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十四章 判断-在线阅读

第十四章 判断

1 我们的知识因为有所缺陷,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别的东

西——人类之赋有理解能力,不独是要供他思辨玄想,而且是要指

导他的生活,因此,人如果除了具有真正知识的确实性的东西以

外,便不能再有指导自己的东西,那他就茫然不知所措了。因为真

正的知识既然是缺乏而稀少的,因此,人在缺乏了明白而确定的知

留第四卷

s w

识时,如果便没有可依凭的东西,则他会完全处于黑暗中,而且他

的一生的行动亦多半会停顿起来。一个人如果在解证出食物能益

人以后才肯来食,在确知了他的事业能够成功以后,才肯来动,则

他便不能做任何事情,只有坐以待毙而已。

2 这种黄昏的状态,我们该如何来应用——我们知道,上帝已

经在把一些事物置在大天白日之下,而且使我们对于少数的事物

(比较而言)发生确定的知识,又从而刺激我们来希望并企求一个较

好的生活(这种知识也许是对于有智慧的生物所能达到的成就的一

种试味),不过说到人生大部分的事务,则他只供给了我们一种概然

性的黄昏之光;而且这种光明我想就适合于我们在尘世上的平庸状

态和摸索状态。在这里,上帝为使我们降伏其过分自信和妄断起

见,他要使我们在日常经验里感觉到自己的眼光短浅和容易错误。

因为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可以常常自己警觉,要在这个旅行的日

子内,勤恳谨慎,追求正道,达于完美境界。在这里,我们纵然听不

到启示,我们亦可以想象,人们既然利用上帝所给予他们的那些才

能,因此,他们在日落夜晚停工时,一定会接受到他们的报酬。

3 判断可以补充知识的缺乏——在有些情形下,我们既然没

有明白而确定的知识,因此,上帝便又给了我们一种判断能力用以

补充这种缺陷。借着这种判断,人心虽然看不到解证的明确性,亦

可以看到它的观念之是否契合,或命题之为真为伪。人之施用这

种判断能力,有时是出于必然的,因为有时候,解证的证明和确定

的知识是不能得到的。不过在本有确定证明的地方,他们有时亦

往往因为懒惰、笨拙或草率,而轻易施用这种能力。人们往往不肯

细心考察他们所要知道的两个观念间的契合或相违;他们或则不第十五章 概然性

能在一长串推论中保持应有的注意,或则急迫从事,不能耐烦,因

此,他们便不研究证明或竟然放过证明。因此,他们不用解证,在

远处稍一观察之后,就决定两个观念是否相契,而且在这样粗疏观

念之后,觉得那一造有可能性,他们就随便决定了。人心这种能力

在直接运用于事物时就叫做臆断,在运用于文字所表现出的真理

时,通常就叫做同意或不同意。人心最常在这种途径下需要运用

这种判断能力,因此,我就要用这些名词称它,加以研究,因为这些

名词是在我们的语言中是意义最不含混的。

4 所谓臆断只是在未见其然时,假定其然——因此,在真伪

方面人心便施用有两种能力。

第一就是知识,人心借此可以确然认知任何观念间的契合或

相违,对之深信不疑。

第二就是臆断,在这里,我们并看不到各种观念的切实契合或

相违;我们只是假定它们的契合或相违,并且从而在心中把它们加

以分合。因此,所谓臆断,就其本义而言,就是在未确知其然时,就

假定其然的。它在分合各个观念时,如果与事物的实际相契合,那

就叫做正确的臆断。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黎德哲学概况

    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和发展为后来的哲学思考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对哲学进行系统反思的哲学家中,托马 斯·黎德是一个重要人物。他通过对近代哲学,尤其是以休谟为代 表的经验主义哲学的研究,提出了以“常识”原则为基础的新理论。 追随他的是一批苏格兰哲学家,尽管他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他们都 一致主张以“常识”作为哲学的基本原则,因此,他们被称做“常识…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37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前言-在线阅读

    前 言 哲学之历史,浑如一部史诗演义。有先祖历尽艰辛,开宗立统,泽被后世,令人仰止;有 后人标新立异,构怨于同宗,甚或触怒政教当局。家族间世代苦苦相争,然鹿死谁手,时常 难见分晓。世易时移,此一部家史亦渐令人生后胜于前之感:不合时宜之道淡出视野,创新 求异之说取而代之——然每每不过昙花一现而已。是故有大哲尝云,哲学史乃“思想历险 之征程”。按本书之立意,即在…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34
  • 第十九章孔德

    孔德(Auguste Comte)1798年生于法国蒙彼利埃。1806年,他 在蒙彼利埃中学读书,1814年,进入巴黎综合工艺学校。从学校毕业 后,孔德主要从事哲学研究与教学。他非常崇拜当时的社会主义者 圣西门,并终于设法与圣西门结识并成为其秘书。在圣西门影响下, 孔德开始研究社会哲学。但是,后来孔德与圣西门的关系破裂。1826 年,孔德开始为他的朋友开设实…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255
  • 第一节 大卫·休谟的生平与著作

    大卫·休谟(David Hume)于 171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 他原姓霍姆(Home),后鉴于英格兰人将“霍姆”读作“休谟”,而改姓 休谟。休谟的祖上是名门,其父是律师,其母是贵族之女,到休谟时 家境已经衰落。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年代,休谟的家人始终站在 革命一边,反对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任何企图,在党派上倾向于辉格 党,在宗教上是苏格兰长老会的信徒。…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380
  • 赵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第4章 希腊城邦社会-在线阅读

    第IV章 希腊城邦社会 希腊城邦社会是古希腊文明最主要的历史阶段,虽然它持续的时 间不长,但其文明程度却达到了古希腊时期的巅峰。在本章中,我将 主要阐述希腊城邦社会的出现、发展历程及其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的 发展与变迁。第I节 东方文明因素对希腊城邦的影响 公元前800年左右,在经历了300多年的“黑暗时代”后,城邦制 度终于出现在希腊大地,古希腊文明也由此正…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61
关注微信