可能有真空的,参阅其《哲学原理》第二章§16,商务

印书馆,1959年版,第42页。第二卷 论观念

§5.斐 如果物体是在严格意义下可以疏散和密集的,那它

就会能够改变体积或广延,但它并不是这样,而是永远相等于同一

空间,可是物体的广延和空间的广延又永远是有区别的。

德 物体可以有它自身的广延,但并不能由此推论说它永远

被决定于或相等于同一空间。可是,尽管我们在设想物体时,可能

确实设想它不止是空间而还有某种东西,但也不能由此推论出有

两种广延,即空间的广延和物体的广延;因为这就好比我们同时一

下设想几件事物时,我们是想到数以外的某种东西,即 res nu

meratas①,可是并没有两种多少,一种是抽象的,即数的多少,另

一种是具体的,即被计数的事物的多少。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不必

设想有两种广延,一种是抽象的空间的广延,一种是具体的物体

的广延;那具体的只有通过那抽象的才能成为如此。而正如物

体从空间的一处过渡到另一处,即改变它们之间的次序一样,事

物也从次序或数的一点过渡到另一点,例如从第一变成第二又

从第二变成第三,如此等等。事实上空间和时间都不过是一种次

序②,而在这次序中,那空的地方(对于空间来说就叫做真空),如

果有的话,只不过表示一个东西相对于其实有来说完全没有的一

种可能性。

斐 我很高兴您毕竟和我一样认为物质不改变其体积。不过

您似乎走得太远了,竟不承认有两种广延,并且您竟接近笛卡尔

① 拉丁文,意即:“被计数的东西”。

② 参阅莱布尼茨《给德·鲍斯的信》(Ad R.P. Des Bosses Epistolc Tres.)

(1712年6月16日),(见G本第二卷第450页,E本第682页b):“空间是并存现象的

次序,正如时间是接续现象的次序”,又见《给克拉克的信》,G本第七卷第345页以下,

E本第746页以下。第五章 论从各种不同感官来的简单观念

派,他们是对空间和物质不作区别的①。而如果竟发现一些人没

有(关于空间以及充满空间的坚实性)这些清楚有别的观念而是把

它们混同起来,当作一个观念,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和其他人交

谈。他们就像一个盲人那样,别人跟他说朱红色,他却以为它像一

个喇叭的声音。

德〔但我同时主张广延和坚实性的观念并不在于一种我不

知道是什么的东西②之中,正如那朱红的颜色那样。我和笛卡尔

派的观点相反,是把广延和物质加以区别的。可是我还是不认为

有两种广延;但既然那些就广延和坚实性的区别问题进行争论的

人们之间,在关于这个问题的若干真理上是意见一致的,并且有某

些清楚的概念,他们是能够找到办法来摆脱这种分歧的;这样,对

于这些观念的那种假想的分歧就不应该被用作借口以使争论永远

进行下去,虽然我知道有些笛卡尔派的人,尽管在别方面很高明,

是惯于固执他们自以为具有的观念的。但如果他们能利用我以前

所提出的、我们以下还要谈到的那种辨认真假观念的方法,他们是

会离开那种站不住脚的立场的。

① 参阅笛卡尔《哲学原理》第二章,§8—15,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37-41

页。

② 原文为un je ne sais quoi,意指一种不可知的实体。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二卷 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 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法 每当把一个对象归摄到一个概念之下来时,对象的表象都必须和这概念 是同质的,就是说,这概念必须包含有归摄于其下的那个对象中所表象出来的 东西,因为这里所表达的意思恰好是:一个对象被包含在一个概念之下。所 以,一个盘子的经验性的概念和一个圆的纯几何学概念具有同质性,因为在圆 中所思维的圆形是可以在盘子中直观到的①。 但现在,纯粹知性…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84
  •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七卷-在线阅读

    第七卷 【1】一切被运动的事物都必然是被某物所运动。因为,如若在自身之中没有运动的本原,那么显然它要被他物所运动(因为在这时,运动者只能是另外的东西);如若运动的本原在自身之中,设定为AB,那么,它就是就自身而不是就它的某部分在运动而被说成是被运动的东西。因此首先,须以AB是被自身所运动为前提,因为它是作为整体而被运动,并且不是被任何外物所运动。这就犹如KL…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153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撒迦利亚书-在线阅读

    上主召他的子民转向他 1:1 大流士作波斯皇帝的第二年八月,上主把以下的信息启示给易多的孙子比利加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亚。1:2 上主——万军的统帅要撒迦利亚转告人民,说:“我是上主,我曾经对你们的祖先发烈怒;可是我现在对你们说:‘你们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你们不要像你们的祖先。以前的先知把我的信息告诉他们,叫他们不要再过邪恶犯罪的生活,可是他们不听,也不顺从我…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178
  • 亚里士多德-《动物志》-第四卷-在线阅读

    第四卷 【1】 关于各种有血的动物,前面我们业已阐明了它们共皆具有哪些部分以及它们中每一类独自具有哪些部分,这包括自同的与非自同的部分,位于体表与位于体内的部分。现在应当讲到无血的动物了,这些动物有许多的种类。 其中的一种是所谓的软体动物,它们是一些无血的动物,其肌肉状物质生于体表,若是有坚实物质的话则在体内——这一点与有血的动物相像;乌贼这种动物即是一例。…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180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第六章-在线阅读

    第六章 我不想吃了我的手稿 本章中发生了一场危机,两次英勇的营救,以及战争的爆发。 从书名上来讲,胡塞尔未完成的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不如《恶心》那样引人注目。但起首的那个词“危机”,完美地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欧洲。从1922年开始,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分子已经在意大利掌权超过十年。在苏联,随着列宁在1924年去世,斯大林到1929年…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6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